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暢園博物館

和暢園博物館

深圳市和暢園博物館是經深圳市民政局批准的一家民辦公益博物館,於2014年8月正式註冊,地址位於深圳市坪山區丹梓大道中糧一品瀾山花園第八棟商業裙樓,創始人為游鵬先生。於2016年3月06日正式開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和暢園博物館
  • 外文名稱:Cheong Park Museum
  • 類別公益博物館
  • 地點:深圳市坪山區丹梓大道中糧一品瀾山花園第八棟商業裙樓
  • 開放時間:深圳市和暢園博物館於2016年3月6日正式開館
  • 館藏精品:《醉翁亭記》《松鹿雙喜圖》“釉里紅雙鳳花紋象耳方瓶”
  • 開館時間:周二至周日9:30-5:30
  • 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 參觀須知:需攜帶個人身份證或有效證件
深圳市和暢園博物館是經深圳市民政局批准的一家民辦公益博物館,於2014年8月正式註冊,地址位於坪山區丹梓大道中糧一品瀾山花園第八棟商業裙樓,創始人為游鵬先生。游鵬先生作為早期來深創業的潮汕籍企業家,近十餘年來致力於中國文物的交流和收藏事業,其藏品以歷代書畫和陶瓷為主,其中包含如明代董其昌《醉翁亭記》書法十二條屏、明末清初八大山人《松鹿雙喜圖》軸、唐“白釉褐彩馬”、清乾隆“釉里紅雙鳳花紋象耳方瓶”等珍貴文物。現和暢園博物館約有各類自有藏品六百餘件,於2015年11月底開始對藏品進行分批次展示,滿足廣大愛好者的文化需求。在此試業期間,已經接待近6000人次參觀。
博物館總建築面積約為4000平方米,其中二樓2000餘平方米為展館,一樓將配套中餐廳、茶文化館、藝術商店。目前館裡常設展覽有:明清名家書畫精品展、近現代名家書畫精品展和中國古代陶瓷精品展。博物館裝潢格調高雅、厚重;藏品珍貴,保存良好;展覽脈絡清晰、嚴謹,是深圳乃至嶺南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民營博物館。
和暢園博物館將全面落實“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展覽方針。通過展示中國古代及近現代名家書畫,向藝術愛好者弘揚我國傳統文化,讓更多的青少年學生能了解我國的美術史,能從水墨山水畫中發現自然之美,從工筆蟲鳥中體會生活之趣,從行書草筆中學習國文之妙。古陶和歷代陶瓷的展示,豐富多彩、絢麗多彩。讓陶瓷愛好者能更好地了解我國陶瓷各個時期的特徵,並對考古工作產生更多的興趣。
和暢園博物館本著傳承中華文化精髓為己任,為公眾普及歷史人文知識,提供藝術欣賞;致力於打造成為民間文化藝術精品高地,努力成為深圳的一張文化名片。
6日,深圳市和暢園博物館在深圳坪山舉行開館儀式,同時免費對社會公眾開放。昨日的開幕展“中國明清名家書畫展”板塊,展出明清兩代48位作者的60幅作品。其中繪畫35幅,書法25幅,包括“鎮館之寶”明朝大儒方孝孺的書法十二屏,書畫大家董其昌書法十二條屏《醉翁亭記》等。
博物館常設陳列主題
一、中國明清名家書畫展
二、中國近現代名家書畫展
三、中國古代陶瓷
展現中國古代及近現代書畫的最高成就;展示陶瓷的發展過程,就是展示人類走向文明的歷程。
通過陳列展覽,讓廣大觀眾懂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立足點,就是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了解和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充分發揮博物館的功能,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藝術的平台。書畫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陶瓷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創造的結晶,是中國對世界的又一大貢獻。我們將這些具有科學性、歷史性、藝術價值的收藏品進行研究、分類、陳列,並對公眾開放,為社會發展服務,為青少年成長服務,為愛國主義教育服務。
展廳一
中國明清名家書畫
中國古代名人書畫精品展廳:面積560平方米,展線長度180米。展出明清兩代48位作者的60幅作品。其中繪畫35幅,書法25幅。規格有條幅、中堂、斗方、對聯、扇面、條屏、冊頁等形式,共60件展品。
明清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後期,文化雖然趨於保守,但繪畫領域卻出現許多富有特色的流派與個性強烈的畫家,各領風騷,樹幟畫壇。明初崇尚宋代畫風的畫家遍於宮廷、民間,明代中期文人畫重新復興於蘇州,後期士大夫文人畫更是向獨抒性靈發展,以畫為樂、以畫為寄。明清變革,並沒有割裂繪畫的傳統,清代仍然畫派林立,摹古、創新各行其道;文人畫、西洋畫也對宮廷繪畫產生了影響;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文人還以畫為生、以畫泄憤,金石書法的剛健之風也融入了繪畫;民間繪畫更加世俗化、商品化。作為中國古代繪畫的最後輝煌,清代繪畫已呈現出發生奇變的傾向,為近代中國繪畫的改革作好了準備。
作品包括“明四家”中的沈周、文徵明、唐寅;明朝大儒方孝孺的書法十二屏,書畫大家董其昌書法十二條屏《醉翁亭記》;“清四王”中的王鑑、王原祁、王翬;“清四僧”中的八大山人、石濤、髡殘,“揚州八怪”鄭燮、黃慎、金農、羅聘等大家作品。
展廳二
中國近現代名家書畫
展廳面積400平方米,展線長度90米。展出60位館藏近現代及當代藝術家精品66幅。規格有條幅、中堂、斗方、對聯、扇面、條屏等形式。計66件藏品。
二十世紀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特殊的時期,它度過了社會轉型,飽受了外患內亂,遇到了西風衝擊。因此山水畫在這百年間也發生了與之相應的明顯變化。民國初年,“海上畫派”、“嶺南派”、“京派”呈三足鼎立的態勢。民國時期有一大批自海外學成歸國的畫家致力於國畫的改良工作,以徐悲鴻為代表,提出了建立“新國畫”的主張。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國畫寫生作為“新山水畫”啟幕的開場鑼鼓,為國畫在表現現實生活方面找到了擺脫舊法的方法,表現建設生活,革命聖地和毛澤東詩意成了“新山水畫”的三大主題,傅抱石、李可染、關山月都是這一時期的代表畫家。 五十年代黃賓虹、齊白石等一代宗師,仍然在傳統的筆墨中創造屬於自己的山水畫風格,並影響著後人。在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探索後,人們至少在理念上得到了對於山水畫發展的基本認識,中國的山水畫又面臨新的世紀。 另外,張大千、溥濡、黃君璧在紮實的傳統基礎上開一代新文人畫風氣,亦是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的一大亮點。
陳列作品包括吳昌碩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徐悲鴻傅抱石高劍父潘天壽李可染等大家。
展廳三
中國古代陶瓷
展廳面積460平方米。展線長度80米,分左右兩個區域,展出古陶藏品20件,展出歷代官窯精品60件。
大約一萬年前,人類發明了陶器。隨著制陶工藝的日趨成熟,距今約八千年前後,我國黃河流域的先民成功地製造出了彩陶,優美的造型、繽紛的色彩、絢麗的圖案融匯一體,既反映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水平、又體現了原始人的精神世界、表達了人們對美的渴望和追求。隨著陶器的發展,春秋占國時期出現了原始青瓷,很快瓷器製造盛行全國。宋代是我國瓷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宋瓷”也是聞名世界。定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為五大名窯,形制優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的成就,即使後人仿製也少能匹敵。我國的陶藝發展到了明代又進入一個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為主特別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產品,而景德鎮更成為主要的窯廠,規模最大,一直延續明清兩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寫當時盛況為“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 清朝中國瓷器可謂登峰造極。數千年的經驗,加上景德鎮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皇帝重視,瓷器的成就非常卓越,皇帝的愛好與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製作技術高超,裝飾精細華美,成就不凡,在悠久的中國陶瓷史上最光耀燦爛
讓我們一起步入神奇的陶瓷世界,拂去歷史塵埃,欣賞這一件件藝術珍品,領略古老的陶魂彩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