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民(中國作協會員)

吳海民(中國作協會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海民 (1955~),中國作協會員 河南內黃人。中共黨員。吳海民最近推出的長篇紀實作品《大國的較量》,第一次向公眾披露了上世紀80—90年代,中美兩國就智慧財產權問題談判的全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海民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內黃
  • 職業:新聞文學家
  • 畢業院校:吉林大學中文系
  • 代表作品:《審判海盜》、《金元新聞》、《書號魔方》
簡介,職業生涯,人物影響,個人感言,關於新聞解讀類報紙,關於社區報,貢獻及榮譽,貢獻,榮譽,

簡介

河南內黃人。中共黨員。1977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200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1970年應徵入伍,歷任空軍報務員,政治部幹事,警衛連指導員,《空軍報》編輯。1988年起歷任《新聞出版報》總編室副主任,記者部副主任兼機動記者組組長、新聞部主任,中宣部出版局調研員,新聞出版署音像司副司長,《中國引進時報》總編輯,《京華時報》總編輯,《京華時報》社長,京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人民日報高級記者,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中國都市報研究會副會長。
吳海民吳海民
吳海民先後在2001年、2005年、2006年被評為中國傳媒十大人物,2007年被評為中國報業十大領軍人物。1983年開始發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報告文學《審判海盜》、《金元新聞》、《書號魔方》等多部,《走向伯爾尼》獲“當代文學獎”。

職業生涯

吳海民說,自創刊之初,《京華時報》就將自己定位為一份主要面向北京地區的、大眾化的、市場化的、綜合性的報紙。走地域化路線,做足本地的新聞,這在它的廣告語中也體現地很明顯:“《京華時報》——北京人的都市報”。因而它的本地新聞一直都占有很大的比例,並持續保持著比競爭對手的明顯優勢。
吳海民吳海民
至於在廣告增長方面,《京華時報》的致勝秘笈則主要因為機制的不同。《京華時報》的廣告是公司化管理,實行嚴格的公司化運作,採取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它的好處,就在於使決策、執行、監督等職權嚴格分開,既最大程度的保證決策的正確性,也最大程度地發揮經營班子的責任和權力。董事會制定的各項指標,都得到了不折不扣的完成。這是從大的機制上來“鎖定”。
到了具體廣告運作上,京華實行的是多管齊下,一是全面實施廣告代理制,最大限度的依靠那些有資源、有能力、有合作意向的廣告代理公司;二是分類廣告採取招標投標的包版制,進行年度合作;三是自營廣告,京華有自己的一支很強的廣告經營隊伍,保持與眾多廣告客戶的直接溝通,將優勢信息直接傳達到客戶那裡。 其實,更早在2001年《京華時報》創刊前,人大的教授就曾為它做了市場調查,抽樣報告顯示北京民眾對報紙的可承受最高價格是1.04元。但是後來經過反覆權衡,最後還是定在了5角錢上。因為當時《北京晚報》《北京晨報》、《北京信報》都是5角錢,市場早已達成默契。而京華作為一個新辦報紙,是沒有權力修改這個價格體系的,而且讀者也不會認。
吳海民一再地強調道:“價格問題始終是一個很要害的問題,過去傳統做報紙的人對價格不是特別敏感。但其實價格是一個最核心的問題,價格不單單是槓桿,價格實際就是生命。一個好的產品價格不單單是要看成本,還要看市場,看市場能夠接受的。讀者靠什麼來接受你的價格,他不僅僅是靠他的消費能力,還要看市場的約定俗成。”“尤其是現在報紙市場已經開始萎縮,已經被其他媒體衝擊得很被動。在這個時候報紙應該選擇的不是漲價而是降價,不是降價而是免費,以後免費日報一定會大行其道……”

人物影響

2005年5月,吳海民提出“都市報的冬天提前來到了”的判斷,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隨後他發表了《中國媒體大變局》的長文,對媒體變局和報業未來趨勢進行了全方位的深入分析和清晰預測,引起了持續至今的一場大討論。有人反對,有人贊同。
吳海民吳海民
吳海民一開始就說:如何認識國內報業目前所處的歷史發展階段,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他認為,報業已經處在“衰退期”的起始階段。2005年他提出的“報業的冬天”還只是一個形象的比喻,而“報紙衰退期”這個理論上的界定,則是對報紙生命周期和發展階段的理性表述。他說,對報業“衰退期”的研究與思考,應該是當前報業經營研究領域的首要課題。因為,如果弄不清我們今天身在何處,就不可能知道我們從哪裡出發走向明天。
2005年,吳海民認為中國報業出現了一個歷史性的“拐點”,並預測2006年報業經營將會持續低靡。事實已經一再證明了他的這個判斷。吳海民說,最近他一直在思考報紙的“衰退期”問題。當然,這個概念可能還會引起爭議。
傳統報紙的衰退之不可逆轉,吳海民認為主要基於兩個方面的判斷:一,媒體的生態環境和結構布局已經發生巨變;二,媒體的生產方式和傳播方式正在發生質變。特別是網際網路的發展,將徹底顛覆原有的媒體格局。這個後來居上的第四媒體被譽為“一網天下”。作為媒體形態的集大成者,它兼具文字、聲音和畫面等各種功能於一身。而且,還迅速發生裂變,衍生出花樣繁多的數字媒體,網路電視數位電視樓宇電視電子報紙、線上新聞、手機報紙、電子雜誌、流媒體、自媒體。應該看到,從紙介質到數位化,從原子到比特,從勞動密集型到技術密集型,從人工投遞到網路傳輸,媒體生產力的正在呈現質的飛躍。

個人感言

關於新聞解讀類報紙

關於新聞解讀類報紙,吳海民認為是有出路的。他說,在網路社會裡,新聞是海量的,信息是爆炸的,但需要篩選,需要歸類,需要分析,需要解讀。對一些重大事件,需要進行追蹤和深入剖析,不僅告訴讀者“發生了什麼”,還要告訴讀者“為什麼發生”,提供理解和認識新聞事件的思路和方法,讓讀者分享新聞事件背後所蘊含的社會價值。傳統觀點認為,報紙就是一張新聞紙,但隨著網路媒體特別是移動媒體的大發展,報紙承載的新聞第一發布功能將會弱化。我們歷來把都市報當成“新聞快餐”,但以後再快也快不過網路和手機。在網際網路時代,“快”不再是報紙的優勢,“深”則有望成為報紙的特色。這些年,都市報熱衷於披露社會的“原生態”,色情暴力有聞必錄,這么做過去可以,但以後可能不靈。因為網上的信息更“原生態”,部落格的文章更“原生態”。報紙作為肩負有社會責任和使命的新聞機構,要回答的問題更多,更深刻。過去的記者僅僅滿足於是一個新聞的記錄者,但在未來,僅僅能作記錄而沒有思想的記者是沒有出息的。按一位傳播學者的觀點,未來的記者應該成為“社會學家”。正是基於對傳媒發展未來的深刻理解,吳海民認為新聞解讀類報紙應該是一條出路。
吳海民吳海民

關於社區報

關於社區報,吳海民的思考也是相當成熟的。什麼是社區報?美國學者的定義是:“服務於城市中某個特定區域、強調其歸屬性和認同感的報紙”。美國的全國性社區報組織NNA的定義說,社區報唯一的標誌性特徵就是它“對某個特定社區的服務性和歸屬感”。吳海民認為,這裡面有三個關鍵字,一是特定社區,二是服務性,三是認同感和歸屬感。社區報是個廣義概念,應該包括小城市的報紙和大城市的成熟社區報紙。他說,這類報紙目前尚未得到開發,從未來看將充滿希望。大城市的社區化發展是一個趨勢,這表現為社區的人口越來越集中,社區的服務市場逐漸形成,社區的居民們具有共同利益,社區正在成為居民的重要交流環境。在談到社區報與網路的比較時,吳海民說,網路把身邊的事情傳到更遠的地方,越來越信息全球化,而社區報則更拉近了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更突出了信息的接近性。網路使人連的更遠,社區報則使人連的更近;網路可以觀天下,社區報則可知冷暖;靠網路聯絡全球市場,靠社區報聯絡街坊鄰居。
關於免費報紙,吳海民認為,也是報紙在“衰退期”的一種嘗試。現在免費報紙不僅風靡整個歐洲,而且席捲美洲大陸。每個星期世界上都會有一份新的免費報紙誕生。其總發行量高達3000萬份左右,大約占歐洲報紙發行量的20%。但他也認為,儘管免費報紙在歐美大行其道,在亞非也掀起波瀾,但在國內的報紙市場卻步履蹣跚。他認為,從目前看,免費報紙還不可能在中國市場上長驅直入。這是由中國的具體國情決定了的。國內確實有一些市場障礙。如,擔心免費報紙會不會被當作廢紙大量收購賤賣,這樣的情況在國外沒有發生過,在國內卻有可能發生。再說,免費報紙是一把雙刃劍,既是“衰退期”報紙的一條發展思路,也可能會導致大批報紙加速關門。儘管免費報紙在國內的發展可能存在負面問題,但吳社長斷定,其未來的發展趨勢不可阻擋。
吳海民還提醒說,向數位化轉型是一個艱苦的複雜的過程,切忌一哄而上,遍地“小高爐”、到處“小煤窯”,那樣會造成新的浪費。應該集中有限的資源,加強產業組織之間的聯合,有所為,有所不為,打造強勢報業數字傳媒。

貢獻及榮譽

貢獻

作為京華時報的創始人,吳海民帶領報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七年來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成為北京地區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報紙之一。近幾年京華時報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中逆市上揚,啟動新的五年發展戰略規劃,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吳海民結合報業實踐深入研究媒體產業經濟及經營管理,創立媒體企業建設的“媒體木桶模型”,做出深刻揭示媒體演變發展規律的“中國媒體大變局”等一系列重要論斷,引起業界的強烈反響,反映了中國報人的遠見卓識,也在一定意義上推動了整個報紙產業的戰略轉型。

榮譽

出版有《金元新聞》、《書號魔方》、《審判海盜》、《新聞出版風雲》、《中國敏感地帶》等著作十餘部,中篇報告文學《走向伯爾尼》獲"當代文學獎"。近年結合報業實踐深入研究媒體產業經濟及經營管理,創立"媒體木桶"理論模型,提出“贏家通吃是報業競爭的必然結局”、“都市報的冬天提前來到了”等一系列重要論斷,全面分析報業走勢的《中國媒體大變局》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先後被評為“2001年中國媒體丰神榜”,2005年“媒體創新十大人物”、“最有影響的十大媒體人物”、“中國報業十大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