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白(1925—1985年),祖籍湖北漢陽縣(今武漢市蔡甸區)人,出生於北京。少年時代即對話劇產生濃厚興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元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北京
- 出生日期:1925年
- 逝世日期:1985年
人物經歷,
人物經歷
1942年在北平北方中學畢業,後家道突然中落,只得輟學以當公務員維持生計。工作之餘,常背著家人看戲,接著又在“大路”、“新時代”等劇團粉墨票戲。由於操著一口流利純淨地道的北京話,又有一個高八度的好嗓子,很受圈內人讚揚。1947年正式參加唐槐秋領導的中國旅行劇團。由於其聰敏、善學,進步神速,很快就從“跑龍套”一躍成為能扮演方達聲、王福生(《日出》)、常五(《原野》)、魯貴(《雷雨》)、高老太爺(《家》)等重要角色的名演員。
1949年5月武漢解放時,其正隨“大公劇團”在漢口天聲劇場演出高爾基的《夜店》時,因其話劇表演才能被前來看戲的崔嵬一眼看中,於是被調到由崔領導的中原革命大學文藝學院工作(1952年中原大學文藝學院並於中南人民藝術劇院)。在擔任專業演員的近10年的時間裡,參加演出的劇目有10餘個,扮演了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物。其中《在二十世紀中葉》中飾演的哈姆松、《錦繡花巾》中飾演的阿荻洛夫、《同甘共苦》中飾演的帥劍揮、《關漢卿》中飾演的關漢卿、《龍鬚溝》中飾演的程瘋子等角色受到行內外的一致好評。在1956年第一屆全國話劇觀摩演出大會上,以在《揚子江邊》話劇中飾演廠長游志學獲得表演二等獎。1953年開始執導話劇,50年代導演過《婦女代表》、《人往高處走》、《青春之歌》、《在那一邊》等12部話劇。60年代初期,與胡慶樹等人創作多幕話劇《萬紫千紅才是春》和獨幕話劇《新年前夕》等劇目。50年代末期,因其患嚴重的風濕性心臟病改任專職導演。數年間,導演了《雷雨》、《年輕一代》、《新年前夕》等上十個劇目。導演的話劇《春雨》在中南地區的會演中被評為優秀劇目。由於在話劇事業上的突出貢獻,先後被選為武漢市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湖北分會理事,武漢話劇院藝術委員會副主席。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文化大革命”期間,因打成“反動的學術權威”,被批鬥且關進“牛棚”。後在工廠接受“改造”,仍然為工廠排點小戲。1972年恢復工作後,具體負責《第五把》、《兩個徒工》、《時代列車》和《萬水千山》等劇的導演工作。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時,積極參與話劇《霓紅燈下的哨兵》、《在茫茫夜色後面》、《最後一面》等劇導演。同年因病住院,為了振興話劇事業,在病情稍微好轉的時候,便以驚人的毅力往返於醫院和劇院之間,先後導演了《於無聲處》、《報春花》、《公眾輿論》(羅馬尼亞諷刺喜劇)等話劇,顯示了他為話劇事業鞠躬盡瘁、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