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中國
人物生平,人生評價,
人物生平
呂和,1911年7月生。熱河赤峰(今內蒙古赤峰)人。幼年家貧,從祖輩起一直給大戶人家當長工。1944年,隨家逃荒至黑龍江省甘南縣,在火犁地屯(今甘南縣中興鄉太平村)落戶,仍作長工。1945年12月,甘南解放,他積極參加革命鬥爭。194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呂和在甘南解放前扛活27年。解放後,回響共產黨“組織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號召,積極組織翻身農民插犋變工,辦互助組。農業合作化初期,領導火犁地屯的農民辦起了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在農業合作化運動高潮中,聯合附近太平莊、小南溝等幾個村屯,建立了太平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中,他所領導的高級社改名為中興公社太平生產大隊。直到逝世,一直是這個大隊的黨支部(總支)書記。
太平大隊地處小興安嶺腳下,是個半丘陵山區,土地瘠薄,山石裸露,水土流失嚴重。從1957年開始,呂和率領民眾苦戰3個冬春,治山改土,防治水土流失。挖魚鱗坑2.25萬個,壘石谷坊55道,植樹900餘畝,橫山改壠、修梯田8700多畝。從農田中清除了“臥牛石”700多車,拉了2.2萬餘車山溝淤土,送進了沖刷裸露的山坡地,給3300餘畝瘠薄土地補了肥土。綜合治理農田1.5萬餘畝,使畝產提高三到五成,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
山鄉十年九旱,尤其是春天。春風大,雨水少,墒情差,抓苗難。呂和嘔心瀝血,經過多年摸索實踐,總結了當地傳統的耕作經驗,創造了一套適應當地自然規律和特點的大面積抗旱增產的耕作方法。著名的“三看三定”(看天時,定作物比例;看雨情,定播種順序;看墒情,定播種方法)耕作法與“六字”(壓、耠、耲、夾、耮、鉚)技術措施,被中共黑龍江省委員會命名為“呂和耕作法”。“呂和耕作法”是科學的農業生產經驗,經受了實踐考驗。1959年大旱,太平大隊連續300天沒降雨雪,在全縣大多數農村減產或絕產的情況下,太平大隊依靠呂和耕作法仍然獲得了好收成,當年向國家交售糧食194萬斤。“呂和耕作法”不僅對提高當地糧食產量發揮了重大作用,而且,對黑龍江省西部乾旱地區的農業生產也起到了示範指導作用,因而被列為全省農業科技研究重要成果。1963年3月16日,《人民日報》在“推廣先進經驗學習科學技術促進農業生產新高潮”的通欄標題下,發表了“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簡評呂和耕作法”,使這一耕作法傳播到全國。1963年,太平大隊被樹為全省農業戰線第一面紅旗,呂和被選為全省農業勞模標兵,1964年出席了全國群英大會。
呂和在領導太平大隊過程中,始終堅持“自力更生、勤儉辦社”的方針。有困難自己設法解決,從不向國家要貸款,要條件。經常告誡幹部、社員,要關心愛護集體財產,不要浪費一分錢。他以身作則,為生產隊外出辦事,寧投親靠友,也不住旅店,下飯館。到賣糧季節,到城裡為送糧社員租房住,自辦一伙食,每年節約幾千元。生產隊的公共積累逐年增長。靠自己的力量,架設了高壓電纜,買了汽車和各種農機具,基本實現了田間作業機械化,非田間作業電氣化。改變了生產隊貧困落後的面貌,農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呂和越出名越注意“反驕破滿”。他10餘年如一日,常年在田間參加生產,領導生產,頂星辰,送落日,走遍了全大隊每一塊土地,對每一地塊的茬口、墒情,了如指掌。發現新問題勇於探索,及時總結新鮮經驗,不斷發展他的耕作法,保證了大隊農業生產的穩步增產,每年都向國家提供大量商品糧。到1964年底的8年間,交售商品糧1.05萬噸,公積金積累達96萬元。1963年全大隊平均每戶農業人口交售糧食1.1噸,當時在全國少見。
1964年12月,呂和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9年4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第九屆中央候補委員。1973年、1977年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黨代表大會上連續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1972年,先後擔任過中共黑龍江省第四屆委員會委員、省革命委員會委員、嫩江地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中共甘南縣委副書記、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
在“文化大革命”中,呂和同志雖曾說過錯話,甚至有過偏激行動,但是,到了1974年以後,呂和逐漸認識內亂之苦,奮起向江青反革命集團展開了鬥爭。在中央舉辦的工農幹部第二期讀書班學習時,王洪文乘機散布流言,分裂中央,鼓動學員回去層層揪“走資派”。呂和給自己規定四條紀律:一、不聽,二、不信,三、不傳,四、不乾。他遵照中央的“安定團結”方針,依靠民眾,頂住了“三箭齊發,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妖風。堅決抵制重批“
走資派”的一切錯誤活動。
呂和在甘南解放前扛活27年。解放後,回響共產黨“組織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號召,積極組織翻身農民插犋變工,辦互助組。農業合作化初期,領導火犁地屯的農民辦起了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在農業合作化運動高潮中,聯合附近太平莊、小南溝等幾個村屯,建立了太平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中,他所領導的高級社改名為中興公社太平生產大隊。直到逝世,一直是這個大隊的黨支部(總支)書記。
太平大隊地處小興安嶺腳下,是個半丘陵山區,土地瘠薄,山石裸露,水土流失嚴重。從1957年開始,呂和率領民眾苦戰3個冬春,治山改土,防治水土流失。挖魚鱗坑2.25萬個,壘石谷坊55道,植樹900餘畝,橫山改壠、修梯田8700多畝。從農田中清除了“臥牛石”700多車,拉了2.2萬餘車山溝淤土,送進了沖刷裸露的山坡地,給3300餘畝瘠薄土地補了肥土。綜合治理農田1.5萬餘畝,使畝產提高三到五成,顯著提高了生產效率。
山鄉十年九旱,尤其是春天。春風大,雨水少,墒情差,抓苗難。呂和嘔心瀝血,經過多年摸索實踐,總結了當地傳統的耕作經驗,創造了一套適應當地自然規律和特點的大面積抗旱增產的耕作方法。著名的“三看三定”(看天時,定作物比例;看雨情,定播種順序;看墒情,定播種方法)耕作法與“六字”(壓、耠、耲、夾、耮、鉚)技術措施,被中共黑龍江省委員會命名為“呂和耕作法”。“呂和耕作法”是科學的農業生產經驗,經受了實踐考驗。1959年大旱,太平大隊連續300天沒降雨雪,在全縣大多數農村減產或絕產的情況下,太平大隊依靠呂和耕作法仍然獲得了好收成,當年向國家交售糧食194萬斤。“呂和耕作法”不僅對提高當地糧食產量發揮了重大作用,而且,對黑龍江省西部乾旱地區的農業生產也起到了示範指導作用,因而被列為全省農業科技研究重要成果。1963年3月16日,《人民日報》在“推廣先進經驗學習科學技術促進農業生產新高潮”的通欄標題下,發表了“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簡評呂和耕作法”,使這一耕作法傳播到全國。1963年,太平大隊被樹為全省農業戰線第一面紅旗,呂和被選為全省農業勞模標兵,1964年出席了全國群英大會。
呂和在領導太平大隊過程中,始終堅持“自力更生、勤儉辦社”的方針。有困難自己設法解決,從不向國家要貸款,要條件。經常告誡幹部、社員,要關心愛護集體財產,不要浪費一分錢。他以身作則,為生產隊外出辦事,寧投親靠友,也不住旅店,下飯館。到賣糧季節,到城裡為送糧社員租房住,自辦一伙食,每年節約幾千元。生產隊的公共積累逐年增長。靠自己的力量,架設了高壓電纜,買了汽車和各種農機具,基本實現了田間作業機械化,非田間作業電氣化。改變了生產隊貧困落後的面貌,農民生活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呂和越出名越注意“反驕破滿”。他10餘年如一日,常年在田間參加生產,領導生產,頂星辰,送落日,走遍了全大隊每一塊土地,對每一地塊的茬口、墒情,了如指掌。發現新問題勇於探索,及時總結新鮮經驗,不斷發展他的耕作法,保證了大隊農業生產的穩步增產,每年都向國家提供大量商品糧。到1964年底的8年間,交售商品糧1.05萬噸,公積金積累達96萬元。1963年全大隊平均每戶農業人口交售糧食1.1噸,當時在全國少見。
1964年12月,呂和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9年4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第九屆中央候補委員。1973年、1977年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黨代表大會上連續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1972年,先後擔任過中共黑龍江省第四屆委員會委員、省革命委員會委員、嫩江地區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中共甘南縣委副書記、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務。
在“文化大革命”中,呂和同志雖曾說過錯話,甚至有過偏激行動,但是,到了1974年以後,呂和逐漸認識內亂之苦,奮起向江青反革命集團展開了鬥爭。在中央舉辦的工農幹部第二期讀書班學習時,王洪文乘機散布流言,分裂中央,鼓動學員回去層層揪“走資派”。呂和給自己規定四條紀律:一、不聽,二、不信,三、不傳,四、不乾。他遵照中央的“安定團結”方針,依靠民眾,頂住了“三箭齊發,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妖風。堅決抵制重批“
走資派”的一切錯誤活動。
1979年9月12日,18時30分,呂和因患心臟病逝世。終年68歲。
人生評價
17日,省委召開了呂和同志追悼會,高度評價一代農民的傑出代表呂和的一生。呂和骨灰被安放在哈爾濱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