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樺

周蓬樺

周蓬樺,男,1964年3月出生於山東聊城。童年時代在故鄉的村莊度過,那個地方叫沙河鎮。周蓬樺與祖父生活在一個蘋果園裡,果園離村子有3華里路,其祖父負責看守,教書的父母則帶著姊妹在遙遠的城裡工作。那一段時光對他烙印很深,以至於在他的作品中習慣於對故鄉沙河鎮往事的梳理,習慣於童年視角關照時代與人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蓬樺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聊城
  • 出生日期:1964年3月
  • 職業:軍人、作家
  • 主要成就:貝塔斯曼文學獎、美國新語絲文學獎
  • 代表作品:《喔,哥哥》
成長經歷,作品風格,文學創作,所獲獎項,人物評價,

成長經歷

他8歲讀國小,此後隨父母開始了輾轉數年的遷徙,在城市與鄉村之間奔波不停,全家曾在一年內創下了9次搬家的紀錄。上世紀的70年代後期,父親進入縣委做幹部,母親到一家公司做職員。周蓬樺在山東茌平縣城讀中學。其間接觸到了普希金、惠特曼、泰戈爾、葉賽寧等一批偉大的詩人,隨著閱讀的增多,終於按捺不住創作的衝動,開始了最初的寫作嘗試。
1979年,他15歲時參軍去了河北,在部隊先後做過炊事員、警衛員、連隊文書,後在機關搞新聞報導工作。1985年轉業回到茌平廣播電台做編輯記者。1986年調到齊魯石化總公司文聯工作至今。其間,在某大專院校進修學習3年。齊魯石化文聯做秘書長和作家協會主席,為文學創作二級職稱。2001年中國石化作家協會成立,當選為中國石化作協副主席。2002年,在山東省第五次作家代表大會上,當選為山東省作協委員。

作品風格

周蓬樺的小說和散文作品,大致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對故鄉的書寫多半用童年視角,書寫悽苦中的溫情;二是對當下生活的關注,人物都是普通平凡的邊緣人;三是沒有具體背景的荒誕故事的書寫,語言機智詼諧,在虛構和變形中,想像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飛翔。

文學創作

周蓬樺的詩歌處女作《喔,哥哥》,發表在1982年第1期《綠洲》雙月刊,此後一發而不可收。1983年至1993年,他一直進行散文詩的寫作,並於1988年出版第一部散文詩集《紅罌粟》(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7年出版了第二部散文詩集《月光下的馬》(山東文化音像出版社)。他的散文詩被收入海內外50餘種選本,成為中國青年散文詩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中《太陽在高高的山頂上》獲得了山東省首屆工業題材文學獎。《散文詩四題》獲得草原文學獎等。
上世紀90年代初,周蓬樺大量閱讀更廣泛地接觸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和現代派作家與作品,文字風格漸成自己。他開始在山東文學、當代小說、鴨綠江、山花、青年文學、時代文學、佛山文藝等雜誌發表小說,短篇小說《月光下的逃亡》被《小說選刊》1997年第6期轉載。1996年創作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野草莓》(山東文藝出版社),該小說以其鮮明獨特的探索風格和豐富的想像力引起了文壇熱烈的反響,先後被《小說選刊》長篇增刊、文論報、作家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等十餘家報刊評論和連載,被譽為是一部“具有豐富的社會內涵”的書。(王光東:《詩性·自然·個人化寫作》見《小說選刊》長篇增刊1997年第2期)
進入新世紀以後,周蓬樺在創作長篇小說之餘,寫了大量風格自由的新派散文和隨筆,出版了隨筆集《告別壞心情》、散文集《乾草垛》等,散文《乾葵》、《月光照耀木柵門》、《緩慢的馬車》、《雪地上的狗》、《一株倒在地上的樹木》、《大風吹跑了我的帽子》等被收入《散文選刊》、《美文典藏》、《布老虎散文》《2003年散文精選》、《我最喜愛的中國散文集100篇》(作家出版社)、《新散文百人百篇》(人民文學出版社)等。系列散文集《乾草垛》還進入 了2002年中國散文集排行榜提名。

所獲獎項

貝塔斯曼文學獎、
美國新語絲文學獎、
第七屆山東省精品工程獎
中國石化首屆朝陽文學獎
第三屆中華鐵人文學獎,
第五屆冰心散文獎等。

人物評價

在較長的一個創作時期內,只要周蓬樺的小說或者散文涉及到鄉村、自然界,都會與沙河鎮與蘋果園有關。他最早以優美的散文詩創作進入文壇,歌頌自然的博大,人民的純樸艱辛,秋天收割後的谷穗和玉米,那些來自大地泥土的芳香,使他沉醉在對於人類生存的思考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