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夷

哀牢夷

“哀牢夷”是古哀牢國的主要族群、今傣泰民族的先民。

公元前五世紀,雲嶺-紅河以西的部落國家以“勐掌”(意為“象國”)為中心組成聯盟國家,“勐掌”首領成為整個聯盟國家的共主、各國首領稱其為“哀隆”(又寫作“哀牢”、意為“大哥”)、各國百姓稱其為“詔隆”(又寫作“九隆”、意為“大王”),“勐掌”也被稱為“勐達光”(意為“中心之國”)。漢文典籍根據首領的“哀牢”之稱,將這個聯盟國家記作“哀牢國”;傣文典籍則根據“勐掌”的別稱“勐達光”,將這個聯盟國家記作“勐達光”(音譯“達光國”、意譯“中心國”)。

雲嶺-紅河以西至伊洛瓦底江流域,今雲南省保山市、德宏州、臨滄市、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大理州西(雲龍、永平、漾濞、巍山、彌渡、南澗等縣)、怒江州南(瀘水縣)、玉溪市西(新平縣西、元江縣西)、紅河州西(元陽、綠春、金平等縣),以及越南西北(萊州省)、寮國北(豐沙里省、琅南塔省、博膠省、烏多姆塞省)、泰國北(清萊府)、緬甸北(克欽邦、撣邦北)是“哀牢國”的疆域,也就是“哀牢夷”的活動範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哀牢夷
  • 外文名:Ailong People
  • 又稱:哀牢人、哀牢族
民族歷史,經濟狀況,

民族歷史

“哀牢夷”是古哀牢國的主要族群、今傣泰民族的先民。
公元前109年,漢朝吞併滇國設益州郡,遣將征討滇國以西的“昆明”、“嶲”等部族,戰火蔓延至哀牢國境內,戰後在哀牢國境內設不韋、嶲唐、比蘇、邪龍等縣;公元47年,哀牢王命其子賢栗拜訪漢朝越雟郡太守,請越雟郡太守向漢朝皇帝轉達歸附之意;公元51年,哀牢國成為漢朝的附屬國。
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率所屬77個邑王、5萬餘戶、55萬多人舉國併入漢朝。隨後,漢朝在哀牢地推廣郡縣制,哀牢王控制的哀牢地(怒江以西)設哀牢縣,與前期被漢朝占領、劃入益州郡的哀牢地(怒江以東至洱海一帶)合設永昌郡。永昌郡轄哀牢縣(梁河-盈江盆地)、不韋縣(保山盆地)、嶲唐縣(漕澗盆地)、比蘇縣(雲龍河谷)、邪龍縣(巍山盆地)、葉榆縣(洱海盆地)、雲南縣(祥雲盆地)、博南縣(永平盆地)等8個縣及數十個屬邑。
此後,永昌郡轄地雖有調整,但“哀牢夷”與中國內地聯繫越加緊密。陳(南朝)代梁(南朝)後,中國內地王朝徹底放棄雲南高原,“哀牢夷”各部形成獨立小邦。
後世的南詔國統治者也是“哀牢夷”,《新唐書·南蠻上》這樣記載:“南詔,或曰鶴拓、曰龍尾、曰苴咩、曰陽劍,本哀牢夷後,烏蠻別種也;夷語王為詔,其先,渠帥有六,自號六詔,曰蒙嶲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兵埒,不能相君,蜀諸葛亮計定之。蒙舍在諸部南,故稱南詔。”

經濟狀況

據史籍記載,哀牢國經濟發展水平領先於周邊國家,土地沃美、五穀豐盈、桑植繁盛、礦藏極富,有帛疊、蘭乾細布、桐華布等織品,銅、鐵、鉛、錫、金等礦產,水精、琉璃、光珠、琥珀等寶貨,孔雀、犀象、猩猩、貊獸等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