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岱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建長汀縣
- 出生日期:1918年11月
- 逝世日期:1996年11月
- 職業: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 畢業院校:解放軍軍事學院基本系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人物履歷,生平經歷,早年經歷,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期間,新中國成立後,逝世,軍事理論成果,個人榮譽,參與籌建遼瀋戰役紀念館,
人物履歷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一軍團補充團連指導員,紅十五師直屬隊青年幹事,紅一軍團巡視團巡視員、軍團直屬隊青年幹事。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陝北後,參加了直羅鎮戰役、東征、西征、山城堡等戰役。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3旅686團組織幹事、343旅補充團三營教導員,山西呂粱區趙洪獨立營政治處主任,115師團組織股長,教導三旅第四團政委,濱海軍區第六團政委,參加了平型關戰鬥,曾被八路軍總部宣傳部譽為“模範團政治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8軍副政委、政委,參加了朝鮮戰場第一至第五次戰役。回國後任第38軍政委,中共吉林省委常委。1958年進入解放軍軍事學院基本系學習,畢業後任旅大警備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中共旅大市委常委,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中共天津市委第二書記,北京軍區顧問。
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八次、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96年11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生平經歷
早年經歷
1943年9月,吳岱將軍與郯城掛劍區婦救會副會長何雲喜結連理。吳岱,1918年11月出生於福建省長汀縣南山鎮大田村。父親早在土地革命初期就參加了中共地下黨,曾任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後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吳岱從小受革命家庭的薰陶,於1931年投身革命,年僅13歲就參加了少年先鋒隊,加入共青團,曾任鄉團支部書記。
1933年5月,吳岱帶領17名青少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少共國際師,任通訊員、班長。193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調瑞金補充團任二連指導員,隨即又調紅一軍團政治部任巡視員。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和兩萬五千里長征。紅軍到達陝北後,他參加了直羅鎮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爆發後,吳岱任一一五師六八六團政治處青年幹事,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役。1937年11月後,吳岱先後任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教導隊指導員,旅補充團三營教導員、晉西支隊一團二營教導員。1940年6月任一團政治處副主任兼組織股長、黨總支書記。1941年1月,吳岱調任教導二旅四團政委,率部在山東肥東一帶開闢抗日根據地。他任四團政委期間,在團結官兵關係、軍民關係、支部建設和培養英雄模範等政治工作方面富有創造性,成績顯??943年10月,吳岱調任六團政委,參加了攻打贛榆、石溝崖,討伐吳化文、李永平、張步雲等戰鬥,仗仗都取得勝利。
解放戰爭期間
抗日戰爭勝利後,吳貸任山東軍區一師政治部副主任,部隊奉命挺進東北,參加了保衛 撫順、四平等戰鬥。1947年2月,吳岱任一師政治部主任,主持編寫了《三下江南政治工作》一文,並發表在《團結》雜誌上。同年9月,他任一師政委,在四戰四平中,率部擔任主攻,殲滅了大量敵人,解放了四平市。
1948年9月,他任一縱政治部副主任,率部參加了遼瀋戰役。11月,一縱改為三十八軍,挺進華北,參加平津戰役,平津戰役後,他任三十八軍政治部主任。1949年7月他率部從宜昌以東強渡長江,9月參加湘西戰役、衡寶戰役,10月越過苗嶺挺進廣西,把紅旗插到祖國南疆河口。
新中國成立後
抗美援朝期間,吳岱歷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三十八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代政委、政委等職,率部首批赴朝參戰。1950年除夕,吳岱率部突破了敵人設防多年的“三八線”,乘勝跨過漢江,把敵人趕到三十七度線以南。1952年,他率志願軍英模代表團回國參加國慶觀禮,受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1975年10月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邀請,吳岱率中國人民友好代表團訪問朝鮮,參加慶祝志願軍入朝參戰二十五周年慶典活動。
回國後,吳岱仍任三十八軍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同年當選為共青團第二屆中央委員。1956年當選為中共八大代表。同年入解放軍政治學院、中央高級黨校研究班學習。1958年入高等軍事學院學習。1960年5月任旅大警備區(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62年6月任旅大警備區第二政委。1964年,吳岱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5年1月,調任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1969年10月任北京軍區副政委,1971年5月,任天津市委第二書記、天津市革命委員會第一副主任。他先後任軍政委,旅大警備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二政委,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天津市委第二書記等職,為加強部隊和機關的革命化、正規化、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身心遭受摧殘,但始終保持堅定不移的共產主義信念,與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975年10月,吳岱調回北京軍區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83年5月,任北京軍區顧問。吳岱胸懷坦蕩,光明磊落,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堅持原則,顧全大局,作風民主,公道正派,廉潔奉公,不謀私利,始終保持和發揚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
逝世
1996年11月5日,吳岱在北京逝世,享年78歲。
軍事理論成果
他撰寫了《在運動戰條件下政治工作的幾個問題》一文,對新的戰場條件下部隊中出現的前所未有的各類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和分析,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該文被刊登在東北局機關刊物《團結》雜誌,後被軍事科學院收入《戰時政治工作選編》一書。
在抗美援朝的四次戰役後,吳岱撰寫了《抗美援朝四次戰役和政治工作》、《連續作戰情況的幹部工作經驗》兩篇文章,系統地總結了該部隊入朝以後的政治工作、幹部工作,著重強調了解、選拔幹部應該作為經常性的工作制度,詳盡介紹了戰鬥中保存幹部的具體措施,為兄弟部隊在異國作戰的政治工作和幹部工作提供了可借鑑的寶貴經驗。文章被選入《抗美援朝戰時政治工作彙編》一書。
個人榮譽
八路軍一一五師和山東軍區授予他“模範政治委員”的光榮稱號。《解放日報》發表了“模範政治委員吳岱”的報導,生動具體地介紹了他的事跡。該文被第十八集團軍選入英雄模範集,同時被延安抗大總校編印成單行本,作為“學員必讀”。至今還被陳列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
吳岱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一級和二級“自由獨立”勳章各一枚。
參與籌建遼瀋戰役紀念館
1986年4月8日,經中共中央組織部、解放軍總政治部批准,成立了遼瀋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吳岱同志列席了遼瀋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研究討論了建館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中顧委常委、遼瀋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主任伍修權,及建館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一起解決了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建設過程中陸續出現的諸多難題,為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的順利建成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