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命名(命名小行星)

小行星命名

命名小行星一般指本詞條

小行星命名權是指對未命名的小行星進行命名的權利,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國際性的、永久性的崇高榮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行星命名
  • 外文名:Asteroid nomenclature
  • 組成:永久編號+名字
  • 要求:根據發現者意願進行提名
概述,命名常規,命名由來,命名機會,命名行星,人物命名,地名命名,單位命名,

概述

小行星是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根據發現者意願進行提名,並經國際組織審核批准從而得到國際公認的天體。由於小行星命名的嚴肅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夠獲得小行星命名成為世界公認的一項殊榮。
小行星的名字由兩部分組成:前面一部分是一個永久編號,後面一部分是一個名字。小行星的命名權現在一般屬於發現者。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一般根據發現者的提議而進行命名。

命名常規

小行星命名一經命名則由國際小行星協會公告各天文組織,成為國際性的永久命名。其命名規則有:
1.命名尊重小行星發現者的提議,甚至發現者可以申請為各種動物命名。
2.一般命名僅授予在某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個人或者團體。
3.地名和事件也可申請命名,例如:北京奧運星和神州星。
4.政治家、軍事人物或者政治、軍事事件必須在逝世後或發生100年以後才能命名 。

命名由來

小行星的發現是個漫長而謹慎的過程。天文專家們觀測到一個小行星後,不能馬上確定它是個新的,或者是否被別人發現過,這時給它一個臨時編號。這顆小行星在不同的夜晚被觀測到並報告國際小行星中心之後,確認了它是個新的,它會得到國際統一格式的“暫定編號”。
這同一顆小行星在至少4次回歸中被觀測到,並且它的運行軌道被精確確定後,國際小行星中心將給它一個永久編號。至此,小行星才算發現成功。其過程動輒數年之久。
小行星發現後的名字,按照慣例,由發現者在發現10年內命名。

命名機會

小行星是目前各類天體中唯一可以由發現者進行命名並得到世界公認的天體。在地球上60億人口中,只有極少數人獲得以自己名字命名小行星的殊榮。
據了解,我國第一次發現小行星是在1928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對小行星的觀測是從1949年開始的。到1994年4月已發現的小行星中,已有120多顆獲得國際永久編號和命名權。在全球62個天文台中,該台發現的被列入永久編號的小行星數量名列第五。但是紫金山天文台並不給予普通人命名,主要是命名地名和著名事件,比如北京奧運星和神州星等均是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因為此天文台的上司是中科院,所以想要命名還需要上級批准,然後才能報給國際小行星協會。和紫金山天文台類似的還有國家天文台,情況也是一樣。
一些獨立的天文機構和個人發現者在命名方面不受政治的制約,向他們申請則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小行星的發現需要強大先進的天文設備,因此個人發現者在中國,幾乎絕跡。而能把自己的發現貢獻出來命名的,目前僅見過個人發現者:自費巡天者(部落格名) 其宣稱自認為有條件的普通民眾可以向他提出申請,他會考慮申請者的的條件而篩選出突出貢獻者向國際小行星協會申報命名。

命名行星

人物命名

周杰倫星楊振寧星李政道星、吳健雄星、錢學森星、錢三強星、陳景潤星、袁隆平星談家楨星周光召星、田長霖星、田家炳星、曲欽岳星王淦昌星、張大寧星、高錕星、王綬官星、江濤星、武衡星巴金星金庸星高士其星、卞德培星、李元星、陳嘉庚星邵逸夫星曾憲梓星李達三星曹光彪星王寬誠星查劉璧如星呂志和星伍宜孫星蒙民偉星李陸大星李曉華星、張果喜星、張衡星、祖沖之星、郭守敬星沈括星明安圖星林則徐星,陳棟華星,陳韜星、林青霞星、徐剋星、楊丞琳星、姚貝娜星(20150408,編號41981)、郭永懷星李佩星劉德華星古天樂星張國榮星梅艷芳星南仁東星等等。

地名命名

北京星、廣東星、香港星、澳門星、台灣星、河南星、銅陵星黃山星、上海星、西藏星、揚州星、廣州星、深圳星、延安星盱眙星、喜馬拉雅星、大埔星溫嶺曙光星、敦煌星、河源星南陽星、紫金山星、南京星等等。

單位命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