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和諧社會的法理探索
- 作者:楊龍
- ISBN:978-7-216-05063-0
- 類別:中圖分類 : D920.0
- 頁數:213頁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
本書基本信息,本書目錄,
本書基本信息
所有責任者: 楊龍著
標識號: ISBN : 978-7-216-05063-0
出版、發行地: 武漢
關鍵字: 社會主義法制---研究---中國 法理學---研究---中國 社會主義法制 法理學
語種: Chinese 漢語
分類: 中圖分類 : D920.0
載體形態: 213頁
本書目錄
第一章法治社會
第一節法的特徵
一、法的規範性
二、法的國家意志性
三、法的國家強制性
四、法的普遍性
五、法的程式性
六、法的可訴
七、法的明確性
八、法的目的獨立性
九、法的正義性
十、法的不溯及性
十一、法的無罪推定和正當性
十二、法的否定性
第二節法的作用
一、法的規範作用
二、法的社會作用
三、法律作用的局限性
第三節法治和法治社會
一、法治的含義
二、“法治”與“法治國”的區別
三、“法治”與“法制”的區別
四、“法治”與“人治”的區別
五、法治資源問題
第四節和諧社會的法律調控機制
一、民主共和的法律機制
二、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法律機制
三、激發活力和創造的法律機制
四、公正合理協調利益的法律機制
五、保證社會信用的法律機制
六、輿論引導和監督的法律機制
七、反腐倡廉的法律機制
八、定分止爭、化解糾紛的法律機制
九、和諧世界的法律機制
第二章和諧社會
第一節和諧
一、和諧意味著承認多樣性和差異性
二、和諧是一種平衡關係
第二節和諧社會
一、和諧社會是一個民主法治的社會
二、和諧社會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
三、和諧社會是一個誠信友愛的社會
四、和諧社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社會
五、和諧社會是一個安定有序的社會
六、和諧社會是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第三節和諧社會的思想資源
一、先秦儒家的和諧思想
二、孔子無訴的思想
三、道家的和諧思想
四、墨子的和諧思想
五、亞里士多德的和諧思想
第四節建立和諧社會的理論意義
一、和諧是社會發展的目標
二、和諧是社會發展的條件
三、和諧是社會的應然生成狀態
四、和諧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五、和諧社會是事物屬性的本質特徵
六、和諧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七、和諧社會是人類理想的共同追求和人性的體現
八、構建和諧社會是國內外的經驗總結
九、建立和諧社會是和平崛起的需要
第五節和諧社會的科學內涵
一、“和諧社會”具有三重屬性
二、“和諧社會”與“社會不和諧”
三、和諧社會是一個發展的概念和歷史的範疇
四、和諧社會的構建,既是近期目標,也是長遠目標
五、國際社會也需要和諧共處
六、為和諧社會的構建而努力奮鬥
第六節和諧社會的建構路徑
一、“以人為本”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指導思想與原則
二、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始終堅持“以經濟為中心”的戰略
三、民主與法治,既是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徵,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四、法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要素與根本條件
五、和諧社會應當是一個理陛社會
六、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將法律和道德兩種社會調控機制相結合
第三章論法的和諧性
第一節法自身的和諧性
一、法律在內容上的和諧性
二、法律在形式上的和諧性
第二節法和社會的和諧性
一、法律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前提條件
二、法律成為社會的調節器
第三節法和用法的和諧性
一、法的價值體現在適用上
二、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第四節法和道德的和諧性
一、法的道德基礎
二、法律和道德的區別
第五節和諧社會與法治
一、和諧社會必是法治社會
二、厲行依法執政
三、完善法律體系
四、推進依法行政
五、實行司法改革
六、提高法律意識
七、保護弱勢群體
八、應對突發事件
九、維護自然環境
十、實現社會公正
十一、和諧之法
十二、法律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功能
十三、和諧社會的法律理念:以人為本的法律觀
第四章論法的合法性
第一節“法的合法性”是法成為法的前提條件
一、法自身必須具有合法性才能成為法
二、法的合法性對不同的法而言有不同的具體含義
第二節對法律實證主義的主權命令說和“惡法亦法”的批判
一、法律實證主義的主張
二、法律實證主義的悖論
第三節“法的合法性”的實現
一、法的合法性的形式和實質
二、法的合法性的體現
第四節法的合法性的思想資源梳理
一、孔子的正名思想
二、韋伯的合法性思想
三、哈貝馬斯的合法性思想
第五節法的合法性的信仰
一、法的合法性信仰的概念
二、法的合法性信仰存在的標誌
三、法的合法性信仰的產生和喪失
第六節法的合法性的思考
一、如何認識當前我國法律的合法性
二、如何解決我國法律的合法性問題
第七節法的合法性與和諧社會的關係
一、和諧社會離不開法治
二、法的合法性是和諧社會的前提
三、樹立合法性執政的觀念
第五章環境立法——人和自然和諧的根本保證
第一節人與自然和諧思想的理論資源
一、儒家人與自然和諧思想
二、道家人與自然和諧思想
三、恩格斯關於人與自然和諧思想
第二節人與自然和諧的法律保障:環境立法
一、人和自然緊張關係的出現
二、環境立法的路徑
三、當今我國的環境立法
第六章新農村法治與中國傳統法律思想
第一節法律文化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
一、法律文化
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
第二節新農村的現代法治
一、新農村的特點
二、新農村法治
第三節傳統法律文化與新農村現代法治的三重關係
一、斷絕聯繫
二、積極因素
三、消極因素
第四節推進現代法律法治必須重視它和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關聯
一、法的繼承性
二、法的古為今用
第七章論政府的合法許可權
第一節“不及”的理性觀
一、理性的有限性
二、唯理主義的破壞
第二節“有限”的政府觀
一、政府的限度
二、政府的職能
第三節憲政是中國實現和諧社會的根本之道
一、憲政和諧觀的特點
二、憲政和諧觀的基本理念
三、憲政和諧觀的主要內容
第八章和諧社會的法制教育
第一節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質
一、普法教育的必要性
二、普法教育的要求
三、普法教育的方式
第二節法學教育,培養專門法律人才
一、法學教育的內容
二、法學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三、法學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