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貽忠

呂貽忠

呂貽忠,男,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土壤和水科學系教授,博士。

基本介紹

基本情況,學習經歷,工作經歷,教學工作,教學研究,主要科研領域與項目,科研領域,主要課題:,主要學術論文與獲獎,論文與著作,編寫著作,

基本情況

學習經歷

2000.9-2003.7 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土壤學專業博士畢業, 獲農學博士學位;
1988.9-1991.7 北京農業大學資環學院土壤學專業碩士畢業, 獲理學碩士學位;
1984.9-1988.7 華中農業大學土化系土化專業本科畢業, 獲農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11.1至今,在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任教,教授。
2000.1-2010.12,在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任教,副教授,土水副系主任。
2001.1-2001.3,到以色列訪問學習。
1994.1-1999.12,在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任教,講師。
1991.7-1993.12 在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任教,助教。

教學工作

承擔課程
1.主講《土壤學》(國家精品課程);
2.參講課程《資源環境野外綜合大實習》;
3.指導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以及本專業本科生畢業實習

教學研究

1.負責國家精品課程《土壤學》項目建設(國家教改項目TS10037,2009-2012),正在進行。
2.參加“土壤與土地資源”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項目,負責項目申請和主要建設工作(2008-2011)。進行。
3.參加“資源環境類特色專業建設”項目,(北京市教委,2008-2009)完成.
4.主持編寫北京市精品教材《土壤學實驗常規測試技術》,2007,完成。
5.主持北京市精品課程《土壤學》教改項目建設(2006-2008)。完成
6.主持中國農業大學精品課程《土壤學》教改項目建設(2004-2006)完成。
7.主持編寫北京市精品教材—土壤學,2004-2006年, 完成。
8.負責“中國農業數字博物—土壤分館”項目建設工作(教育部,2002-2004)。完成
9.主持“研究生綜合素質培養的最佳化模式研究”教改項目,2004-2005。完成
10.主持土壤學一類課程的建設(校教改項目,2002-2003),完成。
11.主持土壤學網路教材的開發(校教改項目,2001-2003),完成。

主要科研領域與項目

科研領域

主要從事土壤化學土壤退化土壤改良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課題:

1.參加“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基於模型和GIS的華北平原冬小麥-夏玉米作物生產力動態預測”(2008AA10Z216),2008-2010年。
2.參加“環渤海區域農業碳氮平衡定量評價及調控技術”(200803036),2008-2010年。
3.參加“華北山前平原區農田秸稈機械化還田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2007BAD89B08),2008-2010年。
4.主持中國數字科技館二級子項目-農業種植(2005DKA64300-04-05),2007-2008年。
5.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腐殖酸分子結構模型構建及其污染物吸附機制研究”(40771099),2008-2010年。
6.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糧食主產區農田肥水資源可持續高效利用技術研究(2006BAD02A14),子課題-不同產量水平下土壤肥力質量與控制標準研究,主持人,2006-2010年。
7.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保護性土壤耕作關鍵技術與輪耕模式研究(2006BAD15B01),子課題名稱:保護性耕作的土壤結構變化及固碳潛力模擬,2006-2010年,子課題主持人。
8.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項目名稱-現代農村信息化關鍵技術,課題名稱-縣域養分需求管理和肥料產品定製軟體研製(2006BAD10A01-2),2006-2010年,參加人。
9.國家糧食豐產工程-糧食主產區保護性耕作制與關鍵技術研究(子課題2-保護性耕作下土壤結構與節水培肥機理研究),2004-2006年,子課題主持人。
10.中國土壤1:100萬屬性資料庫建設(農業部資助項目),2004年,參加人。
11.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最佳化模式研究,國家重大自然基金項目(39990490),1998-2003年,主要參加者。

主要學術論文與獲獎

論文與著作

主要論文
[1]趙紅,呂貽忠*。施用有機肥對土壤團聚體穩定性的影響 土壤,2011,43(1)1-7。(核心)
[2]呂貽忠,廉曉娟,趙 紅※,劉武仁,保護性耕作模式對黑土有機碳含量和密度的影響。農業工程學報,2010,26(11):163-169(EI)
[3]常春英,鄭殷恬,呂貽忠. 三種胡敏酸對阿特拉津的吸附特性及機理研究。2010,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30(10):2641-2645(SCI)
[4]周虎,李保國,呂貽忠*,鄭金玉,劉武仁.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孔隙的多重分形特徵.土壤學報,2010,2010,47(6):1094-1100.(核心)
[5]崔瀟瀟,高原,呂貽忠.北京市大興區土壤肥力的空間變異. 農業工程學報,2010,26(9):327-333(EI)
[6]趙紅,鄭殷恬,呂貽忠*,袁麗偉,曾憲楠. 免耕與常規耕作下黑土腐殖酸含量與結構的差異,生態環境學報,2010,19(5):1238-1241(核心)
[7]常春英,滑曉贊,呂貽忠. 氧化鐵對腐殖酸的吸附機制研究.中國農業大學報,2010,15(1):79-83. (核心)
[8]周虎,李保國,呂貽忠*,鄭金玉,劉武仁. 土壤薄片中石英顆粒分布的分形特徵.土壤,2010,42(3):297-301(核心)
[9] H. Zhou, E. Perfect, B.G. Li and Y.Z. Lu*. Effects of Bit Depth on the Multifractal Analysis of Grayscale Images. Fractals, 2010, 18(1):127-138.(SCI)
[10]HU Zhou, Edmund Perfect, Baoguo Li and Ying Zhong Lu*. Comments on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appearent two-phase fractal fractal porous media”. Vadose Zone Journal.2010,9(1)131-132(SCI)
[11]常春英,呂貽忠*. 兩種胡敏酸對2.4-D的吸附特性及機理研究.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9,29(11):2926-2929(SCI)
[12]呂貽忠,叢巍巍,廉曉娟。不同耕作措施對黑土腐殖質組成與光譜特性影響。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09,29(10):2642-2645(SCI)
[13]李光軍,呂貽忠,李保國。2009,內蒙古羊草原不同管理措施對栗鈣土胡敏酸光譜特性的影響。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9(6):1508-1511(SCI)。
[14]ZHOU Hu, LI Baoguo, and LU Yizhong*(通訊作者). Micro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Soil Structure under No Tillage Management in the Black Soil Zone of Northeast China. J. Mt. Sci.,2009, 6: 173–180.(SCI)
[15]呂貽忠,崔瀟瀟,王建峰. 土屬信息在土壤質量評價中的套用探討.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9,14(6):61-67(核心)
[16]趙紅,呂貽忠*,護性耕作對潮土結構特性的影響,生態環境學報,2009,18(5):1956-1959(核心)
[17]馬興旺,呂貽忠 ,李保國,朱靖蓉. 綠洲土地利用影響下地下水礦化度時空變化模擬模型的構建.自然資源學報,2009,24(2):268-275(核心)
[18]趙紅,呂貽忠*,楊希,周連仁,靳向勝.不同配肥方案對黑土有機碳含量與碳庫管理指數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2009,42(9):3164-3169. (核心)
[19]廉曉娟,呂貽忠*,劉武仁,李明悅,鄭金玉.不同耕作方式對黑土有機質和團聚體的影響.天津農業科學,2009,15(1):49-51(核心)
[20]周 虎,呂貽忠*,李保國。2009, 土壤結構定量化研究進展,土壤學報,46(3):501-506(核心)
[21]張琳,張鳳榮,呂貽忠,安萍莉,嚴良政.耕地利用集約度變化規律研究.中國農業科學,2008,41(12):4127-4133(核心)
[22]呂貽忠,廉曉娟,劉武任。保護性耕作對土壤有機質特性的影響。中國農作制度研究進展2008/:高旺盛,孫占祥主編,瀋陽:遼寧出版社,2008.10,305-309
[23]呂貽忠,於雅瓊,高原。2008.鄂爾多斯沙地土壤生物結皮物理特性研究,中國土壤學會第11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中),38-42
[24]楊志臣,呂貽忠*,張鳳榮,肖小平,劉沫. 秸稈還田和腐熟有機肥對水稻土培肥效果的對比分析. 農業工程學報,2008,24(3):214-218. (EI)
[25]周虎,呂貽忠*,楊志臣,李保國. 2007.保護性耕作對華北平原土壤團聚體特徵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40(9):1973-1979(核心)
[26]ZHOU Hu, LÜ Yizhong, YANG Zhi-cheng and LI Bao-guo. 2007. Influence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on soil aggregates features in north China pla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6(9):1099-1106(核心)
[27]呂貽忠,張風榮,2007.土地保護學研究新進展(3萬字),土地科學學科發展藍皮書,中國土壤學會等編,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pp.114-144
[28]楊佩國,李保國,呂貽忠,等,2007.考考賴溝流域植被生產力模擬.植物生態學報,31(5):787-793. (核心)
[29]呂貽忠,李保國,張風榮、李子忠、黃元仿.2006.土壤學網路多媒體教材的開發與套用.見江樹人主編:《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培育創新人才》-中國農業大學第五次優秀教學成果經驗彙編,91-98,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30]張風榮,呂貽忠,2006,土地保護學總述(2萬字),土地科學學科發展藍皮書,中國土壤學會等編,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pp.128-164
[31]胡克林,李保國,呂貽忠等.2006.中國農業大學上莊試驗站土壤理化性質的空間分布特徵.中國農業大學學報,11(6):27-33(核心)
[32]周虎,呂貽忠,楊光立,杜章留. 2006.長期培肥對水稻土壤結構和產量的影響.現代農業與農作制度建設(論文集),413-416,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33]LEI Hong-jun, Li Bao-guo,BAI You-Lu, HUANG Yuan-Fang, Lu Yi-Zhong and LI Gui-Tong,2006. Modeling soil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under intensive cropping systems on the huang-hai plai of china,Pedosphere,16(4):409-419(SCI)
[34]呂貽忠,胡克林,李保國. 2006.毛烏素沙地不同沙丘土壤水分的時空變異. 土壤學報,37(1):152-154(核心)
[35]呂貽忠,李保國,崔燕。2006.不同植被群落下土壤有機質和速效磷的小尺度空間變異。中國農業科學,39(8):1581-1588(核心)
[36]雷宏軍,李保國,白由路,黃元仿,呂貽忠,李貴桐,李科江.2005. 集約化農做條件下土壤有機碳動態模擬及其在黃淮海平原區的套用,中國農業科學,38(5):956-964(核心)
[37]呂貽忠,張鳳榮,孫丹峰.2005.百花山山地土壤中有機質的垂直分布規律,土壤,37(3):277-283(核心)
[38]張鳳榮,呂貽忠*.2005.北京百花山區自然土壤與耕作土壤的肥力比較及土壤管理措施,土壤通報,36(2):155-159 (核心)
[39]楊佩國,李保國,呂貽忠.2004.毛烏素沙地典型地形斷面土壤水分動態,乾旱區研究,21(4):333-337(核心)
[40]馬興旺,呂貽忠,朱靖蓉,程遠.2004.現代人類活動對新疆灌淤土養分特性影響,水土保持學報,18(1):197-199(核心)
[41]胡克林,張鳳榮,呂貽忠等. 2004,北京市大興區土壤重金屬含量的空間分布特徵,環境科學學報,24(3):263-268 (核心)
[42]崔燕,呂貽忠(通訊作者),李保國.2004, 鄂爾多斯沙地土壤生物結皮的理化性質,土壤,36(2):197-202(核心)
[43]呂貽忠,楊佩國.2004. 沙漠結皮對荒漠化土壤水分的影響,乾旱區資源與研究,18(2):76-79(核心)
[44]呂貽忠,馬興旺.2003. 影響荒漠化土壤養分變化的因素及定量研究,生態環境,12(4):473-477(核心)
[45]胡克林,李保國,呂貽忠,張鳳榮. 2003.非平穩型區域土壤汞含量的各種估值方法比較,環境科學,25(3):132-137(核心)
[46]楊惠,黃元仿,林啟美,趙小蓉,呂貽忠.2003.風化煤的化學氧化及產物的抗蒸騰生理效應。腐殖酸,(2):10-13(核心)
[47]李季,許艇,邵曉龍,呂貽忠.2003. 奧運農產品有毒物質殘留快速檢測技術,綠色奧運與北京國際農業發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48]呂貽忠,李保國,胡克林等.2002. 鄂爾多斯高原夏初不同地形下土壤水分的空間變異;中國農業大學學報,7(5):44-49(核心)
[49]呂貽忠,李保國,胡克林等.2002.鄂爾多斯不同地形土壤養分的空間變異,土壤與環境,11(1):32-37(核心)
[50]呂貽忠,郭淑媛,王淑珍.2001.探索土壤學教學改革,中國農業大學教學研究與實踐,3:30-33
[51]馬興旺,呂貽忠.2001.草原退化對土壤有機礦質複合體中結合態腐殖影響,乾旱區資料與環境,14(1):69-73(核心)
[52]呂貽忠、熊順貴,1997.圍欄封育與自由放牧對暗栗鈣土腐殖酸光學特性的影響,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增刊):101-10(核心)
[53]呂貽忠,夏榮基,1992. 內蒙古錫林河流域栗鈣土腐殖特性的研究, 草原生態系統,第四集,171-179
[54]呂貽忠. 1992.圍欄封育對栗鈣土基本理化性狀的影響, 土壤資源的特性與利用, 205-210
[55]熊順貴,呂貽忠,1997.土壤肥力概念與肥力評判方法,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增刊):21-24(核心)

編寫著作

(1)《土壤學實驗》(北京市精品教材項目),呂貽忠,李保國 主編,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
(2)參編《土地科學學科反戰藍皮書》(土地學會等主編)-第六章(土地保護學的新進展),北京:大地出版社,2007.
(3)參編《土地科學學科反戰藍皮書》(土地學會等主編)-第六章(土地保護學綜述),北京:大地出版社,2006.
(4)《土壤學》(北京市精品教材),呂貽忠,李保國 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5)《資源環境野外綜合實習手冊》,李保國,呂貽忠 主編。校內印刷,2006。
(6)《堆肥工程施用手冊》,李季等主編,2005,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農業科技出版中心),參編。
(7)《土壤學網路教程》(CD光碟),呂貽忠,李子忠等 主編,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2003。
(8)《基礎土壤學輔導與習題》,熊順貴、曾憲競,呂貽忠 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印刷,2002.
(9)《基礎土壤學》(北京市精品教材)第二版,熊順貴主編,呂貽忠 參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1。
(10)《土壤學—綠色的根基》(21世紀科學發展叢書),李保國,黃元仿,呂貽忠主編,山東農業出版社,2001。
(11)《土壤學輔導與習題集》,熊順貴,曾憲競、呂貽忠 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印刷,1999。
(12)《基礎土壤學實驗常規測試技術》,熊順貴、呂貽忠 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印刷,1997。
(13)《基礎土壤》第一版,熊順貴主編,呂貽忠 參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6。
獲得獎勵
1.2009年主講的《土壤學》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獲得國家和學校獎勵。
2.2009年獲得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資源環境野外綜合大實習,第二名);
3.2009年被評為中國農業大學優秀教師(2008-2009度);
4.2008年獲得中國農業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資源環境野外綜合大實習,第二名);
5.2008年被評為北京土壤學會工作積極分子;
6.2008年 “土壤與土地資源”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骨幹成員;
7.2008年獲得北京市精品教材(《土壤學》)證書,排名第一;
8.2008年榮獲中國農業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先進個人;
9.2007年本人參與的中國數字科技館項目獲得“2007世界信息峰會大獎”。
10.2007年被授予中國農業大學“優秀班主任”稱號(2006-2007年度);
11.2007年被評為中國農業大學“傑出教師”;
12.2006年,被評為2005-2006年度院級優秀黨員。
13.2005年,土壤學多媒體教材建設獲得中國農業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一。
14.2005年,獲得北京市土壤學會青年科學家論文友誼賽三等獎。
15.2005年,獲得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證書,《基礎土壤學》,排名第二。
16.2005年,參與項目“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研究”獲得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類二等獎(二級證書)。
17.2005年,參與國家重大自然基金項目“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最佳化模式研究(1998-2002)獲得國家自然科學進步二等獎(二級證書)。
18.2005年,獲得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者證書,堆肥接種劑及其在養殖場固廢生物處理中的套用(第6完成人)(成果登記號:360-05-20080033-06)。
19.2004年,被評為2003-2004年度中國農業大學優秀教師。
20.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土壤學會積極分子。
21.2002年,在資源與環境學院博士生考核中被評為優秀博士研究生。
22.2000年,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教學評優工作中,被評為課堂教學效果優秀教師(資源與環境學院)。
23.2000年,在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教學評優工作中,被評為優秀教師中(資源與環境學院)。
24.1997年,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中國農業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