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形象
哈利撫摸頭上剛剪過的、根根直豎的金色短髮。從他凍僵的腳底板到頭上金髮之間的距離,不多不少正好一百九十二厘米。他的鎖骨突出於肌膚之下,仿佛一支衣架。自從上一件承辦的案子告一段落之後,他進行了大量的體能訓練,有些人認為他鍛鍊身體到近乎狂熱的地步,除了騎飛輪之外,還開始在警署內部的健身房練習舉重。哈利喜歡做重量訓練產生的那種灼熱痛楚,以及思緒受到抑制的感覺。然而他的身形越變越瘦,身上的脂肪消失了,剩下肌肉鋪排在肌膚和骨骼之間。過去他看起來肩寬膀圓,蘿凱都說他是天生的運動員身材,如今他開始看起來像是曾在照片裡見過的一頭精瘦北極熊,一隻肌肉虬結但體型精實得嚇人的掠食動物。他會變成這樣,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正慢慢淡出人生舞台。反正無所謂。哈利嘆了口氣。十一月。天空將越來越幽暗。
——摘自:《雪人》(2007)
哈利微微一笑。卡雅再度覺得哈利的微笑讓他變了一個人,變得有人味、容易靠近、充滿孩子氣,令她聯想到先前在棉登徑瞥見的雲層之外的天空。
——摘自:《獵豹》(2009)
男子決定繼續往前走,女子把手搭在他手臂上,倚過身子,朝他臉上噴出帶有紅酒味的氣息。
“你長得真帥,要不要替我……點個火呀?”他轉過頭,用另一側臉頰對著女子,他難看的、不那么帥的那側臉頰。他感覺到對方看見他在剛果用釘子在臉上留下的疤痕之後,大吃一驚,手立刻鬆開了。那道疤痕從嘴角延伸到耳際,猶如一道縫合拙劣的撕裂傷。
——摘自:《幽靈》(2010)
卡翠娜不覺得他醜。當然他稱不上迷人,不符合一般人對於“迷人”的定義,而比較偏向於英國人所謂“非先天培養的品味”。他的嗓音依然低沉溫厚,帶有一點滄桑的嘶啞。吸引的不只是年輕的學生冬粉。
......
卡翠娜看見這位講師除了臉上有一道宛如水道般從嘴角劃到耳際的疤痕,身上還多了兩處新疤痕:一處在脖子上,看起來像是刀子刺出來的;另一處是彈疤,位於頭部側邊,與眉齊高。
......
“我有感覺到你來。”他抬起頭來,微微一笑。每次他露出笑容,卡翠娜都訝異於他的臉竟然可以出現那么大的變化,笑容掃去了他臉上辛苦、輕蔑和疲憊的表情,這些表情他掛在臉上就像穿了件破爛外套一樣。而且突然間他看起來就像是個充滿玩心的大男孩,滿臉陽光,宛如卑爾根艷陽高照的七月天,令人期待,卻罕見而又短暫。
——摘自:《警察》(2013)
角色剖析
哈利·霍勒同時擁有光明與黑暗的特質,當他展開行動,兩種特質會在不同層面驅動他做出不同的行為。有時,哈利堅定地相信自己是一名執法者;有時他又會將這點遺忘。他有時會被自己的情緒所左右,嚴重時甚至能夠壓倒他對法治國家原則的基本信念。他會在強烈的復仇情緒的驅使下追捕犯人,以至於過分重創了他認定的對手——有時甚至是誤解;但與此同時,讀者又能感受到哈利對違法者所抱持的同情。所有的英雄似乎都會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對於哈利而言則是酒精【在《獵豹》中吸食鴉片並喜愛賭馬】。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特質,才讓哈利·霍勒被塑造成為一個亦正亦邪、遊走在法律邊緣的人物形象。他能夠遊刃有餘地穿梭在警察時代所建立起來的人脈之中,尋找自己需要的線索;同時又能深入罪犯 / 受害人的世界,挖掘不為眾人所知的黑暗。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夠形成哈利·霍勒的魔法,讓他破獲一樁樁奇案,卻愈發游離到大眾接觸不到的地方。
角色經歷
在尤·奈斯博的處女作《蝙蝠》中首次出場的哈利·霍勒32歲,是警局的頭疼人物。他一出場就因為喝醉酒,在一場追捕嫌犯的過程中發生車禍,意外導致同事死亡,也害一名無辜少年重傷。之後一名23歲的挪威女性在雪梨遭人強暴後勒死,她在故鄉是個小有名氣的明星,因此引起了挪威與澳洲媒體的注意。於是哈利·霍勒被上司派至當地,擔任這樁謀殺案調查行動的觀察員。
在《蟑螂》中,哈利再度肩負“挪威警方大使”的角色,前往曼谷協助調查新任的挪威駐泰國大使墨內斯被害疑案。哈利周旋在那些心懷秘密的嫌犯當中,走遍曼谷各個陰暗角落與聲色場所,越挖越深入,發現這不是件隨機起意的謀殺,不僅涉及私人醜聞、金錢騙局,還有政治上的權力操作。哈利這才明白,自己被派來此地只是要做為一個煙幕彈:挪威當局認為他這個沉迷杯中物的酒鬼警察,不可能查出“不該查到”的內情……
在《知更鳥》中,作為最優秀的警探,哈利奉命秘密為來訪的美國總統清道,他必須保證美國總統一行的絕對安全。然而一個他確定名單上沒有的人、一聲槍響......
在《復仇者》中,哈利的新歡蕾切爾帶著她的小兒子身處莫斯科跟前夫就兒子的撫養權問題打官司的期間,哈利深陷一場毫無頭緒的銀行搶劫謀殺案,並同曾在七年前與他有過“六星期”戀情的安娜·貝斯森再度重逢。而安娜居然在一次與哈利共度晚餐後死於“自殺”,並且哈利竟對這次晚餐前後十二小時毫無記憶!35歲的哈利——這個警局的頭痛人物、同事眼中的瘋子酒鬼、一個大家都說他總有一天要闖禍的人——這次,終於捅了大漏子,成為命案頭號嫌犯。當他終於接近事件真相,才明白復仇女神手上的秤與劍,這次指向了自己……
在《五芒星》中,個性叛逆、酗酒成癮的哈利,這次不但要揭發冷血兇手的殘酷詭計,為了正義甚至不惜以身觸法,成為警察同僚全面追緝的對象,而他的頭號宿敵──軍火走私集團首腦“王子”更是不計一切代價,要讓哈利身敗名裂。被女友拋棄、被踢出警界,快要失去一切的哈利,還剩下什麼本錢可以奮力一搏?這次,他即將賭上的不只是自己的工作、感情和聲譽,還有愛人之子的性命……
在《救贖者》中,哈利正面臨職業生涯和私人生活的雙重低潮,他雖然揪出了警界害蟲“王子”,卻遭同事孤立;一向默默支持他的上司轉調到卑爾根,空降的新長官和他不對盤;前女友蘿凱已然展開新生活,而他的戒酒之日仍遙遙無期。此時發生在聖誕前夕的救世軍成員遇害一案,帶他再度回到追緝罪惡之路。
在《雪人》中,一個被稱為“雪人”的連環殺手浮出水面。他原本只在每年的初雪殺害一名母親並在現場留下一個雪人,所以一直沒有被人察覺,但卻在近期不得不加快進度,與敏銳的哈利針鋒相對。即將步入四十歲的哈利與之展開了一場刺激的獵捕之旅。只是哈利沒有想到,他已經開始新生活的前女友蘿凱會被牽扯進這個血腥恐怖的連環殺人案......
在《獵豹》中,雪人一役之後,身心受創的哈利來到香港療傷,然而,新同事卡雅·索尼斯卻帶來了挪威一樁駭人聽聞的連環殺人案和父親病重的訊息讓他告別香港的頹廢生活,重回奧斯陸。兩名女性死者被自己的血液溺斃:體內的麻醉劑,牙齒上的鈳鉭金屬,口中24個穿刺傷口……種種證據顯示兇手是同一人。罕見的兇器,毫無線索的案情,無法揣測的動機,讓查案陷入僵局。作為挪威僅有的有追緝連環殺手經驗的警探,哈利·霍勒開始與新搭檔卡雅,老搭檔卡翠娜、畢爾·侯勒姆一同追查兇手。“獵豹”一案哈利輾轉中國香港、挪威奧斯陸、澳大利亞、剛果...案件終於結束,哈利的右臉上留下了一道自嘴角到耳根的駭人傷疤,身心俱疲的他辭職,再次回到香港。
在《幽靈》中,哈利自我放逐到香港已3年,以為已遠離警探生涯給他造成的創傷。但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曾與哈利情同父子的少年歐雷克,因涉嫌殺人而被警方逮捕。哈利無法相信歐雷克是殺人兇手,因此返回奧斯陸試圖找出真兇,挑戰一樁在警方看來已經罪證確鑿的毒蟲命案。為了拯救他誓言守護的少年,在律師漢斯和昔日舊友貝雅特的幫助下,哈利隻身展開調查。然而他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一個讓人徹底迷失的處境。如幽靈般神秘飄忽的販毒組織幕後首腦,渴望權力的政客,收受黑錢的警方……沒人希望哈利回來,找出真相……案件的最後,哈利躺在骯髒的地上,胸口中兩彈,頭部中一彈......
在《警察》中,一名高大男子躺在國立醫院重症病房,陷入昏迷,據說他掌握著奧斯陸販毒集團的內幕訊息。他的身份不能透露,他的名字諱莫如深,連病房門口全天候看守的警察都無權知道。然而,有人希望他永遠不要醒來。與此同時,奧斯陸出現了一個“警察殺手”。每一名遇害警察死亡的地點和日期,都曾發生過未破命案,而且死者都是當初負責偵辦那些懸案的成員。這顯然不是巧合...
人物評價
哈利·霍勒辦起案來條理分明,對案情抽絲剝繭,故事節奏也如子彈列車般不斷加速飛馳。──《紐約時報》
哈利·霍勒讓我聯想到麥可·康奈利筆下的哈里·博斯探長,這兩人都是硬漢,而且都很符合人性,用盡一切方法只為了做對的事,完全不顧後果。──《紐奧良平民時報》
奈斯博筆下以奧斯陸警探哈利·霍勒為主角的犯罪系列小說黑暗而吸晴。對人物的描寫越發深刻,風格近似美劇《絕命毒師》,書中主角逐漸轉變為非正統派主角。——《
芝加哥論壇報》
奈斯博是我最喜歡的驚悚作家,哈利·霍勒是我新的英雄。——麥可·康奈利(國際暢銷推理大師)
“哈利·霍勒”系列
1、Flaggermusmannen (1997) (English: The Bat, 2012)蝙蝠
2、Kakerlakkene (1998) (English: Cockroaches, 2013)蟑螂
3、Rødstrupe (2000) (English: The Redbreast, 2006)知更鳥(孤獨的精確度)
4、Sorgenfri (2002) (English: Nemesis, 2008)復仇者(悲傷的精確度)
5、Marekors (2003) (English: The Devil's Star, 2005)五芒星(死亡的精確度)
6、Frelseren (2005) (English: The Redeemer, 2009)救贖者
7、Snømannen (2007) (English: The Snowman, 2010)雪人
8、Panserhjerte (2009) (English: The Leopard, 2011)獵豹
9、Gjenferd (2011) (English: Phantom, 2012)幽靈
10、Politi (2013) (English: Police, 2013)警察
11、The Thirst( 2017)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