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山青越山青》是連載於17K小說網的一部古裝言情類網路小說,作者是和山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山青越山青
- 作者:和山月
- 小說類型:古裝言情
- 連載平台:17K小說網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 番外
- 第一章
- 第二章
《吳山青越山青》是連載於17K小說網的一部古裝言情類網路小說,作者是和山月。
吳山青越山青 《吳山青越山青》是連載於17K小說網的一部古裝言情類網路小說,作者是和山月。內容簡介 這是個發生在公元前477年至公元前440年間的故事。越女采蓁與越將靈姑辭之間的大情小愛、家國天下,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吳越爭霸。作品目錄 番外 第一章 第二章 ...
長相思,詞牌名,又名“吳山青”“山漸青”“相思令”“長思仙”“越山青”等。以白居易詞《長相思·汴水流》為正體,雙調三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三平韻一疊韻。另有三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韻一疊韻,後段四句三平韻,三十六字前後段各四句四平韻等變體。代表作有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等。詞牌沿革 唐教坊曲名...
《寄生草·閒評玉》是元代無名氏創作的一首散曲。 作品原文 【仙呂】寄生草 問甚么虛名利,管甚么閒是非。想著他擊珊瑚列錦帳石崇勢①,則不如卸羅襴納象簡張良退②,學取他枕清風鋪明月陳摶睡③。看了那吳山青似越山青④,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爭閒氣,使見識,赤壁山正中周郎計⑤,烏江岸枉費重瞳力⑥,...
但它的每句押韻和前後各重疊一個三字句的特點,給人的印象就特別深刻;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首,林和靖的“吳山青,越山青”首,正是如此。這首詞在這方面工力也不弱,詳見上文論述。詞的風格自然樸素,毫無斧鑿痕跡,似民歌的天籟,如西子的淡妝,實仍佳作。作者簡介 康與之,字伯可,一字叔聞,號退...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宋·林逋《長相思》)D、青山的綿延不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視覺印象和想像空間。詩人們很早就學會一項技巧,在詩的前半部分抒發某種特定的感情,而把“青山”意象安放在結尾。“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
問什麼虛名利, 管什麼閒是非。想著他擊珊瑚列錦幛石崇勢,則不如卸羅裾納象簡張良退, 學取他枕清風鋪明月陳摶睡。看了那吳山青似越山青, 不如今朝醉了明朝醉。《仙呂·寄生草·閒評》(二)爭閒氣、使見識, 赤壁山正中周郎計, 烏江岸枉費重瞳力, 馬嵬坡空灑明皇淚。前人勳業後人看, 不如今朝醉了...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爭忍有離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三生石 三生源於佛教的因果輪迴學說,後成為中國歷史上意涵情定終身的象徵物。三生石的“三生”分別代表“前生”“今生”“來生”,很多人的愛情是從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開始的,而相愛之後人們又一定會期待“緣定三生”...
23、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在帥流氓?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你在耍流氓。24、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耍流氓.25、面暗藏刀,口蜜腹含劍,那管雲或雨,瀟灑耍流氓。26、松下問童子,言師流氓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27、我欲乘風築牆,又恐瓊樓積糧,高處耍流氓!28、我勸...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後世紀念 林和靖墓 林和靖墓,在建於元代的放鶴亭旁,墓畔曾有林和靖生前所養“鶴皋”的鶴冢,位於現杭州西湖孤山面對北山路一側。這裡曾被譽為“梅林歸鶴”,系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史料記載 事見《宋史》...
點絳唇·感興(王禹偁) 酒泉子·長憶觀潮(潘閬) 長相思·吳山青(林逋) 踏莎行·春色將闌(寇準) 蘇幕遮·碧雲天(范仲淹) 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柳永) 定風波·林鐘商(柳永) 雨霖鈴·寒蟬淒切(柳永) 望海潮·東南形勝(柳永) 迷仙引·才過笄年(柳永)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柳永) 安...
長相思(吳山青) 74 錢惟演 木蘭花(城上風光鶯語亂) 75 范仲淹 蘇幕遮(碧雲天) 76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77 柳永 夜半樂(凍雲黯淡天氣) 78 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 80 定風波(自春來) 81 雨霖鈴(寒蟬淒切) 82 望海潮(東南形勝) 84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85 玉蝴蝶(望處雨收雲斷...
吳山青未了,桐江綠相迎。扁舟問何之,往訪岩子陵。高風凜千古,臥蹴萬乘主。富貴直浮雲,羊裘釣煙雨。雨過桐廬 作者 查慎行 朝代:清代 江勢西來彎復彎,乍驚風物異鄉關。百家小聚還成縣,三面無城卻倚山。帆影依依楓葉外,灘聲汩汩碓床間。雨蓑煙笠嚴陵近,慚愧清流照客顏。桐廬江閣 作者:方乾 朝代...
例如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思悠悠,恨悠悠”,林逋的“吳山青,越山青——君淚盈,妾淚盈”,俞彥這首詞頗具匠心地藉助了這種形式上的奇突。“折花枝,恨花枝”和“怕相思,已相思”,前者是心理與行為,後者是心理與情勢的比照和衝突,兩者都不著痕跡地投射出詞的主旋律——情緒上的雙重體驗(眷戀與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