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聞道

周聞道,筆名,本名周仲明。漢語寫作第一個自覺的散文流派--在場主義的創始人和代表作家,中國第一位創立文學流派的政府官員。1956年8月15日出生於四川省青神縣西龍鎮長池村,現任眉山市政協秘書長。文學碩士,作家,經濟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委員,天涯社區—散文天下首席版主,《在場》雜誌主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聞道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作品簡覽,榮譽業績,主要著作,國外剪影,精彩訪談,

作品簡覽

周聞道對文字保持執著的虔誠。散文、雜文、報告文學、文學評論均有涉及。先後在《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報》、《十月》、《花城》、《散文》、《散文·海外版》、《美文》、《中華散文》、《四川文學》、《海燕·都市美文》、《散文百家》、《香港文學》等發表作品480餘萬字;在香港《信報》等擔任財經專欄作家多年。至今為止出版文學專著13部,300餘萬字,包括:創作出版隨筆散文集《夏天的感覺》《點擊心靈》《家的前世今生》《遁跡水雲間》《對岸》《七城書》《邊際的紅》《精神簡史》等8部;時評集《主權回歸前的香港》,紀實文學集《悲劇,本可以避免》(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財經評論專著3部,100餘萬字。主編出版在場主義散文年選5部,150萬字:《鏡像的妖嬈》《從天空打開缺口》《從靈魂的方向看》《九十九級》《稻草人的信仰》;在場主義散文叢書6部,150萬字。
周聞道

榮譽業績

漢語寫作第一個自覺的散文流派--在場主義的創始人和代表作家,中國第一位創立文學流派的政府官員。周聞道為首創立的在場主義,在散文寫作與研究中,第一次確立了散文性和在場精神,認為散文性是散文的根本屬性,是散文區別於其它文體的身份識別標誌;在場精神包括了“精神性,介入性,當下性,自由性,發現性”五個維度。散文性的發現,使以時間為標準劃分散文的“先秦散文”觀,以韻為標準劃分散的“廣義散文”觀,以詩性和審智為標準劃分散文的“詩性散文”觀等失去學理基礎。周聞道注重於在場寫作的文本實驗,先後獲得孫犁散文獎、首屆(1979-2009)中國西部年散文獎、四川文學獎、四川日報文學獎、新散文獎等。作品入選多種年選、選本,散文《大地之語》、《大海之語》、《紫薇》被上海、湖北、河北、河南、陝西、浙江等省市中學選為高考聯賽試題。

主要著作

01,報告文學集《悲劇,本可以避免》,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
02,時評集《主權回歸前的香港》,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
03,散文雜文集《夏天的感覺》,成都出版社1995年出版;
04,散文集《點擊心靈》,四川出版集團.天地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
05,散文集《對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06,散文集《家的前世今生》,四川出版集團.天地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07,香港太平洋世紀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財經評論集3部,110萬字萬;
08,主編《鏡像的妖嬈-散文天下2007年選》,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09,主編在場主義散文開端卷《從天空打開缺口》,廣東花城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10,主編在場主義散文2008年選《從靈魂的方向看》,廣東花城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
11,散文集《遁跡水雲間》,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12,散文集《七城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13,主編在場主義散文2009年選《九十九極》,廣東花城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14,主編在場主義散文叢書6人6部,150萬字,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15,散文集《邊際的紅》,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文藝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16,主編在場主義散文2010年選《稻草人的信仰》,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
17,主編《國企變法錄》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
主要文章:
01,《岷江特大沉船事件紀實》,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共和國重大事件紀實》下卷1992頁;
02,《西方現代派文學中的“心理邏輯”》,《成都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
03,《中國新感覺派小說中的心理概念》,《成都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04,《散文性與在場精神》,在場主義散文叢書總序,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05,《在場寫作與精神自由》,在場主義散文書系總序,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國外剪影

精彩訪談

周聞道訪談
■關於文學與人生
問:你是怎樣走上文學創作道路的,你認為其間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答:我走上文學道路,既有偶然,也有必然。
偶然,發生在1972年的秋季。我正在青神中學讀高二。從“文革”開始,“停課鬧革命”已經5年,在“舊的教育路線回潮”下,開辦了我們這屆高中班。前後被停下來的5屆國中生一起考,全縣招收了4個班,200人,我在2班。入學時我不足15歲,全班最小。也許是運氣好,國中畢業正趕上“回潮”,中間沒有中斷和耽擱。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惟語文稍差。於是想到該花一點精力突擊一下語文。除了認真領會老師在課堂上的“傳道,授業,解惑”,還千方百計尋找有限的課外參考書。學校沒有圖書館,只是聽同學們私下傳,學校食堂對面的那間上了大鎖的舊房子裡堆了很多書,都是反封資修時查禁的。於是,在求知慾加好奇心下,幾個懷同樣心情的同學,趁夜深人靜時偷偷摸去那裡,有的放哨有的做人梯,翻窗戶進去偷出了一些書和雜誌,輪流私下傳閱。就是從那時起,我如饑似渴地閱讀了《青春之歌》、《紅岩》、《林海雪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還有中國的“四大名著”等。這些語言藝術的精品,帶給我的不僅是對語文的敏感和潤物細無聲的變化,更是對語言無法割捨的熱愛和如醉如痴的渴求。我知道,這一生將被語言俘虜了。
轉折發生於那年的暑假。老師布置的假期作業,是以暑期所見所聞為內容,寫一篇作文。我寫的題目是《放水》,寫的是暑期發生在鄉下的一個小故事:大概是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為了防止洪水沖毀正在灌漿的稻穀,父親冒險起來放水排澇。也許是閱讀名著的緣故,文章自然地有了一些構思立意和謀篇布局,從開始的鋪墊到結尾的照應,以及中間的環境烘托,景物狀寫,都融入了一些自覺的文學元素;許多語言是摹仿的,但作為中學生作文,無疑也增添了不少文采。開學後只是作為例行的暑期作業,把作文交了,沒有想到會出現什麼奇蹟。沒想到,幾天后老師竟把《放水》作為範文,講了整整半堂課。時隔30年後,在一次同學會上,一位叫塗翠華的女同學,還提起那堂影響我一生的課,並一口說出了那個作文的標題。就是從那堂課起,我與文學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歐洲在歐洲
必然,則是緣於骨子裡對文學的親近。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我一直認為,人的一些根本性的性格、愛好,是與先天基因有關的;一個人如果幾十年堅持鐘情於某事,決不能用普通的愛好二字去解釋。包括堅守與境界兩個方面。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而藝術的最高境界則應是出神入化。因此我還認為,真正達到藝術境界的文學,是要靠天賦的;後天的努力,永遠只能屬於技術的範疇。藝術與技術,是兩種具有本質差異的境界。我感覺,自己至今仍還在這兩種境界間徘徊,苦於質的突破與提升。我對文學的酷愛與堅守正是這樣。就是喜歡,就是痴迷,文學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需要理由,沒有理由。這既是最深層次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這種基因式的原動力下,如果硬要尋找某種後天式的所謂“重要的因素”,也許就要數“香港寫作”體驗的影響了。
組織上派遣,1991-1993年,我們3人去香港工作,任樂山市政府駐香港辦事處負責人兼香港蜀山企業有限公司經理。主要任務是給市里提供經貿信息,同時兼營轉口貿易,自己掙錢養活自己。到港發現那裡的報刊很多,版面也很豐富,陣地很大;而那些涉及大陸改革開放方面的財經時評文章,不是隔靴搔癢,就是主觀臆斷的多。天性里的寫作激情被激活。先是嘗試性的,心中怯怯,寫了個批評彭定康的稿子,發給《大公報》,第三天就在評論版頭條發了。心中竊喜,興致大增。接連又寫了幾個,政治的怕惹敏感,就寫財經評論和散文雜文,分別發給《文匯報》、《商報》、《新晚報》、《紫金》雜誌,以及《明報》、《信報》、《星島日報》、《經濟日報》等,幾乎全都登了。此時,稿酬單雪片般紛紛飛來,三百、六百、八百,甚至千元。我在家一個月工資才三四百元哩,嗨喲,兩個小時,一篇文章,就相當於我在單位近兩個月的工資。儘管,此時的寫作也許已不再那么單純,但趁著年輕氣盛,思維敏捷,拚命寫,瘋狂寫,大量發,由散手變成專欄,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常常出現同一天香港多家報刊登載我的文章,一個月發表幾十篇的情況,甚至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離港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幾年下來,在香港發表各類作品竟達六七百篇,150餘萬字,除許多文章被海內外著名傳媒廣泛轉載外,香港太平洋世紀等出版社選了其中的部分財經和時評,推出了3本逾百萬字的專著;大陸的西南交大出版社選擇部分,出版了《主權回歸前的香港》。
在歐洲在歐洲
香港寫作的最大收穫,除了文章、書、稿酬和練筆,極大增強了我駕馭文字的能力,讓我骨子裡熱愛文字的天性,得到極大激發和張揚,讓我這一生再也離不開文字了。問:你一直從事行政工作,而且是當今社會為人“眼熱”的工作,為什麼還能積極從事散文創作,並取得很大成績呢?
書著剪影書著剪影
答:是的,自1975年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從事行政工作,無論是最早工作的青神縣委辦、縣府辦,到後來的樂山市計經委、外經貿委,以及到眉山以後的市經貿委、發改委,都可以說得上是所謂的“眼熱”部門。有這么好的工作崗位,為什麼還要積極從事散文創作呢?我個人認為,這個設問就有一些問題。它在邏輯上把“眼熱”的工作與散文創作,當作了一個二元對立的哲學對子,而事實並非如此。
首先,擁有“眼熱”的工作,與熱愛散文並不矛盾。人生的價值取向應當是多維的,立體的,而不是單一的。古人所說的“三不朽”,就包括了立德、立功和立言。立德,是道德的成功,需要治心修身;立功,即事業的成功,需要努力和時勢機遇;立言,就是學問成功,需要稟賦才能。就具體的人而言,很難做到“三立”齊全,往往是魚與熊掌不可皆得:立德者或許沒有機遇或者天賦,難於立功立言;立功者可以立德,可能難立言,或不著重立德。將“三立”作為人生重要的價值追求,是有積極意義的。在堅持道德修煉的同時,如果說,既擁有一分好的工作,並把它做好,又熱愛散文,並有所建樹,當是人生的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我們會更加感到人生的意義和美好。
其次,工作和創作,在我事業的坐標上,都有明確的定位。於我而言,行政工作是我的職業,或曰謀生的形式。當然同時,深度介入現實的工作,也給我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源泉。世上的路千萬條,為什麼就選擇了這樣的工作,這樣的單位,只能說是機緣和陰差陽錯。回想起來,“眼熱”與否,確實都沒有什麼刻意。至於乾一行愛一行乾好一行,主要地還是出於一種職業道德,而非一開始就有什麼立功的凌雲壯志。散文寫作則是我的熱愛,超出職業、功利和道德約束的熱愛。保持高尚的道德修養,做到工作和創作雙成功,是我追求的事業成功的完整內涵。
書著剪影書著剪影
再次,特別要說明的是,我並非在散文創作上“取得很大成績”。對神聖的繆斯,我是始終心懷敬畏的。我一直以一種“業餘”和學習的姿態,對待我熱愛的散文。要說偶有收穫,也是生活的友好饋贈。我曾寫過篇散文,題目叫《心存感恩陶醉於一種莫名的幸福里》。這是我面對生活,面對散文,最真實的心態。
問:據我所知,作為官員,你的口碑很好:作為作家,你的思維活躍。你是如何處理好兩者關係的?
書著剪影書著剪影
答:首先,要說明的是,我這點小小職務,算不了什麼官,我是把這份差事當本職工作和職責來對待的。我認為,領了人民的俸祿,就該盡心盡責為民做事。這天經地義。否則,就有違官德。
其次,無論做人、做事還是為官,應該說我個人的口碑尚可。我所領導的部門,每年目標考核都是優秀,且在多年來市紀檢監察部門組織的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測評中,都名列前茅;我本人除幾乎每年評為優秀外,2008年還被市委市政府評為二等功公務員,全市一萬多名公務員只評了12名。
再次,我理解,口碑好首先是組織和民眾對我的信任,我只是做了一些該做的事。比如,我牢記我的一位老領導的教誨,堅持“做官降一格,思考問題升一格”,不要把官當官來當。我注意發現每個部下的長處,然後盡力創造條件讓他發揮,讓每個在我手下工作的人,都有價值感。我公開對員工承諾:凡是在我手下工作的人,都不要擔心懷才不遇,只擔心自己的知識、經驗、能力、精力不夠。我注意以公義和正氣凝聚人心,要求職工對同事的優點多給組織說,缺點多給本人說。等等這些,都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團結的良好氛圍。我既是這種氛圍的倡導者、培育者、守護者,又是受益者。
創作只是我的業餘愛好,取得的成就不大。前後出了13本書,360餘萬字。其中財經類3本,百餘萬字;其餘多為散文,也有雜文和評論。由於始終把自己的創作定位為業餘,就少了許多人為的壓力和刻意,創作成了我繁忙煩瑣工作的一種調節和休閒;而深度介入當下的在場工作和火熱生活,又為我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源泉。目前為止,獲得過四川文學獎、孫犁散文獎、首屆(1979-2009)西部散文的大、四川日報文學獎等。
總之,當官(工作)和創作,對我來說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事。我真誠地感謝命運,感謝生活,感謝朋友。
問:你是怎么看待在場主義誕生的呢?
答:在場主義的產生,有其歷史的必然。這種必然性包含在主觀和客觀之中。
主觀上講,是我和我的同仁們對散文熱愛的結果。由於熱愛,我們對散文就更加關注。時間長了,就產生了一些迷惑:比如什麼是散文,什麼是比較好的散文和比較差的散文?我們發現,在傳統的散文觀念中,沒有一個令人心悅誠服的說法,更多地是許多人寫散文、評散文、讀散文,卻沒有自覺地關注散文為何物。這種現象,在所有文學種類中,是絕無僅有的。因此,我們強烈地感到,為散文正名,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
客觀上講,則是中國散文的亂象催生。這種亂象持續了兩千多年,特別是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更是非常明顯。其標誌是所謂的“新散文”的出現,以及後來林林總總的散文說法,比如“原生態散文”、“原散文”、“散散文”等等。無可否認,新散文運動對散文文體變革的貢獻是巨大的,影響是深遠的,但它的主要問題是,並沒有發現、抓住和解決散文的根本性問題,即什麼是散文和散文的身份確認問題。
和許多新思想的誕生一樣,在場主管產生於懷疑:對散文身份的懷疑,對既有散文觀念的懷疑,對傳統和權威的懷疑。基於這種懷疑,我們開始更自覺地關注散文,思考散文。2005年,我們在眉山舉行了一個“中國新散文批判”的研討會。不過,我們當時的思考,還處於否定的階段,其意義也局限在批判和解構層面;在解構以後,該怎么構建,當時還是比較朦朧的,理論上的梳理也顯難處。2007年,我們邀請著名文藝理科家周倫佑先生加盟後,對這個問題,才有了更完整、系統、深入的突破。問:請結合你自己的散文創作,談談“在場”對於當今散文發展的特殊意義。
書著剪影書著剪影
答:在場主義的在場,是顯現的存在或存在意義的顯現。這體現在散文創作上,要求作家對存在意義的呈現,應當是去除遮蔽的,呈現敞亮的,展示本真的,應當具有鮮明的散文性。 我們每個生活在現實中的人,每天都要親歷許多生活;這些生活,都是一種客觀存在。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形式,反應或呈現自己經歷的生活;散文作家以散文的形式呈現生活。但是,由於世界的存在意義具有多維性、複雜性、遮蔽性,加之作家主體受觀念、知識、方法、經驗等的局限,去除遮蔽的能力有限,且個體之間差異也很大,並不是每個人對生活的呈現,都能充分反映生活的本真,都是客觀的,真實的,深刻的,有意義的,都真正做到了在場。更為重要的是,在在場主義之前,由於散文性----這一具有散文身份確認性質特徵的隱匿,許多人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更談不上有自覺的、正確的努力方向。人們對散文的認知,在一種背離散文本質的混沌狀態下進行。
在場主義的意義在於,它從散文性----散文的純粹性或唯一本質特性入手,去認識散文,觀照散文,使我們關於散文的一切認知,都從此走出混沌,在一種明了正確的向度下進行。無論從哲學本體論層面,文本本體論層面,還是創作方法論層面,都開闢了認識散文特性的正確途徑。也許,我們對散文性的完全把握,還有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但是,我們可以自信而從容地說:從此,我們的探索和努力,方向是正確的;我們前進的步子,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都是向正確目標的靠近,而不是背離。
從我自身實踐看,這方面的感觸是很明顯的。我從事散文創作已有30多年,但長期以來,寫作姿態基本上都是在朦朧狀態下進行的,根本沒有去思考究竟什麼是散文,什麼是比較好和比較差的散文。零星的感性認識,大都來自於教科書上眾說紛紜的散亂說法,或對感覺中的一些所謂好散文的摹仿借鑑,沒有獨立鮮明的散文意識。這種憑某種朦朧感覺下的自發偶然式寫作,有時也許也會寫出好作品,但顯然,我們不能把追求寄託於偶然當中。在場主義揭示散文性後,我和我的同仁們最大的感覺是,方向明了了,方法清楚了,使命知道了,我們的努力是踏實的。
但是,就像一個醫生,知道了病理,並不是就意味著可包治百病一樣,並不是說,把握了散文性,從此我們寫出的散文,就篇篇都是佳構。在場主義只揭示了認識真理的途徑,而沒有窮盡真理。因為,主體和對象世界的去蔽,都是沒有止境的。問:“求真相,尋真理,說真話”,是需要勇氣和膽識的。巴金已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作為“在場主義”的創立者、傳播者和組織者,你認為有哪些方面有值得重視的地方?
書著剪影書著剪影
答:我理解,“求真相,尋真理,說真話”的核心,是如何發現真理與堅持真理問題。這與在場主義在本質上是相通的。
發現真理,即所謂“求真理,尋真理”是前提。如果沒有這個前提,就會在謬誤的路上越走越遠,你的堅守也許就成了一種與社會前進反向的力。在場主義的“去蔽,敞亮,本真”,其實質就是發現真理;在場主義也堅持把“在場”與“發現”,作為散文性的重要內容。發現真理,在本質上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
在場主義的使命和力量,或者說“去蔽,敞亮,本真”的使命和力量,就是要在散文寫作和研究中,在堅持高舉散文性的旗幟下,不僅善於發現真理,更要敢于堅持真理,弘揚真理。否則,就違背了在場精神本身,在場主義就會淪落為空洞無物、軟弱無力、毫無用處的說教。
問:談談你自己吧。據我所知,作為官員,你的口碑很好:作為作家,你的思維活躍。你是如何處理好兩者關係的?
答:首先,我要說明的是,我這點小小職務,算不了什麼官,我是把這份差事當本職工作和職責來對待的。我認為,領了人民的俸祿,就該盡心盡責為民做事,這天經地義。否則,就是有違官德。
其次,無論做人、做事還是為官,應該說我個人的口碑尚可。我所領導的部門,每年目標考核都是優秀,且在多年來市紀檢監察部門組織的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測評中,都名列前茅;我本人除幾乎每年評為優秀外,2008年還被市委市政府評為二等功公務員,全市一萬多名公務員只評了12名。
再次,我理解,口碑好首先是組織和民眾對我的信任,我只是做了一些該做的事。比如,我牢記我的一位老領導的教誨,堅持“做官降一格,思考問題升一格”,不要把官當官來當;我注意發現每個部下的長處,然後盡力創造條件讓他發揮,讓每個在我手下工作的人,都有價值感,並公開對員工承諾:凡是在我手下工作的人,都不要擔心懷才不遇,只擔心自己的知識、經驗、能力、精力不夠;我注意以公義和正氣凝聚人心,要求職工對同事的優點多給組織說,缺點多給本人說。等等這些,都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團結的良好氛圍。我既是這種氛圍的倡導者、培育者、守護者,又是受益者。
創作只是我的業餘愛好,取得的成就不大。前後出了13本書,360餘萬字。其中財經類3本,百餘萬字;其餘多為散文,也有雜文和評論。由於始終把自己的創作定位為業餘,就少了許多人為的壓力和刻意,創作成了我繁忙煩瑣工作的一種調節和休閒;而深度介入當下的在場工作和火熱生活,又為我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源泉。因此,當官(工作)和創作,對我來說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事。問:你曾寫過幾本經濟方面的書,你認為熟悉經濟工作對從事文學創作有矛盾還是有裨益呢,可否舉例說明?
大草原上大草原上
答:我認為,熟悉經濟工作,對我的文學創作是大有裨益的。事實上,任何文學都是以生活為源泉的,生活的視野、廣度和深度,決定了作品的視野、廣度和深度。我們倡導的在場主義散文,以追求本真為目標,介入當下為己任,尤其看重生活的重要性。在整個社會生活結構中,經濟生活占著極其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說是社會進步最重要、最活躍的推動力量。因此,可以說,對經濟工作的熟悉,奠定了我創作的良好生活基礎。
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從巨觀層面看,我的許多作品,都自然地融入了經濟的元素,從而使作品更貼近當下最主體深刻的敘事流,散發著濃郁的時代氣息,也增加了作品的知性、容量和厚度。從微觀層面看,我的不少作品本身,就是寫經濟生活的。比如發表在《美文》2008年第6期頭條的散文《企業病.陣痛史》,寫的就是我親自經歷、設計、實施的國企改革,呈現了那場剛剛過去的中國國企轉制中,面對諸多深層次的矛盾,觀念、體制、機制和利益的調整和衝擊。也許在若干年後,人們讀到這樣的文章中的一些生活敘事,比如那些關於企業“中心”、“核心”的爭論,比如判案時不講法律講大道理和人權,以及賠了一億多還要請客陪笑臉的國際融資租賃公司等,會像今天的許多年輕人,讀到反映極“左”時期和“文革”生活的作品那樣,感到天方夜譚般不可理解,但卻真真切切是我們這代人的經歷;不僅是國企,而且是一代人的心靈史,陣痛史。
問:作為作家,請你結合在場主義,談談如何處理在場與作品美學追求的關係?
書著剪影書著剪影
答:按照黑格爾對美學的的定議,美學即美的藝術哲學。散文的在場精神與美學追求是一致的。在場主義在處理在場與作品美學追求的關係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幾點。
首先,堅守散文的真實之美。無論是希臘神話中的米涅瓦神,黑格爾的伊斯特惕克,還是後來許多關於美學的主張,真實都是美的基礎。作為美的藝術哲學,美學的最高境界也是真實。這體現在在場主義中,就是追求本真下的在場精神。因此,在散文創作中,堅持了在場精神,就堅持了正確的美學主張。
其次,賦予散文的藝術之美,或美的藝術。僅僅有真實,或僅僅有“去蔽,敞亮,本真”是不夠的,還不是美,或者說不是大美。生活的真實,只有通過作家在創作中的藝術賦予,上升為藝術的真實,才真正擁有了大美的品質和審美價值。
再次,賦予散文的哲學之美,或美的哲學。美有層級之分;這與在場主義說的遮蔽和去蔽的多維性、多重性、複雜性是相對應的。在散文創作中,只有實現對自己發現真實的哲學美的賦予,才能實現真實之美的境界提升,拓寬散文的審美空間,讓作品上升為具有“美的藝術哲學”品質的上乘之作。在場主義認為,散文性的重要內涵之一,是散文的“精神性”,指的就是散文應具有的哲學美。
第四,賦予散文的語言之美。其實,在前面“堅守散文的真實之美”中,已包含了這個內容,我之所以把它另列出來,是因為我認為,語言在散文的美學追求中具有特殊的意義。文學本身就是語言藝術,在場主義的“去蔽,敞亮,本真”,語言是重要的方面。因此,我們還提出了“漢語回歸”的主張。在散文創作中,無論是本真的發現,藝術美、哲學美的賦予,最終都必須通過語言這個載體呈現出來;只有本真的語言,才能呈現本真的世界。事實上,一個優秀的散文作品,必然是真實之美、藝術之美、哲學之美、語言之美的水乳交融。
問:你還在扶持培養眉山散文作家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且不計任何回報得失,能否談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答:在這方面,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微不足道,不足掛齒。究其原因,也許是熱愛散文,愛屋及烏吧。
在我看來,文學創作是一個特殊的精神活動,有其自身的規律性。長期以來,文學道路上非常擁擠,但出頭者寥寥。一般說來,文學的成功,需要天賦、勤奮和環境等。具備天賦和勤奮條件者,就是難得的人才。作為一位從鄉村走進城,天生熱愛散文的人,同樣經歷了不少艱難困苦的業餘作者,對這樣的人才,我有一種天然的愛;給他們創造更好的寫作環境,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
正是基於這樣的情況,我主動把眉山幾位這方面的人才調進了城裡;儘量給他們發表、出版作品創造條件;把零散的力量整合起來,以團隊的力量衝鋒;經常組織一些文學創作交流活動,互相促進提高;在機關倡揚一種尊重文學,尊重文學人才的文化氛圍;甚至以老大哥姿態,幫他們協調解決工作、生活和家庭中的一些矛盾糾紛等等。我也說不清這是為什麼,也許是愛,對散文的愛,就是唯一理由。因此,我對散文作家的扶持幫助,實質上是對散文和散文人才的尊重。既然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就不存在什麼回報得失的問題。
事實上,不止眉山。這幾年來我們選編出版天涯社區-散文天下作家文集《鏡像的妖嬈》,在場主義開端卷《從天空打開缺口》,2008年選《從靈魂的方向看》,2009年年選《九十九極》,以及在場主義散文叢書6人6卷,涉及作家作品數以百計,都是同一理由。從2010年起,我們還創辦了在場主義散文流派刊物《在場》,除了弘揚散文性和在場精神外,主要就是為那些熱愛在場主義,積極參與在場主義,而作品又還暫時得不到入選年選標準的作者提供一個陣地。
問:你在語言的運用方面有個顯著特點,就是寫哪種題材就與那種題材相諧和,因而無論哪種散文都感到十分自然,請談談你的成功之道是什麼?
答:謝謝!過獎了。我的散文創作只是一種探索,包括語言的運用,既談不上成功,離真正的諧和之境也還有很大距離。但聽了這樣的話我還是十分高興,因為有人看到了我對語言的追求和努力。這於我,就像走過的路留下了足跡,是值得欣慰的。
在場主義十分重視散文寫作中語言的作用,在去蔽,敞亮,本真中,語言是重要的方面。維根斯坦說,“語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對語言的驅使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語言不是工具,而是我們的存在方式。”我很欣賞對語言這樣的尊重。針對各種因素對語言的侵襲,我們提出了漢語回歸的主張。所謂回歸,不是要回歸到哪種成功範式,更不是要回歸到某個權威的某個標本,而是回歸到漢語本我表達的極致之美,讓漢語表形,表音,表意的審美優勢得到極大發揮。
基於對語言的尊重和認識,我在寫作中有比較自覺的語言意識,注意調動漢語言的綜合審美優勢,用儘量本真的語言,更加貼近所表達的對象,用語言為文章營造整體的詩意諧和,追求蘇軾所說的“辭達”境界。問:最後想問問,對在場主義散文下一步的發展有何打算,會不會像其它一些文學現象一樣,自我狂歡一陳後便消聲匿跡了?
書著剪影書著剪影
答:我已多次談到,在場主義的作用,只是通過對散文性的發現,在認識散文上開闢了一條認識真理的正確道路,而不是窮盡真理。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場主義無論是理論建設,還是創作實踐,都是沒有止境的。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在具體工作上沒有計畫。我們的初步打算是:在散布性和在場精神的旗幟下,用8年左右時間,分三個階段,基本完成在場主義散文流派的基礎體系建設。
第一階段為探索思考,梳理構建。大至經歷了2005-2007年3年。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從對三千多年來散文流變實踐的研究總結中,發現散文的根本屬性,為散文找到正確的審美方向。以《散文:在場主義宣言》發表為標誌,表明在場主義基本理論框架的形成。
第二階段為充實完善,理論與創作互動共進。我們計畫用2008-2009年2年時間,基本完成這一階段的任務。從目前情況看,一切都在順利推進。首先,我們完成了在場主義散文文化軟項目的政府立項,成立了散文學會,初步形成了流派建設的體制機制條件。從目前已經出版的3部年選看,前進的足跡是非常清晰的:《從天空打開缺口》,側重於理論的推出和討論,具有開天闢地意義。《從靈魂的方向看》重點轉向作品與理論的互動,主要是在場主義一些核心觀念的爭論和明晰化,並著重從作品與理論的相互觀照上把理論融合於創作實踐。其標誌為對在場主義散文藝術特徵的初步揭示梳理。在場主義散文叢書,不僅是對在場主義骨幹作家的一次初步檢閱,而且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散文性的思想,其標誌為“五性”說的提出。《九十九極》則是創作引領下的理論的細化、深化和條理化,其標誌為一批從在場性出發,圍繞散文性的相關問題展開的廣泛對話。
第三階段為體系的健全定型。計畫用2010-2012年3年時間,在總結前兩階段發展基礎上,對在場主義散文基本的理論和創作進一步梳理定型,形成較完整完善的獨立體系。在這個階段,我們至少還要推出一本作品為主的在場主義散文年選,一本在場主義理論評論集。如果條件許可,不排除編第二套在場主義散文叢書,再重點推出一批代表作家。關於“在場主義散文獎”
書著剪影書著剪影
記者:周聞道先生,聽說你和企業家李玉祥聯手發起設立了“在場主義散文獎”,你能否談談有關情況?
周聞道:是的。謝謝對“在場主義散文獎”的支持,對散文的支持。“在場主義散文獎”是以在場主義散文命名設立的一項專項民間文學獎項。該獎由我和李玉祥先生聯手發起,組織者為眉山市散文學會,海南領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提供長期贊助。一年評選一次,長期進行,第一階段至少進行15年,累計投入將超過1000萬元。評獎目的是倡揚散文性和在場精神,推動散文創作,激勵、發現和培養散文人才,重構文學價值,捍衛文學的尊嚴,引領21世紀漢語散文發展趨向。凡在評獎年度內,公開見諸於全球各類合法傳媒的用漢語寫作的作家原創的散文集或散文篇章,均屬評獎範圍。
關於中學生作文
---答《作文▪名家面對面》問
□《作文》:請問您的國中是在哪一個年代?那個年代有著什麼樣的社會背景?
周聞道:我的國中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那個年代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文革”。由於年齡尚小,對政治領域的殘酷鬥爭,無情打擊感受不深,但是,對教育戰線的遭遇,卻是有切膚之痛的。在極“左”路線下,《論語》中的“學而優則仕”,連同它關聯的學習被批得很臭;舊的教育制度而被打倒,停課鬧革命成為時尚。中學生畢業後不可能直接升學,必須下鄉或回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然後再視表現(實際上是關係)被推薦上大中專。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能正常讀書求學升學,已是一種異想或奢侈。
□《作文》:您在國中階段的作文水平如何?在同齡人中是出類拔萃的嗎?如果是出類拔萃或者不是,請問是什麼原因?
周聞道:我國中時的作文非常一般,在同齡人中,最多只能算箇中等。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文字基礎差。由於教學秩序不正常,知識被嚴重妖魔化,亞根兒就沒有學多少東西,腹內空空,怎能綴字成文。二是厭倦情緒重。越是成績好的越喜歡,越是差的越厭倦,這大概是國中生的普遍心理,並因此而惡性循環。三是悟性差。作文和其它學科一樣,是需要悟性的。在國中時,總是感覺對作文沒悟開,每次作文,面對命題,往往一頭霧水,滿腦木納,不知怎樣落筆,怎樣謀篇布局,怎樣遣詞造句。而當某一天突然悟開的時候,又覺得就那么回事。
□《作文》:您覺得中學時代的作文對您以後的文學創作有什麼影響嗎?兩者之間是不是有一脈相承的聯繫?
眉山演講眉山演講
周聞道:就我的體驗而言,是有非常大影響的,而且與後來的文學創作有直接關聯。
□《作文》:讀書對寫作具體有哪些用處?介紹一下您的讀書方法好嗎?
周聞道:讀書對寫作,可以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啟迪思維,借鑑技巧。我讀書有三個特點:一是專。就是專注、集中、深化。主要是對一些思想方法和工具類的書,比如哲學、經濟學、語法修辭和邏輯學等,我都有比較深的閱讀。這對我的寫作有很大幫助。二是雜。就是在重點專的基礎上,廣學博覽,儘量擴大閱讀面,開闊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沉澱。這樣,在寫作時可以信手拈來,遊刃有餘。三是用。就是根據特定寫作題材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閱讀,學以致用,立竿見影。這種閱讀具有快餐性質,不一定可取。
□《作文》:您覺得中學生課外最好讀些什麼書?如果國中生平均每天有一個小時的課外閱讀時間,請您為他們開一個書目。
周聞道:據我了解,現在的中學生課內的學習任務十分繁重,能課外閱讀的時間並不多。這是我們教學制度的缺陷。我始終認為,中學階段的主要教學任務,還是打基礎,如果有時間課外閱讀,還是圍繞打牢基礎進行為好。當然,如果時間許可,最好學一些知識性的書籍,包括自然知識、社會知識和思維知識等。具體書目因人而異,不好開具。但不要整天從工具書到工具書,沒有哪一種工具書,能夠像工業化生產那樣,培養一大批寫作人才。
□《作文》:您覺得中學生在生活中注意培養哪些習慣對寫作文有幫助?
周聞道:我認為,中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培養一些良好的習慣,對寫作是大有幫助的。以我的體會,似應記好三個筆記:一是學習筆記。在閱讀中,及時記錄下精彩的片段和感悟,日積月累,必然大有用處;二是觀察筆記。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許多人和事,要做有心人,善於把自己的觀察記錄下來,既可以練筆,又可以記事,大大豐富寫作素材;三是思想筆記。處處用心皆學問,不妨常常動動腦筋,思考一些問題,從時事、生活、社會人生,到一些好的文章的寫作技巧、構思立意、文字色彩等,然後把自己思考中的發現記錄下來,可成為寫作中重要的精神積澱。
關於城市與鄉村
新聞發布會新聞發布會
----天涯城市訪談
▓、當初是什麼原因離開家鄉?
周聞道:離開家鄉的直接原因,是因為參加工作。
那時,還值文革期間,教育秩序尚未恢復,我們那一屆高中,也是舊教育路線回潮的產物。5年以來的國中畢業生都集中在一起,擁擠在同一個回潮的點上,幾乎是1%的比例,全縣招了200人。本來是兩年學制,校方考慮到生源參差不齊,報經批准增加了半年,作為惡補基礎。就這樣鑽了個空子,認真讀了兩年半書。待到快要畢業的時候,中國又出了個“白卷英雄”,可憐我們的下一個年級,學了一半又停了下來。這樣,前後七、八年,我們幾乎就成了全縣唯一完成了高中學歷的學生。但也只是到此為止,不可能直接升大學的,必須補一課必修課,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農村學生叫回鄉,城裡學生叫下鄉,至今要歷煉兩年,才有資格被推薦上大學或中專,謂之跳出農門。我是幸運的,回鄉半年,就被招收“自然減員”招進了縣委辦公室,給縣委書記當秘書。那一年我18歲,一切都發生在懵懵懂懂之中。只有跳出農門的欣喜,並無斬不斷,理還亂的鄉愁。思鄉,是後來生出來的病。
間接原因,當然是一種命運的歸屬。不是具象的,而是抽象的,關乎整個人。細細想想,離家確實是個沉重的話題,要回答,我們面臨很多困難。比如,什麼是家鄉;或者說,該以什麼作為衡量家鄉的標準。祖輩,父輩,祖輩的祖輩?還是你的出生地,或你從小生活了若干年的地方?上帝在創世之前,先開闢的是一個伊殿樂園,而不是家;然後再創造人。伊殿樂園是整個人類共有的,家是個人擁有的,家鄉是一部分長期居住在同一個地方的人,又稱為鄉親們共同擁有的。我們心靈的歸屬,該嫁予誰呢?可能要創立一門地緣倫理學來研究這個問題,建立一種關於人類,祖國,家鄉,家的自明意識和價值體系。其實,我們從李普曼的“公共哲學”,貝爾的“公共家庭”,哈貝馬斯的“話語倫理”里,都可以看到這種探索。
我家有個祖傳的家譜,上面就明白無誤地寫著,我們最早的先祖,是在一個叫湖北麻城孝感鄉的地方,因為大規模的遷徙,來到了這裡。雖然那是個遙遠而陌生之地,但每當我翻開那個家譜,幽幽之中,便會生出一種身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但是,反過來想,假如再回到那裡,就可完全找到心靈的歸屬嗎?難!再進一步問,一個人是死守家鄉一輩子好,還是離開好呢?因此,不管是否,或什麼原因離開家鄉,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樣,或是否找到心靈的歸屬。有的人足不出戶,也許並不屬於家鄉的一部分;有的人常年漂泊在外,但他永遠是家鄉的魂。
想起在《家的前世今生》中寫過的一位老師。他雲遊一生,居無定所,對家鄉的理解卻是:“處處是家,處處不家;不家是家,家是不家”。我相信,那位老師不管走到哪裡,身在何處,心中永遠擁有自己精神的家園。這樣,離家的原因倒不重要了。如果要問:一個留鄉者,是否比一個離鄉者更幸福,該怎么回答?▓、提起家鄉,記憶中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書著剪影書著剪影
周聞道:記憶最深刻的,是“一人一事,一山一河”。
人,當然是父母。在我生命的歷程中,父母是一部永遠讀不透的大書,三言兩語,怎能說清。不僅僅是養育,呵護,牽掛,無私,奉獻,這些,幾乎都是父母的天職。我理解,父母是你生命中永遠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家的根,情的源,愛的巔,是人性中全部意義的世界。
事,是糧食關。那一年,我6歲,已清晰記事;或者說,我童年的記事,是從糧食關開始的。在此之前,全是空白。先是糧食被搜乾刮盡。接著,人民公社組織的“揭鍋打灶”隊來了,挨家挨戶揭,打。村村寨寨,家家戶戶的柔弱炊煙,像一根根剛冒出土的青筍,在“揭鍋打灶”隊過後,全部被連根掐斷了,留下一片死寂。然後是餓,不斷加深的餓,弄得鄉親們個個皮泡眼腫,弱不禁風。門前有條村道,常有絡繹不絕的行人經過。那段時間,每天總是看見一些人,在路上走著走著,就倒下去了,再也沒有起來。有好心的人,就拿著鋤頭,在路邊挖個坑,把那餓死的人埋了。感覺突然有一天,我好睏,就睡著了,睡得好沉,似乎飄然欲仙。總是有一種力絆著,正在艱難地飛翔,但不是海闊天空,藍天白雲,而是無邊的黑暗和深淵。後來媽媽說,我是被爸爸趕進城裡,找舅舅家要回的一碗米湯救活的。
山,是白虎岩。白虎岩在家的右面,所謂“左青龍,右白虎”,這山處得正是位置。當然,這是後來風水先生說的,我記憶中的白虎岩與風水無關,只與放牛割草有關;還有,就是站在白虎岩上,可以俯視山下的村莊,田園,近處的思蒙河,遠處的岷江,和岷江里的白帆。東山要更遠些,總是與天邊堆積的雲混淆在一起。於是就有了夢,奇形怪狀的,飛得不高,只希望與白帆一起遠航。
河,自然是思蒙河了。也就是風水先生說的“左青龍”。不過,思蒙河不僅僅在左,準確地說,是從家鄉的左面流來,圍繞家鄉繞了一個彎,匯集於白虎岩下,再蜿蜒而去。有傳說說,本來,思蒙河是拉直走的,是成都平原與西山的一條分界線。為了讓家鄉的父老鄉親豐衣足食,才刻意改了道。這一改,就從成都平原劃出了一塊肥沃之地,留給了鄉親。於是,鄉親們叫思蒙河為母親河,決不是附庸風雅,而是一種植根於血液的信念,一種弗洛伊德式的集體無意識。
▓、最近一次回家鄉是什麼時候,對家鄉的印象如何?
周聞道:最近一次回家鄉,是在陽春三月。和家鄉青神縣的幾位領導,來到我的家鄉,來到思蒙河畔。面對一帶清流,和對岸的白虎岩,我們規劃爭取一部分資金,修一座漫水橋。在我的情感深處,這不是普通的橋,而是一根丟失了的臍帶。修復它,是讓因河流而分隔的那一塊飛地,和飛地上的家鄉,回歸成都平原的懷抱。
印象最深的,是家鄉的美,那一種鄉土的色,本真的美。正值菜花盛開的季節,鋪天蓋地的菜花,蔓延成海。白虎岩成了花海中國孤島,巍然屹立,卻擺脫不了那花的沾染;林盤成了大海中的一葉孤舟,被海浪簇擁著,欲靜不能,欲進不行。當目光觸及到家鄉的幢幢新樓時,我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為家鄉的發展,鄉親們的富足而高興,鼓舞。家鄉之舟,不能永遠停留於農耕文明的口岸。同時,又為鄉土的丟失,家鄉的邊緣化而擔憂。深深感到,文明與進步,是要付出代價的,就像我們當初的離鄉與留守。但是,我們還是要選擇進步。
▓、在現在生活的城市,有那種人在異鄉的疏離感嗎?如果有,往往是什麼因素引發的?
周聞道:沒有人在異鄉的疏離感。因為,我現在生活的城市,是1997年才誕生的,作為新區的第一批建設者,我們是這個城市的一個有機組成,與這個城市一道成長。
但是,疏離感是有的。只是,不是人在異鄉的疏離,而是身在現代和城市的疏離。也許,人創造城市,進入城市,創造物質文明,享受物質文明,就是一種錯誤,或者異化。我們越來越發現,自己的靈魂,離人性的本原,離這個生活的城市越來越遠。為此,我寫了《喧譁的孤獨》和《七城書》,表達對城市的理解。
引發這種疏離感的,既有物質,又有精神。
物質和獲得都是一個悖論。城市的擴展和工業文明破壞了環境,一天天把生命逼向更加狹小的空間;物質主義和消費至上,帶來的不是幸福和滿足,而是越來越難於填平的欲壑;理性的勝利,導致了想像力,詩意,象徵性,真誠和倫理的淪落;在我們正驚嘆現代主義式的異化與危機的時候,後現代主義已經在消解價值與意義。“在一粒沙中看世界,在一朵花中看天堂,將無限握在手心,在片刻中尋找永恆。”(威廉姆.布萊克《天真的預言》),成為人們最大的奢侈。這種人與社會,人與環境,自然的人與社會的人的疏離感,常常讓我們感到丟失,找不到自己。這種更高維度的精神疏離,與是否背井離鄉無關。
在《喧譁的孤獨》中,我是這樣描述這種疏離的生存狀態的:“回想起來,進入這座城市,成為喧譁城市的一員好幾年了。整日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在煩雜忙碌中度過。不經意的某一天,想盤點一下這段人生黃金時段的歲月,想弄清楚自己在這些歲月中,究竟做了些什麼,付出了多少,收穫幾何,竟是一臉的無奈與茫然。突然感到,自己對這座城市的許多細節,竟是如此陌生,甚至懷疑自己是否置身於這座城市,是否屬於這城市的一員了。”當然,《七城書》對人與城市的觀照,要更系統,全面,深刻些。
因此,我很認同帕斯卡司對人的理解。他說:“人不過是一根蘆葦, 一根會思考的蘆葦。”
為什麼說人是蘆葦,不是一片,而是一根?蘆葦往往生於水澤之濱,注定了一生命運多舛,飽受風雨。蘆葦繁衍力極強,喜歡群居,一根,則表明現實與本性,總是背離的,許多人往往生存於內心的孤獨之中。蘆葦枝節分明,傲骨錚錚。這也是人的本性。再卑微的人,人性深處,都會有孤傲的天性,即便如阿Q,也會跟趙太爺家輕勁;要被殺頭了,還強撐著說,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可是,正是這樣的節,這樣的桿,這樣的傲骨,又鑄成了蘆葦的致命弱點,那就是空心,面對風雨,枝和葉都是飄的。透過枝節的孤傲表象,深入內里,人生的,宿命的,再大的風雲際會,到頭來都是空的。空的來,空的去,一切都是虛無。當然,人不是一般的蘆葦,不是植物,而是有思想的蘆葦。我們曾為這思想自豪。可是,可曾想到,這思想在給我們帶來發現喜悅的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多少煩惱和痛苦!喜悅和痛苦,一個正,一個負,兩者相加,和是什麼?也許有的仍是正,有的是負,更多的則為零。從零出發,再到零結束,較之於沒有思想的蘆葦,我們並不是實,而是存在於一個更大的空。
空和飄,是蘆葦的本質,城市人的本質。
▓、將來有回家鄉發展或生活的打算么?為什麼?
周聞道:回家鄉發展可能性小,生活有可能。家鄉在成都平原西南的一個村莊,父母和小弟保留了兩畝田。節假日回家,能到田裡拔些青菜蘿蔔回城嘗鮮,是一種幸福;偶爾興致所致,參與一下撤播除草之類,也是一種幸福。這些,都很難與發展聯繫。幾兄弟逗錢,在老家的宅基地上蓋了一幢房,500多平米,一戶一套。準備將來退休後,常回家住住。家被竹林簇擁著,有思蒙河環繞,白虎岩相護,空氣清新,情感帶露,在這樣的環境生活,誰能不說是福中之福!
周聞道——一位領著熱愛文學隊伍始終走在路上的啟名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