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德盛(1890-1954),祖輩務農,家境貧寒,自幼聰穎好學,後創辦“德先生蒙館”,受水嶺人尊敬,尊稱他為德先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德盛
- 出生日期:1890
- 逝世日期:1954
- 主要成就:創辦“德先生蒙館”,受水嶺人尊敬,尊稱他為德先生
背景,成長,私塾,評價,
背景
皖南山區涇、旌、太三縣交界處,有個百來戶人家的小村落,名水嶺村,今屬南容鄉。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祖祖輩輩除極少數外出學徒做生意外,絕大多數均以種茶、砍柴、燒炭為生,辛苦一年,難以養家餬口。村裡的孩子不能夠上學念書。
到了民國初年,這裡卻出人意料地辦起了私塾,而且收授本村窮苦人家子弟。這就是呂德盛先生創辦的“德先生蒙館”。這個蒙館自民國初一直堅持到新中國建國初期,共30餘年。當時水嶺村雖也曾有熱心辦學的人辦過私塾,但因受當時諸多因素制約而未能堅持。呂德盛以終生教書而聞名遠近,更受水嶺人崇敬,尊稱他為德先生。
成長
呂德盛自幼聰穎好學,父母節衣縮食,送其到離家30里以外的南容村一秀才舉辦的“經館”(兼蒙館)苦學數年後,赴南京應試,無奈南京兵荒馬亂,只好折道回家。不久有親友介紹他到茂林和宣城孫家埠商店學徒幫工,但他婉言謝絕。對人家說:“我考功名為的是想為山里人爭口氣,考不上外出幫工謀生,當然也不愁吃穿,但我想留在家裡,在水嶺辦個私塾,教教貧苦人家的孩子識幾個字,讓他們長大以後,少受人家欺侮。”主意一定,鄉鄰自然高興,父母也贊成。水嶺村幾代難有念書人,山外有錢的人家看不起山里人,說是“三代不念書,放出來一籠豬”!這下可好了,德先生要在家門口辦塾,窮苦人家的孩子能念書識字了。訊息一傳開村里人興高采烈,帶著孩子找德先生報名簽“關書”。
私塾
德先生“蒙館”辦在呂氏宗祠內,學生自帶台子、板凳,一年收三石米的學俸,每年正月半開學,臘月半散學。在採茶季節放假半個月,平時不放假。學生念《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除吃中午飯外,沒有上下課制度,授課採用個別點讀教學方法,在塾內點句、誦讀、習字、背誦。學生誦讀後,個別向先生背誦,背不出者,受先生打板。教材和學習年限無定製。這些同當時其他各地的“蒙學”差不多。
德先生蒙館在以下幾個方面則體現了國民時期的辦學特色:
一是對家境太窮的學生可以少交或緩交學俸。
二是學生髮蒙時,家長須同先生簽訂“關書”(聘書),以明確教學雙方責任和義務。如中途先生不可停教,學生不得停學等。
三是在教學內容上切合山區實情,窮貧山區一般供不起“經學”,只略通文字足矣。德先生按此實情,除開設發蒙功課外,增設《日用雜字》、《通用尺牘》、《新國文》等白話課程。
四是在教學方法上,破除“蒙學不開解”的傳統習慣。採取全面開解啟發學生,以舉例解《尺牘》認雜字,以故事說史實,以比喻明道理。
德先生對學生不論秉賦高低,均盡力而教,誨而不倦。習字課從描紅到套影及至臨摹脫寫,循序漸進,不強求,習字內容也從原先的“上大人,孔乙己”改為新國文內容。所有這些,深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都說在德先生學裡念書,識了字就曉得用,真能學點東西。
五是善於勸學。德先生十分注意塾內授教同塾外自學相結合,為鼓勵學生塾外自習,還以詩贈形式規勸,使學生“受寵若驚”,倍加奮發用功。現舉三首詩贈為例:
其一,“光陰迅速一年終,解館只緣俗務沉,爾等回家勤習讀,師言莫當耳邊風。”
其二,“散學回家細琢磨,用心學習莫閒過,紅顏轉眼成白髮,幼讀光陰實不多。”
其三,“聖教無邊學不全,也當發奮兩三年,五車學得萬分一,生計功名也有緣。”
六是善於“開禁”,讓學生走出塾內去爬山登高及觀賞民俗文化活動等,並從中正面開導、啟發。一次九華山來了幾位游僧說佛,在吳家敝廳擺出一景點模型,香菸繚繞,旌幡飄飄,鼓樂聲聲,人聲喧譁。使得塾內學生人人交頭接耳,早已心不在焉。德先生早就看破門生的心思,便說,今天不念書了,我帶你們看熱鬧去吧。看畢回塾後,德先生試問學生:“哪個能念出那門口貼的四個大紅字嗎?”學生面面相覷,無人能答,愣了好一陣子,終有一門生回答並書寫出來:“天台晚景”。此時德先生訓道:“念書人在外面玩,不能光顧看熱鬧,要處處留心文字上的事,才能長點學問。”
評價
德先生對學生教以從嚴,愛之以德。時常以忠孝節義教育學生。對社會上整日偷雞摸狗、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之徒,十分痛恨。一次,一遊學先生來到德先生蒙館,擺出一副學者架勢,入座後便以對對考問德先生,來者見室內牆角有蜘蛛網,先出上句:“屋角無魚,居眷為何結瀾?”暗笑主人室內有蛛網,才疏學淺。德先生胸有瓣銜,麟弊相對,手指中堂虎畫對曰:“畫中有虎,老夫無須防患。”對仗工整,暗中影射對方是畫中之虎不可怕。來者暗自吃驚,萬萬沒料到這窮山溝里的教書先生,居然是滿腹文藻,便不敢再出題了。
德先生一貫牢記孫中山先生“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教導。思想開明,順應潮流,特別是40年代以後,注意關心國家大事,經常鼓勵學生參加社會活動。皖南事變後,洪林領導的游擊隊在水嶺一帶活動時,積極支持學生幫助新四軍寫標語,抄寫革命歌曲等活動,並從中指點。對於國民黨政治腐敗,欺壓百姓,濫發紙幣,物價飛漲等現實,十分痛恨,曾經寫詩斥責:“世事滄桑在眼前,民不聊生苦連天,農工物價無形漲,惟有文章不值錢。”1951年,年已花甲的德先生不顧年老體弱,憑一腔熱情,一手好字,在呂氏宗祠內壁上工工整整手書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的《土地改革法》,為宣傳共產黨的土改政策發揮餘熱。
德先生從青年辦塾至花甲,可謂終身從教於山區,水嶺村不少村民都是他的門生。這些學生中雖未產生著名人物,但當時在這偏僻深山小村落,為平民百姓代寫書信,娶親嫁女、生老死葬等紅白喜事,及至解放以後的土地改革、宣傳抗美援朝以及鄉村政權建設等,培養了必不可少的文化人才,更為以後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