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潤暉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血液腫瘤中心、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科室副主任。1991年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兒科系,1991年至今在北京兒童醫院血液病中心工作,從事兒童血液病-出凝血專業。曾於2000-2001年在法國巴黎Robert-Debert醫院血液-生物實驗室進修出凝血一年,獲巴黎七大“專業繼續深造學位”,2004年初到法國巴黎血友病中心進修3月,學習血友病及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診斷治療。
2019年7月,入選“中國好醫生”月度人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吳潤暉
- 畢業院校:首都醫科大學兒科系
- 教學職稱:碩士研究生導師
- 執業地點: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詳細介紹,社會任職,獲得榮譽,專家特長,出診信息,技術團隊,所在科室,
詳細介紹
吳潤暉、血液腫瘤中心、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科室副主任。
(1)開展先天性出血性疾病工作,著手開展北京兒童醫院的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註冊登記工作,到目前為止註冊登記血友病病例超過800例;2006年正式成立兒童血友病綜合治療團隊,目前已有涉及血液、護理、實驗診斷、理療、放射、口腔、整形外科、心理共有12人的綜合治療團隊;開展兒童血友病綜合治療工作達5年以上;建立兒童血友病專業門診,設立常規制度及建立隨訪制度;曾7次舉辦組織全國範圍的兒童血友病專業會議;多次舉辦兒童血友病夏令營、冬令營及家長教育活動,義務擔任”中國血友病之家”的顧問醫生已十年;2005年-2008年參與首都發展基金資助的“北京地區血友病診治協作網路”項目,承擔兒科分課題。參與國際血友病交流工作,同國際兒童血友病預防治療組協作完成“CHOKLAT”的中文版制定、認知訪談工作,並進一步開展效度評估。
(2)開展獲得性出凝血疾病工作,重點為兒童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開展大宗病例(超過400例)前瞻性隨訪工作、兒童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二線治療及危重症治療探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目前是ICIS的成員;開展兒童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免疫機制研究、並同美國史丹福大學建立合作關係,開展兒童慢性/難治性血小板減少症免疫機制研究。2007年-2010年參與了衛生部資助的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關於“ITP精確診斷和定向干預”課題,作為兒科部分負責人。
(3)積極開展兒童血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4) 2008年開始擔任碩士生導師,目前共指導碩士生10人,在讀5人。
(5) 2011-2013年作為負責人承擔IFN-r/STAT1信號途徑在兒童ITP發病中的機制研究課題(北京市自然基金7122085)。
(6)作為項目負責人在研課題為國自然“Th17/Treg軸失衡在兒童重型血友病A抑制物產生中的作用研究”(項目批准號81341018)項目。
社會任職
2004年-至今 中國血友病治療協作組(HTCCNC)成員
2005年-至今 北京血友病治療協作組成員.
2007年-至今 中華血液學會-止血血栓組成員
2007年-至今 “血栓與止血學”雜誌編委,“社區醫師”編委
2009年-至今 中國小兒急救醫學 編委
2008年-至今 HTCCNC-兒童組 組長
2012年-至今 中華兒科雜誌審稿專家
2012年-至今 中國血友之家(北京學友之家罕見病關愛中心)醫學顧問
2012年-至今 Haemophilia雜誌中文版編委
2012年-至今 首都醫科大學血液學系成員
2013年-至今 國際兒科學雜誌專家
2014年-至今 首都醫科大學血液學系副主任
獲得榮譽
2019年7月,入選由中央文明辦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組織的“中國好醫生”優秀醫務人員。
專家特長
兒童先天性出血性疾病、兒童血友病、兒童先天性血小板疾病、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疾病、兒童先天及獲得性血栓性疾病
出診信息
時段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
上午 | 特級門診 | ||||||
下午 | |||||||
夜晚 |
技術團隊
吳敏媛、王天有、鄭胡鏞、石慧文、謝靜、張瑞東、張永紅、金玲、楊菁、段彥龍、馬曉莉、張大偉、金眉、吳潤暉、蘇雁、張蕊、張莉、廉紅雲、秦茂權、王彬、周翾、朱光華、姜錦
所在科室
血液腫瘤中心
1955年在胡亞美院士的領導下建立兒童血液科;1976年率先在國內開展小兒白血病臨床科研工作;1998年血液專業被評為北京市重點學科;1999年成立了集臨床、科研、教學及培訓為一體的全國最大的兒童血液腫瘤中心:中心共設四個病區(包括四間層流病房)及血液病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