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廟,又稱英烈廟、周孝侯廟,座落在宜興宜城鎮南大街東廟巷底,是奉祀晉代改惡從善、射南山虎、斬長橋蛟之周處的廟宇。是江南屈指可數的唐碑。明代宜興人蔣如奇所刊刻的《淨雲枝》殘帖10餘方,也移入廟中。是為紀念晉平西將軍周處而建的專祠,1982年3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王廟及碑刻
- 又名:英烈廟、周孝侯廟
- 碑刻作者:蔣如奇
- 地址:宜興市宜城鎮東廟巷東端
簡介,藝術價值,
簡介
周處(240-297年),字子隱,陽羨(今宜興)芳橋人,自幼膂力過人,好滋生事端,四鄰叫苦不迭,將他與山中虎、水中蛟並稱“三害”。後感鄉議,幡然省悟,斬蛟射虎,改過自新,並拜師讀書,學識長進,為鄉里稱道,經州、府推薦,任東吳東觀左丞。入晉後任新平(今陝西彬縣)太守,繼任廣漢(今甘肅文縣)太守,後歷任楚內史、散騎常侍、御史中丞等職。元康六年(296)八月,羌族齊萬年起兵反晉,十一月,朝廷任周處為建威將軍作先鋒,梁王司馬彤為征西大將軍平叛,翌年正月,在陝西六陌(今屬乾縣)力戰而死。建武元年(304)冬,追認為平西將軍、清流亭侯,謚孝,後人稱周孝侯。著有《默語》30篇,《吳書》若干卷,所撰《陽羨風土記》是我國最早記述地方習俗和風土民情的著作,後散佚,明朝周鴻軒輯錄風土記拾遺136條傳於世。
周王廟始建於西晉元康九年(299),原名周孝侯祠,宋紹興年間贈廟額曰“英烈”,加封“武惠正應王”,稱周王廟,歷代均有修建。現存周王廟座南朝北,共三進,通面闊44米,進深88米。第一進為戲樓,1994年重建,二層雙檐歇山頂,面闊5間20米,進深八架8.60米,南側中間為戲台,面闊5.65米,進深4.30米。東西兩側廂房為二層看樓,南北向三開間面闊10.30米,東西進深5.30米。
第二進大殿,建於明嘉靖45年(1566),歇山頂,北為廊軒,面闊五間16.63米,進深五檁4.99米,中間三間設長格12扇。大殿面闊五間寬18.79米,進深9架12.53米,其中正殿三間,東西側廂各一間,朝南中間一間設6扇長格門,兩側為6扇短格窗,正殿與廊軒之間用天溝連線。整個建築立柱用花崗岩、陽山石和青石製作,顯得高敞宏偉。大殿正中塑周處座像,兩側山牆彩繪射虎斬蛟圖。大殿正門上方掛著名文物鑑定專家、書法家楊仁愷書“孝侯殿”匾,內掛著名畫家尹瘦石書寫的“陽羨第一人物”和著名書法家尉天池書寫的“浩氣凌雲”兩匾及當代書法名家書楹聯多付。兩側廂陳列周處事跡及周墓墩出土文物複製品。大殿內有唐、宋、元、明、清歷代碑刻18方,均系歷代維修周王廟的碑記,其中以立於唐元和六年的陸機撰文、王羲之書《平西將軍周府君碑》最為珍貴。
第三進為後殿,稱世澤堂,明代建築,硬山頂,面闊5間21.50米,進深9檁11米,朝北三間正廳設長格門18扇,殿內塑周處及其家族5人立像。2000年維修後殿時在其兩側增建兩層樓耳房各三間。
藝術價值
大殿東西兩側倚圍牆有碑廊,為2000年新建,各長40米,寬2.5米。碑廊內陳列有唐至清碑刻80方,其中有(唐)貞義女碑、(宋)蘇東坡楚頌碑、宋李曾柏生平碑、(明)淨雲枝法帖等十分珍貴,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2000年,宜興市政府拆遷周王廟北側民居,建成下沉式廣場,廣場中建石碑坊,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著名畫家吳冠中等題額,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李鐸等書寫楹聯。廣場北端建“周處除三害”大型浮雕壁畫,為紫砂工藝大師徐秀棠所制。在周王廟大殿東側建軒,四周疊石植樹,闢為周王別院。
周王廟南側原有周墓墩,為周處的家族墓地,1953年、1976年南京博物院曾兩次組織發掘,出土了青瓷神獸尊、青瓷香薰等一批珍貴文物。周王廟是宜興現存時代較早,規格最高的一處古建築,其歷史延革脈絡清晰,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