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0年8月、2003年4月、2005年12月,阿壩州文化局根據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指示和四川省文物局的安排由阿壩州文管所、馬爾康縣文體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大渡河上游考古隊三次對大渡河上游進行全面調查,發現和確認了10餘處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的古文化遺址及採集點。
2006年3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壩州文物管理所,馬爾康縣文化體育局等單位聯合組成大渡河上游考古隊選擇馬爾康沙爾宗哈休村哈休遺址進行了試掘。該遺址地處茶堡河北岸三級台地上,總面積近10萬平方米,中心部分面積近萬平方米。
遺址特點
綜述
哈休遺址位於阿壩州馬爾康市沙爾宗鎮,是大渡河上游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遺址地處大渡河上游腳木足河的一級支流茶堡河北岸三級階地上,海拔約2840米、高出河床約80米,東南距沙爾宗鎮政府駐地約1500米,東西長約380米,南北寬約260米,總面積近10萬平方米,北靠八谷腦山,西臨布爾庫溝,南面隔河為沙(爾宗)馬(爾康)公路,地勢略呈緩坡狀,地表常年種植小麥、胡豆、土豆等農作物。遺址的文化堆積可分為秦漢時期遺存和新石器時期遺存,其中秦漢時期遺存主要位於遺址南部台地邊緣,破壞程度嚴重;新石器時期遺存分布面積較廣,其中心部分位於遺址西北部台地上,面積近1萬平方米,局部因晚期改土受到破壞。哈休遺址的年代為距今5500~5000年間。哈休遺址文化因素包括本土土著文化,仰韶晚期文化、馬家窯文化等,其中土著文化因素所占比例較高。哈休先民的經濟形態是定居農耕為主,以狩獵、採集業為輔。一定數量塗朱石器的出土,表明尚紅習俗是哈休先民精神生活領域的重要內容。
文化層堆積
哈休遺址的文化層堆積為:第一層為農耕土;第二層可分為兩個亞層,為秦漢時期堆積;第三層至第五層為新石器時代堆積,第三層和第四層之下均為灰坑等遺蹟。
灰坑
哈休遺址主要遺蹟時灰坑,灰坑的開口平面形狀包括圓形、橢圓形、不規則形等類,多數為口小底大的袋狀坑,個別坑口及坑底鋪蓋石板。坑內填土多為灰黑色。灰坑H10近底部還發現較硬的燒結面,灰坑H2出土有塗抹硃砂的雙孔石鉞,泥質灰陶雙唇式十口尖底瓶等遺物,人工埋藏痕跡較為明顯。
文物遺存
石器
石器包括制石器,磨製石器,細石器等類。打制石器包括砍砸器,石片切割器,刮削器,石杵等;磨製石器包括穿孔刀,奔刀、斧、環、蜀、穿孔珠、礪石等;細石器包括水晶石片,瑪瑙石核,燧石刻劃器等。一些石器表面塗抹紅色顏料,表以哈休人有尚紅的習俗。
陶器
陶器包括泥質灰陶、泥質紅陶、泥質褐陶、泥質黑皮陶、夾沙灰陶、夾沙褐陶等。紋飾包括線紋、粗細繩紋、泥條附加繩紋,繩紋花邊口沿等,還有少量彩陶器。彩陶均為黑彩,圖案題材包括弧邊三角紋、長條葉片紋、圓圈紋、圓點紋、格線紋、水波紋、粗細線條紋等,底色有紅褐、灰褐色之分。器型以平底器為主,還有少量夾底器,包括侈口罐、小口瓶、卷沿盆、斂口盆、折腹缽、斂口缽、碗、杯、紡輪、環、丸、哨等。部分陶器璧上有穿孔。
骨角器
骨角器包括錐、簇等,骨質細膩、堅硬,部分鹿角表面有切割痕。灰坑還出土了一件骨梗石刃刀,通體磨光,有鑲嵌細石葉的縱向缺槽,背後切割出三道裝飾性的凹槽。
玉器
玉器可分為禮器和裝飾品兩類。禮器主要為淡綠色的斧形器,單孔凹背玉刀,錛刀形器等。裝飾品包括較寬較窄的大理石環鐲器、白色穿孔珠等,個別環鐲表面有穿孔。還出土了少量穿孔蚌器、雲母片。
動植物遺存
動物骨骼,包括鹿、豬、牛、狗、馬、獐等種類,部分應為家養牲畜。灰坑填土浮選,發現有粟、大麻等作物種籽。
陶塑人面像
時代,新石器時代;質地,陶;尺寸,高3.9厘米、寬2.6厘米。現收藏於阿壩州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壩州博物館)。泥質灰陶,系陶容器(瓶或罐)腹片上的裝飾物。表面保留有交錯繩紋。長方臉,頭頂微平,眼深凹,高鼻較挺,闊嘴,圓下顎,造型簡練。陶塑人面像是古人在陶器上塑造自己或者祖先形象的一種藝術表達形式,是先民內心精神世界的寫照,是早期雕塑技術的源流之一,反映出原始藝術的萌芽。
研究價值
哈休遺址說明了大渡河上游新石器時代中期及晚期早段的文化基本面貌,為探討黃河上游與長江上游地區新石器文化的交流與互動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哈休遺址為大渡河上游的地域文化中心之一,表明本地區早在5500年前就有人類定居並創造了較為發達的古代文化。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哈休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哈休遺址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馬爾康縣沙爾宗鄉哈休村。
交通信息
自駕:自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馬爾康縣沙爾宗鄉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哈休遺址,路程約1.9千米,用時約4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