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清代,屬浮梁縣興西鄉長薌郡。
1949年以前,一部分歸鄱陽縣管轄,另一部分屬浮梁縣三龍鄉。
1951年,屬鄱陽縣第六區古城鄉。
1955年4月,為鮎魚山區古城鄉。
1956年,劃屬景德鎮市郊區。
1958年,屬競成公社。
1960年,官莊、歷堯、古城三個大隊劃歸楓樹山林場。
1968年,劃歸競成公社。
1973年,官莊、歷堯、古城、二亭、石嶺五個大隊從競成公社劃出,成為古城公社,隸屬景東區(今浮梁縣)。
1983年,劃屬昌江區。
1984年,改鄉建制稱呂蒙鄉。
2022年,改街道建制稱呂蒙街道。
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1月,呂蒙街道轄5個社區,3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呂蒙街道地處昌江區東北部,東與竟成街道相鄰,南與荷塘鄉接壤,西與鮎魚山鎮相連,北毗鄰浮梁縣洪源鎮,東北與市區為鄰。距昌江區政府1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3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呂蒙街道以丘陵為主。西北和東南為丘陵地帶,中部地勢平坦。境內最高峰黃泥包位於南部南山,海拔481米;最低點位於西部鯉魚洲,海拔215米。
氣候
呂蒙街道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熱量豐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冬冷春寒,夏熱秋旱,春秋短而冬夏長,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在17℃,1月份平均氣溫4.6℃,極端最低氣溫-11℃,7月平均氣溫為28.7℃,極端最高氣溫41.8℃。最大日較差24.1℃。無霜期年均247天,最長達285天,最短為211天,年平均8照時數為2009.8小時。年總輻射14.461千卡/平方厘米。零度以上持續期為314天,年平均降水量為1763.5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89天,最多達107天(1954年),最少為52天(1979年)。極端年最大雨量為2673.6毫米(1954年),極端最少雨量為1126.4毫米(1979年),降雨集中在6月份。
![呂蒙街道 呂蒙街道](/img/8/d3c/IzYjRWZkNjY5ATMkhTN1gDOxQzMxQDOmNjM5ADN1kDNzEjYjFjYkhjZkZW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呂蒙街道衛星圖
水文
呂蒙街道境內河道昌江河從東向西穿境而過,北部西河流入昌江。其中昌江河流域面積為3.3平方千米,占80.5%;西河流城面積為0.8平方千米,占19.5%,主要河道總長11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呂蒙街道有農業耕地面積2460畝,人均0.21畝;可利用林地面積11098畝。
![呂蒙街道 呂蒙街道](/img/b/1cc/UzYiRDZlFGN0IWYkF2NxITZ0QTZjBjN3ETNwImYxMjYyETOzczN5EGZ4Iz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呂蒙鄉電子地圖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呂蒙街道轄區總人口2080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541人,城鎮化率55.47%。另有流動人口7265人。總人口中,男性11859人,占57%;女性8947人,占43%。14歲以下3226人,占15.5%;15~64歲15756人,占75.7%;65歲以上1824人,占8.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0548人,占99.8%;有滿、苗、壯、回、蒙古等少數民族411人,占0.2%。人口出生率9.3‰,人口死亡率1.7‰,人口自然增長率7.6‰。
截至2022年11月,呂蒙街道人口約3930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呂蒙街道財政總收入8.65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億元,增長12.5%。其中國稅1.92億元,地稅4.34億元,比上年增加7789萬元,增長18%。地方收入6.66億元,比上年增收0.94億元。
2019年,呂蒙街道有工業企業13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1個。
![呂蒙街道 呂蒙街道](/img/f/abd/UzY3UDNykTZwMjZxgzMmNTZ1UjNhNDNwY2N3IjNkdDOihTMhFDM3gzYxIj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呂蒙街道受淹後現場
農業
2011年末,呂蒙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6487.7萬元,農業增加值占全鄉生產總值的55%,比上年增加1295.7萬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蔬菜種植面積1496畝。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生豬飼養量1.1萬頭。
工業
2011年末,呂蒙街道有工業企業300餘家,職工4萬餘人。固定資產投資額11.87億元。工業總產值220.72億元。初步形成了以電子、陶瓷為主體的工業體系。
交通運輸
呂蒙街道有皖贛鐵路跨越南境,設
景德鎮南站。206國道穿境而過。304、306、308三條省道過境。
社會事業
體育事業
呂蒙街道體育健兒取得北京奧運會女子49公斤級跆拳道金牌1枚、亞運會金牌1枚。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呂蒙街道有幼稚園15所,在園幼兒1741人,專任教師92人;國小6所,在校生2208人,專任教師97人;國小適嶺兒童入學率100%。教育總投入3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
![呂蒙街道 呂蒙街道](/img/b/fb5/UzY5UjY3EGM1kDZxYDM5cTZ1UmM0ETOwkTO4IGNykTZwMjZxgzM4IDOwYD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呂蒙街道裝路燈
醫療衛生
2011末,呂蒙街道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6個;公立機構床位30張,固定資產總值1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2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8人。完成診療3860人次,住院手術台326次,出院病人1218人次。
廣播電視
2011年末,呂蒙街道有線電視覆蓋率達98.5%,各村民委員會都設有廣播站。
![呂蒙街道 呂蒙街道](/img/9/49a/UzYldjZxIjZ2QTYwI2YjZzY5UjY2UmZjVGMycjMygTOyUDM5cjZ5AzMycD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呂蒙街道居民聚會
社會保障
2011年,呂蒙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8戶,人數61人.支出22.5萬元,比上年增長1.5%,月人均307元。城市醫療救助11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4戶,人數189人,支出22.9萬元,比上年增長1.5%,月人均101元。農村醫療救助26人次。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人,支出8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人,支出4.5萬元,比上年增長1.5%。農村臨時救濟22人次,支出1.1萬元,比上年增長3%。自然災害受災人口8130人,緊急轉移安置124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883畝,倒塌房屋76間,直接經濟損失2442萬元,救災支出1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7人,撫恤事業支出30.5萬元。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206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農民工1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