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看中國:文化與學術卷》是201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冠梓。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ISBN: 9787010085623
內容簡介
《哈佛看中國:文化與學術卷》內容簡介:1位中國學者,1年的留學訪美,邀請47位哈佛教授和校友就中國問題開講。47位教授,47個不同凡響的名字。用47個別樣的視角打量中國,發出47種擲地有聲的見解。有人說,哈佛眼光就是世界眼光。此說不一定恰當。但這些哈佛教授的意見的確不容忽視。這些議論未必妥帖、未必客觀、未必公允,但卻是外部世界看中國的一個縮影。面對這些議論。不管它正確與否,都應引起我們駐足傾聽,促使我們對中國自己的事情作自主的、積極的、審慎的思考……
作者簡介
張冠梓,男,1966年8月生,山東省蒼山縣人,法學博士。研究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理事長、全國青聯委員兼哲學社會科學屆別組副主任委員。主妻研究領域:中國傳統法律文化、少數民族法制史、法律人類學與法律社會學。主要科研成果有:《論法的成長——來自中國南方山地法律民族志的詮釋》、《作為法的文化與作為文化的法——南方山地民族傳統法的演進》、《中國珍稀法律典籍續編》(第九、第十冊)、《多元與一體:文化背景下的中國法律》等。先後獲北京大學“五四”青年科學論文一等獎、中國法律史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和三等獎各一項、第一屆中國青年法律學術獎(法鼎獎)金獎、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第五屆胡繩青年學術獎等榮譽。
圖書目錄
前言
新儒學的機遇與挑戰
受訪人——杜維明
美國人文社會科學院院士。曾任哈佛大學中國歷史和哲學教授、哈佛燕京學社社長、哈佛大學宗教研究委員會主席、東亞語言與文明系系主任。
——不充分調動所有資源,而是把複雜系統的問題變成線、點的問題,是無法解決問題的。粗暴對待自己的傳統文化,則對於外來文化的接受也必然是膚淺的。如果粗暴到完全拋棄傳統,而又割不盡糟粕,則西方進來的也多為糟粕。
——目前中國最大的危機就是誠信的缺失,譬如有人甚至賣劣質的嬰兒奶粉。發展市場經濟可以以廉價商品開道,但不能危害人的生命。一味發展經濟而不能進行健康的調控,就會形成市場社會,即社會上的一切關係都要讓位於競爭的市場關係,這是非常危險的。
——學術界精深的研究,可以提升知識界智慧的水平,知識界智慧水平可以塑造文化界的人文素質,相得益彰。當然實際的情況往往恰恰相反,文化界有時候會有些媚俗的意味,影響到知識界,而知識界的膚淺使得學術界變得浮躁,使深刻的學術工作不能在安定的環境下進行。
中國思想與文化的新動向
受訪人——林同奇
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和哈佛燕京學社研究員
——有些國人一個勁兒地罵自己的祖宗,這在世界上很少見。最近我老想到這個問題我跟張灝、林毓生他們兩位或許算是談友,他們退休了,都住在美國,我們不時在電話里聊。他們兩位都有西方自由主義的傳承,對中國文化傳統中缺少民主資源比較敏感,但對中國傳統文化也不是簡單地反對。
——宇宙如果沒有價值含量,那天人合一有什麼意義啊?合一的“合”如果是擁抱一塊大石頭,那有什麼意義啊?中國的天人合一顯然是預設了宇宙是有價值含量的,你擁抱它,可以從它那裡得到很多力量和安慰。
——走向語言的途中,思想是一團渾濁,你要真正知道它是什麼話,那是很難的。我們肚子裡頭有很多東西,甚至相互之間有很多張力和衝突,潛存著各種可能性,我的思想就在這些衝突和可能中化為語言。但我一說出來,它就死了。你說這些就是我的思想嗎?是,但也不是。因為我還需要補充、修訂啊,我的思想在通向語言的途中。
植根於傳統的文化創新
受訪人——薛龍(RonaId SuIeski)
曾任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副主任,現任美國薩福克大學羅森伯格東亞研究所所長兼歷史學系教授
——中國正變得慢慢脫離負面的影響。積極的因素正在成長,消極的因素正逐漸消失我常常鼓勵我的美國朋友到中國去任教,去感受這種變化。
——法律本身不是進步。進步是要有能力成為體系的一部分,有個法官,有個律師替你辯護,有審訊,有公眾,並能公之於報端,那才是法治,那才是進步。進步絕非僅僅體現在書本上新增加的法律條文。
——而中國文化,我個人覺得更接近美國文化:同樣寬鬆、開放、多樣並且多變。雖然美國和中國之間存在很多差別,但是相比較日本而言,中國文化更為接近美國文化。
區域研究與中國文化
受訪人——柯文(PauI A.C0hen)
曾任麻省衛斯理學院亞洲研究和歷史學教授,兼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文化是關於故事的文化,這些故事蘊涵在中國文化之中,而且許多人閱讀了這些故事,並互相交流、傳播。科學研究記憶揭示,必須給記憶建立關聯性。否則無法記憶。勾踐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5世紀,當時沒有出版物,人們記住這一故事只能通過手抄本,並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流傳這一故事。美國並沒有這一現象,因為美國只有二三百年的歷史。
——中國文化有更廣泛的範圍,它可以到達任何地方。目前,中國文化遍及全世界,如開中國餐館、吃中國食物、說漢語、過中國的節日等等。,因此,從這一角度來講,中國是一個文化概念、政治概念,但這一概念並不總是和其內部相一致。
——有些人認為中國在過去是一個父權社會,男女結婚後,女方住到男方家裡去,但在中國的某些地方,情況並非如此,而是男方住到女方家裡去。這對“中國是父權社會”的觀點是一個挑戰。傳統上認為中國婦女必須嫁給單身男性,而在中國南方有一些抵制婚姻的女性,她們生活獨立,並不結婚,因此,如何用統一的概念界定是非常複雜的事情。
透過滿族史看民族文化的通與變
受訪人——歐立德(Mark C.EIIiott)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中國與內陸亞洲史教授,著名的清史研究專家——在漢學中,滿語研究的歷史很悠久。現在,許多研究清史的學生開始利用滿語文獻,當然,也並不只是滿語文獻,還包括蒙古語、藏語和察合台語文獻。我很高興我能夠待在這樣一個位置,擁有這么好的學生,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有很好的學習語言的天賦。因此,我能夠把我從老師那裡學來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雖然我不主張使用“漢化”這個詞,但是我們不能否認滿族的同化,在某種程度上“漢化”確實發生了。如果滿族人完全漢化了,滿漢沒有區別了,那么為什麼還會有那些反滿的宣傳?為什麼還會有滿語這樣的語言?人們又為什麼要關注他們呢?人們在260多年後談及這些所謂的北方蠻人時還會表現出激動的情緒,這個事實提醒了我,滿漢之間的關係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
——19世紀的滿族人與18世紀初期的滿族人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他們仍然認為自己是滿族人,其他人也仍然認為他們是滿族人,只不過是他們的滿族特性發生了變化。儘管這種滿族特性發生了變化,但是事情還在繼續發展,即使在清朝滅亡以後,他們仍是個群體,這個群體在今天被稱作滿族。
文化的傳承需要世界眼光
受訪人——田曉菲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教授
——我覺得對中國傳統文化,大家有很多誤解和偏見。有時候是美國人的誤解和偏見,有時候是中國人自己的誤解和偏見。比如一個最常見的偏見是,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儒家文化。所以,在這門課里,我特別想傳達的一點是,中國傳統文化是多元、複雜、不斷變化、充滿了矛盾的價值觀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儒家文化的說法,是簡單化的、片面的說法。
——只有把文學文本還原到它們產生的語境中,我們才能理解它們的意義;我們對文本的了解,反過來又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框架文本的社會、歷史和文化語境。
——現在,大家對國家主義、民族主義很買賬,除此之外,好像看不到任何其他可能性的存在。在我的課上有一個學生,他的一個想法很有啟發性。他說以前提到中國,他想到的只是現當代的中國,20世紀的中國,但是在一個學期裡面學了中國3 000多年的歷史之後,他意識到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紀,在3 000多年的歷史中只是一眨眼的事情。
文學:活在百姓的精神訴求里
受訪人——伊維德(wilt L.1dema)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教授、系主任,荷蘭皇家藝術和科學院院士
——魯迅、胡適,這些五四運動的權威都說,小說、戲曲是通俗文學,是老百姓的文學。、但這個不對。吳敬梓、曹雪芹、馮夢龍都是文人,都受過非常好的教育,與一般的文人一樣,他們寫的東西都是為其同行而寫的。很有意思,五四運動的領導者寫中國文學史,將古典小說、元曲這樣的東西,當作很重要的東西,而且說這是老百姓才有的傳統,不是死的文學,是活的文學。但是小說和元曲,都是文人要看的東西,大部分也是文人寫的。
——要理解一個文本,需要了解它是什麼時候寫的,是誰寫的,給誰寫的,其功用何在。而且很多文學作品是為了反對其他的文學作品而寫,所以需要理解這些背景和具體的情況。當然,也可以考慮到比較大的文化背景,但是這些可能對文學作品的影響不大。
——白居易的詩歌比較容易翻譯。杜甫作為詩人比白居易要好得多,但是他的詩很難翻譯。這與詩人本身的思想和語言有關係。杜甫的儒家思想很濃厚,且一輩子很想做官這個觀念荷蘭詩人不能接受,很多詩人不想做官,也不想談這個事情,因此杜甫的詩在荷蘭會很難找到讀者。
浪漫主義:對現代社會的另一種自覺
受訪人——李歐梵(Leo Ou-fan Lee)
曾任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教授,兼任族裔委員會主席。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榮譽博士及講座教授、人文社會科學院顧問委員
——中國的“現代性”(M0(krnity),不僅是以排斥過去的現時意識為主的信念,而且也是向西方求新的探索。他們在不同程度上繼承了西方中產階級現代性中司空見慣的觀念:進步與進化的觀念,實證主義對歷史前進運動的信心,以為科技可能造福人類的信仰,廣義的人文主義架構中自由與民主的理想。
——我的前半生都是浪漫的歷史,都是“斷代史”,得從“斷代史”裡面讀出“通史”;從文學理論的角度來說,我把過去當做“作品”,那時的“我”,可能已經死了,剩下的只是“作品”,你我可談論的就是“作品”。
——對我來講,人生的價值就是感情。理智可由學問中來,而感情是天生的,或是從不停自問、自省中提煉出來的。做人世故很容易,但我六七十歲了,卻仍然很天真。只有把一切名利雜念打掉,不怕人笑,才能以真心待人!我身體力行浪漫主義,反對雕琢、形式化,主張發揚個性、皈依自然、奔瀉一己的坦誠和情感。返璞歸真的意義就在於此。
沉溺於中國古典文學之美
受訪人——宇文所安(Stephen Owen)
曾任哈佛大學東亞系及比較文學系主任,現為詹姆斯·布萊恩特·柯南德特級教授
——學習文學,最重要的是學習怎樣放慢閱讀速度。細讀的目的是放慢速度,注意到有趣的東西,這可以運用於所有的理論黨派。
……
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
考古:匡正書本上的歷史
期待“中國版本”的考古學
早期人類:中國乃至東亞的證據
中西學術之間的通與塞
教育與學術之痛
音樂:流動的民風
附錄一 本卷採訪人、合作者簡介
附錄二 三十年河西 哈佛看中國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