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富谷

和富谷,清朝將領,納西族,雲南麗江人。自幼聰慧,好讀經書。及長,在楊玉科帳下委辦白井鹽務,籌運軍響。因勤勞務實功,賞戴花翎,以都司秩委署雲龍州三七汛把總,後補龍陵左哨千總,兼辦剌井鹽務。同治十年(1871),保薦為副將銜參將。

光緒十一年(1885),統廣武軍後營從楊玉科出師南關,抗擊法國侵略軍,立戰功受賞。楊玉科在南關外中炮陣亡後,奉命建武愍公祠。後以勞傷並發,卒於大理。

基本介紹

  • 本名:和富谷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納西族
  • 出生地:雲南麗江
人物生平,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和富谷(1834—1890年),為“振武將軍”,是跟隨楊玉科幾十年的戰將。據傳他跟隨楊是有來由的:那酷愛詩書的父親和欽在賓川雞足山欣賞對聯書法時,曾將蘭州(現蘭坪縣)羅土司家丁緊追不捨的楊玉科,趕緊藏在一個木櫃裡。
躲過了一場大難的楊玉科,向他發誓:如果將來有發跡的一天,一定重重報答。並請和欽將兒子和富谷的名字,寫在他的帽子上。
在“亂世十八年”中,楊玉科以驍勇善戰而加官進爵。同治元年(1862年),時任鶴麗鎮都司的他,不忘救過性命的和欽,轉戰到賓川時,得知和家父子逃難於雞足山,便專程去拜訪他的救命恩人和欽,並請和欽將十五歲的兒子富谷交由他帶去。
楊玉科即叫和富谷籌辦軍餉,先委他辦白鹽井、老金井兩地鹽務。
出生古城書香之家的和富谷,自幼苦讀詩文經典,並經父親的言傳身教,已成為吟詩作賦,寫得一手好字的人,他成了沒有進過學堂的楊玉科能文能武的好助手。他跟楊玉科轉戰南北,屢建戰功,賞頂戴花翎,以都司秩,委署雲龍州三十訊把總,隨後又很快補龍陵營左哨千總,兼喇井鹽務。
光緒丁丑(1877)年,和富谷官至副將銜參將。庚辰(1880年),楊玉科署廣東陸路提督,委帶和富谷為廣武軍後營。
甲辰年(1840年),中法戰爭爆發,廣西巡撫潘鼎新調楊玉科鎮守涼山。楊玉科揮師英勇抗擊法軍,以三戰三捷告勝。潘受李鴻章密令,調楊去守鎮南關,和富谷便跟著前往。
乙酉(1885年)正月,法軍大舉進攻鎮南關,面對兵力眾多,氣勢洶洶的敵人,楊玉科身穿黃袍馬褂,躍馬揚鞭,直奔敵壘,拚死決戰。不料槍彈密集,玉科身上中彈,又被大炮彈片擊中,便從馬背上滾落下來,就這樣為國壯麗捐軀。
在惡戰中,跟隨楊玉科的和富谷也身負重傷……在治傷中,得知潘顛倒黑白,謊報軍情,誣陷楊玉科離陣逃亡,欽命削去其爵藉,沒收家財。
和富谷氣得心肝欲裂,傷未痊癒,奮筆疾書,親自趕赴北京向朝廷申訴。經過三年的持久“戰”,破費了不少錢財,才得以平反昭雪:光緒皇帝封楊玉科為武愍公,並為他做連續三年的御祭。
光緒十六年(1890年),和富谷奉雲貴總督岑毓英之諭,到大理主持修建楊武愍公祠。知恩的他,因積勞成疾,舊傷復發,病故於大理,終年56歲。

親屬成員

父親:《光緒麗江府志》人物誌上卷說:“和欽,字敬中,號東橋,拔貢生。家貧好學,善書法,兼工篆隸。鹹豐間,回逆跳梁,麗江城陷,欽蒿目時艱,愈勵清操。時偽參軍趙,偽都督馬先後屢求拜謁,皆不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