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安徽省民盟省委副主委)

周杰(安徽省民盟省委副主委)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0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周杰,男,漢族,1958年2月生,安徽省合肥市人。1997年6月加入民盟。研究生學歷,工學碩士學位。曾任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副秘書長。

現任民盟中央委員、民盟省委副主委。安徽省人大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杰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合肥
  • 出生日期:1958年2月
  • 畢業院校:安徽工學院
  • 政治面貌:民盟盟員
人物履歷,任免信息,主要成就,人物貢獻,

人物履歷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安徽工學院(現合肥工業大學)本科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2年9月至1985年1月在安徽工學院(現合肥工業大學)研究生學習,獲碩士學位。
1985年2月至1997年8月安徽工學院(現合肥工業大學)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系主任助理等職務。
1997年9月至2007年4月合肥工業大學任教、材料學院副院長,1999年任教授,民盟合工大副主委、主委,省政協九屆常委。
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民盟安徽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
2009年5月至2017年12月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副秘書長。
2017年12月,民盟中央委員、民盟省委副主委。
2018年1月,安徽省人大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任免信息

2017年12月20日,根據安徽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多項人事任免,免去:周杰的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職務(系職務變動)。
2018年1月28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當選為安徽省人大城鄉建設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主要成就

2007年5月以前在合肥工業大學23年,先後承擔各類科研與技術開發項目近30項;先後榮獲安徽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二次,三等獎二次,榮譽獎一次;司局級科技進步獎三次。安徽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一次。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2011年擔任主任的安徽省人大志編輯室被評為“全省地方志系統先進集體”,本人被評為“安徽省人大食品安全江淮行活動”先進個人。主編的《安徽省志·人民代表大會志》(66萬字)於2014年12月正式出版發行。

人物貢獻

主要研究方向:
1.凸凹棒石粘土精細加工,改性與套用研究
凸凹棒石粘土是一種天然矽鋁鹽類無機非金屬礦物。技術上屬於無機非金屬材料和非金屬礦領域。該研究方向主要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凸凹棒石資源的稀缺性。全世界僅美國、西班牙、塞內加爾、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這種礦物資源,其中我國也僅有安徽明光至江蘇肝胎一個礦帶,但探明儲量超億噸。我校地處安徽開展此類研發工作,條件有利,意義突出。二是凸凹棒石粘土具有吸附性、膠體性、催化性、以及隔熱、吸音等多種優異的性能,因此,具有十分廣泛的工業用途,享有“千土之王”之 美譽,在其精細加工表面改性,以及實際套用等研究方面前景十分廣闊。三是天然凸凹棒石晶體顆粒細小,已進入一維納米材料範疇,因此,在凸凹棒石納米材料的研製,改性以及套用技術方面的研發空間十分巨大。
已主持完成過安徽省“九五”科技公館項目,“明光凸凹棒粘土精細加工與表面改性技術研究”和 機械部教育司基金項目“凸凹棒粘土有機化改性技術”以及一些橫向套用開發項目,其中前者榮獲安徽省科學技術三等獎。並在《礦物學報》、《矽酸鹽通報》、《中國非金屬礦導報》等專業期刊上發表相關學術論文多篇。該方向合作單位安徽巢車礦業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凸凹棒石粘土加工企業,擁有國內領先攻擊先進的生產裝備,而我校資環學院、化工學院以及材料學院三個學院在該方向上形成的整體實力處於國內領先水平。這些都為該研究方向的發展奠定較好的基礎。因此在我國是一個前景廣闊、特色鮮明的研究方向。
2.消失模鑄造技術
消失模鑄造技術是上世紀90年代剛興起的新型鑄造工藝技術,屬先進制造技術領域。該技術將實型鑄造技術真空負壓鑄造技術、轉移塗料科技等三大鑄造新技術集於一身,從而字工藝條件上可實現清潔化生產,在鑄件大小、複雜程度、合金種類、以及生產批量等適應性上又可幾乎不受任何限制。因此,消失模鑄造技術被稱為20世紀末具有革命性意義的 鑄造新技術,也是21世紀鑄造工藝技術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曾先後承擔合肥市重點科研項目“消失模塗料的研製與套用”和安徽省“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箱體類鑄鐵件真空--EPC法鑄造關鍵技術及工業化研究”。前者已通過技術鑑定並獲省級科技成果和實際生成套用。另有多篇學術論文在《鑄造》、《鑄造技術》、《鑄造工程.造型材料》《鑄造工程與鑄造技術的綜合套用》等專業期刊上發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