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樂村是雲南省華寧縣寧州鎮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寧州鎮西南面,距寧州 鎮政府所在地19公里,到鄉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華寧縣城19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咱樂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華寧縣
- 人口:1779人
鄉村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文化教育,自然資源,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鄉村概況
東面鄰華西鎮,南鄰華西鎮,西鄰通海縣,北面法果村委會。轄上咱樂、紅坡、龍潭溝等1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58戶,共1759人,其中漢族945人,彝族834人。整個村委會現有農戶476戶,共1779人,其中男920人,女859人。農業人口數為1779人,勞動力總數1055人,從事第一產業人口 人,外出務工人數74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1759人,勞動力 1143人。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34356.9畝,海拔1835米,年平均氣溫15.1℃,適合種植烤菸、蔬菜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1709畝,人均耕地0.97畝。全村農民收入以種植業收入為主,咱樂村委會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 2009年種植業主產業全村總收入117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93.8%。該村委會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今後計畫大力發展蔬菜產業。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330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61元。
農村經濟
2009年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22.81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6020畝(其中:田178畝,地5842畝),人均耕地3.38畝,主要種植烤菸、蔬菜。整個村委會農村經濟總收入117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9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93.8%;畜牧業收入5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4.7%;林業收入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0.6%。外出勞務收入68000元。農民人均總收入6576元,人均純收入3591元。該村委會村民的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居住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該村目前已有3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444戶。2009年底整個村委會共擁有農用車294輛,機車164輛。有村規民約及相關的管理制度,村委會制定村組幹部考核管理制度、村組財務管理辦法。政務公開以村內的“牆”、宣傳圖片、圖畫、村委會的文化宣傳隊為主,財務公開以口頭公開、廣播公開為主。
基礎設施
咱樂村委會目前已實現通水、通電 ,通路、通電話四通。整個村委會共有476戶通自來水;476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32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7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60戶。 該村委會進村道路為未硬化的沙石路面,到鄉鎮交通方便,村內主幹道部分為硬化的水泥路面,部分為未硬化的沙石路面。整個村委會共有185戶農戶建有沼氣池,已完成 “一池三改”的57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8戶;建有小水窖2085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427畝。咱樂村委會有村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80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267人,距離寧州鎮中學19公里。目前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267人,其中小學生人數229人,中學生人數38人。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衛生環境得到了地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至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總計1442人,參合率81.1%。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委會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委會距離鎮衛生院19公里。該村委會建有公廁11個。
人口衛生
咱樂村委會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950人,彝族839人。整個村委會現有農戶480戶,共1789人,其中男920人,女869人。農業人口數為1789人,勞動力總數1058人,從事第一產業人口 1050 人,外出務工人數75人。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衛生環境得到了地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戶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至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農戶總計1543人,參合率100%。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委會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4人,該村委會距離鎮衛生院19公里。該村委會建有公廁11個。
文化教育
咱樂村委會有村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36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235人。距離寧州鎮中學19公里。目前整個村委會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275人,其中小學生人數235人,中學生人數40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1.00畝(其中:田21.00畝,地20.00畝),人均耕地0.11畝,主要種植水稻、柑橘等作物;擁有林地594.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8.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7畝,主要種植柑橘等經濟林果;無水面、草地,荒山荒地98.00畝,其他面積767.00畝。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柑橘,農產品主要銷售往縣內國外。2007年全村銷售總收入65.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2%。該村目前正在發展優質甜橙特色產業。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7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2.5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0.50萬元,有固定資產0.8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內重大事項;集體財務收支情況。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9人,黨員中男黨員9 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業基礎設施落後;飲水困難;農業技術科技含量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特色農業,擴大優質甜橙種植;大力發展畜牧業,發展勞務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