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逢甲

吳逢甲,原名吳繼周,化名吳昌必,1897年12月25日出生在湖北蒲圻齋公嶺崇樹咀。12歲入私塾學習。吳逢甲學習刻苦,尤其喜歡聽先生講洪秀全、李自成等英雄劫富濟貧的故事,希望自己能成為這樣的英雄。吳逢甲深知自己讀書不易,為減輕家裡的負擔,他一邊讀書,一邊幫助父母種田、種瓜菜,挑到城裡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逢甲
  • 別名:原名吳繼周,化名吳昌必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蒲圻齋公嶺崇樹咀
  • 出生日期:1897年12月25日
  • 逝世日期:1928年7月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武昌中華大學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1924年4月,在武漢讀大學時,積極參加革命活動。1925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與漆昌元一起秘密回到蒲圻,發展沈國楨等人加入黨組織,幫助創建了蒲圻第一個黨小組。1926年8月,同漆昌元一起組織“青年學生敢死隊”,在觀音山、應家山迎接北伐革命軍。10月,與侯矩芳等一起以省農運特派員身份,分到蒲圻做農運工作。1927年2月,蒲圻縣農民協會成立,當選為縣農協會副委員長和湖北省農民協會代表。3月,湖北省農民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武昌召開,當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和湖北省農民協會執行委員。在鄂南秋收暴動中,他積極參加宣傳鼓動工作,在白墅橋組織農軍處決了張淦伯等5名土豪劣紳。9月底,組織農軍在茅山設伏,伏擊國民黨軍一個班,繳槍8支。暴動失敗後,轉移到岳陽繼續從事地下革命活動。1928年4月,在岳陽碼頭被捕,押到蒲圻城,關押三個多月,他寧死不屈。7月,被敵押送到國民黨湖北省政府,投入監獄,後殺害於武昌閱馬場。

人物事跡

16歲時,吳逢甲考取了蒲圻中學,但因父親病逝,只好廢書務農。但他十分熱愛學習,白天勞累一天之後,晚上秉燭自學。期末,他要求參加學校的考試,取得了合格成績。這更增添了他的勇氣和決心。學校也很欣賞他的才華,破例吸收他為旁聽生。經過數年斷斷續續的艱苦努力,他終於完成了學業。吳逢甲並沒有因此而滿足。儘管他已是20來歲,該成家立業的人了,但他卻說:“我要乾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理想。”
功夫不負有心人,1924年,吳逢甲終於考取了武昌中華大學。當時國共兩黨統一戰線已經建立,革命運動迅速發展,社會主義青年團武漢地方執行委員會發動和領導的武漢高校愛國學生運動如火如荼。學生中流傳著很多進步書刊,如《武漢星期評論》、《中國青年》、《新社會主義》等。他如饑似渴地閱讀,思想進步很快,並報名參加了學生聯合會組織,投入了血與火的鬥爭中。
5月4日,是北京學生反帝愛國運動紀念日,武漢高校學生聯合會在黃鶴樓附近召開大會,並舉行遊行。當時,社會主義青年團武昌地委也在漢口老圃召開紀念大會。漢口青年學生遊行到漢口英租界,被租界反動軍警開槍阻攔,並抓走了幾名學生。武昌的學生得知訊息後,義憤填膺,聚集渡口,準備過江聲援。吳逢甲走在最前面,並帶頭衝破了軍警的防線,指揮遊行隊伍分批登船開到漢口,包圍了英租界,領頭高呼“打倒帝國主義!釋放愛國學生!”等口號。許多工人、市民也加入了學生的隊伍,居住在租界的洋人嚇得緊閉門窗。後來,吳逢甲等作為學生代表出面交涉,漢口警方向學生保證,今後不發生干涉學生愛國行動的事情,並釋放了被關押的學生。這次鬥爭,吳逢甲表現了不畏強暴的革命精神,並光榮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
在革命鬥爭中,吳逢甲結識了武昌中華醫科學校的蒲圻籍學生漆昌元。其時,漆昌元已經轉為中共黨員,並擔任國民黨湖北省黨部漢口特別黨部青年幹事。吳逢甲經常與漆昌元一起促膝談心,共暢自己的遠大理想和對革命事業的美好前景。漆昌元還送給他《共產黨宣言》等馬列主義著作。在漆昌元的幫助下,吳逢甲的政治覺悟顯著提高,他在一篇日記中這樣寫道:“……中國的農民為什麼這樣窮?是因為剝削的根子沒有剷除,封建勒索、帝國主義掠奪、階級的壓迫使得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出路只有起來鬥爭!鬥爭!”
1925年夏,吳逢甲加入中國共產黨。暑假期間,他和漆昌元一起回到蒲圻。當時,國民黨在蒲圻的基層組織已經建立,蒲圻的進步青年學生成立了蒲圻青年協進會。青年協進會活動頻繁,在民眾中散發傳單,舉行演講,號召“讀書不忘愛國!反對洋貨!打倒軍閥!”為推動蒲圻的革命運動,吳逢甲和漆昌元在蒲圻縣城國小演講,動員民眾起來,“反對鹽斤加價和官票貶值,同軍閥展開鬥爭”,並介紹鮑甲鳳、張傳琛、葉佩華等加入青年團,為蒲圻黨團組織的建立準備了條件。是年冬,中共武漢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董必武派漆昌元回蒲圻建立黨的組織。吳逢甲也受黨組織的派遣與漆昌元一同回蒲圻,並發展了沈國禎、盧禎祥、彭人傑等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初,中共蒲圻縣黨小組在縣城正式成立,由沈國禎任組長,吳逢甲留在蒲圻,為發展蒲圻黨的組織,擴大黨的力量而努力工作。同年3月,董必武派劉子谷到蒲圻發展中共黨的組織,建立國民黨縣黨部和發展農民運動,吳逢甲協助劉子谷在蒲圻黨小組的基礎上正式建立了中共蒲圻縣特別支部。3月26日,又在城西白蓴團沈國禎家召開了國民黨全縣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了國民黨蒲圻縣黨部。吳逢甲參加了這次大會,並在會上講了話。
5月,劉子谷在蒲圻建立了“蒲圻縣農民協會籌備處”。8月,先後發展了一批秘密農協會組織。吳逢甲等省農運特派員與農協籌備處負責人沈國禎等商量後,在縣城清靜庵公開掛出了“蒲圻縣農民協會籌備處”的牌子,然後分散到各地進行宣傳發動。吳逢甲深入新店、車埠一帶,宣傳“農協會乃農民的權力機關,替窮苦農民當家作主,要翻身,必須建立農協會,公開向地主豪紳展開鬥爭。在經濟上,廢除一切債務、契約、苛捐雜稅;政治上,對地主豪紳進行打擊,清算他們的罪行,沒收其剝削來的財產。根據罪行,可實行罰款、戴高帽游鄉、開鬥爭會,對罪大惡極、民憤很大的土豪劣紳可押送縣農協關押”。許多窮苦農民耳聞目睹了多少年來想說不敢說、想乾不敢幹的事實,迅速覺悟,紛紛報名參加農協會。
8月,北伐軍挺進蒲圻前夕,吳逢甲和漆昌元等發動一批青年學生組成“敢死隊”,做接應工作。24日晚,北伐軍先頭部隊已進入羊樓洞,他和漆昌元等率“敢死隊”攜帶十餘條快槍,又把鞭炮放在鐵桶里,分別埋伏在城南的雞公山、鐵山、馬家山上,一邊開槍,一邊放鞭炮,造成要進攻縣城的假象。駐守在縣城的北洋軍閥一個營被嚇得暈頭轉向,又見鐵路兩邊有成批的北洋軍閥部隊從湖南方向撤下來,便棄城逃跑,使北伐軍不費一槍一彈占領了蒲圻縣城。
10月,北伐軍攻克武昌城,隆隆的炮聲掀開了湖北工農運動的新篇章。吳逢甲在參加省農協會召開的會議後,作為省農運特派員與侯矩芳等一起派到蒲圻工作。
1927年2月22日,蒲圻縣農民協會在縣城延壽寺正式建立,沈國禎當選為農協會委員長,吳逢甲當選為副委員長和省農協會代表大會的代表。在吳逢甲、沈國禎等人的領導下,蒲圻農民運動迅速發展,參加農協會的會員達四萬人。3月4日至22日,湖北省農民協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武昌紅樓召開,吳逢甲當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和湖北省農民協會執行委員。
會後,吳逢甲返回蒲圻。正值春耕時節,農民缺乏種子,無法耕種,吳逢甲召開各區農協會執委會議,提出“沒收土豪劣紳的谷種,分給民眾,誰種誰收”。各地農協會根據縣農協的決議,打開地主豪紳的糧倉,向貧苦農民散發谷種。農民有了種子,播種耕作的積極性很高,從而穩定了人心,提高了農協會的威信。
5月16日,夏斗寅叛軍從嘉魚偷襲蒲圻,並搗毀了縣農協會機關,到處捕捉共產黨員。蒲圻的土豪劣紳也蠢蠢欲動,準備向農協會反攻倒算。不久,武漢政府中央獨立師一部開往蒲圻,迅速平息了叛軍,恢復了農協會和各級革命團體,並處決和逮捕了一批趁夏斗寅叛軍騷亂之機破壞農協會的劣紳。蒲圻縣農協會經過這次鬥爭,組織進一步擴大,由原來的9個區72個鄉,擴大到10個區75個鄉,會員發展到55萬人。漢口《民國日報》以“蒲圻農運急進”為題,表彰“蒲圻農運有相當成績”。
6月16日,吳逢甲與蒲圻縣農協會委員長王禮欽(原縣農協會委員長沈國禎上調省里工作)主持召開全縣農協會執委擴大會議。這次會議就“興辦學校、發展農村經濟、穩定谷價、處決土劣、爭端糾紛、婦女部問題、農村童子團組織、農協會紀律、農業耕作、農村文化事業”等問題作出了重要決議。會後,吳逢甲到四鄉檢查巡視“決議”實施情況。
大革命失敗後,中共八七會議作出了在湘鄂贛粵四省發動農民武裝暴動的決議。中共湖北省委為推動以鄂南為中心的全省農民暴動,於8月初派符向一赴鄂南,令其在鄂南特委成立之前,暫時負責鄂南工作。符向一到蒲圻後,向縣委書記熊映楚傳達了八七會議精神和省委制定的《鄂南農民暴動計畫》。中共蒲圻縣委在縣城召開了全縣黨員幹部會議,部署了宣傳發動事宜,吳逢甲和沈國禎分配到齋公嶺城西一帶做發動工作。
吳逢甲、沈國禎在白墅橋向民眾進行鼓動時,得知惡霸地主張淦伯逃回家中,正和幾名同夥喝酒。他倆當即擬定了捕捉張淦伯等的名單,並通知一區農軍50多人帶長矛大刀迅速包圍了張的住宅。張見勢不妙翻身逃跑時,被一農軍砍傷,帶傷逃竄。吳逢甲率農軍緊追不捨,張淦伯走投無路躍入湖中。吳逢甲指揮300多名農軍將湖團團圍住,命六名水性較好的農軍揮刀下湖,將張淦伯處死,同時將另外五名土豪劣紳關押、處決。
1927年8月底和9月初,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羅亦農兩次來到蒲圻塘召開鄂南各縣黨的負責人會議,對整個暴動計畫進行了周密的安排,確定9月9日為總暴動日。在這期間,吳逢甲在白墅橋組織農軍進行操練,並趕製長予、大刀,製造檀木炮,為暴動作準備工作。9月6日,正式成立了鄂南農民革命軍蒲圻第一路軍司令部,漆昌元為總司令。
9月9日,吳逢甲調集一區農軍在白墅橋召開大會,宣布暴動開始,並四處捕捉土豪劣紳。但由於暴動指揮機關鄂南特委在新店被叛徒劉步一率部打散,總司令漆昌元遇難,使暴動受到挫折。但在縣委的領導下,各地暴動仍沒有停止。9月底的一天,國民黨一個班到肖橋茅山一帶“清剿”,搶劫民眾的財產。吳逢甲與沈國禎立即組織農軍數十人,持快槍和土銃設下埋伏。待敵人進入伏擊圈後,吳逢甲指揮農軍一齊射擊,敵人毫無準備全部送命,而農軍無一傷亡,繳獲快槍八支。
10月,國民黨兩個團和劉步一的保全團在全縣大舉進攻。為保存革命力量,吳逢甲根據縣委的指示,化名吳昌必,轉移到岳陽一帶。
吳逢甲在岳陽舉目無親,靠打短工維持生活。他時刻都在注意設法與組織聯繫。1928年春節期間,他偷偷回到蒲圻。當時敵人正在到處搜捕革命同志,吳逢甲只在家裡住了一夜,天還未亮又乘船去岳陽。
4月的一天,吳逢甲正在碼頭上搬貨,突然走來一幫便衣,其中一個黑瘦的人抓住他問道:“你是什麼地方人?”“我是湖南人。”由於來人問得突然,他不留神,說出了一口蒲圻話。“你口音是蒲圻人,一定是逃跑的匪黨分子。”這幫便衣不由分說,將吳逢甲捆綁起來。原來,這伙便衣是蒲圻縣保全團派出的偵探。鄂南秋暴遭受挫折後,許多黨員幹部轉移到外地,保全團便不擇手段到處捕捉革命同志,凡是蒲圻口音的人,都被當作嫌疑犯被捕。
吳逢甲被押解到蒲圻後,經叛徒指認,敵人得知他是省農協會執委、省農運特派員。反動縣長楊濟時親自提審,把吳逢甲“請”到客廳皮笑肉不笑地說:“只要你同我們合作,供出隱藏的共黨分子,你就可以自由……”不等楊濟時說完,吳逢甲便指著他的鼻子厲聲痛斥道:“共產黨人是為了整個受剝削階級的自由而奮鬥,目的是消滅剝削階級,也包括你們這些走狗。明白嗎?”
楊濟時見軟的不行,便動用酷刑,妄圖使吳逢甲屈服。但任憑鞭打槓壓、煙燻火炙,吳逢甲志如鋼鐵,寧死不屈,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崇高的革命氣節。
湖北省警察總署得到蒲圻縣的報告後,電令速將吳逢甲押送武漢。吳逢甲經過敵人三個多月的折磨,行走都非常困難。臨走前,他的妻子來監獄探視,吳逢甲對妻子說:“我如果死了,你不要悲傷,要再嫁一位革命同志……”
在武昌警備司令部,吳逢甲視死如歸,敵人同樣沒有得到半點情況,把他作為重要政治犯投入水牢。在不見天日的水牢中,他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為了表達他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和對共產主義事業必勝的信念,便在水牢的牆壁上用指甲刻了一面紅旗,然後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1928年7月的一天,吳逢甲被敵人押出水牢,五花大綁,押到武昌閱馬場。敵人的槍聲響了,吳逢甲為了人民的事業,流盡了自己最後一滴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