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楚之戰

吳楚之戰

吳楚之戰是春秋後期,吳國楚國爭奪江淮流域控制權的戰爭。

前506年,吳王闔閭、蔡昭侯與唐成公達成協定,共同攻楚。十一月庚午日,吳、楚兩軍對陣於柏舉,吳軍夫概率其部先擊楚軍子常部,子常部兵卒潰逃,楚軍亂,吳軍大舉進攻,大敗楚軍;楚將子常逃到鄭國,史皇戰死,此即柏舉之戰。柏舉戰後,吳軍追擊楚軍至清發,闔閭又大敗楚軍,此即清發之戰。吳軍窮追不捨,楚國左司馬沈尹戌率北面方城來的援軍阻擊吳軍,楚軍又大敗,沈尹戌遍體鱗傷,自知將死,又恥為俘虜,自殺身亡。吳軍五戰五勝,直奔郢都。

吳軍兵臨城下,楚昭王攜其妹季羋畀我倉皇逃亡。吳軍占領楚國郢都後,楚國秦國求救,楚國大夫申包胥哭秦庭,感動秦哀公。秦國發兵救援楚國,幫助楚國收回都城復國。秦軍撤後,楚軍又被吳軍連連擊敗,楚國不得不遷都以避吳軍鋒芒。

基本介紹

  • 名稱:吳楚之戰
  • 地點:江淮流域
  • 時間:前506年
  • 參戰方:吳國、楚國
  • 結果:吳國攻入楚郢都,吳國勝
  • 主要指揮官:闔閭、孫武、伍子胥(吳);楚昭王、囊瓦、沈尹戌(楚)
背景,楚政混亂,吳國崛起,過程,誓師伐楚,柏舉之戰,直取郢都,吳軍暴行,吳國撤兵,後續,影響,

背景

楚政混亂

前516年(楚平王十二年、吳王僚十一年)楚平王卒,子熊壬立,是為楚昭王。昭王年幼,軍政大權掌握在令尹子常手裡。前515年(楚昭王元年、吳王僚十二年),吳王僚乘楚喪、楚昭王初立之機,遣其弟掩余燭庸率軍攻楚國六(今安徽六安東北)、潛(今安徽霍山北)等地。同時派季札訪問“上國”(中原諸國),先至晉,以觀察晉等國動向。楚莠尹然、王尹麇率軍救潛,沈尹戌率軍在窮(今安徽霍丘西南)阻遏吳軍,令尹子常率舟師抵及沙(今安徽懷遠東北)而還,左尹郤宛、工尹壽率軍亦至潛,這樣楚軍先阻後截,吳軍在窮、潛間進退兩難,陷於困境。
吳公子光(闔閭)以為自己是“王嗣”,早有謀王位之志。伍子胥奔吳後,不久投靠公子光。知光欲謀王位,特求得勇士專諸引薦給闔閭。闔閭見吳軍在外受困,國內空虛,正是奪取王位的好時機,於是與專諸謀,在堀室(窟室)埋伏甲士,宴請吳王僚。專諸置劍於炙魚中以進刺死吳王僚,專諸則當場被吳王僚衛士所殺。公子光即位,即為吳王闔閭。季扎回來,“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闔閭又立專諸子為卿,政局很快穩定了下來。
在前線與楚軍對峙的吳公子掩余、燭庸聞訊,分別逃往到徐與鐘吾(今江蘇宿遷北)。楚軍聞吳亂,亦還。當吳國政局穩定後,楚國又因楚昭王新立年幼,費無極乘機陷害郤宛,唆使令尹子常殺郤宛及其族、黨,迫伯氏之族出逃,釀成新的冤案,危害初安的政局。據《左傳·昭公二十七年》載,左尹郤宛,“直而和,國人悅之”,費無極與其狠狽為奸的右領鄢將師視之為眼中釘,就在令尹子常面前誣陷郤宛要暗害子常,子常聽信,即令攻郤氏,並以火燒之。郤宛得知,被迫自殺。子常、鄢將師又殺了與郤宛相好的陽令終(中廄尹)與其弟完、佗,以及晉陳(楚大夫)及其子弟,盡滅郤氏之族、黨。此即“郤宛之難”。
晉陳之族不服,大呼道:“鄢氏、費氏自以為王,專禍楚國,弱寡王室,蒙王與令尹以自利也,令尹盡信之矣,國將如何?”國人對此不滿,議論紛紛。沈尹戌向子常尖銳指出:“三族,國之良也,而不愆位。吳新有君,疆場日駭。楚國若有大事,子其危哉!知者除讒以自安也,今子愛讒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子常只得於這年(公元前515年)九月,殺了費無極與鄢將師,盡滅其族,“以悅於國”。在費無極誣陷郤宛及子常滅郤氏之族、黨時,與郤氏親善的伯氏之族被迫逃亡到吳國,後來伯嚭為吳太宰以謀楚”,楚國又增添了新的敵視力量。
令尹子常是一位“賄而信讒”的人。他信讒言,滅郤氏等三族,迫伯氏逃亡,摧毀了楚國的忠良。又貪利索賄,公然欺凌壓榨來訪之國。據《左傳·定公三年》載,公元前507年(楚昭王九年),蔡昭侯朝楚,帶來兩佩(佩玉)兩裘,一佩一裘獻給楚昭王,留一佩一裘自用。子常想要,蔡昭侯未獻給他,子常竟粗暴地扣留他三年。唐成公朝楚,帶兩匹肅爽馬,子常想要,唐成公不肯,也被扣留三年。後唐人獻馬給子常,子常才讓唐成公回國。蔡人仿效唐人,獻佩給子常,蔡昭侯得釋。蔡昭侯歸及漢時,投玉於水,發誓說:“余所有濟漢而南者,有若大川!”立即赴晉,以其子元與蔡大夫之子為質,請求伐楚。第二年(公元前506年),晉應蔡請,即會宋、蔡、衛、陳、鄭、許、曹、莒、邾、頓、胡、滕、杞、小邾等國國君及周、齊之大夫於召陵,謀伐楚。晉荀寅向蔡昭侯求賂,未得,就以“國家方危,諸侯方二”、“棄盟取怨,無損於楚”為由,勸范獻子(晉主卿)不要攻楚。晉國君臣權衡得失,就辭蔡昭侯而未輕易興兵。召陵之會,雖未伐楚,但與會國之眾,說明楚國失禮於蔡、唐,不得人心,各國不滿。

吳國崛起

當楚國令尹子常為政,“蓄聚不厭,其速怨於民多矣”,對外又欺凌小國,陷於孤立被動之際,吳王闔閭則立志圖強立霸,即位後任伍子胥為行人、伯嚭為大夫,共謀國事。伍子胥向闔閭建議說,要興霸成王,“必先立城郭,設守備,實倉稟,治兵庫”又推薦避亂於吳的齊人孫武,闔閭任以為將。孫武主張改革圖強,與闔閭議論晉六卿強弱,認為趙氏田制,大其畝而輕其稅,可以成功。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孫武、伯嚭等輔助下,國力迅速強大了起來。
吳王闔閭經短期休整後,即於公元前512年(楚昭王四年,吳王闔閭三年),要徐、鐘吾執拘公子掩余與公子燭庸,以清除原吳王僚的勢力。兩公子逃奔到楚國,楚國將他們安置在養(今河南沈丘東南),“將以害吳”。吳王闔閭怒,執鐘吾之君,接著攻徐,引山水灌城,遂滅徐。徐君奔楚,沈尹戌領軍救徐,就滅夷(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把徐君安置在此。經此次戰役後,吳王闔閭為了進一步打擊楚國,就向伍子胥詢問攻楚的戰略戰術。伍子胥回答說:“楚執政眾而乖(多而不和),莫適任患。若為三師以肄(突然襲擊而又速退)焉,一師至(至楚境內),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楚必道敝。亟肄以罷之,多方以誤之。既罷而後以三軍繼之,必大克之。”此即“子胥之謀”,吳王闔閭完全贊同。次年(公元前511年),吳王闔閭即按伍子胥謀略行事,以一軍攻夷、潛、六,楚沈尹戌率軍救潛,吳軍還。吳又用另一軍攻圍弦(今河南息縣南),楚左司馬戌、右司馬稽率軍救弦,進抵豫章,吳軍又退。

過程

誓師伐楚

吳楚之戰爆發後,雞父之戰(公元前519年)吳國大勝以後,楚國在戰略上居於守勢。楚平王於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16年)去世,子昭王嗣立。楚昭王年幼,楚令尹囊瓦執政。囊瓦貪殘庸暴,也寵信費無極,殘殺大夫郤宛、陽令終、晉陳等,楚國內政愈發紊亂,諸侯離心。吳公子光於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殺王僚自立,即吳王闔廬。闔廬延攬人才,重用伍員(伍子胥)、孫武等賢臣,勵精圖治,國家日益富強。
吳國為大舉討伐楚國,於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滅巢、滅鐘離,控制了淮河中游地區。以後,加速西進,於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先後滅掉歸附楚國的小國徐國鐘吾國。然後採納伍員(伍子胥)分全國軍隊為三部,輪番侵敵,“彼出則歸,彼歸則出”之計,疲勞楚軍。同時,於周敬王十年(前510年)討伐越國,以掃除伐楚的後顧之憂。楚國則一面築城防守,一面聯越制吳,但收效不大。
前508年(楚昭王八年)夏,桐(古國,世屬於楚,今安徽桐城北)叛楚。吳王闔閭使舒鳩氏(桐之北,今安徽舒城)引誘楚軍出擊,秋,楚令尹子常果然領軍伐桐、吳,進抵豫章。吳潛師於巢,在豫章打敗楚軍。接著,克巢,俘楚守巢大夫公子繁。《左傳·定公四年》載:“楚自昭王即位,無歲不有吳師。”可見除上述兩起重大軍事行動外,吳軍幾乎連年出動騷擾,楚國應接不暇,疲於奔命。
前506年(楚昭王十年),吳王闔閭以為大舉攻楚入郢的時機已經成熟,就徵求伍子胥與孫武的意見。伍子胥、孫武說:“楚將子常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前已指出,蔡、唐由於受到楚令尹子常的侮辱,耿耿於懷,決心報復。這年春召陵之會,晉等國雖未興兵伐楚,但同年夏,因沈(楚之屬國)君不會召陵,晉支持蔡攻滅了沈國。秋,楚國出兵包圍了蔡國,以懲罰蔡滅沈之舉。伍子胥助蔡“謀楚”,蔡昭侯於是又“以其子乾與大夫之子為質於吳”。不久,吳王闔閭、蔡昭侯與唐成公達成協定,共同攻楚。
這年冬,三國聯軍(唐小力弱,主要是吳、蔡軍隊),在吳王闔閭、蔡昭侯、唐成公以及伍子胥、孫武、伯嚭等率領下,對楚國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吳軍乘舟溯淮而上,在淮棄舟,改行陸路,會合蔡軍,西進至豫章與楚軍夾漢水對峙。在決戰時,左司馬戌對令尹子常說:“子沿漢而與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毀其舟,還塞大隧、直轅、冥[阝厄]。子濟漢而伐之,我自後擊之,必大敗之。”按此部署,子常與吳軍在漢水周旋,左司馬戌率方城外軍隊毀吳舟,還塞三關(今豫鄂三關:九里、武勝、平靖,古稱大隧、直轅、冥阝厄,為漢東險隘);然後子常領軍渡漢水出擊,左司馬戌自後夾擊,使吳軍腹背受敵,一舉而殲之於漢東。子常無異議,就按這一謀略分頭行事。

柏舉之戰

囊瓦(子常)雖高居令尹之職,在用兵上卻是一個無能之輩。據《吳越春秋·闔閭內傳》載,吳在舉兵伐楚時,“子胥陰令宣言於楚曰:‘楚用子期(公子結)為將,吾則侍而殺之;子常用兵,吾即去之。’”可見伍子胥所畏懼的是公子結,子常則並非對手。楚武城大夫黑以楚革車不如吳木車耐久,建議速戰。大夫史皇則挑撥說:“楚人惡子而好司馬。若司馬毀吳舟於淮,塞城口(三隘道之統稱)而入,是獨克也。子必速戰!不然,不免!”(同上。)子常爭功,不顧先與左司馬戌商定的策略,就率軍先濟漢而陣,自小別至大別(二山皆在漢北、淮南),三戰皆北。子常自知不能勝吳,想臨陣脫逃,史皇告其如致死以克吳,尚可以免貪賄致寇之罪,子常才未逃跑。
十一月庚午日,楚、吳兩軍對陣於柏舉(今湖北麻城東北)。吳王闔閭弟夫概對闔閭說,子常不仁,其臣無死志,如率先出擊,楚軍必逃,繼而大軍進攻,吳必勝。闔閭沒有同意。夫概於是率其部五千人先擊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逃,楚軍亂,吳軍進擊,大敗楚軍。子常逃到鄭國,史皇戰死,此即柏舉之戰。

直取郢都

柏舉戰後,吳軍追擊楚軍至清發(今漢水支流溳水)。夫概認為困獸猶鬥,建議待楚軍半濟而後攻擊,闔閭按此計,又大敗楚軍,此即清發之戰。吳軍窮追不捨,待楚軍做好飯正要吃時,吳軍又追來了,楚軍只得棄食而逃。吳軍吃飽飯(楚軍做好的飯),又繼續追擊,在雍氵筮(今湖北京山西南),再一次打敗楚軍。楚左司馬戌聞訊,自息(今河南息縣西南)而還,在雍[氵筮]打敗吳軍,但楚軍主力已失,左司馬戌孤軍作戰,幾經戰鬥,遍體鱗傷,自知將死,又恥為俘虜,自殺身亡。吳軍五戰五勝,直奔郢都。
吳軍兵臨城下,楚昭王攜其妹季羋畀我倉皇逃亡。渡睢水(沮水)後,命[釒鹹]尹固把點燃的火燧繫於象尾,衝散吳軍。接著渡過長江,進入雲夢澤。楚昭王在此受到起義民眾的襲擊,又逃奔到鄖。鄖公斗辛(蔓成然子)弟懷為報楚平王殺父之仇,要殺楚昭王,鄖公不允,與另一弟巢護送楚昭王至隨。吳軍跟蹤而來,以“漢陽之田,君實有之”。為條件,要隨人交出楚昭王。楚昭王兄子期(公子結)長相與楚昭王相似,穿著楚昭王衣服,要隨交給吳人。隨人占卜,不吉,就鄭重地對吳人說:以隨之辟小,而密邇於楚,楚實存之。世有盟誓,至於今未改。若難而棄之,何以事君?執事之患不唯一人,若鳩(安輯)楚境,敢不聽命?吳人詞窮理虧,就引兵而退。楚昭王免難,遂刺破子期的胸部,取血與隨人盟,以示感激與至誠。楚昭王在危難中化險為夷,是楚國對隨國歷來採取正確政策的結果。

吳軍暴行

當楚昭王逃難在隨時,子西偽為楚昭王車服,立國於脾氵曳(今地不詳,《彙纂》以為在今江陵附近),以召集潰散之軍民。後得知楚昭王所在地方,又與楚昭王會合在一起。吳人入郢,“以班處宮”。“以班處宮”,《左傳·定公四年》記得很簡略。《穀梁傳》、《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等則記得很具體,其中不乏渲染之詞,並不足信。)杜註:“以尊卑班次,處楚王宮室。”楚國宮後及豪門之家受到極大的侮辱。
吳軍破楚入郢,不僅使楚國統治集團蒙受凌辱與損失,而且也給楚國人民帶來災難。楚申包胥赴秦乞師,對秦哀公痛切陳辭:“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喻吳為蛇、豕,貪害楚國),虐始於楚。”次年,楚子期反擊,將焚吳軍居麇之地,子西說:“父兄親暴骨焉,不能收,又焚之,不可。”足見吳攻楚,楚國軍民承受著極大的痛苦。儘管楚國統治集團腐朽,特別是令尹子常索賄聚斂,殘害忠良,但在亡族滅國的關頭,全國軍民均以族國為重,起而反抗。原來楚國民眾反抗楚王室的鬥爭,立即轉變為反抗吳人入占與破壞的鬥爭。子西之所以能在敗亂中集結潰散軍民,軍民又隨從與保護楚昭王,就是軍民團結一致,不甘凌辱,起來反抗的例證。尤其是當楚昭王落難在隨時,申包胥不畏艱險,長途跋涉,赴秦乞師救楚。他依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七日勺水不進。秦哀公感動,為之賦《無衣》(詩),申包胥“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申包胥不愧為楚國歷史上突出的愛國者。(參見申包胥哭秦庭

吳國撤兵

楚國軍民的奮起抗吳,必然迅速改變楚國在戰場上的不利形勢。同時,吳人入郢,各國震動。除了秦答應出兵相救外,歷來與楚親善的越國亦及時出兵攻吳,迫使“吳使別兵擊越”,有力地牽制著吳國。據《左傳·定公五年》載,公元前505年(楚昭王十一年)夏,就在越軍攻入吳國時,秦亦派子蒲、子虎率車五百乘,隨申包胥入楚。子蒲因不知“吳道”(戰法),由楚軍先與吳戰,子蒲則率軍在稷(今河南桐柏境)與楚軍會合,在沂(今河南正陽境)大敗夫概。在柏舉之戰中被吳俘虜的楚大夫射之子,主動收集楚散卒投奔子西,在子西指揮下,又敗吳軍于軍祥(今湖北隨縣西)。秋七月,楚子期、秦子蒲滅唐(今湖北棗陽東南)。(參見秦救楚之戰
吳王闔閭腹背受敵,前有楚、秦聯軍,後有越軍,戰場形勢已向不利於吳國方向轉換。闔閭弟夫概乘機逃回吳國,自立為王(夫概王)。闔閭氣急敗壞,引兵攻擊,夫概兵敗奔楚,楚昭王封他在棠(今河南西平西),是為棠氏。闔閭率吳軍與楚、秦聯軍再戰,吳軍先在雍打敗楚軍,隨後又被秦軍打敗。吳軍駐於麇(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以為在雍附近),子期、子西以火攻,吳軍敗;接著又戰於公[地[胥]之(今湖北襄樊市東,參見揚伯峻《春秋左傳注》),吳軍又敗。是年夏,越乘吳軍在楚,國內空虛,發兵侵入吳國。這年九月,吳王闔閭只得引兵撤退,楚昭王返回郢都。

後續

吳王闔廬之弟夫概在沂邑戰敗後率軍回國,自立為王。吳王闔廬見國內有變,越國又趁機來犯,統帥大軍回國,攻擊夫概,夫概兵敗,逃亡到楚國,後成為楚的堂谿氏。
楚昭王回到郢都。楚國損失慘重,僅都城郢,城外白骨如麻,城中宮闕,半已殘毀。楚昭王為了迅速恢復統治秩序,立即論功行賞。當時得到獎賞的有斗辛、王孫由於、王孫圉、鐘建(逃亡途中負季羋)、斗巢、申包胥、王孫賈、宋木、斗懷等九人。其中斗懷(斗辛弟),初謀弒王,故子西主張取消對他獎賞。楚昭王說:“大德滅小怨,道也。”仍與其兄一樣給予獎賞。楚昭王奔隨渡臼水時,藍尹不與王舟,而渡其帑(妻)。至楚復國安定時,楚昭王要殺他,子西說:“子常唯思舊怨以敗,君何效焉?”楚昭王頓時省悟,“使復其所,吾以志前惡”。申包胥不肯受賞,說:“吾為君也,非為身也。君既定矣,又何求?且吾尤子旗,其又為諸?”“遂逃賞”。此外,吳人入郢時,為楚國保存了“雞歡之典”的蒙谷,以及隨從和保護楚昭王有功的屠羊說,也拒絕受獎賞,前者“自棄於磨山之中”,後者返其“屠羊之肆”,也是我國歷史上一大佳話。楚昭王妹季羋主動要求嫁給鐘建,以報答逃亡途中背負之恩。楚昭王答應,並任仲建為樂尹。楚國經郢破之難後,楚昭王能以“德”為重,功則獎賞,過則不究,一時君臣團結,國家穩定。
周敬王十六年四月(公元前504年),楚國不甘心柏舉、破郢之敗,決心向吳報仇。派舟師順流而下,討伐吳國,被吳太子終累打敗。楚舟師統帥潘子臣、小惟子及七位大夫被俘。同時,楚大夫子期所率伐吳的陸軍也在繁陽(今河南新蔡縣北)被吳軍打敗。於是,楚國震動,君臣恐懼,乃遷都到鄀邑(在今湖北宣城縣東南),以避吳軍鋒芒,而仍稱之為郢;並改革政紀,安定楚國。這是吳破楚入郢之戰的後續戰況。

影響

吳王闔閭攻楚破郢,是圖謀已久的行動。公元前506年對楚五戰五勝,最終進入郢都,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吳王闔閭本人,以及伍子胥孫武伯嚭夫概等在領軍作戰中,也表現出了卓越的指揮才能。伍子胥從政治上分析“楚執政眾而乖,莫適任患”,在軍事上提出“為三師以肄”,“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亟肄以罷之,多方以誤之”等戰略戰術,在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前,能從政治、軍事作綜合分析考慮,無疑是軍事鬥爭中一大建樹。但吳入楚後,很快由勝轉敗,也是值得總結的。究其原因,一是從吳國總體力量看,是不可能獨吞楚國的,楚國畢竟是歷史悠久、經久不衰的大國強國;二是吳入楚後,面臨楚、秦、越等國的反攻與打擊,腹背受敵,當時外部條件也不允許吳再在楚國呆下去;三是吳國內部不和,如夫概有異志,入郢後又與子山(吳王子)爭處令尹之宮,竟鬧到火併程度。此事影響很大,斗辛指出:“吾聞之:‘不讓,則不和;不和,不可以遠征。’吳爭於楚,必有亂;有亂,則必歸,焉能定楚?”更主要的,吳攻楚入郢,畢竟是一場驚奪性戰爭,給楚國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其非正義性質是很明顯的,故儘管有傑出的軍事家在指揮,也無法避免失敗的命運。這點也應該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教訓。
楚國在吳軍長驅直入、國都淪陷、楚昭王出逃情況下,全國軍民奮起反擊,完全是一場反掠奪與凌辱的正義自衛戰。所以,楚國之所以很快地反敗為勝,主要是得到人民的支持,形成軍民團結、上下一致,共同抗擊敵人的局面。《淮南子·泰族》說:“昭王奔隨,百姓父兄攜幼扶老而隨之,乃相率而為致勇之寇,皆方命奮臂而為之斗。當此之時,無將卒以行列之,各致其死,卻吳兵,復楚地。”申包胥哭秦庭七日、子西等集結潰散軍民捨身再戰,左司馬戌寧死不屈,以及楚昭王逃亡途中,軍民保護代死的場面,無一不閃爍著楚國軍民戀鄉愛國尊君愛族的思想光輝。
楚國是一個大國強國,竟敗在後起吳國之手,不能不是我國歷史上一件大事,其教訓也是極其深刻的。其中重要教訓之一是楚平王后期忠奸不分,致使人才外流,國內動盪,對外又“不在諸侯”,放棄進取,終日益陷於被動挨打局面,故楚平王後期已埋下失敗的禍根。楚平王死,楚昭王年幼即位,令尹子常主政,他不僅不認真檢討以往的過失,反而變本加厲,繼續迫害忠良,還貪慾索賄,欺凌小國,把楚國進一步引向歧途。因此,楚國敗在吳國腳下,楚平王、令尹子常的責任是無法推卸的。伍子胥、伯嚭雖受到陷害,被迫出走,在吳國的政治、軍事實踐中,也表現出突出的才幹,但他們助吳攻楚破郢,蹂躪故國,凌辱父老親戚,這種狹隘的復仇思想與行為,不能不是一個污點,亦應受到譴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