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淞區志。《吳淞區志》三閱寒暑,歷經艱辛,終於成書出版了,這是寶山區繼新編《寶山縣誌》之後又一部社會主義新方誌的問世,值得慶賀。
序,凡例,總述,
序
《吳淞區志》三閱寒暑,歷經艱辛,終於成書出版了,這是寶山區繼新編《寶山縣誌》之後又一部社會主義新方誌的問世,值得慶賀。
吳淞地處黃浦江、長江交匯處,是上海市的水上北大門。吳淞區原是寶山縣的一個鄉,隨著城市建設的需要,民國17年(1928年)從寶山縣劃出,劃歸上海特別市後建為區,並經歷了三建三撤的歷史過程,歷經60多年的風雲際會,吳淞地區已從農村漁港向城市化發展,起了深刻的變化。這一過程的歷史,在已經出版的新編《寶山縣誌》中,有簡略的交代。但從吳淞區在上海市所處的軍事要塞、水上交通北大門,解放後又是發展中的衛星城和工業區這些特殊地位來看,縣誌的記載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有必要專門編修一部《吳淞區志》,比較客觀地反映吳淞地區的主要面貌。
早在明、清時期,吳淞地區曾編修過《吳淞所志》、《吳淞志》、《吳淞新志》、《吳淞里志》等,可是這些寶貴史冊已散失;編修新的《吳淞區志》,又是在吳淞區建制已經撤銷,原有機構、人員或撤併、或離散,檔案資料殘缺,歷史上區的境域變化多的情況下進行的,經蒐集的資料也缺少系統性和可比性,所有這些,給新志的編修帶來了極大的難度。然而,編修人員還是遵循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按照內容決定形式的原則,採取了條目體的體例,記述了境域範圍的歷史變遷和發展變化,本著顯特不求全的要求,採擷和保存了大量本地區珍貴的、獨特的歷史資料。全志以總述、大事記統攝全志,下設政治、經濟、城建、文化、人物、社會、綜合類分篇共25篇,82萬字。其間,既反映了優勢和成功,又實錄了弱勢和挫折,既可供有關方面借鑑,也為後人留下彌足珍貴的歷史足印。新編《吳淞區志》觀點正確,時代性強,地方特色鮮明,資料翔實,記述得體,文字謹嚴樸實,是一部頗具新意的社會主義新方誌。
編修新的《吳淞區志》,是一項比較艱苦的文字工程。全賴中共寶山區委、區政府領導的重視和關懷,全體修志人員,尤其是幾位離、退休的老同志,為此傾注了大量心血,三載拼搏,幾經琢磨,終於一氣呵成,完成了這一傳世之作。本志的基本功能主要在於保存歷史資料,起“存史”作用,其中也包含著“資政”、“教化”的作用。80年代,我曾在吳淞區主持工作,今日對《吳淞區志》的成書、出版,深懷欣慰之情,謹為之序。
凡例
一、《吳淞區志》遵循實事求是原則,力求翔實、準確地記述吳淞地區歷史的發展和變化,反映區情特色,儘可能多的保存地方史料。
二、本志上限一般以民國17年(1928年)第一次建立吳淞區時為限,需溯源者適當上溯鑒於1988年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吳淞區,到1988年9月完成撤區任務,因此下限定為1987年底,1988年撤區任務完成以前的史料,仍儘可能作適當反映。
三、吳淞區建制曾多次建撤,境域多變。本志記述內容以吳淞區建制存在時的史實為重點。對原寶山縣劃入吳淞區的區域,在劃入之前的史實,如無重大價值的,一般不作追溯和記述,避免與《寶山縣誌》重複。對已劃出的地區,適當作簡要的交待,以保存當時的整體面貌。
四、本志以述、志、傳、錄為主要表述形式,輔以圖表。以總述大事記統攝全志,下設25個篇,採取條目體記述方法,各篇設類目、條目、子目三個層次,以條目為主要載體。為加強志書的整體性,各篇均設無標題小序,類目根據需要設無標題概述,以反映總貌,揭示事物的發展軌跡。
五、本志遵循不為生人立傳慣例,立傳人物系對吳淞區社會、經濟發展有影響的人士和社會著名人士,排列以卒年為序,收錄下限至擱筆時為止。
六、本志1949年5月26日吳淞區解放前的紀年均用歷史紀年,一般在同一條目首次出現時夾注公元紀年,解放後用公元紀年。凡以“年代”指稱的,均系20世紀。
七、本志所用統計數字,全區性的原則上按區統計部門的統計資料,業務資料參考各部門統計。1955年前的人民幣已按新幣制折算。部分歷史資料所用計量單位,為保留史料原貌,未予折算。
八、本志資料主要取自寶山區檔案館保存的吳淞區歷史檔案和解放前的《上海市年鑑》等圖書報刊,也參用了近年的有關研究成果和文章,以及有關人士的口碑和回憶資料。
總述
(一)
吳淞區位於上海市北部,地處長江與黃浦江交匯處的吳淞口,是水路進入上海市區喉,也是上海重點建設的重工業區、現代化外貿港區和新發展的城市地區。1987年管轄區域:北銜長江口;東臨黃浦江;南以軍工路、何楊鐵路支線及長江路,分別與楊浦區、寶山縣接壤;西至盛川路、北泗塘與寶山縣交界。南北縱深14公里,東西最寬處5.5公里、最窄處1.5公里,積5445平方公里。下轄5個街道辦事處,78個居民委員會,常住人口 61906戶,220284人。
吳淞原是江蘇省寶山縣的一個鄉,民國17年(1928年)7月劃歸上海特別市,建為吳淞抗日戰爭日偽統治期間,分屬上海市市中心區和寶山區。抗戰勝利後恢復區建制,稱上海市第二十三區(後稱吳棉區)。解放後吳淞區經歷了三建三撤,三次建區具有三種不同功能,在三不同的地域上。1956年併入北郊區以前的吳淞區,轄吳湘鎮及其周圍農村,以農村為主,屬市郊區;1960年上海市規劃在吳淞建設以鋼鐵工業為重點的衛星城市,重建吳淞區,地東、浦西,是管理國營大工業為主的城市區。1964年上半年原屬吳淞區領導和管理的工業、業劃歸市有關工業局和公司管理後,區建制撤銷。1978年寶山鋼鐵總廠在長江口南岸動工興建,吳淞被列為上海市重點建設的北翼,重點發展鋼鐵和能源。為全面規劃地區建設,加強行管理,保證寶鋼等重點工程的順利進行,在寶鋼地區辦事處的基礎上,再次建立吳淞區,境域黃浦江口推進至長江口沿岸,屬管理地方行政的城市區。再建的吳淞區與寶山縣的境域犬牙錯,被包圍在寶山縣境內,而寶山縣的縣級機關又駐在吳淞區境內,形成“一塊土地,二個主人的局面。1988年1月為理順行政關係,統一規劃地區建設事業,經國務院批准與寶山縣一起“撤二建一”,建為寶山區。解放後,吳淞區三建三撤的經歷,也是吳淞地區從近郊農村和港鎮向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也顯示這個地區的特殊性。
(二)
吳淞為“水陸要衝,蘇鬆喉吭”,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清兩代境內設有吳淞江守御所、吳淞營、湘防營等軍事機構,並築有西、北、南、獅子林4座炮台,扼守長江門戶。鴉片戰爭松之戰,江南水師提督、上海市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陳化成率部在西炮台抵抗英軍入侵,英勇殉國。吳激失守,長江門戶洞開,清政府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上海市作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開埠。辛亥革命爆發,吳淤軍警易幟反清,對上海全局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30年代發生的一二八、八一三兩次徽滬戰爭,中國軍隊都曾在吳淞與日軍浴血奮戰,展開殊死斗。列強對中國發動的歷次侵略戰爭,不管戰場在何方,吳淞往往受到影響,侵略者或以軍艦鎖港口對中國施加壓力,或由此登入進入腹地。一百多年來的風雲變幻,使吳淞這塊彈丸之地成為中國近代屈辱歷史的見證。
吳淞,具有革命鬥爭的光榮傳統。中國共產黨創建後,吳淞就成為上海革命勢力和反治反覆較量的前哨陣地之一。早在民國12年(1923年),中共上海地委就在吳淞建黨,王荷波鄧中夏、李立三、張秋人等革命先驅多次到吳淞指導建黨建團,籌建工會,同年發展了第一批黨員,成為上海近郊建黨較早的地區。大革命時期吳淞地區的工人民眾英勇地參加了震撼世人的上海三次工人武裝起義。第三次工人武裝起義在中共吳淞部委領導下,不僅順利完成吳淞的戰鬥任務,還到南市、閘北等區進行有力支援,譜寫了吳淞革命鬥爭史上的光輝篇章。蔣介石發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共產黨人在吳淞堅持地下鬥爭,兵運和農運仍十分活躍,雖時時遭到民黨血腥鎮壓,但革命火種不斷。抗日戰爭期間的近郊區工作委會員、工人運動委員會和新四軍吳淞情報組、吳淞採購點等都在吳淞進行隱蔽活動。解放戰爭期間的藻北(吳淞)分區委組八廠、張華浜碼頭等處都建有組織,發動工人開展護廠鬥爭,迎接解放。解放上海戰役,人解放軍在浦東、浦西鉗制住吳淞口,宣告國民黨軍隊在上海頑抗的最終失敗。在長期的革命爭中,共產黨人在吳淞前仆後繼英勇鬥爭,余立亞、王再生、邢土貞、王登科等革命先烈的壯犧牲,對吳淤人民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在吳淞接受黨的教育,走上革命道路,後來在祖國各地英勇捐軀的革命烈土,更是不可勝數,大革命時期的中共南京市委書記孫津川、紅二師師長董仲明等烈士,都是突出的典型,令人緬懷。
(三)
吳淞以江海浩瀚、百阿爭流的吳淞口得名,扼據江口,向有“重洋門戶”、“七省鎖鑰”之稱,憑藉其優越的水陸交通條件,歷來被視作開發的寶地,早在清同治及光緒初年,已辟有海關、鐵路、碼頭和郵電通信。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根據各國領事多次要求吳淞開埠的建議,清政府將吳淞自闢為有別於上海租界和允許外商在此經商的通商場,吳淞第一次開埠,並將國內第一條營業性鐵路——淞滬鐵路重新從上海築到了吳淞。一時辟街築路、批地造房、列肆成市,頗成氣候。後隨著黃浦江的疏通,外商投資益集中於上海,吳淞首次開埠未獲顯著成果,但為吳淞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列強忙於戰爭,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提供了良機,有識之土把目光又投向吳淞這塊寶地,大戰甫停,即籌備吳淞第二次開埠,公推實業家張春主其事。由於當時國內政局動盪不安,開埠涉及的各方利益爭執牽扯較多,加上經費籌措艱難,美好的願望和計畫未能立就,直到民國10年(1921年)才設吳淞商埠局,戰後各國資本勢力捲土重來,以致失去了良機,民族工商業拳劃的吳淞開埠又一次告吹。但這期間有一批近代工業在吳淞生根,初步形成以機械、紡織為主體的工業基礎。南北洋魚船紛至沓來,到滬的半數魚貨在此集散,促進了商業、手工業的繁榮,吳淞鎮發展成為有800多家工商業戶的港口城鎮,為吳淞的發展開創了局面。
民國18年上海市政府制訂《大上海計畫》(即《新上海建設計畫》),將吳淞定為商港區,薀藻浜一線為工業區,計畫開挖人工運河溝通薀藻浜與吳淞江,使吳淞成為上海水上樞紐之一;從寶山鎮到市中心,再往南接上南路,辟上海市的南北幹道。按此計畫開發,吳淞將成為上海最具發展規模的商港區。由於歷史條件的限制,隨後受一二八、八一三兩次松滬戰爭的摧殘,不僅計畫落空,連同已建成的基礎也幾乎化為烏有,且使吳淞長期處於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之境地。
民國35年以後,上海都市計畫委員會先後制訂《上海區域計畫總圖》和《上海都市計畫》等,都曾對吳淞這塊寶地的開發作出了規劃。諸如在吳淞建新港,在吳淞薀藻浜北建立挖入式港池;建設吳淞經市區外圍至閔行的高速幹道;在何家灣設新的編組站,使鐵路、港口及工業區直接聯繫。這些計畫雖有一些已經在醞釀和啟動,但隨後因國民黨發動內戰,使計畫的實施失去相應的經濟能力而告吹。直到1949年5月建立人民政權後,吳淞這塊寶地才開創了新天地。
1956年,吳淞列為擴散市區工業和疏解市區人口的十個近郊工業區之一,進入新一輪開發的啟動階段。特別是1957年和1958年期間,全市一批冶金、化工的重大建設項目紛紛在吳淞落戶,擴建上鋼一廠,新建生產特殊鋼的上鋼五廠、上海鋼管廠、上海鐵合金廠、上海硫酸廠、吳淞化工廠等骨幹大廠,使吳淞地區沿長江路、逸仙路、同濟路、泰和路一線,成為一個工業帶,形成以冶金、化工為主的吳淞工業區的雛形。同時還在黃浦江沿岸新建上海港第九裝卸作業區,承擔上海對外貿易貨運。隨著工業的發展,為解決工人的就地生產、就近生活,新辟泗塘、海濱兩個工人住宅區和相應的市政配套設施,使吳淞地區的面貌煥然一新。1960~1964年間吳淞區,還把上鋼三廠、上海煉油廠等大型企業歸入管轄範圍,成為上海市鋼鐵工業、化學工業的主要分布區。工業產值從1949年不足3000萬元上升至1960年的16億元。
進入80年代後,在改革開放大潮的推動下,吳淞的開發建設逢上極好的機遇,進入突飛猛進階段。1987年區域內全民、集體所有制工業、交通運輸、建築企業發展到280家,年產值61.26億元,創利4.10億元,其中1978年在區境長江口南岸占地13.75平方公里的建國以來國內最大的投資項目、特大型冶金企業——寶山鋼鐵總廠的興建,對吳淞的建設起了極大的動作用,實現從城郊型地區到城市化地區的轉變。這期間,配合寶鋼建設,原有的洶塘、海濱兩個新村地區大面積擴建,並在寶山、果園、月浦等地新辟三個居民生活區,按現代城市道路標準新建27條道路,營造300多萬平方米的新村住宅和多功能公共建築群,水電煤等市政設施配套,教衛文體場所齊全,交通便捷,綠地遍布,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全區人口從1980年初的9.26萬人發展到22萬人。人口的增加,購買力的提高,帶來商業的繁榮,在牡丹江路建立區級商業中心街,全區1987年商業銷售額達5.81億元,比1951年694.67萬元增82.6倍,比1982年2.24億元增加1.6倍。在寶鋼建設同時,沿江地帶張華滋、軍工路兩個貨櫃海運碼頭建成投產,寶山貨櫃碼頭加緊建設,22個萬噸級碼頭,承擔著全市80%的貨櫃進出口任務,年貨物吞吐量1000萬噸,居全國港口之冠。石洞口一地興建兩座國內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上海石洞口發電廠和華能上海石洞口第二電廠建成後,兩廠裝機容量達到240萬千瓦。昔日的農村漁港現今已成為上海重要的鋼鐵、能源基地,以及全國最大的貨櫃吞吐港口。今日吳淞,到處可以看到舊宅在改造,新樓在崛起,道路在延伸,小區在拓展,高樓林立,廠房林比,商船雲集,交通繁忙,商業興盛,處處顯露勃勃生機,一個城市化新吳淞已經初具規模。物阜年豐,1987年區財政收入達到3.1億元,人民安居樂業,區內工業、交通、運輸、建築、財貿等部門容納了17萬名職工,居民中的7000多名閒散勞動力大部分被安排進22個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合作聯社工作,被征地的農民中有1.2萬多人進入工廠、商店當了職工,還有2000多名老人每月領取養老補助金安享晚年;有2000多戶個體戶在區內從事商業、飲食、服務等行業,為社會拾遺補缺,從而創造較為安定的社會環境,吳淞進入了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
(四)
吳淞,在經濟發展同時,文化建設上也有過值得追憶的過去和較快發展的今天。吳淞的近代教育事業興辦較早,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開始,就辦有新式學制的學塾和國小。光緒三十一年馬相伯、嚴復在吳淞提鎮行轅創辦復旦公學(今復旦大學前身)。光緒三十二年兩江總督撥吳淞炮台灣公地建中國公學。民國6年(1917年)同濟醫工專門學校(今同濟大學前身)從上海遷來吳淞。民國12年在吳淞設有國立政治大學。以後又有第四中山醫學院設立。同期還有水產、商船、海軍等專科學校在境內建立,吳淞一度成為高等學府較為集中之地。20年代的平民教育活動也在吳湘地區廣為開展,這對啟迪民智,提高社區文化水準起了催化作用。吳淞還有創辦較早的圖書館,即光緒二十五年在吳淞鎮開設的吳淞藏書會,還有近郊第一批創辦的公共體育場和醫院。民國18年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與上海市衛生局合作組建的“吳淞衛生模範區”,更屬全國首創。惜在兩次淞滬戰爭中,大學園區和衛生模範區全部被毀,文教衛生事業元氣大傷。到解放前夕,全區沒有影劇院、公共體育場和公共圖書館,僅有1所衛生所、1所中學、14所國小,有近30%的學齡兒童失學。
解放後,普通教育不斷發展,在1952年就基本解決學齡兒童入學問題,助年代又在全區普及了國中教育,並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1987年全區有普通中學13所,中專職校4所,國小19所,幼稚園20所,另有業餘大學、電視大學分校及成人中專各1所,境內市屬大型企業也辦有技工學校和專科學校。學校校舍翻新,教學設備也有較大改善,中國小共配有電腦177台,電影放映機25台,並建立了語音實驗室。
醫療事業發展很快,醫療單位從解放前的1所、18名醫生,發展到1987年有醫療機構202所,醫務人員3655人。霍亂、天花、白喉、麻疹、流腦、瘧疾等危害人民健康的傳染病已絕跡或基本消滅。生活、衛生條件的改善,使全區人均期望壽命提高到男為73.35歲,女為75.61歲,已接近已開發國家水平。
科技、文化、體育也都有發展,全區有科技學會12個、文化館站8座、圖書館12家、影院劇場8座,體育場所有球類房、射擊場、擊劍房、游泳池等多處,寶鋼體育場更具一定規模。歷年來,開發了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材料,取得不少成果和效益。文化活動活躍,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吳淞信鴿在國內重大放飛比賽中屢屢奪冠,飲譽鴿界。
(五)
一百多年來,吳淞從農村漁港到城市新區,經過了曲折艱苦的發展過程,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美好的願望才變成了現實。撫今追昔,深感今日成就來之不易,繼往開來,更感信心百倍。1988年1月,為有刊於上海城市總體規劃的實施,加快北翼地區的開發建設;有利於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改革,避免“一塊土地,兩個主人”的問題;有利於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充分利用優越的地理位置,安排各項建設事業,更好地為這一地區的生產建設和民眾生活服務;有利於加強城市和農村的結合,促進城鄉一體化,為擴散大工業提供條件;有利於緩解城鄉矛盾,更好地發揮農村為城市服務,城市支援農村的作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吳淞區和寶山縣建制,合建為城鄉一體的寶山區。區縣合併後,為吳淞地區的發展提供了更廣寬的活動空間,增添了充沛活力,可以預期的未來,這裡將有更大的發展,更大的進步,吳淞人民一定會在新歷史發展中,再創輝煌、再上台階,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