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紹先(清朝義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紹先,字白宗,吳城村人。清康熙(1622~1722)年間義民。紹先自幼家寒,父母早逝,所遺兄弟三人,紹先居長,娶妻成家;大弟伯桃,未滿十歲;二弟伯樂,七歲孩童。為生計,紹先農忙務莊田,農閒以拉大鋸解板為業,常年四處攬活,很少在家。而其妻不賢,百般虐待兩弟,飯不讓飽腹,衣不能遮體,嚴冬僅予破布裹身。凍餓之極,兩弟投奔梁村舅父家,舅家甚貧,舅母便在兩弟的膝肘處加厚些破棉絮,紿點吃食,便令回家。但兩弟懼怕嫂子的苛刻,只好沿門乞討,流浪他鄉,在聞喜縣境被人販子拐賣。

基本介紹

  • :白宗
  • 所處時代:清
  • 出生地:吳城村
  • 本名:吳紹先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紹先自幼家寒,父母早逝,所遺兄弟三人,紹先居長,娶妻成家;大弟伯桃,未滿十歲;二弟伯樂,七歲孩童。為生計,紹先農忙務莊田,農閒以拉大鋸解板為業,常年四處攬活,很少在家。而其妻不賢,百般虐待兩弟,飯不讓飽腹,衣不能遮體,嚴冬僅予破布裹身。凍餓之極,兩弟投奔梁村舅父家,舅家甚貧,舅母便在兩弟的膝肘處加厚些破棉絮,紿點吃食,便令回家。但兩弟懼怕嫂子的苛刻,只好沿門乞討,流浪他鄉,在聞喜縣境被人販子拐賣。
吳紹先
吳紹先

人物生平

紹先返家時,不見兩弟,追其因,知妻不賢。氣之極,先休妻,後對天誓,不找回兩弟死不回村。遂身背大鋸,跋山涉水,沿途以做木活查訪兩弟,以致歷經十七年之久,走遍晉、陝、甘、豫、魯、冀、川、吉八省之地,終在北京獲悉二弟伯樂下落。始知,伯樂曾被賣給京城一高姓宦府,培作“管家”。幸伯樂才智甚敏,德優貌俊,書法上又有造詣,被提為官場效用。斯時,伯樂已是官場紅人,經常往來官衙之中,通過打聽,紹先又得知大弟伯桃早被賣給吉林省寧古塔(今寧安縣)滿人當苦役,實屬奴隸性質。
紹先得知伯桃下落後,在伯樂處欲星夜前往,一刻不願久留。無奈正值隆冬季節,天寒地凍,行走極為不便,眾勸待來春天暖再設法營救。但紹先心急如焚,夜不成眠,思弟心切,遂置艱險嚴寒全不顧,便獨自一人上了路。途中,雙腳凍損,就匍匐爬行,霜餐露宿,日夜兼程,等在寧古塔尋至伯桃時已是雙腳具殘,消瘦不堪,奄奄一息。經向役主苦苦哀求,訴十七年尋弟之艱辛,表兄弟義悌之情愫,費盡周折,令役主感動,舍放伯桃,兩人返京。
在京城,紹先行萬里路尋弟之壯舉震撼四方,康熙聞知備受感動,遂封紹先為“義民”,賜“兄弟孔懷”大匾一方。眾官員設宴慶賀後,紹先便與伯桃、伯樂一起返鄉。後山西省亦贈“亘性尋弟”巨匾,平陽府也贈“名高荊樹”大匾;以表彰其萬里尋弟之義風千秋可嘉。
民國12年(1923年),稷山知縣郭象蒙將紹先萬里尋弟這一歷史人物呈報山西省長閻錫山,閻甚贊同,命郭為其豎碑造像。郭在縣城西關雕像建碑亭一座,名為“義民亭”,正側郭親題“稷山縣吳紹先義行碑”之文,亭側雕聯為“春秋十七道里三千,神明見視肉骨團圓”。1962年為擴建縣城將碑亭拆除,石碑及雕像現存稷山縣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