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贇

講授課程

主要講授課程 《中西法律哲學比較》

《法律方法論》(《司法過程論》)

《法哲學專題》

《法理學》

《外國法制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贇
  • 出生日期:1978年
  • 職業:博士,副教授
  • 代表作品:《立法用規範詞研究》
概述,學術觀點,承擔項目,發表著作,發表論文,

概述

男,1978年出生,博士,副教授。廈門大學法學院教師。

學術觀點

主要學術觀點 科研工作要善於、敢於走極端,因片面才能深刻。
就法學研究而言,有兩種極端的研究進路:其一,從很外面很外面的視角研究法律,這意味著必須將法律還原到社會洪流中,並需要研究所有與法律相關的各種社會因素--此種思路需要極好的綜合能力;其二,從很內在很內在的視角研究法律,這意味著必須要么以一個立法者、要么以一個司法者、要么以一個守法者的立場並以語言、邏輯等為基本工具去看待、研究法律--相對應地,此種思路則需要較深的分析功底。
研究理念和特點 研究理念見“主要學術觀點”。
特點:目前看大有無常之病,兼有特立之徵。

承擔項目

6.主持“司法過程的方法論解析與構造”,2011年教育部課題(11YJC820181);
5.主持“金融類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法哲學研究”,2010年橫向課題(深圳心海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資助,8萬元);
4.主持“立法語言特點研究”,2010年福建省教育廳項目(JA10010S);
3.主持“‘立法’論--語言學的進路”,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2009年學術工作坊關鍵字特別項目(IAS-FudanXSGZFGJC09004);
2.主持“法律解釋學的根本悖謬”,2008年福建省社科聯項目(2008C005);
1.主持“法律用虛詞的立法表達研究”,2007年法務部中青年課題(07SFB3004);

發表著作

主要著作 4.《立法用規範詞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3.《西方法哲學主題思想史論:一種系列劇式的敘述》,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應當”一詞的法哲學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法理文庫”)2008年版(本書獲“福建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福建省人民政府);
1.主編教材一部《法理學教程》,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發表論文

一、學術論文
44.《“‘中國’法(理)學”之惑》,載《河北法學》2011年第8期(《檢察日報》2011年9月1日轉摘;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法理學、法史學》2011年第11期全文轉載);
43.《“道成肉身”:論庭審過程中的事實生成》,載《中外法學》2011年第3期;
42.《法律論證的概念》,載《華僑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41.《警察權擴張後更應謙抑》,載《特區實踐與理論》2011年第1期;
40.《司法能動性與司法能動主義》,載《政法論壇》2011年第1期;
39.《非典型案例的典型意義》,載《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10年第6期(本文為中國人民大學《法理學·法史學》2011年第4期轉載);
38.《法律解釋(學)的概念、理據及價值》,載《法律科學》2010年第4期;
37.《立法語言的特點:從描述到分析及證立》,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0年第2期;
36.《法治的主體》,載《文史哲》2009年第3期(本文獲“首屆青年法理學研究成果獎”三等獎,中國法學會);
35.《民主政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兼論儒家中國對民主政制發展的可能貢獻》,載《太平洋學報》2009年第4期;
34.《民間法進入司法的可能性基礎》,載《山東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33.《“可以”的語義及其在立法中的誤用》,載《語言文字套用》2009年第1期;
32.《試求解法律科學的悖論》,載《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第五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1.《法典的未來--論原則性法典》,載《現代法學》2008年第6期;
30.《我國法律方法研究的一種方法論反思--基於法社會學的視角》,載《法律方法》第七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9.《法律與教化--從儒家的教化理念吁歸法治工程中的教化 》,載《太平洋學報》2008年第1期。
28.《純粹法學與純粹法律》,載《政法論壇》2007年第6期(本文為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8年第3期全文轉載);
27.《反思民間法研究中的社會實證方法》,載《甘肅政法學院院報》2007年第5期;
26.《論法理學及其教材的當代使命》,載《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9期;
25.《為何以及如何研究“應當”--一種可能的法學研究進路》,載《廈大法律評論》2007年上卷;
24.《哈貝馬斯、全球化與我的中體西用觀》,載《南京社會科學》2007年第五期;
23.《自生自發秩序理論的價值與限度》,載《河北法學》2007年第2期;
22.《論程式主義的合法性理論--以哈貝馬斯、羅爾斯為例》,載《環球法律評論》2006年第6期;
21.《法律文本中“應當”一詞的語義分析》,載《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11期(人大報刊2007年第3期轉載);
20.《傳統中國厭訟文化考》,載《山東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19.《論法官與法律的關係》,載《北京行政學院院報》2006年第3期;
18.《中國法學不需一種整體性的理想圖景》,載《分析與批判:學術傳承的方式》(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7.《黑格爾的歷史法學思想――數讀<法哲學原理>有感》,載《河北法學》2006年第11期;
16.《現實主義法學批判》,載《濟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高校文摘2006年第2期轉摘);
15.《關於“應當”一詞的立法建議》,載《政法論叢》2006年第1期;
14.《社會科學中理性人概念的限度》,載《法治論壇》2006年第二輯;
13.《罪刑法定原則的歷史辯證法》,載《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6期;
12.《法律移植:民族國家應對法律全球化的根本途徑》,載《青年思想家》2005年第3期(本文入選“第一屆全國法理學博士生學術論壇”,2005年吉林大學);
11.《法律的本土性與國際性》,載《民間法》(第四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法律方法的能與不能》,載《法律方法》(第四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社會契約理論的緣起》,載《學術前沿》2005年第8期;
8.《法律文化的概念――以弗里德曼的相關分析為例》(譯文),載《山東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7.《官方規則、內生規則和原生規則》,載《求是學刊》2004年第6期;
6.《法律移植問題三議》,載《讀書》2004年第11期;
5.《論習慣與習慣法》,載《民間法》(第三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公安行政與人權保障》,載《山東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5期;
3.《超越本土化與化本土:規制的多元主義》,載《民間法》(第二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論安樂死申請權》,載《山大法律評論》(第一卷),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論近現代日本法律移植成功的因素》,載《山東省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3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