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版本
現存清光緒二年(1876)存濟書屋刻本,195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據種德堂本翻印。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不詳。校注刊刻者為程永培。程氏為清代醫家,字瘦樵,元和(今江蘇蘇州)人。精喉科,以為咽喉諸症皆由火起,然火有虛實之分,虛者宜補虛降火,實者宜祛風痰、消熱毒為治。校刊《六醴齋醫書》十種,55卷(1794)。包括《褚氏遺書》《肘後備急方》《元和紀用經》《蘇沈良方》《十藥神書》《加減靈秘十八方》《韓氏醫通》《痘疹傳心錄》《折肱漫錄》《慎柔五書》等。
內容簡介
一、兼收並蓄,執簡馭繁
清代喉科,實際上包含了牙齒、唇舌及咽喉的病證,但特別詳於後者。當時喉科病證的名目繁雜而不統一,有多至七十餘種的稱謂。本書將咽喉病證分為喉痹、喉風、喉癰、喉癬、喉丹、喉疳、喉菌、喉刺及喉閉等數種,而特彆強調喉痹與喉風。
在“喉症圖形針藥秘傳”、“喉症歌”及“喉症用藥細條”(下稱“細條”)中,對各種病證都分別有病因、病機、診法和治法的闡述。但著者有所提要,就病因而論,喉證名目雖多,而要緊的是抓住一個“火”字,“咽喉總論”就是這樣說的,“其症總歸於火,蓋少陰少陽,君相二火,其脈並絡於咽喉,故往往為火症之所結聚”。清代喉科學者對喉科疾病多從肺胃立論,稱咽喉為肺系,胃氣直透喉嚨。本書雖然偏重於君相火(即《內經》“一陰一陽結”)之說,但書中一些論述也可以窺見著者實在具有“咽喉為肺胃之候”的觀點。如“細條”就注意到肺與陽明:“乳蛾有雙、有單、有連珠”……,左屬心,右屬肺……,如大便不通,加枳殼、玄明粉,俟大便去後則症自痊。”其實,肺氣從右而降,肝氣從左而升,此升彼降,周而復始,肝與肺是息息相關的。“肺胃之候”也好,“一陰一陽結”也罷,都從病機方面說明了咽喉病多屬火熱為患這一真諦。
本書“通喉痹論”(下稱“喉痹論”)揭示了喉證治療的概要:“大要去風痰,解熱去郁”。“喉痹論”對用藥法則講得頗為具體,“治宜辛散,佐以苦寒、鹹寒:牛蒡子、山豆根、射干、黃連、黃柏、知母、玄參、童便、蘇子、麥冬、貝母、甘草、犀角、山慈菇、桔梗、續隨子。急治有針法、吹法……。”“咽喉藥品”進一步列舉了“主藥”、“解毒”、“清熱”……等十一法及常用藥品。全書除重視清熱解毒外,尚注意通利二便,而特別是通腑泄熱,所謂:“凡喉症必俟大便去後,方可望痊;如大便閉結,不可輕許其愈。”
本書以《內經》的理論為基礎,本尤氏(尤乘、尤仲如、尤存隱)的喉科精華為主,兼錄沈慕溪、高忠憲、孫茂筠……等家經驗,從喉科的病名、病因、病機乃至證治方面集各家之言,兼收並蓄,撮其要旨,聚而成篇。不同的學術觀點,有時候在同一章節中並存,有時候前後互為補充、照應,但扼要、明確,並無雜亂無章之弊,反而有執簡馭繁之便。
二、瞻前顧後,有備無患
著者在辨證時,面面俱到,防患於未然。“治法凡例”(下稱“凡例”)以“生髮”兩端作為判斷吉凶的綱要:“喉症有生髮二端,凡生喉症者多活,發喉症者多死。所謂生者何?以漸而起者是也;發者何?即驟發者是也;……此喉症總綱緊切之語也。”在綱要指導下,仍有許多細節的斟酌,以防掛一漏萬,如論:“凡傷寒後患連珠蛾及閉喉者不治,其症喉項強硬,目睛上視,……。”
“凡例”在談到“凡喉症無痰者不治”時又教人:“如欲出痰,以皂角末少許吹之”,以免在未用逐痰的情況下過早下“無痰”的結論,而造成失誤。
“喉痹論”對“走馬喉痹”的治療,既認為“宜辛散,佐以苦寒酸利之劑”,卻又強調不可泥而不化:“然亦當觀其神而審其脈,不可以一概施也,使元氣衰而虛火旺者,豈可更與之辛散耶?斯又善治者變通焉。”
為了避免在治療上產生過失,著者對外用藥同樣十分講究,“喉症十二字藥方”(下稱“十二字”)的調配,“製藥秘法”中的玉丹、元丹及碧丹等的制煉都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凡例”對外用藥的使用也頗具匠心:“凡吹藥,非惟腫破處要吹,並四圍好肉上亦要吹之,方不延開”,“凡吹喉內藥,須用氣和平,吹當周遍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