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躍雲

周躍雲,男,1961年生,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地理系,1990年獲得陝西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歷史人文地理學專業碩士學位。主要致力於低碳經濟、低碳城市與低碳規劃方面的研究。現任湖南工業大學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院長、長株潭兩型社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全球低碳城市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躍雲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湖南工業大學
  • 主要成就:出版專著3部,主編6部,參編15部
  • 性別:男
人物介紹,人物經歷,主講課程,主要貢獻,獲獎記錄,

人物介紹

湖南工業大學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院長、長株潭兩型社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全球低碳城市聯合研究中心副主任。1961年生,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黨員,湖南益陽人。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湖南省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湖南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環洞庭湖社會發展研究基地特約研究員,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與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評審專家。

人物經歷

周躍雲
1984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地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0年獲陝西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歷史人文地理學專業碩士學位。1999年晉升為副教授,2010年晉升為教授。主要從事區域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城鄉規劃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多年來主要承擔區域經濟學、區域規劃、區域經濟地理、旅遊地理學等方面的教學工作,曾是湖南師範大學“地理科學類專業主幹課教學團隊”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地理科學特色專業”的主要成員。

主講課程

主講《區域經濟學》、《區域規劃概論》、《旅遊地理學》、《可持續發展經濟學》等本科課程,以及《旅遊規劃理論與實踐》、《旅遊市場分析與預測》、《人文地理教學問題研究》、《歷史旅遊地理》等碩士課程。

主要貢獻

周躍雲教授先後在《地理學報》、《自然資源學報》、《第四紀研究》、《經濟地理》、《城市發展研究》等國內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多篇;出版專著3部,主編6部,參編15部;主持和參與國家、省級和地方科研項目70餘項。近三年來,主持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20餘項,其中包括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課題“歷史文化村鎮保護與發展的實證研究”(2008BAJ08B18-02)、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課題“華中地區住宅及辦公建築室內外環境改善綜合示範工程”( 2006BAJ02A13-7)、國家“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城鎮污水處理系統碳排放檢測技術與統計系統研究”(2011BAJ07B03-06)、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項目“村鎮生活污水分散式處理與利用技術集成與適用性研究”(2011-K7-9)、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城市化加速推進背景下中部典型省會城市碳排放的預警與調控—基於長沙市的實證”(12YJA790215)、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基於複合系統協調發展的湖南省低碳潛力及碳減排對策研究”(11YBB133)、“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規劃項目“綠色低碳城市”(生重圖字2012-6)、湖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長株潭城市群“兩型”村鎮低碳規劃建設戰略研究“(10A025),以及湖南省科技廳一般項目1項(08NK3107)、湖南省發改委發展規劃重大項目1項(201070)等。
近年來,周躍雲教授主要致力於低碳經濟、低碳城市與低碳規劃方面的研究,發表相關論文16篇,主持相關國家級課題2項,省級課題3項,地市級課題3項。2009年發起成立由湖南工業大學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全面合作的“全球低碳城市聯合研究中心”,重點進行低碳城市與村鎮規劃、低碳產業轉型、低碳消費與文化、減碳技術與碳檢測、低碳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啟動了“我國主要城市低碳發展指數的創建與發布”項目,進行碳排放的測算與評價。2011年3月,參與主編的《中國城市低碳發展2011》綠皮書發布,2011年10月,主辦兩型社會與低碳生活論壇,獲得良好社會影響。指導過20餘屆本科學生的畢業論文與畢業實習,從2003年開始,指導人文地理學碩士生24人、地理學教育碩士生8人、環境藝術設計(MPA)碩士生3人。

獲獎記錄

榮獲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學省級成果獎、校級教學優秀獎和成果獎、校級精品課程建設獎等教育、教學優秀獎共6項,各項科研獎勵20餘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