咍

咍,讀hāi,是漢語辭彙,出自《左思·吳都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咍
  • 拼音:hāi
  • 部首:口
  • 筆順編號:25154251
基本字義,古籍解釋,

基本字義

拼音:hāi
部首:口,部外筆畫:5,總筆畫:8
五筆86&98:KCKG 倉頡:RIR
筆順編號:25154251 四角號碼:63060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48D
● 咍
hāiㄏㄞˉ
◎ 笑:拊掌歡~。
◎ 古同“咳”,嘆詞,表示喜悅、譏諷:~!我真不該這樣!
◎ 助詞,中國元、明兩代戲曲中的和聲用字,起加強樂曲節奏的作用。
◎ 玩:湖南婁邵方言。在哪裡咍?在邵陽咍。
English
◎ laugh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醜集上】【口字部】咍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呼來切,音㾂。《說文》蚩笑也。《左思·吳都賦》東吳王孫囅然而咍。《注》楚人謂相調笑曰咍。
又《字彙》湯來切,音台。姓也。《正字通》明弘治舉人咍左,見奇姓通。咍讀如字,字彙音台,誤。
又葉與之切,音移。《楚辭·九章》忠何辜以遇罰兮,亦非余之所志也。行不羣以顚越兮,又眾兆之所咍也。志叶音之。
又葉許記切,音戲。《束皙·𤣥居釋》束子閒居,門人並侍。下幃深譚,隱几而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