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長橋 》是由宋朝出版的一部作品,作者是王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江長橋
- 作者:王令
- 年代:宋
《吳江長橋 》是由宋朝出版的一部作品,作者是王令。
《吳江長橋 》是由宋朝出版的一部作品,作者是王令。老匠鐵手風運斤,一挾刃入千山髠。明堂有在不見用,此為失地猶濟人。西巨澤江海通,獰風撼地波撐空。當道獨能支地險,更東安得與天窮。莫比垂天紳,莫比跨地帶。渴龍枯死乾...
長橋村,由長渠港、虹呈港、方家橋、長田圩等合併而成的長橋村地處七都鎮西南,東南與吳越、群幸接壤,西與東廟橋、豐田相接,吳越大道和230省道貫穿而過,總面積3.8平方公里,其中耕田1955畝,桑地508畝,水產養殖250畝,苗木種植...
吳江長橋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於2006年08月21日在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陸麗英,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廢舊物資回收。(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等。企業信息 ...
《夜泊吳江長橋宿垂虹亭》是元末戴良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原文 閃閃練月宵,稜稜素秋節。舍棹上孤亭,臨江候歸客。佳人殊未來,幽意為誰適。徘徊當夜半,彷佛去天尺。仰接銀河橫,俯照星緯逼。直疑穹壤連,豈有人世隔。飄飄形...
《吳江長橋圖》是明代詩人鄧林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東南水患說姑蘇,誰作飛梁鎖太湖。餘勢直從江海泄,奇功疑有鬼神扶。疏林隱約漁村遠,巨浸微茫釣艇孤。老我登臨猶未遠,臨風嬴得一披圖。作者簡介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
《與黃南窗陳直卿吳江長橋晚望》是元代詩人黃玠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倚闌楓落吳江暮,地坼天傾百川注。飛梁千尺虹影垂,人生南北多岐路。古來吳越爭為家,句踐未足輕夫差。鳥喙不可同富貴,范蠡亦乘浮海槎。五湖水落三江口,西施...
《吳江長橋奉和邃庵閣老》是詩人陸深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長年此地往來過,風景時時付短歌。千尺臥龍如未起,水光山色柰愁何。作者簡介 陸深(1477―1544),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松江(今屬上海)人。弘治十八年(1505)...
《游吳江橋》是明代詩人王世貞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吳江長橋天下稀,七十二星煙霏霏。橋上酒胡青簾肆,橋邊浣女白薴衣。桃花水漲月初偃,蓮葉雨晴虹欲飛。北客風塵初極目,倚闌秋色澹忘歸。作者簡介 王世貞(1526-1590),...
長橋中心國小創建於1911年,與辛亥革命同庚。地處蘇州市區南郊,西臨上方山麓、石湖風景區。學校簡介 校園總面積37500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多平方米,綠化面積25000平方米。現有教職工71人,學生759人,六個年級18個教學班。學校專用教室配備...
長橋美人……… 187 吳江長橋鄭氏媼……… 189 飲馬橋的傳說……… 190 浮玉洲橋橋名的由來……… 192 研究篇 垂虹橋的歷史及其價值……… 194 附錄:蘇州市吳江區橋樑類文物單位統計...200 後 記……… 206 ...
垂虹橋素以“江南第一長橋”聞名遐邇,位於蘇州市吳江區東門外,舊名利往橋,俗稱長橋,始建於宋慶曆八年(1048年),其時為木結構,有一座名曰“垂虹”的亭子翼然立於橋心。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重建,為85孔,大德八年(1304年...
垂虹斷橋,舊名利往橋,俗稱長橋,連孔石拱橋。橋位於吳江市垂虹景區,東西走向。東接花園路,西接公園路,南臨垂虹路,北靠垂虹景區。垂虹斷橋現存東、西兩端橋洞16孔(顯露在外),橋長約84米。文物遺存 水則碑 水則碑,是刻在...
位於江蘇省吳江市松陵鎮東門外的垂虹橋,素以“江南第一長橋”而名聞遐邇。垂虹景區是在垂虹橋遺址上建成的公園,占地面積為6公頃。境內一塊巨大的石頭上刻著有關垂虹遺址的傳說,旁邊就是兩截;垂虹古橋;的殘影。基本資料 概況 位於...
行春橋,是宋代修建,位於蘇州石湖風景區上方山路的一半圓拱薄墩九孔連拱長橋。橋為東西走向,全長54米。中寬5.2米,中孔淨跨5.3米,矢高26米,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越城橋西,跨石湖北渚,系九孔石拱橋,初建於宋。
垂虹橋,位今蘇州市吳江區。始創於北宋慶曆八年(公元1048),原為木橋;德佑元年(公元1275?)毀於兵亂,同年重建為85孔。元代大德八年(公元1304)增建至99孔,不久橋又塌塞五十餘丈。直至泰定二年(公元1325)始由知縣張顯祖...
城南街道,隸屬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地處吳中區中部,東枕京杭大運河與郭巷街道相望,南與吳江市松陵鎮相鄰,西與長橋、越溪兩街道接壤,北瀕大運河與蘇苑街道分界,總面積17.8平方千米。2011年末,城南街道轄區戶籍人口31179人。截至...
⑴垂虹:吳江縣一座著名的橋。范成大《吳郡志·橋樑》:“利往橋,即吳江長橋也。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縣尉王廷堅所建。有亭曰垂虹。而世並以名橋。”王象之《輿地紀勝》: “垂虹本名利往,前臨縣區,橫絕松陵,湖光海氣,...
如宋代至明代太湖出口、吳江長橋刻有橫道的石碑,用以量測水位,此碑還刻有非常洪水位。吳江長橋另一塊刻有直道的石碑為記錄每旬水位用,它上面也刻記非常洪水位。寧波水則碑 水則碑,位於寧波市海曙區鎮明路西側平橋街口(原是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