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校釋(下冊)》是上海學林出版社於1984年4月1日出版的圖書,由陳奇猷校釋。
基本介紹
- 書名:呂氏春秋校釋下
- 作者:陳奇猷
- ISBN:9787805106113
- 頁數:1892
- 定價:70
- 出版社:上海學林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4-4-1
- 裝幀:精裝
《呂氏春秋校釋(下冊)》是上海學林出版社於1984年4月1日出版的圖書,由陳奇猷校釋。
《呂氏春秋校釋(下冊)》是上海學林出版社於1984年4月1日出版的圖書,由陳奇猷校釋。內容簡介本校釋以華沅呂氏春秋校正本為底本。廣搜元、明及日本諸刻本十餘種。(群附錄呂氏春秋校釋所據舊刻本)以及唐、宋以來煩書引文為校核者...
《呂氏春秋新校釋(上下)》是2002-4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不韋。內容介紹 《呂氏春秋》是我國先秦的重要典籍,對研究我國先秦的歷史和文化有極大價值。此書自東漢高誘為之作注以來,注釋研究者代不乏人,但從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一直未有集釋校注的新版本。陳奇猷先生積四十餘年之辛苦經營,於1984年纂...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在秦國相邦呂不韋的主持下, [1] 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雜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道家學說”為主幹,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農家、兵家、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閃爍著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呂不韋想以此作為大秦統一後的意識形態。但後來...
《呂氏春秋》是約公元前239年,戰國的古代著作,作者是呂不韋及其門客。圖書信息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在秦國相邦呂不韋的主持下,集合門客們編撰的一部雜家名著。成書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夕。此書以“道家學說”為主幹,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農家、兵家、陰陽家思想學說為素材,熔諸子百家學說於一爐...
呂氏春秋上農等四篇校釋 《呂氏春秋上農等四篇校釋》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緯瑛
《中國經典:呂氏春秋(少年版)》由張國擎編著。《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秦國丞相呂不韋召集屬下門客集體編撰的一部重要典籍,有著十分豐富的內容。它的哲學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學文化方面的歷史資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珍貴遺產,我們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進行深入的研究。這對我們了解戰國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狀況...
《先己》是《呂氏春秋》里季春紀的第三篇,講求無為。本文認為要正自身,先正自身才能順應世間的道理,使自己性情得到修養,同時讓人信服,從而成事。原文 三曰——湯問於伊尹曰:“欲取天下若何?”伊尹對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可取,身將先取。”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嗇其大寶。用其新,棄其陳,腠理...
《呂氏春秋》和《淮南子》早在漢時即有注本,今為普及而作白文本。本合訂本的底本前者採用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於後者採用劉問典的《淮南鴻烈集解》。本書之標點、分段,《呂氏春秋》沿用陳氏本;《淮南子》則由楊堅先生參考前人圈點進行標點及分段。本書納入嶽麓書社《古典名著普及文庫》系列。
校勘所據舊刻本 (329)主要參考文獻 (331)作者簡介 解讀人:張雙棣,1944年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學術領域:專書語言研究,專書語言研究與古籍整理研究相結合。相關研究成果:《呂氏春秋辭彙研究》、《淮南子校釋》、《呂氏春秋詞典》(主持合作)、《呂氏春秋譯註》(合作)、《古代漢語字典》(主編)等。
《呂氏春秋》的注釋本有清朝人畢沅的《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來,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可以作為參考。呂不韋,生卒不詳,戰國後期衛國人。本是陽翟富商,在邯鄲經商時,受到秦公子楚的賞識,後被奉為丞相,棄商從政。秦始皇執政後,被免職,遷往蜀郡,憂懼自殺。《呂氏春秋》稱《呂覽》,乃呂不韋召集門下三千...
《呂氏春秋》的注釋本有清朝人畢沅的《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來,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可以作為參考。淮南子 《淮南子》又稱《淮南鴻烈》,是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蘇非、李尚等編著的雜家著作。《漢書·藝文志》著錄又內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內篇論道,外篇雜說。現只流傳內二十一篇。《淮南子》以道家思想...
經過二十年的努力,詳加考校,稿經四易,定名為《韓非子集釋》,於1958年由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出版。又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1984年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了陳先生的又一部巨著《呂氏春秋校釋》。兩書出版後,獲得海內外學者的極大好評。作者的老師孫楷第(子書)有《讀韓非子札記》,予他很大的啟發,給他來信稱讚道...
著作有《電磁學》、《工程數學》、《呂氏春秋校釋》、《郭筠仙年譜》等。1963年1月24日,病逝於美國,終年60歲。蔣介石曾明令褒揚:“背能竭慮殫精,善為規劃發展工業建設,更多成就,改革外匯貿易,厥功尤偉。綜其生平,忠以謀國,孝以事親,好學深思,長才自奮,於艱難之際,為台灣經濟開創新局,弼成生聚...
李亞明在先秦文獻訓釋方面,曾對聞一多《爾雅新義》中《釋詁》“君也”條的釋義提出商榷;考證《荀子》中《禮論》、《榮辱》、《王制》、《大略》、《儒效》、《非十二子》等篇的釋義,並對《文史》第五輯和第六輯刊載包遵信《讀荀子札記》(上)(下)中的六條釋義提出商榷;對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