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郎中題華州李中丞廳》 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和王郎中題華州李中丞廳
- 出處:《御定全唐詩-清-聖祖玄燁》卷五百一
- 作者:姚合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和王郎中題華州李中丞廳》 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和王郎中題華州李中丞廳》 是唐代詩人姚合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詞原文蓮華峰下郡齋前,繞砌穿池貯瀑泉。君到亦應閒不得,主人草聖復詩仙。作者簡介姚合(771—845後),唐詩人。陝州峽石(今河南陝縣南)人。元和進士,授武功...
薛稷出身官宦世家,本人亦仕途顯達,武則天朝舉進士,累遷禮部郎中、中書舍人。唐中宗景龍末年(709年),任諫議大夫、昭文館學士。其時唐睿宗李旦尚未登基,與薛稷關係很好,將女兒仙源縣主嫁給了薛稷之子薛伯陽,二人結成兒女親家,過從甚密。景雲元年(710年),唐睿宗李旦再登帝位,升遷薛稷為太常少卿,以後,累...
時李唐王朝被李林甫搞得朝野一片白色恐怖。李邕不畏懼死亡,屢出諍諫之言,武則天時他拜左拾遺,在朝堂之上當著則天皇帝的面,就敢於和御史中丞宋璟一同指責則天皇帝的心腹張昌宗兄弟以權謀私。武則天想發火,但是沒有發作,沉吟了半天,竟應允了宋璟、李邕的批評。這就是孔璋所言,“往者張易之用權,人畏其口,而...
浙東觀察使,兼御史中丞李訥為軍士噪逐,坐貶朗州刺史,馳驛赴任。訥性褊狷,遇軍士不以禮,人皆怨之,遂及於難。監軍使王景宗責撫循無狀,杖四十,流恭陵。自此,戎臣失律,監軍皆從坐。宰臣鄭朗自中書歸宣平私第,內園使李敬寔衢路沖之,朗列奏。上詔敬寔面語,敬寔奏:「供奉官例不避。」上曰:...
送安撫從兄夷偶中丞 奉詔向軍前,朱袍映雪鮮。河橋吹角凍,岳月卷旗圓。僧救焚經火,人修著釣船。六州安撫後,萬戶解衣眠。送遠上人 海岳兩無邊,去來都偶然。齒因吟後冷,心向靜中圓。蟲網花間井,鴻鳴雨後天。葉書歸舊寺,應附載鐘船。宿鳳翔天柱寺窮易玄上人房 天柱暮相逢,吟思天柱峰。墨研青露...
叔父:楊德裔,御史中丞。個人作品 楊炯有文集三十卷,後多亡佚。僅存明人皇甫淓所輯佚散詩文成《盈川集》十卷,有詩35首,賦8篇,序11篇,碑14篇,銘、表、議各1篇,墓誌10篇,行狀2篇,祭文4篇,贊30篇,斷句1篇,共118篇,數量居“四傑”中末位。後世紀念 楊炯祠 據《龍游縣誌》載,浙江省衢州市原盈...
橫吹曲辭·入塞曲;華州客舍奉和崔端公春城曉望 會鳳翔張少尹南亭;寄錢起 寄司空曙李端聯句;薦福寺送元偉 津亭有懷;進秋隼 九日;句 浚公院懷舊;客行贈人 哭苗垂;哭麴象 哭張融;立春日宴高陵任明府宅 連句多暇贈陸三山人;涼州詞 留別解縣韓明府;蘆花動 路傍墓;路旁老人 旅次漢故畤;陪宴...
李肇,生卒年裡不詳,貞元後期歷華州參軍。元和二年至五年間,為江西觀察從事。七年任協律郎,十三年以監察御史充翰林學士。十四年加右補闕,十五年加司勛員外郎,出翰林院。長慶元年因為與李景儉等於史館飲酒,貶澧州刺史。長慶中歷著作郎,左司郎中,撰《唐國史補》(據本書卷首作者自序,本書成於穆宗朝作者為...
與祠部陸員外書(以上原本為第十七卷)與鳳翔邢尚書書 為人求薦書 應科目時與人書 答劉正夫書 答殷侍御書 答陳商書 與孟尚書書 答呂毉山人書 答渝州李使君書 答元侍御書(以上原本為第十八卷)與鄭相公書 與袁相公書 與鄂州柳中丞書 又一首 答魏博田僕射書 與華州李尚書書 京尹不台參答友人書 第四卷 序 ...
楊畋在是年閏八月甲午(十四),又與翰林學士胡宿、御史中丞王疇、侍御史知雜事王綽同考校諸路轉運使副、提點刑獄的課績。楊畋曾任監司多年,對此項工作自然駕輕就熟。楊畋於是年九月壬戌(十三),以知諫院的身份與司馬光一同上言,請求在臣僚上殿奏事時,屏去左右內臣,免得泄漏機密。仁宗準奏,詔從今只教內臣...
韋處厚(773年-828年),字德載,原名韋淳。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監察御史韋萬之子,唐朝宰相、政治家、文學家、藏書家。韋處厚出身關中士族京兆韋氏逍遙公房。幼酷愛讀書,博涉經史,一生手不釋卷,勤奮著述。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進士擢第。又擢才識兼茂科,授秘書省校書郎。歷任考功員外郎、...
慶曆四年(1044年)春,御史中丞王拱辰不斷上奏參劾滕宗諒,致其被貶至岳州(今湖南省岳陽市一帶),到巴陵後,不計個人榮辱得失,以國事為重,勤政為民,修築防洪長堤、重修岳陽樓等受到百姓稱讚。任上逝世 慶曆七年(1047年)春,滕宗諒由於治巴陵(岳州)有功,調任江南重鎮蘇州知州,上任後不到一月便逝於...
元和(八0六至—八一四)初,鹽鐵轉運使李巽以異精於吏職,奏請拔用,擢為侍御史,仍為揚子留後,加檢校兵部郎中、淮南(今江蘇揚州)等五道兩稅使。異自悔前非,竭力奉職,江淮財政弊端,多有釐革。以功入朝為太府少卿,兼御史中丞、鹽鐵轉運副使。十二年,奉詔至江淮督征財賦,得一百八十萬貫,供討伐淮西...
不久後,德宗加授張建封為御史中丞、壽州團練使。興元元年(784年)十二月,德宗為嘉賞張建封的忠誠,任命他為濠、壽、廬三州都團練觀察使,加兼御史大夫。張建封下令大規模修浚城池,又悉心撫綏百姓,遠近之人都心悅誠服。自此之後,他的威望日隆。李希烈派悍將勁卒進攻壽州,與張建封相持許久,最終一無所獲...
累轉考功郎中、史館修撰。九年,轉司勛郎中、知制誥。十二月,正拜中書舍人。開成初,出為華州刺史。三年三月,人為戶部侍郎,判本司事。四年,權判吏部尚書銓事。大中四年,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兼吏部尚書。五年七月,撰成《續唐歷》三十卷,上之。六年,罷相,檢校吏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觀察等...
褚氏原居陽翟,後徙居杭州錢塘,遂定居於此。褚亮的五世祖褚法顯,在劉宋時官至鄱陽太守;四世祖褚炫,在南齊時官拜散騎常侍,領安成王師,諡號“貞”;曾祖父褚湮在南梁官至御史中丞、中書侍郎。褚湮生褚蒙,即為褚亮的祖父。(表格參考資料)妻子 柳氏 友人 歐陽詢 主要作品 褚亮有存世文集二十卷,今已佚...
嚴武,字季鷹,華州華陰人。唐朝工部侍郎嚴挺之之子。曾大破吐蕃,以功進檢校吏部尚書,封鄭國公。嚴綬 嚴綬,嚴挺之的族孫。嚴綬本人在唐代宗大曆年間進士及第,遷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工部尚書,兼太原尹、御中大夫、北都留守和河東節度支度營田觀察處置等使。唐憲宗元和元年,鎮壓楊惠琳叛變有功封為扶風郡公。
以御史中丞武元衡為左庶子。德宗之末,叔文之黨多為御史,元衡薄其為人,待之莽鹵。元衡為山陵儀仗使,劉禹錫求為判官,不許。叔文以元衡在風憲,欲使附己,使其黨誘以權利,元衡不認,由是左遷。元衡,平一之孫也。侍御史竇群奏屯田員外郎劉禹錫挾邪亂政,不宜在朝。又嘗謁叔文,揖之曰:“事固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