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和董必武同志《三台即景》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朱德選集》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朱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和董必武同志《三台即景》
初秋日暖看飛鴻,延水①青山在眼中。
赤腳渡河防驟雨,科頭②失帽遇狂風。
學生少有頑固派,教授多為中外通。
城郭成墟人傑在,同趨新廈話離衷③。
注釋譯文
②科頭:謂不戴帽子,光頭。裴駟集解:“科頭,謂不著兜鍪入敵”。
③離衷:離愁別緒。
創作背景
1940年前後,國民黨頑固派置民族利益於不顧,堅持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投降賣國反動政策,對陝甘寧邊區與各抗日根據地進行經濟封鎖,大搞軍事磨擦,掀起了一次次的反共高潮。與此同時,日寇也加緊了對陝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根據地的軍事進攻,妄圖消滅抗日根據地。抗日根據地廣大軍民在黨的領導下,在政治上,對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賣國投降活動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粉碎了國民黨頑固派掀起的反共高潮;在軍事上,堅持放手發動民眾,開展廣泛的抗日游擊戰爭,打退了日寇的猖狂進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使根據地日益鞏固和擴大;在經濟上,堅持自力更生,發展生產的方針;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實現了自給自足,豐衣足食,打破了敵人的經濟封鎖,使延安等地呈現了一派興旺、發達、進步的景象。
作品鑑賞
在該詩作中,朱德以無比振奮和爽快的心情,描繪了一幅美不勝收的秋景圖,再現了抗日聖地延安那一派蓬勃興旺的新氣象,同時也告誡人們要時刻保持高度的革命警惕,嚴防敵人的突然襲擊。
“秋初日暖看飛鴻,延水青山在眼中。”秋天的延安,秋高氣爽,風和日麗,藍藍的天空中,一朵朵白雲隨風飄動,陣陣鴻雁高歌南飛;遠遠望去,高高的寶塔山下,清清的延河水在嘩嘩地流淌著;延河兩岸,山坡上到處成群的牛羊,牧羊人甩著鞭兒,信天游的歌聲縈繞在青山綠水之間;田野上到處是熟透了的穀子,紅透了的高粱,一片豐收的景象。這是一幅十分美麗的圖畫。作為詩的首聯,作者在這裡以描寫眼中所見的自然景物起興,把延安一派生氣勃勃、欣欣向榮的大好形勢生動地呈現在世人的面前,給人以愉悅振奮之感,作者此時的心情也由此可見,這就為全詩定下了基調。
頷聯“赤足渡河防驟雨,科頭失帽遇狂風。”既是對董必武原詩“處處秋初常集雨,年年春後尚多風”的引申與發揮,也是作者針對當時國民黨頑固派製造反共磨擦的政治、軍事形勢,由眼前的景致而生髮出來的議論和抒情,具有雙關的意義。初秋的景色雖然是美好的,但也常常會有暴風驟雨突然而至,因此,赤足渡河的時候要防備山洪暴發,不戴帽子的時候,要防備突起的狂風。聯繫到當時的局勢,延安以及各抗日根據地蓬勃興旺和進步的景象,自然是令人振奮的,但在抗戰的緊要關頭,在國民黨頑固派不斷製造磨擦,反共降日的危險還嚴重存在之時,保持高度的革命警惕,嚴防敵人的突然襲擊,就像在秋高日暖的時節,要防備突然到來的暴風驟雨一樣。朱德的這一諄諄告誡,對於當時有些同志在處理與國民黨的關係中,只講聯合,不講鬥爭;只講統一戰線而不講堅持原則,喪失革命警惕的傾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頷聯:“學生少有頑固派,教授多為中外通。”這兩句,作者從前面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十分自然地轉到了對人物的描寫上,從而進一步拓寬了意境,把詩意更向前推進了一步。在中央機關駐地楊家嶺與軍委駐地王家坪之間,當時為延安大學(前女子大學)校址,不但從“三台勝境”可以看到,而且朱德從王家坪到楊家嶺也常從該校附近經過,因而對學校的學生和教師追求進步,積極抗日,反對投降等情況十分了解。抗戰爆發後,由於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頑固派實行不抵抗政策,壓制抗日愛國民主運動,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不滿,大批有志之士和愛國的熱血青年,懷著報效祖國的滿腔熱情和雄心壯志,衝破敵人的重重封鎖,從國統區,從大城市投奔到抗日聖地延安,經過短期的學習之後,又奔赴到各抗日前線,成為抗擊日寇的一支重要力量。這裡的“學生”和“教授”就是泛指奔赴延安參加抗日的青年學生、知識分子和一切愛國志士。從總體上講,這兩句是前兩句的引申和發展,它在頌揚延安一派興旺景象的同時,也揭露和批判了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頑固派消極抗戰、積極反共的可恥行徑,指出了他們賣國投降是多么的不得人心,而只有中國共產黨堅持團結,堅持抗戰才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因而才有那么多的“學生”和“教授”投奔到延安來。
尾聯“城郭成墟人傑在,同趨新廈話離衷。”作者以高度的樂觀主義情調,表達了他對抗戰前途所充滿的堅定信心。前句是作者就唐代詩人張說“城郭為墟人代改,但有西園明月在”的兩句詩反其意而用之。意思是,城市和效區都成為一片廢墟,人民和社會的面貌已完全變了樣,只有西園裡的一輪明月,尚在楊柳枝頭斜掛著。這裡一經朱德引用,便化消極為積極,他滿懷豪情地指示,雖然延安城裡的房屋多遭敵機轟毀,變成了廢墟,但是堅持抗戰的中國共產黨人還在,廣大的抗日軍民還在,無數愛國的仁人志士還在,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豪傑,只要有他們,日寇的轟炸進攻,國民黨頑固派的封鎖磨擦就算不得什麼了。抗戰總有一天會取得勝利,中國的前途也必將是美好的。“同趨新廈話離衷”作為結句,它表現了作者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待到取得抗戰勝利,把日寇趕出中國去以後,人民將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到那時,大家將在新建起的高樓大廈中歡聚一堂,互相傾訴離別之後的思念之情。此句既照應了詩題,抒寫了作者與董老之間的革命情誼,又展望了未來,使全詩從眼前的“即景”中開拓出去,展示出更加廣闊的意境,使人們在對未來的美好遐想之中,增添了勝利的信心和力量。
這首詩作者緊扣“即景”二字,鋪陳描繪,由景生情,融情人景,有虛有實,虛實結合,環環相扣,議論風生,使全詩情調爽朗明快,豪情激盪而又充滿哲理,產生出言猶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
作者簡介
朱德(1886-1976),字玉階,四川省儀隴縣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共中央紀委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共八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主要著作編為《朱德選集》。
劉蘇閩主編,鐵軍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詩詞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2,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