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柔勝

吳柔勝,字勝之,宣州人。小時候聽他父親講伊、洛書,已經知道有著認真的學,不隨便言笑。長在郡融化,人都怕他正嚴。登淳熙八年進士第,調都昌簿。丞相趙汝愚知道他賢能,差嘉興府學教授,要設定的館閣,在你我去,御史湯碩彈劾柔勝曾經救荒浙右,擅自放田租,為你我收拾人心,而且主朱熹的學說,不可以為師儒官,從此閒居十餘年。

基本介紹

  • 本名:吳柔勝
  • 字號:勝之
  • 所處時代:宋代
  • 民族族群:漢人
  • 出生地:宣州
  • 出生時間:1154年
  • 去世時間:1224年
史籍記載,人物生平,賢出磚牆,

史籍記載

見《宋史》(脫脫)卷四百列傳第一百五十九
吳柔勝,字勝之,宣州人。幼聽其父講伊、洛書,已知有持敬之學,不妄言笑。長游郡泮,人皆憚其方嚴。登淳熙八年進士第,調都昌簿。丞相趙汝愚知其賢,差嘉興府學教授,將置之館閣,會汝愚去,御史湯碩劾柔勝嘗救荒浙右,擅放田租,為汝愚收人心,且主朱熹之學,不可為師儒官,自是閒居十餘年。
嘉定初,主管刑、工部架閣文字,遷國子正。柔勝始以朱熹《四書》與諸生誦習,講義策問,皆以是為先。又於生徒中得潘時舉、呂喬年、白於長,擢為職事,使以文行表率,於是士知趨向,伊、洛之學,晦而復明。遷太學博士,又遷司農寺丞。
出知隨州。時再議和好,尤戒開邊隙,旁塞之民事與北界相涉,不問法輕重皆殺之。郡民梁皋有馬為北人所盜,追之急,北人以矢拒皋,皋與其徒亦發二矢。北界以為言,郡下七人於獄,柔勝至,立破械縱之,具始末報北界而已。收土豪孟宗政扈再興隸帳下,後宗政、再興皆為名將。築隨州及棗陽城,招四方亡命得千人,立軍曰“忠勇”,廩以總所闕額,營柵器械悉備。除京西提刑,領州如故。改湖北運判兼知鄂州。甫至,值歲歉,即乞糴於湖南,大講荒政,十五州被災之民,全活者不可勝計。
改知太平州,除直秘閣,主管亳州明道宮。改直華文閣,除工部郎中,力辭,除秘閣修撰,依舊宮觀以卒,謚正肅。二子淵、潛,俱登進士,各有傳。

人物生平

吳柔勝(1154~1224年),字勝之,寧國雲梯人,少時曾游宣城郡學,從父攻讀“二程”(程顥程頤)學說,登淳熙八年(1181年)進士。初任太學博士,以朱熹《四書集注》與諸生講學。先後出任都昌縣主簿,嘉興府教授。紹熙四年(1193年),奸臣韓仛胄專權,立偽學排斥異己,柔勝涉嫌“慶元黨案”,被逐十餘年,後啟任贛縣尉。嘉定初,主管刑工部架閣文字,升國子正,出知隨州,築隨州、棗陽二城,建“忠勇軍”以防外寇北犯,使安陸、沔陽(今陝西勉縣)以南成為內地。後調任湖北運判兼鄂州(今武昌)知州,時遭大災,柔勝推行荒政,使眾多災民安度饑荒,以功勳卓著改授直秘閣,主管亳州明道宮,旋升直華文閣,授秘閣修撰。著有《宗澤行實》十卷,卒後謚“正肅”。

賢出磚牆


南宋時,高淳磚牆茅城吳門出了三位進士,史稱“吳門三賢”。
南宋紹興年間,磚牆茅城劉絳之女招安徽寧國人吳丕為夫,生下一子,取名吳柔勝,號勝之。劉氏為人賢良,精心育子,其子吳柔勝不負母望,於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中進士。初任都昌縣主簿,因得丞相趙汝愚推崇,不久調任浙江嘉興府教授。趙遭誣害革職後,柔勝也受牽連被罷官,很多年後才派到江西贛縣任縣尉。
吳柔勝在贛縣任職期間,正遇大庾嶺一帶瘟疫流行,許多貶官到嶺南的人死於瘴癘,丟下孤兒寡母扶柩歸里。這些婦女、小孩路過贛縣時,吳柔勝見其孤苦伶仃,十分憐憫,就設“廣惠館”,用當地墾荒的收入接待他們,使之能安抵故里。
嘉定初年,吳柔勝調任國子監正,與國子監士人講習程灝朱熹理學,曾名噪一時。以後歷任司農丞、隨州湖南隨縣知州等職。時隨州連年兵災,民不聊生。吳柔勝到任後,取消苛捐雜稅,緩交積欠賦稅,褒獎抗金烈士,平洗冤假錯案。同時,發動民眾修築棗陽、隨州二城,設定“忠勇軍”,抵抗金兵入侵。不久改任湖北通判兼鄂州湖北武昌知府。鄂州遭災荒,他動用公糧和富戶儲糧,以平價出售,拯救災民。當他調離鄂州到安徽太平當塗任知州時,當地人民哭著挽留。後來以年老請調,改任秘閣修撰。
吳柔勝死後,朝廷贈封魏國公。他有4個兒子,名吳源、吳泳、吳淵、吳潛。吳源吳泳蔭封迪功郎,吳淵吳潛先後中進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