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必先

吳必先(1903-1935),又名先老,福建省長汀縣宣成鄉羅坑頭村人。1927年隨張赤男組織農民協會。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參加汀南農民武裝暴動,任寨背鄉蘇維埃政府主席。1932年任長汀縣蘇維埃政府主席、中共長汀縣委書記。1933年冬任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主席。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後,留守蘇區堅持游擊鬥爭。1935年4月被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在獄中堅貞不屈。同年8月在江西九江英勇就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必先
  • 別名:先老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長汀縣宣成鄉
  • 出生日期:1903
  • 逝世日期:1935年8月
  • 職業:革命家
  • 信仰:中國共產黨
烈士簡介,生平經歷,人物事跡,

烈士簡介

1927年參加秘密農會和赤衛隊。1928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農曆六月參加“畲心暴動”,八月參加“羅坑頭暴動”。1929年至1933年曆任鄉、區蘇維埃政府主席,長汀縣委書記,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等職。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閩西堅持游擊戰爭。1935年4月20日敵軍重兵“清剿”省委、省蘇維埃政府機關所在的長汀四都。吳必先率領第一縱隊突圍,因叛徒告密,在濯田園當南坑不幸被俘。在獄中受盡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組織獄中鬥爭。1935年8月在江西九江英勇就義,時年32歲。
吳必先紀念碑吳必先紀念碑

生平經歷

吳必先出生於貧農家庭,父親吳選奎是私塾先生。必先從國小會焙紙、撐船。民國十六年(1927)十五歲時在張赤男引導下,參加秘密農會和赤衛隊。次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農曆六月參加“畲心暴動”。八月,參加“羅坑頭暴動”。十八年至二十二年(1929年至1933年),歷任鄉、區蘇維埃政府主席,長汀縣委書記,福建省蘇維埃主席等職。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十月後,福建省委、省蘇、省軍區遷長汀四都,必先帶領省蘇幹部及300餘名武裝人員撤至四都,堅持游擊鬥爭。一次,當地民團頭子逼使必先的妻子藍德金和哥哥吳必壽向他喊話,讓其帶隊投降,可享受高官厚祿,均被他嚴詞拒絕。次年4月20日,因寡不敵眾戰鬥失利,萬永誠、龍騰雲犧牲,他與廖漢華帶領第一縱隊欲往會昌筠門突圍,因叛徒告密,被國民黨包圍於濯田園當南坑。必先不幸被俘,押往江西。在獄中,受盡嚴刑拷打,國民黨要他供出共產黨的組織情況和埋藏的槍枝彈藥,他毫不畏懼地說:“要槍沒有,要命即可”。在放風時,他曾對難友說:“我是吳必先,省蘇主席。你們不要怕,共產黨員是殺不完的。”
民國二十四年(1935)8月,必先在江西九江被國民黨殺害,時年32歲。

人物事跡

1933年春末夏初,他任長汀縣委書記。時值蘇區紅軍正處於緊張準備第五次反“圍剿”的時刻,為了配合紅軍的反“圍剿”鬥爭,吳必先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擴紅運動中去。他深入到各村進行擴紅的宣傳,併到自己的家鄉坑頭村發動青年參加紅軍,使僅有150多戶人家,700多人口的小村莊,一次就有100多人踴躍參加紅軍。
由於吳必先在擴紅運動中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上杭縣才溪鄉被評為福建省蘇維埃政府第一模範區 。
面對榮譽,吳必先並沒有因此而滿足,而是把擴紅工作做得更為出色。當時長汀縣委、縣蘇維埃設在河田,吳必先又深入到河田區的中坊鄉,將該鄉的擴紅工作做得十分出色,超額完成擴紅計畫。1933年11月,為了表彰中坊鄉擴大紅軍的先進事跡,福建軍區獎給中坊鄉一面題有“為保衛蘇區而戰”的獎旗。
1934年1至4月份,正值第五次反“圍剿”鬥爭進入緊張階段,為前線輸送紅軍的任務日趨加重。在此情況下,吳必先知難而上,大力推行才溪、紅坊和中坊擴紅經驗,又一次在全縣掀起了擴紅高潮。在4月之內,縣擴大紅軍3214名,大大超過了中革軍委規定的864名的擴紅任務。緊接著,又在紅五月的擴大紅軍運動中,長汀縣在13天內擴大紅軍800餘人。
長汀縣如此的擴紅成績提到了中革軍委讚揚,授於“‘五一’擴大紅軍的模範長汀縣”獎旗,以於表彰。
吳必先自幼出身於貧苦農的家庭,深受地主階級的壓迫,所以深知農民翻身解放和當家作主的意義,倍加重視蘇維埃政權的選舉工作。1933年10月,在中央蘇區南部18縣的選舉運動中,他四處奔走於鄉村之中,做廣泛的宣傳,使廣大農民知曉蘇維埃政權是自己的政權,要推選出代表農民利益的人來掌握政權。在此基礎上,他召開蘇維埃主席團、各區內務部長和鄉的選舉委員會主任的聯席會議,部署檢查和推動選舉工作。由於選舉工作做得充分,選出了窮人自己的代表,從而建立起為蘇區人民當家作主的紅色政權。
人民的政權就是要為人民謀利益的,各級政權採取組織犁牛合作社,耕田隊,開展春耕,夏耕運動動員民眾開荒擴種,修復坡圳,大力發展農業生產,保證了農業豐收,改善了民眾的生活,因此,受到了中央和毛澤東的表揚。
1934年10月初,吳必先任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主席。這時,因中央紅軍準備撤離中央蘇區,進行戰略大轉移,所以,中共福建省委,省蘇維埃政府、省軍區等單位,總計三四千人,先後遷往梁屋頭,陂溪、元口、四都等山區。11月1日,國民黨軍占領汀州後,接著,對福建省黨政機關和紅軍進行了第一次、第二次“清剿”。1935年初,省級機關幹部和紅軍僅剩300餘人,分成三支游擊隊,向平永定、龍巖方向突圍。
當吳必先帶領一支游擊隊活動到燕子塔時,本鄉反動民團頭子廖樟子逼迫吳必先的兄弟和吳必先的妻子去傳話,叫吳必先放棄共產黨,脫離革命,帶隊伍投降,可以保證他的人身安全。吳必先嚴詞拒絕道:“我吳必先生是在紅旗下,死也是在紅旗下,叫反動派別作夢!”
當游擊隊處境十分危急時,吳必先主持把一部分槍枝彈藥分散埋藏,不讓一槍一彈落入敵手。不久,因叛徒出賣革命,吳必先和省蘇維埃幾位同志在園當南坑隱蔽時,遭敵捕獲。敵人對他施以嚴刑拷打,逼他交出埋藏的槍枝彈藥和黨的組織情況。他寧死不屈,毫不畏懼地回答敵人:“要槍沒有,要命即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