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經典》是“品年畫讀經典”系列之一,由沈泓編著。 《神話經典》並非神話史,更非神話理論著作,而是圍繞作者收藏的民間美術中的神話專題藏品,而衍生的一本圖文通俗讀物,以民間繪畫留存的多寡而取捨神話內容。所以,選擇神話的標準是以民間美術表現多寡而取捨,而不是以神話本身的重要性取捨,即只選擇民間美術中經常出現的神話經典進行介紹。
基本介紹
- 書名:品年畫 讀經典•神話經典
- 出版社:貴州教育出版社
- 頁數:156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鑫三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作者:沈泓
-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560189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讀經典、品經典、說經典,是近年讀者關注的熱門,從王蒙、劉心武“讀紅樓”,到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說論語”等,都在讀者群中產生了極大的反響,從中可見一個國家在邁向現代化進程中,讀書人仍有對傳統文化認識和珍視的渴望。
沈泓編著的《神話經典》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以品年畫的形式來讀中國神話經典,而這些年畫恰恰是流傳千年的民間圖畫經典。經典老畫營造懷舊氛圍,有助於形象化解讀經典,特別是大量的戲劇年畫,易於喚起國人的國粹情結。
沈泓編著的《神話經典》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以品年畫的形式來讀中國神話經典,而這些年畫恰恰是流傳千年的民間圖畫經典。經典老畫營造懷舊氛圍,有助於形象化解讀經典,特別是大量的戲劇年畫,易於喚起國人的國粹情結。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遠古神話概說
第二章 封神榜的神話
第三章 天河配的神話
第四章 觀音送子的神話
第五章 鐘馗捉鬼的神話
第六章 灶王爺的神話
第七章 劉海戲金蟾的神話
第八章 白蛇傳的神話
第九章 八仙過海的神話
第十章 韓湘子的神話
第十一章 和合二仙的神話
第十二章 孟姜女的神話
後記
第二章 封神榜的神話
第三章 天河配的神話
第四章 觀音送子的神話
第五章 鐘馗捉鬼的神話
第六章 灶王爺的神話
第七章 劉海戲金蟾的神話
第八章 白蛇傳的神話
第九章 八仙過海的神話
第十章 韓湘子的神話
第十一章 和合二仙的神話
第十二章 孟姜女的神話
後記
文摘
金牛觸嫂
綜合各地神話傳說,《天河配》神話故事大致如下——
傳說天上有顆織女星,還有一顆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
織女是王母的孫女,王母便將牽牛貶下了凡塵,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織女便用了-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雲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幻它們的顏色,這是“天衣”。
自從牽牛被貶之後,織女常常以淚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牽牛。她坐在織機旁不停地織著美麗的雲錦以期博得王母大發慈悲,讓牽牛早日返回大界。
幾個仙女向王母懇求想去人間碧蓮池一游,王母當時心情正好,便答應了她們。她們見織女終日苦悶,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讓織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懲後的孫女,便令她們速去速歸。
牽牛被貶之後,落生在一個農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後來父母下世,他便跟著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與他分家,只給了他一頭老牛和一輛破車,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獨占了。金牛哨悄地幫助牛郎抵制其嫂,民間藝人根據神話傳說,專門繪刻了一幅木版年畫《金牛觸嫂》。
牛郎湖邊藏仙衣
哥哥嫂嫂和牛郎分家後,牛郎和老牛相依為命,他們在荒地上披荊斬棘,耕田種地,蓋造房屋。一兩年後,他們營造成一個小小的家,勉強可以餬口度日。
可是,除了那頭不會說話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個人,日子過得相當寂寞。牛郎並不知道,那頭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它對牛郎說:“牛郎,今天你去碧蓮池一趟,那兒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紅色的仙衣藏起來,那個穿紅仙衣的仙女會無法返回天庭,她就會成為你的妻子。”
牛郎見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興,便問道:“牛大哥,你真會說話嗎?你說的是真的嗎?”老牛點了點頭。
牛郎聽了老牛的話,半信半疑地來到湖邊,悄悄躲在碧蓮池旁的蘆葦里,等候仙女們的來臨。
不一會兒,七位美麗的仙女果然翩翩飄至,脫下輕羅衣裳,縱身跳到湖裡沐浴玩水。在清流中快樂歡笑。
老實的牛郎,哪看過這么多的美女,一時間頭都快暈了。他突然想起老牛的話,便從蘆葦里跑出來,拿走了紅色的仙衣。
仙女們見有人來了,個個驚惶失措,紛紛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飛鳥般地飛走了,只剩下沒有衣服無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七仙女中年紀最小的織女。
織女見自己的仙衣被一個小伙子搶走,又羞又急,卻又無可奈何。這時,牛郎走上前來,對她說,要她答應做他的妻子,他才能還給她衣裳。
織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牽牛,便含羞答應了他。這樣,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金牛死後留皮
時光荏苒,眨眼三年,牛郎織女結婚以後,男耕女織,相親相愛,日子過得非常美滿幸福。不久,他們生下了一兒一女,十分可愛。牛郎織女滿以為能夠終生相守,白頭到老。
幸福的生活過得總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傳說王母知道這件事後,勃然大怒,馬上派遣天神捉織女回天庭問罪。
這一天,織女正在做飯,下地幹活的牛郎匆匆趕回,眼睛紅腫著告訴織女:“牛大哥死了’他臨死前說,要我在他死後,將他的牛皮剝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飛上天去。”
織女一聽,心中納悶,她想了一會明白了,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
但它怎么會突然死去呢?織女儘管對此不解,還是讓牛郎剝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牛郎追織女
老黃牛已死,留下的一對牛角掛在牆上,牛郎捨不得老黃牛,對著牛角發愣。
這天,突然狂風大作,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不容分說,押解著織女便飛上了天空。
牛郎眼巴巴地看到自己親愛的妻子就這樣離他遠去,哭喊著織女的名字,一時手足無措。突然他想起來了牛大哥臨死前說過的話,他找出牛皮,披上它,用一對籮筐挑著兩個兒女,站在自己家門前,對著織女在天空中越來越小的影子,往上一跳,果然就飛上天了。
王母娘畫天河
孩子們也看到了親愛的母親,兩人都張開雙臂,大聲呼叫著:“媽媽,等等我們!”
看到嬌妻就在前面,牛郎奮力追上去。眼看牛郎和織女就要相逢。就在這時,王母娘娘駕著祥雲趕來了,她拔下頭上的金簪,往他們中間一划,立刻出現了波濤洶湧、白浪滔天的銀色河川。
這條天河從此波濤滾滾地橫在了織女和牛郎之間,牛郎無法飛越了。從此牛郎與織女一個在河東,一個在河西,遙遙相對,卻無法相會。
七月七鵲橋會
王母娘娘見此情此景,也稍稍為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所感動,便同意讓牛郎和孩子們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讓他們相會一次。
從此,牛郎和他的兒女就住在了天上,隔著一條天河,和織女遙遙相望。
每年牛郎織女相會的七月七日,無數的喜鵲成群飛來,為他們搭橋。
我們看到無數的民間繪畫和剪紙表現了這樣一個畫面:鵲橋之上,牛郎織女團聚了!
濰縣年畫《七月七鵲橋會》表現的就是這—場景。
P35-39
綜合各地神話傳說,《天河配》神話故事大致如下——
傳說天上有顆織女星,還有一顆牽牛星。織女和牽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可是,天條律令是不允許男歡女愛、私自相戀的。
織女是王母的孫女,王母便將牽牛貶下了凡塵,令織女不停地織雲錦以作懲罰。織女便用了-一種神奇的絲在織布機上織出層層疊疊的美麗的雲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不同而變幻它們的顏色,這是“天衣”。
自從牽牛被貶之後,織女常常以淚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牽牛。她坐在織機旁不停地織著美麗的雲錦以期博得王母大發慈悲,讓牽牛早日返回大界。
幾個仙女向王母懇求想去人間碧蓮池一游,王母當時心情正好,便答應了她們。她們見織女終日苦悶,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讓織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懲後的孫女,便令她們速去速歸。
牽牛被貶之後,落生在一個農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後來父母下世,他便跟著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與他分家,只給了他一頭老牛和一輛破車,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獨占了。金牛哨悄地幫助牛郎抵制其嫂,民間藝人根據神話傳說,專門繪刻了一幅木版年畫《金牛觸嫂》。
牛郎湖邊藏仙衣
哥哥嫂嫂和牛郎分家後,牛郎和老牛相依為命,他們在荒地上披荊斬棘,耕田種地,蓋造房屋。一兩年後,他們營造成一個小小的家,勉強可以餬口度日。
可是,除了那頭不會說話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個人,日子過得相當寂寞。牛郎並不知道,那頭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一天,老牛突然開口說話了,它對牛郎說:“牛郎,今天你去碧蓮池一趟,那兒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紅色的仙衣藏起來,那個穿紅仙衣的仙女會無法返回天庭,她就會成為你的妻子。”
牛郎見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興,便問道:“牛大哥,你真會說話嗎?你說的是真的嗎?”老牛點了點頭。
牛郎聽了老牛的話,半信半疑地來到湖邊,悄悄躲在碧蓮池旁的蘆葦里,等候仙女們的來臨。
不一會兒,七位美麗的仙女果然翩翩飄至,脫下輕羅衣裳,縱身跳到湖裡沐浴玩水。在清流中快樂歡笑。
老實的牛郎,哪看過這么多的美女,一時間頭都快暈了。他突然想起老牛的話,便從蘆葦里跑出來,拿走了紅色的仙衣。
仙女們見有人來了,個個驚惶失措,紛紛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飛鳥般地飛走了,只剩下沒有衣服無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七仙女中年紀最小的織女。
織女見自己的仙衣被一個小伙子搶走,又羞又急,卻又無可奈何。這時,牛郎走上前來,對她說,要她答應做他的妻子,他才能還給她衣裳。
織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牽牛,便含羞答應了他。這樣,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金牛死後留皮
時光荏苒,眨眼三年,牛郎織女結婚以後,男耕女織,相親相愛,日子過得非常美滿幸福。不久,他們生下了一兒一女,十分可愛。牛郎織女滿以為能夠終生相守,白頭到老。
幸福的生活過得總比痛苦的生活要快一些。傳說王母知道這件事後,勃然大怒,馬上派遣天神捉織女回天庭問罪。
這一天,織女正在做飯,下地幹活的牛郎匆匆趕回,眼睛紅腫著告訴織女:“牛大哥死了’他臨死前說,要我在他死後,將他的牛皮剝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飛上天去。”
織女一聽,心中納悶,她想了一會明白了,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
但它怎么會突然死去呢?織女儘管對此不解,還是讓牛郎剝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牛郎追織女
老黃牛已死,留下的一對牛角掛在牆上,牛郎捨不得老黃牛,對著牛角發愣。
這天,突然狂風大作,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不容分說,押解著織女便飛上了天空。
牛郎眼巴巴地看到自己親愛的妻子就這樣離他遠去,哭喊著織女的名字,一時手足無措。突然他想起來了牛大哥臨死前說過的話,他找出牛皮,披上它,用一對籮筐挑著兩個兒女,站在自己家門前,對著織女在天空中越來越小的影子,往上一跳,果然就飛上天了。
王母娘畫天河
孩子們也看到了親愛的母親,兩人都張開雙臂,大聲呼叫著:“媽媽,等等我們!”
看到嬌妻就在前面,牛郎奮力追上去。眼看牛郎和織女就要相逢。就在這時,王母娘娘駕著祥雲趕來了,她拔下頭上的金簪,往他們中間一划,立刻出現了波濤洶湧、白浪滔天的銀色河川。
這條天河從此波濤滾滾地橫在了織女和牛郎之間,牛郎無法飛越了。從此牛郎與織女一個在河東,一個在河西,遙遙相對,卻無法相會。
七月七鵲橋會
王母娘娘見此情此景,也稍稍為牛郎織女的堅貞愛情所感動,便同意讓牛郎和孩子們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讓他們相會一次。
從此,牛郎和他的兒女就住在了天上,隔著一條天河,和織女遙遙相望。
每年牛郎織女相會的七月七日,無數的喜鵲成群飛來,為他們搭橋。
我們看到無數的民間繪畫和剪紙表現了這樣一個畫面:鵲橋之上,牛郎織女團聚了!
濰縣年畫《七月七鵲橋會》表現的就是這—場景。
P35-39
後記
在恬靜和興奮交錯的時光隧道里,突然有一天,發現民間年畫藏品中有大量描繪中國傳統文化經典作品的年畫。
這一發現,猶如“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條線索,清晰地呈現在我的眼前,這就是這套叢書的初萌線索和寫作源起。
有了這條主線,我的那些年畫藏品馬上從紙品變成了珍珠。其實當我行走在漫長而寂寞的年畫收藏之路上,心裡—直有一個暗示引導:它們是珍珠,是大海遺珍,是潛伏在中國傳統文化之海的珍珠。然而,當它們零散地分布在海洋深處時,它們只是不起眼的珠子。當有這樣一條線索串聯起來,它們才是珍珠,是配戴在古典文化頸項上,閃爍著晶瑩光澤的珍珠。
這印證了一句格言:是金子,即使埋在十八層泥土裡,總是會閃光的,只是時間問題。
同理,是珍珠,即使藏在大海深處,總是會閃光的,只是線索和串聯的問題。
在不斷的尋覓、識別和發現中,收藏的興奮點也不斷轉移,最後落到民間年畫和民俗美術上。十多年來,執著的痴迷,引導我行走在田野阡陌,跋涉於大漠深山,我遍訪古村老巷,走進偏僻山鄉,探訪所有古今有文字記載的年畫產地,搜尋著逝去的和即將逝去的民間年畫。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代人有了便利的交通條件,有了潮水般湧來的出版物,卻難以做到讀書、行路兩全。然而,當有了一個方向、一條路線、一種興趣時,開卷啟程的動力便會油然而生。對於我,這方向、這路線和興趣就是民間年畫。
每一張年畫的獲得,都是行萬里路得來的;而收藏的每一張年畫,我都要研究其來龍去脈,破譯其寓意。
這些年畫的淵源和寓意,很多老藝人說不清楚,專家學者也不得其解,唯一能解密的途徑是讀書,在浩繁書海里搜尋答案。
所以,這本書和這套書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收藏出來的。正是收藏,引導我不斷尋找,不斷發現,不斷讀書,不斷求教,邊收藏、邊記錄、邊寫作。幾乎每一張年畫的內容,在收藏時就已寫成。因此,找到這條線索以後,只需要將這些零散的記載和寫作內容串聯起來,水到渠成,很自然地便形成了這套書。
讀經典、品經典、說經典,是近年讀者關注的熱門,從王蒙、劉心武“讀紅樓”,到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說論語”等,都在讀者群中產生了極大的反響,從中可見一個國家在邁向現代化進程中,讀書人仍有對傳統文化認識和珍視的渴望。
本叢書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以品年畫的形式來讀中國文化經典,而這些年畫恰恰是流傳千年的民間圖畫經典。經典老畫營造懷舊氛圍,有助於形象化解讀經典,特別是大量的戲劇年畫,易於喚起國人的國粹情結。
在視覺盛宴中回味經典,在圖文並茂的中華古典文化中徜徉,快樂閱讀。
這一發現,猶如“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條線索,清晰地呈現在我的眼前,這就是這套叢書的初萌線索和寫作源起。
有了這條主線,我的那些年畫藏品馬上從紙品變成了珍珠。其實當我行走在漫長而寂寞的年畫收藏之路上,心裡—直有一個暗示引導:它們是珍珠,是大海遺珍,是潛伏在中國傳統文化之海的珍珠。然而,當它們零散地分布在海洋深處時,它們只是不起眼的珠子。當有這樣一條線索串聯起來,它們才是珍珠,是配戴在古典文化頸項上,閃爍著晶瑩光澤的珍珠。
這印證了一句格言:是金子,即使埋在十八層泥土裡,總是會閃光的,只是時間問題。
同理,是珍珠,即使藏在大海深處,總是會閃光的,只是線索和串聯的問題。
在不斷的尋覓、識別和發現中,收藏的興奮點也不斷轉移,最後落到民間年畫和民俗美術上。十多年來,執著的痴迷,引導我行走在田野阡陌,跋涉於大漠深山,我遍訪古村老巷,走進偏僻山鄉,探訪所有古今有文字記載的年畫產地,搜尋著逝去的和即將逝去的民間年畫。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代人有了便利的交通條件,有了潮水般湧來的出版物,卻難以做到讀書、行路兩全。然而,當有了一個方向、一條路線、一種興趣時,開卷啟程的動力便會油然而生。對於我,這方向、這路線和興趣就是民間年畫。
每一張年畫的獲得,都是行萬里路得來的;而收藏的每一張年畫,我都要研究其來龍去脈,破譯其寓意。
這些年畫的淵源和寓意,很多老藝人說不清楚,專家學者也不得其解,唯一能解密的途徑是讀書,在浩繁書海里搜尋答案。
所以,這本書和這套書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收藏出來的。正是收藏,引導我不斷尋找,不斷發現,不斷讀書,不斷求教,邊收藏、邊記錄、邊寫作。幾乎每一張年畫的內容,在收藏時就已寫成。因此,找到這條線索以後,只需要將這些零散的記載和寫作內容串聯起來,水到渠成,很自然地便形成了這套書。
讀經典、品經典、說經典,是近年讀者關注的熱門,從王蒙、劉心武“讀紅樓”,到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說論語”等,都在讀者群中產生了極大的反響,從中可見一個國家在邁向現代化進程中,讀書人仍有對傳統文化認識和珍視的渴望。
本叢書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以品年畫的形式來讀中國文化經典,而這些年畫恰恰是流傳千年的民間圖畫經典。經典老畫營造懷舊氛圍,有助於形象化解讀經典,特別是大量的戲劇年畫,易於喚起國人的國粹情結。
在視覺盛宴中回味經典,在圖文並茂的中華古典文化中徜徉,快樂閱讀。
序言
一個沒有神話的民族,是一個乏味的民族,或許可以說是文化貧血的民族。
現在我們說一個國家歷史悠久,文明燦爛,這悠久這燦爛從何談起?往往就是從神話談起。
我們讀古希臘羅馬神話,不僅是讀古希臘羅馬文學的起源,也是讀西方文化的起源。不了解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人物和故事,往往讀不懂西方名著,甚至今日在西方的口語交流中,也會遇到很多障礙。因為古希臘羅馬神話的人物和典故已經滲透到日常語言和生活中,無處不在。
西方如此,中國亦然。如果不知道刑天、帝俊神話,不了解日月山、崑崙山,或許尚不至於露餡。但如果說到女媧、伏羲、夸父、精衛、西王母神話時惘然無知,對后羿、鯀、禹、黃帝和蚩尤的神話也不知其所以然,就會被視為沒文化。
今天我們講述神話,心裡都明白這些是虛構的,我們說一個不可信的事情,往往用“神話”這個字眼表達。但對於古人來說就不一樣了,古人虔誠地相信神話是真實的,並且這些神話對於原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遠古的神話史,就是中華歷史的源頭(或許不能說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中華文明的源頭有玉器這一實物佐證,但玉文化只能佐證中華文明,不能推演歷史),我們現在看到的中國遠古歷史,基本都是根據遠古神話撰寫的。因為遠古歷史沒有文字記載,只能憑口口相傳的神話,來編寫遠古的歷史。如此,歷史代代相傳,歷史和神話相互交融,歷史神話化,這是中國神話的重要特色。
本書並非神話史,更非神話理論著作,而是圍繞作者收藏的民間美術中的神話專題藏品,而衍生的一本圖文通俗讀物,以民間繪畫留存的多寡而取捨神話內容。所以,選擇神話的標準是以民間美術表現多寡而取捨,而不是以神話本身的重要性取捨,即只選擇民間美術中經常出現的神話經典進行介紹。
上古神話是中國神話史的重點,但後世的民間年畫和民間美術都很少表現,因此只作概貌的勾勒,後來的神話有些雖然並沒有上古神話重要,但民間藝人有大量繪圖予以表現,使這些神話如虎添翼,流傳更廣,更為當今客群喜聞樂見,這些神話是本書描述的重點。
沈泓
2010年8月於深圳
現在我們說一個國家歷史悠久,文明燦爛,這悠久這燦爛從何談起?往往就是從神話談起。
我們讀古希臘羅馬神話,不僅是讀古希臘羅馬文學的起源,也是讀西方文化的起源。不了解古希臘羅馬神話中的人物和故事,往往讀不懂西方名著,甚至今日在西方的口語交流中,也會遇到很多障礙。因為古希臘羅馬神話的人物和典故已經滲透到日常語言和生活中,無處不在。
西方如此,中國亦然。如果不知道刑天、帝俊神話,不了解日月山、崑崙山,或許尚不至於露餡。但如果說到女媧、伏羲、夸父、精衛、西王母神話時惘然無知,對后羿、鯀、禹、黃帝和蚩尤的神話也不知其所以然,就會被視為沒文化。
今天我們講述神話,心裡都明白這些是虛構的,我們說一個不可信的事情,往往用“神話”這個字眼表達。但對於古人來說就不一樣了,古人虔誠地相信神話是真實的,並且這些神話對於原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遠古的神話史,就是中華歷史的源頭(或許不能說是中華文明的源頭,中華文明的源頭有玉器這一實物佐證,但玉文化只能佐證中華文明,不能推演歷史),我們現在看到的中國遠古歷史,基本都是根據遠古神話撰寫的。因為遠古歷史沒有文字記載,只能憑口口相傳的神話,來編寫遠古的歷史。如此,歷史代代相傳,歷史和神話相互交融,歷史神話化,這是中國神話的重要特色。
本書並非神話史,更非神話理論著作,而是圍繞作者收藏的民間美術中的神話專題藏品,而衍生的一本圖文通俗讀物,以民間繪畫留存的多寡而取捨神話內容。所以,選擇神話的標準是以民間美術表現多寡而取捨,而不是以神話本身的重要性取捨,即只選擇民間美術中經常出現的神話經典進行介紹。
上古神話是中國神話史的重點,但後世的民間年畫和民間美術都很少表現,因此只作概貌的勾勒,後來的神話有些雖然並沒有上古神話重要,但民間藝人有大量繪圖予以表現,使這些神話如虎添翼,流傳更廣,更為當今客群喜聞樂見,這些神話是本書描述的重點。
沈泓
2010年8月於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