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範圍
吳王山森林公園,位於晉城市區西環路畔,城區西上莊辦事處北側,牌樓面東高聳,牌樓後勁松挺立,巨石橫臥,上刻“吳王山森林公園”七個大字,飾以紅色,分外引人注目。吳王山又名吳神山,規劃面積7500畝,綠化面積6000畝,是市區繼東部鳳凰嶺公園、北部白馬寺山森林公園之後的又一處綠色景觀,是西部居民休閒、健身、娛樂的“後花園”。
2013年3月,晉城市城區將吳王山生態治理工程列入五大生態治理項目之一,正式啟動了吳王山森林公園建設。吳王山森林公園工程總投資3.4億元,總面積7500畝,綠化面積6000畝。
歷史人文
吳王山,古稱吳神山,因山有奉祀太伯仲雍之吳神廟而得名。 山間泉水徘徊,幽靜為美, 中最著名的為洞靈泉,是古澤州八景“洞靈流碑”之源頭。
吳神山群山起伏氣象萬千,喬冠青蔥,山水俊秀,林壑優美,神秘幽深。山上有多處怒峰險壁上摩崖石刻,在夕陽下鎏金泛紫,有詩《過雨後吳神嶺》字比斗大。為晉城城區西隅之制高點,登至山巔晉城市城區盡收眼底,為歷來文人雅客稱頌的對象。
至聖先師孔子曾經在《論語 泰伯》篇中評價泰伯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讚他。”為什麼孔夫子都會對他做出這樣的評價呢?到底泰伯做了一些什麼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情能讓孔夫子如此高評呢?
傳說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有聖德,想傳位給季歷,泰伯知道後便與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吳。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來奔喪,後來又斷髮文身,表示終身不返,把君位讓給了季歷,季歷傳給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時,滅了殷商,統一了天下。這一歷史事件在孔子看來,是值得津津樂道的,三讓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讓與賢者、聖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讓位者則顯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對他們是稱讚無比的。
據傳在泰伯奔吳途中曾經到過澤州府古城,在這裡淳化民風,廣植杏樹,到現在吳家溝村仍有大片的一人難抱的杏樹。吳王山文化主題與德文化是分不開的。德行是中國古代無數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品格,亘古不變的話題。在如今金錢社會橫行的時代,德文化更是值得我們反思和學習。
站在吳王山俯視晉城市區
遺址景點
廟宇
吳神(王)廟遺址
位於城區吳家溝村西山脊。始建年代無考。金代詩人李俊民曾多次拜謁,並留下千古詩作。廟內供奉吳氏始祖泰伯仲雍,仿宮殿式建築。呈四進院落,坐北朝南 宮殿嵯峨 氣勢恢宏。但很遺憾,在日軍侵華戰爭時日軍敗退時,縱火焚燒了吳王廟。在建國後陸續被拆毀。歷史價值有待發掘。(詳見
晉城吳王廟)
老君廟
位於城區吳家溝村西,始建於金代,經明天啟,清康熙等多次整修後,於2006年重修。一進兩院,以山門,老君閣,三清殿為中軸線對稱而建。現存明代天啟年修葺碑一方。有道士常住,亦一道教聖地。
寶山寺
位於城區龐疙塔,寶山山脈,歷史悠久,始建於唐代,坐北朝南,現正重建。有得道髙僧案板和尚屙扁食之傳說。
落花寺
位於城區崗頭村,據《澤州府志》記載為澤州古八景之一。落花寺在城西崗頭村,內有泉水穿山過,花隨水流,故名。舊名錦溪。”落花寺因山勢而建,寺院內外栽植各種花木,繁花繽紛,落入錦溪,成為一道景致。
流碑寺
因源於吳王山之故,遂也將其歸入其中。位於今城區裴疙瘩村西,現有流杯寺一座。為古澤州八景之一。現在山門前興修百聯碑一方,自成一景,頗有趣味。舊志載:洞靈泉在城西南五里,亦名流杯泉,因有流杯寺而得名。流杯寺舊有“曲水流觴”的景致,寺東岩下石洞內有水流出,經導引,穿行於亭榭迴廊間,文朋詩友沿水間坐,置杯於水上,杯隨水動,停於誰身旁,誰就小酌淺飲,吟詩唱賦,妙趣橫生。
至德苑
“至德苑”“浮春苑”。中“至德”一詞引語《論語 泰伯》篇中孔子對泰伯的評價“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內設吳王山森林公園展覽館,介紹吳王山歷史淵源,今人足跡等。
歷史典故
錦溪落花
錦溪落花,據《澤州府志》記載為澤州古八景之一。明成化《山西通志·集詩》有《錦溪落花》詩云:
朝綴枝頭暮水濱,萍蹤梗跡漫相親。
顛風吹斷繁華夢,疊浪浮來富貴春。
步障碎鋪金谷底,漁舟錯認武陵津。
一番紅雨滄波闊,愁煞人游陌上塵。
洞靈流碑
洞靈流碑,為古
澤州八景之一。“觴”即酒杯,成為飲酒的代稱。後訛“杯”為“碑”,“流杯亭”成為“流碑亭”,今在其東側山頭開闢了流碑亭公園,趙樹理文學館位於其間。前人題詠曰:
怪石奇岩入洞幽,石渠曲曲引清流。
香凝玉湫玻璃滑,花撲金卮沆瀣浮。
詩與興俱何用稿,酒隨人轉不須鬮。
醉來自有風雨趣,卻憶蘭亭在越州。
吳龐對弈
講述了吳神與龐疙瘩龐公對弈贏得杏樹的傳說。
方誌記載
據清雍正《澤州府志》載:吳神山,城西南六里,即晉普之支,廟祀泰伯仲雍。
五門山山脊中分,迤東行,曰岡頭山,西距城三里,山下有錦溪水北流,旁有落花寺,有石泉二,清澈見底。由岡頭山迤南再東,為寶山,西距城五里。有寶山寺(在龐圪塔),松柏陰翳,亦一勝地,下為冶(今作葉)家河。寶山頂山脊南行,為吳神山,西微南距城八里,廟祀泰伯仲雍。
吳王山建有吳神廟,年代無考。金代狀元李俊民多有吟詠,地方志書有載。錄其二如下:
其一題為《登山同謁吳泰伯祠》,詩云:
老樹凋殘盡,靈祠寂歷中。
古今時易改,幽顯意能通。
歲享屢豐樂,俗追三讓風。
送迎人散後,落日亂山空。
另為《吳神》,詩云:
山頭多少往來人,香火爭將瓦鼎焚。
簫鼓下山人漸遠,晚風吹起一溪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