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內維爾和約是法國與奧地利於1801年簽訂的和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內維爾和約
- 成立時間:1801年
- 簽署單位:法國與奧地利
- 目的:為擊潰第二次反法聯盟
呂內維爾和約是法國與奧地利於1801年簽訂的和約。
呂內維爾和約是法國與奧地利於1801年簽訂的和約。...... 呂內維爾和約是法國與奧地利於1801年簽訂的和約。中文名 呂內維爾和約 成立時間 1801年 簽署單位 法國...
1801年,呂內維爾和約割讓萊茵河左岸給法國,造成特里爾、 科隆選侯權的斷絕及美因茨選侯權移轉於雷根斯堡主教區。1803年,帝國議會為符騰堡,巴登,黑森-卡塞爾及...
1801年2月9日———同奧地利簽訂呂內維爾和約。1801年3月29日———同那不勒斯締結佛羅倫斯和約。1801年4月———在布倫建立侵英基地。1801年7月15日———同...
1801年為法奧簽訂的《呂內維爾和約》所確認。1805年6月併入拿破崙的法蘭西帝國。1814年拿破崙退位後一度恢復,後併入撒丁王國。 [1] ...
翌年法軍再次取勝後重建,1801年為法奧簽訂的《呂內維爾和約》所確認。1802年1月25日改名為義大利共和國,拿破崙任其總統。隨著法蘭西帝國的建立,於1805年3月18日改...
1801年,呂內維爾和約割讓萊茵河左岸給法國,造成特里爾、科隆選侯權的斷絕及美因茨選侯權移轉於雷根斯堡主教區。1803年,帝國議會為符騰堡,巴登,黑森-卡塞爾及...
稍後,法軍更在霍恩林登大勝奧軍,奧地利簽下呂內維爾(Lunéville)和約(1801年2月9日)後,退出同盟。第二次反法同盟因法國的再次勝利而結束。但是英國對鼓動歐洲各...
此後拿破崙親自指揮義大利方面軍,回頭對付反法各國,於1800年6月14日取得馬倫哥會戰的勝利,各國不得不與拿破崙議和,法奧簽訂《呂內維爾和約》,法英簽訂《亞眠條約》...
1801年,呂內維爾和約割讓萊茵河左岸給法國,造成特里爾、科隆選侯權的斷絕及美因茨選侯權移轉於雷根斯堡主教區。1803年,帝國議會為符騰堡,巴登,黑森-卡塞爾及...
法軍於1800年先後在馬倫哥戰役和霍亨林登戰役中擊潰奧軍,迫使奧皇弗朗茨二世求和,奧地利遂於1801年2月在呂內維爾與法國單獨議和,簽訂《呂內維爾和約》,反法同盟...
經過一段時間的談判,法國同奧地利終於在一八零一年二月九日,正式簽訂了《呂內維爾和約》,從而最後結束了第二次反法聯盟中的法奧戰爭。...
奧國哈布斯堡王朝對於2次被拿破崙打敗,一直耿耿於懷,念念不忘《呂內維爾和約》使他們丟失的領土和權益,因而充滿著洗雪恥辱的熱望。奧地利經過4年多來的休養生息,也...
奧軍在霍恩林登的失敗以及後來法軍對維也納的進攻,迫使奧地利退出戰爭並簽訂了不平等的呂內維爾和約(1801)。正確選擇主要突擊方向,以部分兵力對敵翼側和後方實施大膽...
1801年,呂內維爾和約割讓萊茵河左岸給法國,造成特里爾、科隆選侯權的斷絕及美因茨選侯權移轉於雷根斯堡主教區。1803年,帝國議會為符騰堡,巴登,黑森-卡塞爾及...
弗雷德里克二世(1754-1816)以弗里德里克大王為榜樣,違背人民的意願參與對法作戰,當法軍再次入侵,橫掃公國的時候,他則退隱到埃朗根,他在1801年2月9日《呂內維爾和約...
弗雷德里克二世(1754-1816)以弗里德里克大王為榜樣,違背人民的意願參與對法作戰,當法軍再次入侵,橫掃公國的時候,他則退隱到埃朗根,他在1801年2月9日《呂內維爾和約...
針對英國的《武裝中立條約》 與奧地利的《呂內維爾和約》 第十三章 1801年的事態發展 英國對波羅的海的遠征哥本哈根戰役拿破崙挑戰英國海上 霸權的徒勞嘗試拿破崙的大...
一、1800年戰役與呂內維爾和約 二、武裝中立聯盟與英國的危機 三、亞眠和約(1802年3月25日) 四、附庸各國的改革 第三章波拿巴就任終身執政 一、共和九年...
他的怒不可遏和面如死灰,他對朋友或敵人的手腕和善行,他對將軍和女人們所說的每一句話,似乎比馬倫哥戰役的作戰計畫、呂內維爾和約或封鎖歐洲大陸的細節重要得...
義大利兩個方向同時開始進攻,12月2日北線法軍在德意志境內擊敗奧軍,南線法軍切斷了曼托瓦要塞和奧地利本土的聯繫,1801年2月,法奧簽定「呂內維爾和約」,第二次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