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為民(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研究員吳為民 吳為民,男,1943年生,華裔物理學家。現為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研究員。畢業與上海復旦大學核物理學專業,曾在國防科委基地工作,參加過第一顆中國核子彈的研製,第一顆中國人造衛星的發射。是開發和送出中國的第一個EMAIL的人,也是北京正負電子對撞工程的學術骨幹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為民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主要事跡,近況,其他方面,

主要事跡

開發並發出中國大陸第一封電子郵件
1986年吳為民任高能物理所ALEPH組組長時,於8月25日11時11分,從北京710所的IBM-PC機上發給ALEPH的領導———位於瑞士日內瓦西歐核子研究中心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斯坦伯格的電子郵件是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
這封用英語寫成的工作郵件大意為:“親愛的Jack,我很高興通過計算機聯網給您發這封信。我相信,這是在西歐核子研究中心與中國之間的第一個成功的計算機通訊。我想再次感謝您最近對北京的訪問。正是這次訪問導致了這個有價值的計算機通訊試驗的成功。我想,現在,每一個ALEPH協作組的成員,都用計算機網路聯繫起來了。這是非常重要的。當然,要在北京分析ALEPH的數據壓縮帶,還有許多問題,並且需要為此找到經費。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已經開始啟動。目前我是用710所的IBM-PC機與您聯繫的。……順便問一下,您在上海買的地毯如何?”
國內最早發現J/ψ粒子
1979年春,吳為民被調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從事高能加速器科研工作。後任高能所ALEPH組組長,1985年後兼任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研究室副主任。
1988年,他與張長春一起觀察到中國大地上產生的第一個J/ψ粒子(基本粒子之一,丁肇中教授是發現者之一,他由此獲得諾貝爾獎)。

近況

吳為民在美國費米國家實驗室從事研究,致力於發現Higgs“希格斯”粒子。經常回國參加一些學術、教育交流活動,以自己的力量推動著中美之間的國際學術交流事業發展。

其他方面

吳為民不僅在科研上卓有成就,同時在藝術上也是一個多面手,發表過劇本和小說,2007年出版了攝影集《物理之美》。
他18歲那年,在復旦大學讀書的時候寫過一篇論文,題目叫《子與電的聯想》。他提出,世界上所有的粒子都是由兩種基本粒子組成的。一種叫“子”,一種叫“電”。“電”粒子是電荷的來源,並提供“電磁質量”;“子”粒子是“子”的來源,是提供“引力質量”,而它們之間又通過一種未知的“場”相互作用而連線起來。文章寫好之後,給當時的幾位的老師看了。有一位"權威"老師,看了幾眼,嗤之以鼻,當場就退回了。但他的論文受到了他的老師倪光炯的稱讚與注意。
倪光炯後來是復旦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八十年代中,倪光炯與吳為民在瑞典烏布希拉巧遇,並聽取吳為民在歐洲高能物理年會的全體會議上所作的學術報告。吳為民的演講獲得了長達幾分鐘之久的熱烈掌聲,許多世界著名科學家、諾貝爾得獎者與研究所的領導,紛紛起立向他祝賀、與他握手。事後,倪光炯寫道,他從事教育幾十年,學生上千人,真正在國際上有學術地位、有所作為的人不多,吳為民是其中的佼佼者。
因此吳教授曾經多次呼籲所有的年長老師、科學家與教授們,給年輕人更多的學術民主與自由,更多的創想空間,哪怕是異想天開。他認為如果有這么一種寬鬆的學術環境,有著這么多才華橫溢的年輕人的文明古國,別說是一、二個諾貝爾獎,中國成為產生許許多多的諾貝爾獎的大國,也是完全可能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