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家街位於市區迎賓大道和解放路之間,是一條南北向的街道,南接建設街,與城隍廟遙遙相望;北通天衢路,向西向東均可四通八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家街
- 地點:迎賓大道和解放路
- 南北:長約300米
- 東西寬:不足10米
呂家街,田雯與呂家街,寒綠堂與寒綠胡同,從董顏書院到州衛書院,
呂家街
呂家街位於市區迎賓大道和解放路之間,是一條南北向的街道,南接建設街,與城隍廟遙遙相望;北通天衢路,向西向東均可四通八達。呂家街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不足10米,屬於德城區新湖街道辦事處。除了位於此街的德州三中之外,店鋪、居民區與其它街道並無太大區別。但是,這卻是一條有著悠久歷史人文底蘊的街道。翻檢德州歷史,這條街留下過光彩照人的一幕。
田雯與呂家街
歷史長河中,曾有一顆閃亮的明星從呂家街升起。他不但在當時就照亮了德州城,更使自己的影響一直延續了幾百年,直至今日。他就是清初名臣、著名詩人田雯。
田雯(1535-1704), 字綸霞,又字紫綸,號山姜,晚號蒙齋,清初名臣、文學家,官至戶部左侍郎。田雯在地方任職時,清廉愛民、政績卓著。奔母喪回家時,百姓“送者百里不絕”,離任後百姓還聚資為他建造祠堂,可見其受百姓之愛戴。康熙皇帝也曾多次褒獎他。民間故事裡,田雯經常以康熙皇帝老師的身份出場。從政之餘,田雯還筆耕不輟,勤於詩文,又是一位學識淵博、著述頗豐的文學巨匠。他所著《山姜詩選》15卷、《古歡堂集》12卷、《黔書》2卷、《長河志籍考》10卷、《幼學篇》4卷和《詩傳全體備義》等,連同他弟弟所著的《鬲津草堂詩集》、兒子田肇麗所著的《有懷堂詩文集》以及孫子田同之所著的《西圃叢辯》,皆被收入《四庫全書》中。康熙十六年(1677年),詩壇盟主王士禎在京選《金台十子詩》刊行,有十位當時著名詩人的作品被選入其中,其中就有田雯,可見其在文壇的地位。他還與王士禎並稱“齊魯二賢”。清初江南由於戰亂不斷,文化基礎變得很薄弱,田雯到江南任職,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江南文風大振,田雯也被當地士人稱為“田聖人”。 田雯不僅自己青史留名,他的弟弟和後人也多有成就。
田雯為呂家街留下了深深的印跡,這些印跡包括寒綠胡同、山姜書屋等,還有那些神奇的傳說。
明崇禎年間,德州城西城牆下、呂家街西首,建起一座尊水園,是明天啟五年(1625)進士、官都御史盧世榷的別墅居宅,第宅壯麗,高聳雲漢,樓台高峻,庭院清幽。宅內構一園,大可二三畝,鑿池引水,疊石為山,極其精巧,水園中雖然並沒有水,但大概是園主人號德水的緣故,名曰“尊水園”。園內築一亭,取名“杜亭”。入清後,1682年,即清康熙二十一年,盧氏後裔將這所古老的園林院,贈與戶部侍郎田雯,田雯將其略微修繕,於1682年移居於此,易名“山姜書屋”,並寫下了“草屋三間子美亭,先生醉臥不曾醒。空園竹柏多搖落,九點齊山未了青。”的詩句。從此,這裡便成為當年田雯的山姜別墅。
寒綠堂與寒綠胡同
據乾隆五十三年《德州志》載,康熙四十一年(1702),田雯因病乞假歸里,當年十月,康熙南巡路經德州,尊太后之命,就駐蹕田雯家中的“山姜書屋”。康熙索閱了田雯的《山姜詩選》《長河志藉考》《黔書》等主要著作,初九日即傳旨:田雯居官無過失,向未賜有匾額,康熙即親書“寒綠堂”賜給田雯。之後田雯將御筆墨寶製成匾額懸於廳堂恭仰傳承(此匾“文革”時尚在,後流失何處不詳)。
1981年,德州市地名辦公室,為表示對田雯的紀念,申請德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把田雯當年居住的無名胡同,命名為“寒綠胡同”。曾經的寒綠胡同位於新湖街道辦事處轄區中部,西起順城街,東止呂家街,東西走向,現在的寒綠胡同早已拆沒,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從董顏書院到州衛書院
當年田雯之父田續宗在這裡興建過“董顏書院”,田雯後來繼承父志,振興這個書院,使整個呂家街翰墨飄香、書聲琅琅。在這種氣氛帶動下,這個僅有300米長的街上,後來又成了知州和地方守將共建的州衛書院的所在地。?
州衛書院在上世紀時代的巨大變遷中緊跟時代的步伐,幾經變革與搬遷,最終融入了如今德州的最高學府德州學院。而州衛書院的遺址上從未少過學校,這裡如今是德州三中。
1858年(清鹹豐八年)德州知州張應翔,衛守備葉守訓建州衛書院,是本州歲科考試之所。地址在呂家街中段路西(今第三中學處)。因兵亂,本州數處書院的藏書均集於此,所以該院藏書甚多。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主講王子香成為書院最後一位山長,掌院六年。書院所藏之書幾經變亂,後來全部失散。
戊戌變法以後,清政府令各省、府、州、縣之書院一律改為學堂。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4月,按照山東省提學使通令,德州將州衛書院改為德州高等國小堂,並將書院之款改為學堂之款,以科舉36名秀才名額的舊例,招收36名學生,系公費生,供給膳宿學習費用;超額的學生自費。學制四年,畢業考試及格由省提學使簽發畢業證,以秀才資格論,民眾謂之“洋秀才”。學習科目修身、讀經講經、算學、歷史、地理、格致、圖畫、體育。因師資缺乏,課程有所偏廢,以《四書》《五經》為主要課程。貢生呂青云為第一任堂長。民國初年,取消“讀經講經”,增設“英文”,新學風氣漸開;停止學生公費。
1914年(民國三年)改為德縣縣立高等國小校。後來幾經變遷。
1945年抗戰勝利,兵匪蝟集縣城,強占學校,教師薪金拖欠,學校混亂,校產及所藏圖書遭受嚴重損失,直至解放。
1946年6月,德縣縣城解放,學校迅速開學,改為德州市聯合完全國小,推選封博茹為校長。經費自籌,開展勤工儉學,街道資助。1947年底,連雲街初級國小併入,改任石蘭亭為校長。校名改為德州市呂家街完全國小。
1951年改為德州專署直屬國小,轉入烈士子女,在校食宿。1952年增至15個班,學生813人。1954年專署撤銷,復歸市建制,仍為德州市呂家街完全國小。1956年,使用全國統編教材,推廣國語和漢語拼音,附設幼稚園,學校規模日益擴大,頗享盛名。
1966年“文化大革命”,學校制度破壞,秩序混亂、師生關係對立,校產遭受損失。隨同街道一起改名為人民街國小,建立“革命領導小組”。1969年“工宣隊”進駐學校,實行“工人階級領導”。全部實行五年制,增設國中班。
1972年春,改為德州市第四中學,1981年開始設定職業班,後改名為德州第一職業高級中學。1992年遷出呂家街,幾經變革,今已併入德州學院。
1992年,德州三中遷入州衛書院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