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德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832
簡介,《清史稿》記載,
簡介
歷任國史館總篡、實錄館篡修、國子監司業、翰林院侍講學土、詹事府少詹事、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等職。中法戰爭前,上疏言越事11次,反對妥協乞和,提出作戰方略,敦促清廷當機立斷,採取軍事、外交措施抗法。因熟悉邊情,命在總理衙門行走。1885年8月,奉派到雲南勘界。經激烈辯論,收回國士數百里。1881年奏請在桂推廣蠶桑,為光緒年間(1875~1908)廣西興辦蠶桑的先導。1884年參劾粵督張樹聲、桂撫倪義蔚徇私濫保,張、倪交部議處,1886年奏請查禁梧州稅關浮收勒索,諭令張之洞整頓,將府知降職。
《清史稿》記載
周德潤,字生霖,廣西臨桂人。同治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司業,歷侍讀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光緒八年,除少詹事。星變陳言,上修理政刑六事。再遷內閣學士。十年,大學士左宗棠稱疾請解職,德潤力言:“宗棠不宜去位,請旨責其引退之非,示以致身之義。”稱旨。當是時,言路發攄,德潤先後劾巡撫李文敏、倪文蔚不職狀,有直聲。
法越構兵,倡救越議,數請力保藩封,速定戰計,條列急務十端,可危者八,不可和者五,宜用兵者七。又以防務不可歲月計,復請亟籌強邊積穀,以老敵師、操勝算。疏凡十餘上,上數召見,嘉其諳邊情。命行走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兩次請敕廷臣集議。未幾,和議起,法人勒退兵,益索償費。議者欲與之,德潤持不可,謂:“苟傷國體,即一介不可與。請定志毋退縮。”已,議敘事棘,德潤獨具疏,略言:“藩封可棄,猶謂非域中也。邊界可分,猶謂非腹地也。商可通,兵可撤,猶謂守約非背約也。五條外橫生枝節,若猶遷就,其何能國?請嚴拒之。”並陳和戰機宜甚悉。上以單銜入告,乖和衷誼,罷直總署。及明詔與法宣戰,德潤遵旨覆陳台、越戰計,力駁德璀琳、盛宣懷所擬和約,條列救台復越六策,力主先戰後和。復上安徽釐稅、梧州關稅積弊狀,先後命大臣廉得實,設法整飭之,歲課贏數十萬。
明年,和議將成,德潤臚舉八事進,曰:習勤苦;責疆吏;清內宄;募銳卒;杜中飽;會辦北洋大臣宜分駐奉天海口,南北宜聯一氣;滇、粵宜籌善後;雲南宜設機器局。上嘉納焉。時法使浦理燮等赴越,朝命德潤詣滇治界務。德潤率道員葉廷眷等出關,勘都竜南丹古林箐,緣南溪河至河口保勝蠻耗。十二年,與法使狄隆等論界線,以緣邊二千餘里,議分五段,執志乘與爭,更正沒入越地三十餘里,險要地四十里,復大賭咒河外苗塘子諸地數百里。逾歲還,除刑部侍郎,督順天學政。十八年,卒,予優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