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哈同花園
- 外文名稱:Hardoon Garden
- 地理位置:上海市南京西路
- 著名景點:哈同花園
歷史沿革,景觀介紹,
歷史沿革
這裡曾經擁有山石池水,舸舫亭閣、奇花異草,方圓20公頃,26個景點,處處勝似仙境。不幸,1940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租界淪陷,園內所藏金銀財寶,被日寇洗劫一空,瞬時諾大的一個花園,變成了一片廢墟。1955年人民政府在此建成巍峨的中蘇友好大廈,現為上海展覽中心。
哈同花園以其靈巧、精緻、豐富的景觀設計,在上海近代園林建築史上享有獨特的地位。講述哈同花園的故事,需要先說一下哈同。
哈同全名歐愛司·哈同,1851年出生於土耳其統治下的巴格達城(現伊拉克首都)。其父為猶太人,以經商為業,育子女6人,哈同排行老三。哈同5歲隨父遷居印度孟買,不久因與兄不睦,隻身流浪香港謀生,並進老沙遜香港分行當小職員。
1873年轉到上海老沙遜分行任司閽(傳達室看門)。根據當時他囊中羞澀,全部家產只有6元龍洋,至此只能與洋行僱傭的中國勤雜工住在一個工棚內,但是憑著他機靈的腦袋,勤奮的工作,在傳達室一天也可撈到一二十元外快,又學會了一口流利的中國話,於是得到洋行大班賞識,轉入新沙遜洋行,提拔為跑街,進而又提拔為煙土倉庫保管員和收租員,並於1879年進一步被破格提升為大班,協辦兼管房地產部。
在此期間,他利用販賣煙土,賺了不少錢,並利用這些錢,在南京路一帶用他的投機伎倆陸續占取了一些土地,奠定了他經營地產和發財致富的基礎。特別是他先後當上了法租界董事和公共租界工程部董事後,因為有機會參與策劃非法擴大租界或越界築路的陰謀,可以預知拓寬馬路,擴大公共設施的計畫,所以多次依仗特權,用低價強購中國人的土地。
1901年他獨資開辦了哈同洋行,專門從事房地產投機。經過多年經營。巧取豪奪,到20世紀30年代,在南京路上已占用一半房地產,成為上海近代史上名聲顯赫的一個“地產大王”。
哈同花園設計人是一個叫烏目的山僧,此人原名黃宗仰,自幼博覽全書,旁及釋家內典,20歲不到就在上海清涼寺出家。然而在他目睹清朝腐敗之後,即按“普渡眾生”之旨,投入革命鬥爭。在上海他參加了營救章太炎的活動,未成。就避難日本,廣游日本許多廟宇園林。後再孫中山鼓勵下,重返祖國繼續反清大業。
1902年春,羅迦陵去金山燒香,不期而遇烏目山僧。羅慕其名,遂聘山僧設計哈同花園。烏目以《紅樓夢》中大觀園為藍本,進行布局,從1902年起逐步將哈同花園擴建,到1910年全部竣工,耗時8年,轟動上海灘,被稱為“海上大觀園”、“海上迷宮”。哈同叫這座花園為“愛儷園”,園中用歐愛司·哈同中的“愛”與羅迦陵(字儷蕤)中的“儷”組合而成,表示對羅的愛慕。
1912年6月,哈同在愛儷園內還宴請過孫中山,其時女賓有孫中山的兩位女兒和他的秘書宋靄齡,併合影留念。
景觀介紹
哈同花園內可以說到處有景點,其中最突出的有:天演界、飛流界、文海界(藏書樓)、海棠艇、駕鶴亭、引泉橋、侯秋吟館、西爽軒、聽風亭、涵虛樓等,且園中各景都有當時的達官和名士留題或綴寫楹聯。整個花園風光漪漣、輝煌雅致。設計手法中西揉合,不拘一格。例如“引泉橋”外形是中國式,而欄桿是用西式鑄鐵花洛可可式:“侯秋呤館”是日本式建築,但在居室四周卻繞有陽台,為殖民地式:“聽風亭”屋頂是中國宮廷式,但其柱頭卻是古希臘科林斯式;“涵虛樓”仿江南園林中的樓閣形式,邊上長廊有漏窗、美人蕉欄桿;“天演界”戲台則精雕細刻,仿中國傳統廳堂形式。哈同誠聘名人雅士在園內興辦學校,收藏文物。出版書刊,並領養一批子女,還在園內宴請軍政工商各界,召開賑濟救災大會,甚至為革命黨人聚會提供一席之地,還給清代遺老僻靜,使這裡又成為一個政治活動場所。
主要建築:
三堂:崇禮、戩壽、燕譽。
二樓:春暉、慈淑。
十八亭:接葉、聽風、觀漁、撥雲、捫碧、歲寒、挹翠、遠駕、賒月、題扇、迎旭、思潛、鑒泓、月在、環翠、萬籟、笙竽、小篔簹、椒亭。
六橋:絮舞、引泉、迎仙、橫雪、渡月、玉蝀。
三堂:崇禮、戩壽、燕譽。
二樓:春暉、慈淑。
十八亭:接葉、聽風、觀漁、撥雲、捫碧、歲寒、挹翠、遠駕、賒月、題扇、迎旭、思潛、鑒泓、月在、環翠、萬籟、笙竽、小篔簹、椒亭。
六橋:絮舞、引泉、迎仙、橫雪、渡月、玉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