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哈卡斯共和國
- 外文名稱:英語:Respublika Hakassia;俄語:Республика Хакасия;哈卡斯語:Хакас Республиказы
- 行政區類別:自治共和國/聯邦主體(一級行政區)
- 所屬地區:西伯利亞聯邦管區
- 下轄地區:奧爾忠尼啟則夫斯基區、希拉區等
- 政府駐地:阿巴坎
- 地理位置:俄羅斯西伯利亞中南部
- 面積:6.19萬平方千米
- 人口:537,513(2018年)
- 方言:俄羅斯語、哈卡斯語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成立時間:1991年
- 主要河流:葉尼塞河、阿巴坎河
歷史沿革,形成,加入俄羅斯的過程,國旗國徽,地理條件,自然資源,行政區劃,民族,經濟發展,
歷史沿革
1930年10月20日成立時曾歸屬於克拉斯諾雅斯克邊疆區,1991年從該邊疆區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屬東西伯利亞經濟區。
哈卡斯的土地面積約6.19萬平方公里占全俄總而積的0.4%,占東西伯利亞經濟區總面積的1.5%。
1992年6月6日,古代徽記出現在哈卡斯共和國的國徽和國旗上。當時,該共和國通過了相應的國旗和國徽法。以下引用的是對兩者的描述,其圖案經歷了若干次變更,但並不觸及實質。
形成
當時,俄羅斯人把居住在葉尼塞河上游一帶的當地人都統稱為“米努辛斯克韃靼人”、“阿巴坎韃靼人”或“葉尼塞韃靼人”,而當地人自己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公認的民族名稱,平時多使用各自的部落名稱,或較多地使用一個叫作“浩拉依”(HOORAJ)的名稱。17~18世紀時,在葉尼塞浩拉依-吉爾吉斯人(突厥人)、克特人(古西伯利亞人)和薩莫耶德人(烏拉爾人)等基礎上,形成哈卡斯部族。“哈卡斯”這一民族名稱是十月革命以後蘇聯政府在進行民族識別和民族劃界時,根據中國史書上漢語“黠嘎司”、“轄嘎斯”這一歷史民族名稱的語音而採用的。
哈卡斯人地區在1923年建立哈卡斯民族縣,1925年改為哈卡斯州,1930年改為哈卡斯自治州,哈卡斯自治州1930年10月20日成立時曾歸屬於西西伯利亞邊疆區,1934年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成立後成為該邊疆區的一個民族自治州,1991年蘇聯解體前從該邊疆區分離出來,改為哈卡斯自治共和國,成為獨立的俄羅斯聯邦的共和國。屬東西伯利亞經濟區。蘇聯解體後又改為哈卡斯共和國。1991年成為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1996年以後,共和國杜馬反對派一直主張將國名變更為“哈卡斯斯坦共和國”。另外還有反對派議員提出變更文字,哈卡斯1926年創製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1929年一度使用拉丁字母,1939年又改用斯拉夫字母。支持變更文字的人認為,與斯拉夫字母相比,拉丁字母和哈卡斯語的發音更為匹配。但反對者則強調說,變更文字將給語言教學和文字印刷造成困難,同時還將導致哈卡斯發生“社會分裂”。
哈卡斯是薩彥-阿爾泰高原的一部分。據學者們推斷,人類的祖先早在30萬年以前就曾經在薩彥-阿爾泰高原和哈卡斯-米努辛盆地居住過。這一地區的悠久歷史是獨一無二和無與倫比的。哈卡斯以其古代歷史考古文物而聞名於世界。考古學家們稱之為“考古聖地”決非偶然。一千多年以來,在現代哈卡斯的領土上曾經有過烏果爾-芬蘭語系民族、伊朗民族、古突厥民族等多種文化的碰撞。就連古代中國對於南西伯利亞各民族的發展也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在古代中國的典籍中曾經提及被中國人稱作“黠嘎斯”(黠xíɑ,音霞)的北方鄰居。這些民族之間的關係是非同尋常的:曾經發生過無數次軍事衝突、生存鬥爭和進行過活躍的貿易與文化交流的相安無事的時期。
據Л.Р.柯茲拉索夫教授推斷,葉尼塞河上游盆地(包括哈卡斯)中的文字一直存在到蒙古遠征,即存在到13世紀,而根據最近的研究,一直存在到更晚的17-18世紀時期。
自13世紀以來,薩彥-阿爾泰各民族,其中包括葉尼塞吉爾吉斯人開始遭受來自南方蒙古鄰居的越來越大的壓力。經過持續幾十年的浴血奮戰,結果蒙古軍隊侵入了吉爾吉斯(哈卡斯)國的領土,於是在1293年這個國家便淪陷了。
在哈卡斯的歷史上,蒙古時期的特點是人口大量減少,文化沉淪,封建制被粉碎。哈卡斯國解體以後,哈卡斯領土上的零散的封建王公由於內部和外部的原因終究也沒有能夠建立起統一的聯盟來。一直到17世紀初期才有了一定的穩定,那時形成了4個封建烏盧斯(公國),即阿特薩爾烏盧斯、阿特爾烏盧斯、葉澤爾烏盧斯和禿拔烏盧斯。管轄這4個烏盧斯的王公是統治民族吉爾吉斯人。
加入俄羅斯的過程
1707年3月彼得一世簽署了關於在哈卡斯建衛的命令,於是在1707年8月4日到18日,先後用了15天建成了哈卡斯衛。這一年也就成了哈卡斯加入俄羅斯的一年。為了使哈卡斯牢固地成為俄羅斯成員,1718年還在其南部邊界又建了一個薩彥衛。沙俄政權對哈卡斯感興趣的地方首先是它的寶藏。還是在彼得一世時代,德·格·梅瑟施密特就曾經對哈卡斯的自然與礦藏做過最初的描述。這對這裡的工業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到18世紀30年代初,發現了很多銅礦:瑟爾銅礦、麥因銅礦、巴扎銅礦等,並組織了工業開採。1740年建立了2個工廠:盧崗煉銅廠和依爾巴鐵工廠。
為了保障冶金工廠的原料,從18世紀30 ——40年代起陸續開採礦山,有白伊柳斯河上的卡雷什礦山和扎斯圖普礦山,葉爾巴河上的葉爾巴礦山,阿巴坎河上的阿斯奇孜礦山、巴扎礦山、瑟爾斯克礦山和塔什忒普礦山,葉尼塞河上的麥因礦山和烏伊礦山等。
在哈卡斯-米奴辛邊區的經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金礦開採業。大約從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起,西伯利亞就開始了“淘金熱”。到1986年在米奴辛區和阿欽區就有127個沙金礦坑。主要的採金地區有:薩拉爾礦、勃根達羅萬內礦(如今叫公社社員礦)、和巴拉赫奇諾礦。1852年米奴辛區在沙金礦坑和礦場打工的有3800人。工人階級開始形成了。
自從哈卡斯併入俄羅斯後的二百年期間,其領土就被俄羅斯移民住滿並被其開墾。到1822年,哈卡斯-米奴辛邊區地界上的俄羅斯居民點就有90個。
國旗國徽
在哈卡斯祖輩使用過的眾多生活用品和武器上,都能發現趴著的雪豹,這表明它是哈卡斯民族的動物圖騰。它也是哈卡斯國徽上雪豹圖案的雛形。對這一古老動物的描繪風格、手法及特點表明,它的確出自某一特定民族。因此,國徽上的雪豹象徵著哈卡斯是一個歷史相當久遠的民族。這一圖案也強調了時間的聯繫,昭示著地球上生命的永恆,顯示了該國強大的內在力量、該民族古今文化的傳承性。
白樺樹枝作為國徽的邊飾,表明它是哈卡斯人和俄羅斯人心目中的聖樹,體現了兩個民族間的友誼、共同的歷史命運和團結的必要性。“哈卡斯國旗為長方形,有3道水平分布的色帶:最上方為白色、中間為天藍色、下方為火紅色。
旗幟左邊靠旗桿部分為綠色,其寬度與一道水平色帶的寬度相等。綠色色帶中央有金色和白色相間的太陽標記。旗幟長寬之比為2比1。
旗幟的3種顏色與俄羅斯聯邦國旗的顏色相同,表明哈卡斯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的主體之一。
沿旗桿分布的綠色,是古哈卡斯國家國旗的主色調,它象徵著如今的哈卡斯人與自己祖先的聯繫。綠色象徵著生命永恆、原始森林、春日的草原、草地、新生、哈卡斯各民族間親如兄弟的友誼,它也是西伯利亞的傳統顏色。
國旗上的太陽標記只在哈卡斯境內的石雕上發現過。它體現了對哈卡斯土地上歷代居民的崇敬。
地理條件
自然資源
——鐵、鉬、金、銀、銅等礦以及純石灰石、重晶石、磷鈣石、石棉、石膏;
——燃料能源資源有煤、石油和天然氣;
——建築材料有大理石、花崗石、建築用砂、礫石和粘土;
還有大量地下礦泉水。
鐵礦石總儲量約20億噸,可開採量為6.5億噸。煤炭儲藏量150億噸,石油儲藏量5000萬噸,天然氣儲藏量2000億立方米,大理石可采儲量為6407萬立方米,年開採量2萬立方米,年加工量34萬平方米大理石板。
行政區劃
主要城市
1.奧爾忠尼啟則夫斯基區(英文:Ordzhonikidzensky;俄文:Орджоникидзенский район)
2. 希拉區(英文:Shirinsky;俄文:Ширинский район)
3. 博格勒區(英文:Bogradsky;俄文:Боградский район)
4. 烏斯季阿巴坎區(英文:Ust-Abakan;俄文:Усть-Абаканский район)
5.切爾諾戈爾斯克市(英文:Chernogorsk;俄文:Черногорск город)
7. 阿斯基茲區(英文:Askizsky;俄文:Аскизский район)
8. 阿爾泰斯基區(英文:Altai;俄文:Алтайский район)
9.阿巴坎市(英文:Abakan;俄文:Абакан город)
10. 別亞區(英文:Beysky;俄文:Бейский район)
11. 薩彥諾戈爾斯克市(英文:Sayanogorsk;俄文:Саяногорск город)
12. 塔什特普區(英文:Tashtypsky;俄文:Таштыпский район)
其他城市
有阿爾泰斯基、阿斯基茲、別亞、博格勒、奧爾忠尼啟則、塔什特普、烏斯季阿巴坎、希拉8個行政區和阿巴坎(16.79萬人)、薩彥諾戈爾斯克(5.58萬人)、切爾諾戈爾斯克(7.93萬人)、阿巴扎和索爾斯克5座城市(3個共和國直轄市)、13個鎮和75個村。
國家首府
哈卡斯共和國共和國首府是阿巴坎市,距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市643公里,距莫斯科4218公里。
民族
哈卡斯人(Khakass)是俄羅斯聯邦中的一個少數民族,共有10萬人,他們主要居住在哈卡斯共和國境內,有67000人,占全共和國總人口60萬的11%多。另有一些哈卡斯人分布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等地,哈卡斯人屬蒙古人種西伯利亞類型。他們有本民族的母語———哈卡斯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東匈語支,與阿爾泰語及圖瓦語比較接近,鄰近的說突厥語的民族還有阿爾泰人、肖(紹)爾人(Shor),圖瓦人和西伯利亞南部的托發拉爾人(Tofalar,或稱卡拉加斯人(Karagas))。哈卡斯語分為哈斯(卡欽)方言、薩蓋方言、高依巴爾方言、格孜勒方言、別勒德爾方言和紹爾方言。紹爾語有時被認為是另一種不同的突厥語,語法上紹爾語更接近阿爾泰語。哈卡斯人的文學語言是在哈斯方言和薩蓋方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7世紀初被沙俄殖民者征服。由於文化上長期受鄰近的蒙古人影響,又長期受到俄羅斯統治,因此文化上呈現出集突厥、蒙古、俄羅斯文化於一身的特點。哈卡斯人曾信仰薩滿教,現名義上信仰東正教,實際上仍信薩滿教等原始宗教。哈卡斯人與中國黑龍江省富裕縣柯爾克孜族初遷移來時曾使用過的語言也有不少共同的語言特點。黑龍江省的柯爾克孜族(解放前一直被稱為“吉爾吉斯人”),在富裕縣有1000多人。據說是18世紀隨一部分蒙古準噶爾部軍民東遷的,原住地就位於哈卡斯地區。富裕縣的柯爾克孜語與新疆柯爾克孜語以及吉爾吉斯斯坦的吉爾吉斯語差別極大,基本上是另外一種語言。新疆的柯爾克孜語和吉爾吉斯斯坦的吉爾吉斯語屬於同一種語言的兩個方言,彼此差別很小。富裕縣柯爾克孜族曾信仰過薩滿教和藏傳佛教,從未信仰過伊斯蘭教。一般說漢語和蒙古語,原有的獨特的古柯爾克孜語瀕臨失傳。
哈卡斯人是在古代葉尼塞柯爾克孜人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古代葉尼塞柯爾克孜人的族稱在中國史書上曾先後被漢譯作“鬲昆”、“堅昆”、“結骨”、“紇骨”、“黠嘎斯”、“轄嘎斯”、“乞兒吉斯”、“吉利吉斯”等。古代葉尼塞柯爾克孜人在歷史上曾建立過一個汗國,也有過文字,即“鄂爾渾·葉尼塞文”(突厥文)。10世紀初,他們先受契丹統治,13世紀初又受蒙古統治。在長期的戰亂和難以在當地繼續生存下去的情況下,他們不得不離開葉尼塞河上游一帶向中亞及新疆遷移。到16世紀末為止,大部分葉尼塞柯爾克孜人都已離開了故土,只有少部分人留在了這裡。留下來的人們於17世紀時還建立過阿勒泰薩爾公國、耶澤爾公國等幾個小的公國,但仍受西部蒙古的管轄。隨著沙俄向東方的不斷擴張,葉尼塞河上游一帶的廣大地區於1703年併入沙俄。1707年併入俄羅斯之前哈卡斯人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民族,而是零散的遊牧部落。哈卡斯人主要從事半遊牧業和狩獵,飼養細毛羊、牛和馬,兼事農業,種植小麥、燕麥、馬鈴薯等。經濟和文化落後。十月革命後,工農業得到發展,哈卡斯也成為西伯利亞南部煤炭和電力工業重要基地之一。
經濟發展
哈卡斯共和國積極吸引外資,投資方向有:種植業、採礦業和礦產加工業、木材加工、木材廢料加工、河底沉材清理、日用品生產、農產品和食品加工、皮革和毛皮加工及皮件生產、草藥製作、國際旅遊、交通、.建設“哈卡斯”自由經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