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贇(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

周贇(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

法學博士、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廈門大學法律評論》主編,廈門大學法學院司法哲學研究中心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贇
  • 國籍:中國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山東大學法學院
  • 代表作品:《司法決策的過程》
小傳,代表作,學術小品,著作,

小傳

小時候被村里人視為神童:沒讀學前班、一年級就直接讀二年級成績還不錯(白市國小,村辦--那時候,雖然號稱國小國中教育公辦,但實際情況是城市中國小公辦,農村中國小自辦:村民通過繳納三提五統費用--與此同時,他們還得像傳統帝王社會中的農民那樣納稅--辦學);
國中(花橋中學)時被家人視為頑童:補習了一年還只考上縣裡最差的高中(但我愛我的母校--江西宜豐二中);
高中時被老師視為混子:高一、高二成績都一塌糊塗,但高考居然考中;
本科時被同學視為異類: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像我這樣不懂“人情”的就是那個啥……
第一次工作時被同事視為書呆子:“行政部門哪有這樣較真的?”
於是,辭職、考研:
再次讀書時被自己視為笨鳥:無他,意在勵己先飛而已矣;
博士研究生提前畢業後,很幸運地被錄用到這兒工作:
我希望再次工作時能被學生視為一個刻苦、認真的好老師,也希望能被同事視為一個誠信、守時的好同事。
我的座右銘是(康有為言):行必素位,所以應人世之常;思必出位,所以究天人之際。

代表作

一、學術論文
64.《當前審判獨立不足原因考辯——從審判獨立的邏輯前提說起》,載《法學》2016年第1期;
63.《演繹推理與司法結論的不確定性》,載《廈門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
62.《非典型與典型案件:術語、成因及其關係》,載《中國法學》2015年第5期;
61.《英美兩國法律體系一家親嗎?》,載《中國圖書評論》2015年第7期;
60.《典型/非典型案件二分命題的崩塌》,載《江漢論壇》2015年第5期;
59.《法學研究與法學圖書出版中的“有法必依”傾向》,載《中國圖書評論》2015年第2期;
58.《台灣民主政制的兩面——依憑於韋伯、托克維爾及德沃金之政治理論》,載《中國圖書評論》2014年第10期;
57.《當下中國司法公信力的經驗維度——來自司法一線的調研報告》,載《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2014年第3期(本文全文轉載人大報刊資料中心《訴訟法學》2014年第12期);
56.《論立法的待續本質》,載《哲學研究》2014年第6期;
55.《論法律推理中的類推》,載《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4年第2期;
54.《一百步與五十步:法條主義與其批評者的差別》,載《江漢論壇》2014年第2期;
53.《論法學家與法律家之思維的同一性》,載《法商研究》2013年第5期(本文為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法理學、法史學》2013年第12期以及《新華文摘》2014年第3期全文轉載;並得到《人民法院報》2014年1月22日理論版頭條重點推介);
52.《比翼齊飛方為美——法理學導論》,載《法學教育研究》第九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51.《政治化:司法的一個面向》,載《法學》2013年第3期;
50.《論作為立法用虛詞的“必須”》,載《蘇州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49.《開放的事實》,載《現代法學》2013年第1期;
48.《論司法過程中的法律-事實關係》,載《求是學刊》2012年第6期;
47.《當下中國高等法學教育之惑》《載《廈門大學法律評論》第十九卷;
46.《先例制度基本問題研究》,載《法律方法論》2012年卷;
45.Civic Spirit: the Political-Legal Culture Basis of Rule of Law and Harmony,載ARSP Beiheft(《國際法哲學大會會刊》2012年第一卷;
44.《“‘中國’法(理)學”之惑》,載《河北法學》2011年第8期(《檢察日報》2011年9月1日轉摘;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法理學、法史學》2011年第11期全文轉載);
43.《“道成肉身”:論庭審過程中的事實生成》,載《中外法學》2011年第3期;
42.《法律論證的概念》,載《華僑大學學報》2011年第2期;
41.《警察權擴張後更應謙抑》,載《特區實踐與理論》2011年第1期;
40.《司法能動性與司法能動主義》,載《政法論壇》2011年第1期;
39.《非典型案例的典型意義》,載《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10年第6期(本文為中國人民大學《法理學·法史學》2011年第4期轉載);
38.《法律解釋(學)的概念、理據及價值》,載《法律科學》2010年第4期;
37.《立法語言的特點:從描述到分析及證立》,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0年第2期;
36.《法治的主體》,載《文史哲》2009年第3期(本文獲“首屆青年法理學研究成果獎”三等獎,中國法學會);
35.《民主政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兼論儒家中國對民主政制發展的可能貢獻》,載《太平洋學報》2009年第4期;
34.《民間法進入司法的可能性基礎》,載《山東大學學報》2009年第2期;
33.《“可以”的語義及其在立法中的誤用》,載《語言文字套用》2009年第1期;
32.《試求解法律科學的悖論》,載《法律方法與法律思維》第五卷,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1.《法典的未來--論原則性法典》,載《現代法學》2008年第6期;
30.《我國法律方法研究的一種方法論反思--基於法社會學的視角》,載《法律方法》第七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9.《法律與教化--從儒家的教化理念吁歸法治工程中的教化 》,載《太平洋學報》2008年第1期。
28.《純粹法學與純粹法律》,載《政法論壇》2007年第6期(本文為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8年第3期全文轉載);
27.《反思民間法研究中的社會實證方法》,載《甘肅政法學院院報》2007年第5期;
26.《論法理學及其教材的當代使命》,載《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9期;
25.《為何以及如何研究“應當”--一種可能的法學研究進路》,載《廈大法律評論》2007年上卷;
24.《哈貝馬斯、全球化與我的中體西用觀》,載《南京社會科學》2007年第五期;
23.《自生自發秩序理論的價值與限度》,載《河北法學》2007年第2期;
22.《論程式主義的合法性理論--以哈貝馬斯、羅爾斯為例》,載《環球法律評論》2006年第6期;
21.《法律文本中“應當”一詞的語義分析》,載《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11期(人大報刊2007年第3期轉載);
20.《傳統中國厭訟文化考》,載《山東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19.《論法官與法律的關係》,載《北京行政學院院報》2006年第3期;
18.《中國法學不需一種整體性的理想圖景》,載《分析與批判:學術傳承的方式》(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7.《黑格爾的歷史法學思想――數讀<法哲學原理>有感》,載《河北法學》2006年第11期;
16.《現實主義法學批判》,載《濟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高校文摘2006年第2期轉摘);
15.《關於“應當”一詞的立法建議》,載《政法論叢》2006年第1期;
14.《社會科學中理性人概念的限度》,載《法治論壇》2006年第二輯;
13.《罪刑法定原則的歷史辯證法》,載《江西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6期;
12.《法律移植:民族國家應對法律全球化的根本途徑》,載《青年思想家》2005年第3期(本文入選“第一屆全國法理學博士生學術論壇”,2005年吉林大學);
11.《法律的本土性與國際性》,載《民間法》(第四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法律方法的能與不能》,載《法律方法》(第四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社會契約理論的緣起》,載《學術前沿》2005年第8期;
8.《法律文化的概念――以弗里德曼的相關分析為例》(譯文),載《山東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7.《官方規則、內生規則和原生規則》,載《求是學刊》2004年第6期;
6.《法律移植問題三議》,載《讀書》2004年第11期;
5.《論習慣與習慣法》,載《民間法》(第三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公安行政與人權保障》,載《山東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5期;
3.《超越本土化與化本土:規制的多元主義》,載《民間法》(第二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論安樂死申請權》,載《山大法律評論》(第一卷),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1.《論近現代日本法律移植成功的因素》,載《山東省公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3期;

學術小品


33.《城管執法的困局及因應建議》,載《法制日報》2013年12月11日;
32.《如果法治是一出大戲》,載《檢察日報》2013年11月4日;
31.《司法公信力的特點》,載《法制日報》2013年10月23日;
30.《司法的精義》,載《法制日報》2013年9月25日;
29.《以形式正義作為辦案質量衡量標準》,載《法制日報》2013年8月28日;
28.《學術批評、學術打假與人身攻擊》,載《法制日報》2013年7月31日;
27.《疑難案件裁判中要注重說理》,載《法制日報》2013年6月5日;
26.《關於教材的心路歷程》,載《法制日報》2013年5月2日;
25.《普法依然任重而道遠》,載《法制日報》2013年3月27日;
24.《法學者的使命與責任》,載《法制日報》2012年12月6日;
23.《法律人眼中的奧運開幕式》,載《法制日報》2012年8月8日;
22.《所謂動物權利》,載《檢察日報》2012年7月5日;
21.《權利一定意味著可選擇嗎?》,載《檢察日報》2012年6月7日;
20.《科學與解釋》,載《牛人牛語:中國學者牛津講演錄》(第1卷);
19.《文化傳承需要理性態度》,載《法制日報》2012年5月31日;
18.《法治中國所需要的“傳統”》,載《法制日報》2012年4月26日;
17.《法官說理與司法改革》,載《法制日報》2012年2月1日;
16.《司法緣何“眾口難調”》,載《法制日報》2012年1月4日;
15.《醉駕入刑與社會公平》,載《律師文摘》2011年第4卷;
14.《要立法,先問邏輯上是否可能》,載《檢察日報》2011年11月17日;
13.《法學院功能之反思》,載《法制日報》2011年10月26日;
12.《法律哲學與牛津的法學學術傳統》(合作作品),載《人民法院報》2011年7月1日;
11.《李昌奎案:另一種關於司法之輿論的導火索?》,載《檢察日報》2011年10月20日(發表時編輯改名為《讓輿論按司法的邏輯“出牌”》);
10.《貌合神離的英美法》,載《法制日報》2011年8月17日“思想部落”版塊;
9.《食品安全問題頻爆,誰之過?》,載《法制日報》2011年6月1日“思想部落”欄目;
8.《牛津大學訪學記》,載《法制日報》2011年5月23日;
7.《輿論與司法獨立》,載《法制日報》2011年3月24日“思想部落”欄目;
6.《原生態文化及其保護斷想》,載《法制日報》2009年8月19日“思想部落”欄目;
5.《司法官與歌唱者》,載《法制日報》2009年4月29日,“思想部落”欄目;
4.《司法官與牧師》,載《法制日報》2009年4月22日,“思想部落”欄目;
3.《司法官與歷史學家》,載《法制日報》2009年4月8日,“思想部落”欄目;
2.《問渠哪得威如許--對<美國最高法院史>的一種解讀》,載《法制日報》2008年10月12日;
1.《思想史的寫法:光榮榜、獨幕戲or系列劇》,載《法制日報》2008年2月24日(學術版);

著作

6.《司法決策的過程——現實主義進路的解說》(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5.《法理學》(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4.《立法用規範詞研究》(獨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3.《西方法哲學主題思想史論:一種系列劇式的敘述》(獨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2.《“應當”一詞的法哲學研究》(獨著),山東人民出版社(“法理文庫”)2008年版(本書獲“福建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福建省人民政府);
1.主編教材一部《法理學教程》(主編),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