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呂金泉 呂金泉 教授,原籍景德鎮。1964年出生於江西上饒市。1987年考取
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碩士研究生,1990年畢業並獲碩士學位。現為
景德鎮陶瓷學院設計學院書記、碩士生導師;江西省美協會員、景德鎮高嶺陶藝協會會員、景德鎮陶藝設計家協會秘書長、東南大學博士。1993年被列入《景德鎮陶瓷美術百家》。
留校任教十幾年來,致力於陶瓷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發表論文十多篇、陶藝作品幾十幅。作品曾收錄於《景德鎮陶瓷藝術》《中國藝術收藏年鑑》(1994)、《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當代陶藝》、《景德鎮當代陶瓷藝術作品集》《瓷苑新葩》《景德鎮陶瓷全集》,以及《中國工藝美術館陶瓷藝術珍品集》尊大型畫冊。作品曾獲全國第七屆陶瓷藝術展評會銀獎,第四、第五屆景德鎮國際陶瓷節銀獎,江西省第四屈工藝美術大獎賽金獎等。作品《小憩》97年入選《中國當代陶藝展》赴世界巡迴展,並由文化部永久收藏;《清風》99一 年被徵集為中國工藝美術珍品,並由中國工藝美術館收藏;《故鄉的回憶》2000年入選第五屆亞洲工藝美展(日本)。
江西電視台、
景德鎮電視台曾進行了專題報導。《紫玉金砂》16期、31期分別以《藝與技的完美結合-清秀雅致的呂金泉陶瓷藝術》和《開陶藝之花結陶藝之果》為題進行了專題介紹。
English
Lv Jinquan, born in Feb. 1964. Shangrao City, Jiangxi province. graduated from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in 1990 and obtained a Master's Degree. Now he is a professor of Art Design School in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The works of the story of Flowers was awarded the gold prize in the Fourth Jiangxi Arts and Crafts Competition in 2002.
The works of Disappearing Trace was awarded the silver prize in the Seventh National Ceramic Art Exhibition and Appraisal in 2002.
The works of the Memory of Spring was awarded the silver prize in the Second National Ceramic Art Exhibition in 2003.
The works of Stream was selected into the First National Ceramic Art Tour Exhibition in 1997.
The works of Standing was selected into the Sixth Asian Arts and Crafts Exhibition in 2002.
The works of Cool Breeze was collected by the China Arts and Crafts Gallery in 1999.
The works of Natural Scenery was collected by the Chinese Museum of History in 2002.
藝術風格
呂金泉作的表現形式特徵是他的釉色肌理和開光方式,他追求恬靜幽遠境界的性情使他為陶藝作品鋪墊了素雅的基調,就像一位歌手控制自己的聲域一樣,在有限的聲域中展示出豐富的變化。這種色調與造型渾然相合,提供的感覺類似於文人畫怡淡和古典的意韻。
創造性地運用傳統,將開光的技法局部地運用於作品上。
日常文心
——呂金泉陶藝點評
撰文/范迪安
相比起其他藝術門類,淘藝界在學術上的“現代覺醒’是晚來一步的,這一點已為學界所識。其中的主要原因基本上要歸於陶藝的傳統太深厚。這種傳統對陶藝家的制約與局限也因此太嚴重,例如在景德鎮這個陶瓷的海洋中,便曾經集中地表現出這種狀況。商品性的製作和批量化的行銷長時間地占據著主導趨勢,對陶藝進行現代變革的實驗與探索只在少數藝術家那裡展開。但是,同樣在景德鎮,從上個世紀90年代逐步形成的現代陶藝之風卻是有效的,一批中青年陶藝家開始思考陶藝表達藝術觀念與個性的可能性,並且從不同角度去尋求突破陶藝原有規則的切入點,由此,產生了有生機的現代陶藝態勢。其成果不僅為當代藝術增添了新的品種,而且揭示出陶藝在當代文化生活中新的角色。呂金泉的陶藝創造,就嵌落在這股學術思潮之中,並且表現出他自己的取向與藝術品質。
若論從藝經歷,呂金泉屬於單純的一類:自幼學習繪畫,1983年考入景德鎮陶瓷學院,本科學業結束後繼續碩士研究生學習,畢業後留校任教。這種規範的學習經歷和在學院任教的工作經歷,使他的藝術致力方式趨於穩健,沒有走上與傳統背道而馳的方向,而是以對陶瓷傳統經驗的理悟與掌握為基礎,多年來不斷地進行著“修正”式的探索,在傳統表現語言技巧上點點滴滴地滲入自己的感受,在感受中悄然地強化具有觀念性的因素,從而使作品自然而然地脫胎於傳統面貌,形成自己的風格。在現代陶藝的群體和作品圖景中,他的藝術穩當而當然地擁有一家地位。
在追求陶藝的現代風格時,有許多陶藝家在造型上下了很大功夫,試圖從陶藝的立體形象上拉開與傳統的距離。呂金泉也深知造型對於確立陶藝作品基本面貌的重要性,並且進行過嘗試。但他在探索中逐步意識到,造型的觀念意義比形象的出奇翻新更為本質,他最終選取了最為普通的、以瓶為基本形的造型方向。在拉坯的過程中,他微妙地偏離了原本周正、完整的規範,使形體呈現出一種清新別致的模樣。這裡需要指出的是,呂金泉製作陶藝的時候,在觀念上不是一般的以變形為目的,也沒有模仿流行的裝飾趣味,而是從自己傾向於恬靜幽遠境界的性情出發,使手下的坯體自然而然地成為心理的寄託。在瓶身各部分的比例關係上,在瓶口的曲線上,在瓶的不同形貌上,都可以看到他細微的感覺所支配的處理方式。他的陶藝作品經得起咀嚼回味的地方,不是誇張的外形和故意扭曲的變形,而是滲透在整個形象通體中的含蓄的感覺。由此,使那些貼近日常生活的形象成為一個個詩意的存在。
這種色調與造型的渾然相合,提供的感覺類似於文人畫恬淡和古典的意韻。與此同時,他創造性地取用傳統,將開光的技法局部地運用乾作品。在瓶身上出現的開光的片段,不再是一種陶藝的形式,而是他塑造作品意境的語言。這種片段的運用與作品偏離周正的體貌在形式上是吻合的,在內涵上也是默契的。在這樣的基礎上,他發揮了繪畫的優長,在每一件作品上,用文人畫的筆法點染勾畫,形成或完整、或局部的寫意畫面,同時綜合使用其他雕刻手法,使形象最終成為一個立體與平面相融合、不同的觸覺相混合的世界。
采來一片風景放在眼前,瓶中自有可游可居之天地,這大概是呂金泉的陶瓶給人的親切情境。這樣的作品含蓄地接通了傳統文化的精深遺澤,可見陶藝家的現代意識跨越了時間的阻隔,與傳統中那些會心的情分幽期密約。這樣的作品也直白地表達了當下日常生活的經驗價值,拉近了藝術與日常生活的距離,可見陶藝家對於藝術的無功利態度。呂金泉在最平凡的造型中滲透單純的文心語意,或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當代取向。
呂金泉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