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考古

中國西南考古

《中國西南考古》是一部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羅二虎 / 李映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西南考古
  • 作者:羅二虎、李映福
  •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635310 
  • 類別:歷史
  • 定價:180.0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新石器時代至西漢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西南考古是中國考古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書是第一部全面、系統介紹並闡述20世紀以來中國西南考古的發現與研究的著作,並根據西南地區的自然地理區劃與文化區域,按時代先後重點介紹和闡述了新石器時代至西漢時期中國西南地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的情況。

目錄

緒論(1)
第一節 中國西南考古的特點(1)
一、研究對象與時空範圍(1)
二、研究意義(1)
三、研究方法(3)
第二節 中國西南的地理生態環境(4)
一、地理單元(4)
二、立體分布(7)
三、地貌特徵(7)
第三節 文獻記載中的上古時期族群(9)
一、傳說與古史中的巴蜀(10)
二、傳說與古史中的西南夷(12)
第一章 西南考古的發現與現狀(16)
第一節 第一階段(1877~1949年)(16)
一、史前時期(16)
二、歷史時期(18)
三、小結(19)
第二節 第二階段(1950~1990年)(20)
一、舊石器時代(21)
二、新石器時代(24)
三、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25)
四、歷史時期(28)
第三節 第三階段(1991~2019年)(31)
一、舊石器時代(32)
二、新石器時代(33)
三、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36)
四、歷史時期(39)
第四節 西南考古現狀(42)
一、舊石器時代(42)
二、新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44)
三、歷史時期(48)
四、文化格局(50)
五、專門考古(53)
第二章 四川盆地的新石器文化(66)
第一節 四川盆地東部早期的新石器文化(67)
一、玉溪下層文化(67)
二、玉溪上層文化(71)
第二節 玉溪坪文化(73)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73)
二、分布與重要遺址(73)
三、文化特徵(76)
四、分期與年代(76)
第三節 中壩文化(78)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78)
二、分布與重要遺址(80)
三、文化特徵(82)
四、分期與年代(86)
第四節 四川盆地中西部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文化遺存(88)
一、盆地北緣的新石器文化遺存(88)
二、盆地西部的新石器文化遺存——桂圓橋遺址(94)
第五節 寶墩文化(97)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97)
二、分布與重要遺址(98)
三、文化特徵(102)
四、分期與年代(109)
第三章 橫斷山地與青藏高原腹地的新石器文化(113)
第一節 岷江上游的新石器文化遺存(113)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113)
二、分布與重要遺址(115)
三、汶川姜維城遺址(116)
四、茂縣營盤山遺址(118)
五、茂縣波西遺址(122)
六、茂縣沙烏都遺址(124)
第二節 大渡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遺存(125)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125)
二、分布與重要遺址(127)
三、丹巴罕額依遺址(129)
四、馬爾康哈休遺址(130)
五、金川劉家寨遺址(134)
六、漢源獅子山遺址(135)
七、漢源麥坪遺址(136)
八、石棉三星遺址(140)
第三節 卡若文化(142)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142)
二、分布與重要遺址(142)
三、文化特徵(143)
四、分期與年代(151)
第四節 曲貢文化(151)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151)
二、分布與重要遺址(153)
三、文化特徵(155)
四、年代(161)
五、生業方式(161)
第五節 藏北高原的新石器遺存——當雄加日塘遺址(162)
一、發現簡史(162)
二、遺址環境(163)
三、文化特徵(164)
四、年代與文化性質(168)
第四章 雲貴高原的新石器文化(172)
第一節 貴州高原的新石器遺存(174)
一、牛坡洞第三、四期遺存(174)
二、孔明河第二期遺存(178)
三、打兒窩第二期遺存(181)
四、飛虎山第二期遺存(183)
第二節 雲南高原的新石器遺存(186)
一、銀梭島第一期遺存(186)
二、牡羊村類型(189)
三、新光類型(193)
第三節 大墩子文化(198)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198)
二、分布與重要遺址(200)
三、文化特徵(201)
四、分期與年代(208)
五、文化因素與生業方式(210)
第五章 四川盆地及周緣的青銅文化(213)
第一節 巴蜀文化的發現與主要文化特徵(213)
一、巴蜀文化的發現與研究簡史(213)
二、巴蜀文化的年代、分期和主要文化特徵(215)
第二節 三星堆文化(218)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218)
二、分布、分區與重要遺址(219)
三、年代與分期(222)
四、墓葬(226)
五、城址(227)
六、祭祀坑與主要出土遺物(229)
七、淵源(232)
第三節 十二橋文化(233)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233)
二、分布與重要遺址(233)
三、分期與年代(238)
四、墓葬(242)
五、建築(242)
六、早期巴蜀文化與周邊文化的關係(247)
第四節 晚期巴蜀文化(249)
一、上汪家拐遺存(249)
二、晚期巴蜀文化墓葬(251)
三、晚期巴蜀文化與周邊文化的交流(266)
第五節 巴蜀文化的社會與經濟(272)
一、巴蜀社會(272)
二、巴蜀經濟(273)
第六節 三峽地區與清江流域的早期青銅文化(281)
一、朝天嘴文化(282)
二、楠木園遺存(291)
三、路家河文化(292)
第七節 秦巴山地的青銅文化(308)
一、城洋銅器群(308)
二、寶山文化(322)
三、小結(335)
第六章 橫斷山地的青銅文化與早期鐵器時代文化(337)
第一節 撮箕山文化(337)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337)
二、分布與典型墓地(339)
三、文化特徵(341)
四、分期與年代(344)
五、文化因素與生業方式(348)
第二節 佳山文化(349)
一、分布與典型墓地(349)
二、文化特徵(351)
三、分期與年代(354)
四、文化因素與生業方式(356)
第三節 扎金頂文化(358)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358)
二、分布與典型墓地(359)
三、文化特徵(363)
四、分期與年代(367)
五、文化因素與生業方式(370)
第四節 卡莎湖文化(374)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374)
二、分布與典型墓地(375)
三、文化特徵(375)
四、分期與年代(379)
五、文化因素與生業方式(381)
第五節 青衣江上游的青銅文化遺存(384)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384)
二、漢塔山類型(385)
三、老場類型(393)
第六節 安寧河流域的青銅文化遺存(398)
一、安寧河流域早期青銅遺物(399)
二、大石墓的類型、分期與年代(400)
三、大石墓的族屬(408)
四、大石墓的消亡(409)
五、安寧河流域近來新發現帶來的新思考(409)
第七節 川西南山地的青銅文化遺存(411)
一、鹽源盆地(411)
二、滇西高原北部雅礱江流域(415)
三、大涼山區(418)
四、金沙江沿岸地帶(420)
第七章 雲貴高原的青銅文化(425)
第一節 雞公山文化(425)
一、發現與研究簡史(425)
二、分布與典型遺址(426)
三、文化特徵(427)
四、分期與年代(432)
五、生業方式及與其他文化的關係(432)
第二節 雲貴高原的其他早期青銅文化遺存(433)
一、滇西高原地區(433)
二、雲南高原西南邊緣區(438)
三、滇中地區(443)
四、黔西北地區——畢節瓦窯遺址(449)
五、黔北、黔東北地區(451)
六、湘西地區——芷江四方園遺址(452)
七、小結(453)
第三節 滇文化(456)
一、滇文化的發現(456)
二、類型與文化特徵(457)
三、滇文化的社會與經濟形態(482)
四、與其他考古學文化的關係(488)
第四節 滇西的晚期青銅文化遺存(491)
一、滇西橫斷山區(491)
二、滇西高原東部——楚雄萬家壩墓地(495)
三、蒼洱地區(499)
第五節 貴州與滇東北的晚期青銅文化遺存(503)
一、黔西北地區——赫章可樂墓地(503)
二、黔西南地區(509)
三、滇東北地區(510)
結語 秦漢擴張與土著文化解體(518)
一、秦漢的雙軌統治(518)
二、秦代:兩種文化並存(520)
三、西漢:從文化並存至土著文化解體(522)
四、歷史時期文化格局的確立(525)
後記(52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