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宮遺事》是唐代文人羅隱創作的一篇小品文。這篇小品文敘述了吳王夫差喜歡臣下伯嚭阿諛逢迎、歌功頌德,而不喜歡伍子胥的逆耳忠言,最終導致了吳國滅亡的故事。全文用筆儉省,主旨深刻,發人深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吳宮遺事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小品文
- 作者:羅隱
- 作品出處:《讒書》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吳宮遺事⑴
越心未平⑵,而夫差有憂色。一旦,復築台於姑蘇之左⑶,俾參政者以聽百姓之疾苦焉⑷,以察四方之兵革焉⑸。一之日⑹,視之以伍員⑺,未三、四級,且奏曰:“王之民飢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國危矣。”夫差不悅,俾嚭以代焉⑻。畢九層而不奏,且倡曰⑼:“四國畏王,百姓歌王,彼員者欺王。”員曰:“彼徒欲其身之亟高⑽,固不暇為王之視也,亦不為百姓謀也,豈臣之欺乎!”王賜員死,而嚭用事⑾。明年⑿,越入吳。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吳宮:春秋時吳王夫差的宮室。
⑵平:平息。
⑷俾(bǐ):使。參政事者:參與朝政大事的人,指朝中大臣。
⑸兵革:兵器和甲冑,這裡指戰事。
⑹一之日:十月以後的第一個月,即夏曆十一月。為周曆正月。
⑺伍員(yún):字子胥,春秋時楚人。因其父兄被楚平王殺害,投奔吳國,成為吳王闔閭的大臣。曾協助吳王闔閭攻破楚國,被封於申,故又稱申胥。因勸諫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及停止伐齊,漸被疏遠,後被吳王賜死。
⑼倡:倡言,提出看法。
⑽亟(jí):急切,迫切。
⑾用事:當權,掌管朝政。
⑿明年:第二年。
白話譯文
越國的人心還沒有平服,吳王夫差因此而憂心忡忡。一天,他在姑蘇山樓台東面再建造一座樓台,以便參與朝政的大臣聽取百姓的疾苦,察看各地的軍事情況。到了夏曆十一月,夫差派伍子胥去視察工程,還沒有建到第三第四層,伍子胥就奏報說:“大王的臣民挨餓了,大王的兵士疲憊了,大王的國家危險了。”夫差聽了很不高興,就讓太宰嚭替換伍子胥。九層都築造完了,太宰嚭並沒有奏報實情,而且聲言:“四方的國家畏懼大王,百姓歌頌大王,那個伍員是在欺騙大王。”伍子胥說:“他只是想自己極力往上爬,本來就沒有時間為大王視察工程,也不為百姓打算,哪裡是我在欺騙大王呢?”吳王夫差命伍子胥自盡,而使太宰嚭掌管朝政。第二年,越國軍隊就攻入了吳國。
創作背景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紛爭不斷,最終越王勾踐破吳都滅吳國。作者感嘆於歷史,想要提醒唐末當政者,光想聽諛辭而拒絕忠言,其後果是極為可悲的,因此創作了此文。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篇寓言體小品文,作者沒有拘泥於史實,而是從吳國眾多的君臣中選出了三個典型人物:一個昏君的代表夫差、一個忠臣伍員和一個奸臣伯嚭,在姑蘇台這個歷史舞台上,讓他們演出了一幕歷史興亡的活劇。據史書載,伍員死於周敬王三十六年(前484)。敬王三十八年(前482),越國打敗吳國,伍員死的第二年,越國並未入吳。這未必是作者疏於考證,而只是為了使文章更加警策。同樣,伍員與伯嚭登台奏言的細節也未必完全真實,只是作者為了更有利於揭示歷史本質的真實和使故事情節更加典型化所作的藝術加工。
文中的夫差是個典型的昏君,不明真相、不辨忠奸。這是歷史上像夫差這樣的一切昏君的基本特徵。大凡昏君都不認為自己昏,他總認為自己是無所不曉無所不能天下第一舉世無雙的聖主。在他們看來“四國畏王,百姓歌王”的昇平盛事是理中之事,所以一旦像伍員這樣的忠臣說出了“王之民飢矣,王之兵疲矣,王之國危矣”的刺耳真言,便馬上變得“不悅”起來。昏君雖然昏,但他卻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利,臣子們的生死窮達都取決於他的悅與怒。偏偏又有那么一些人,看重個人的官祿甚於國家的安危,所以朝廷里就出現了像伯嚭這樣一些被稱為奸臣的人,他們為了取悅君王,可以誣陷忠良,可以顛倒黑白,這樣一來,昏君便真正昏了起來,成了不明真相的聾瞽之人。他因不辨忠奸而不明真相,又因不明真相而不辨忠奸。作者以極其洗鍊的筆觸和高度的概括力,通過對夫差的刻畫,揭露和鞭撻了歷史上所有的昏君。
伍員是文中忠臣的形象,作者著意表現他憂國憂民,心急如焚的情態和直言不諱、剛正不阿的品格。文章特別寫了伍員向吳王上奏時的一個細節:九層台階他“未三四級”就急不可待地開始講話,僅此四字已將伍員對百姓疾苦和國家安危的憂慮、不安和焦急的心情和盤托出。他對所了解的局勢毫不隱諱,“飢”、“疲”、“危”三個字,字字千鈞,尖銳地指出了局勢的嚴重性。又綴之以三個“矣”字更顯得語氣沉痛之至。他這樣做引起了吳王的“不悅”,並因此丟了官職,但是他沒有屈服也沒有隱退,當他聽了伯嚭歪曲事實的奏疏後,而是義正辭嚴地予以揭露和痛斥,指出伯嚭想到的只是自己如何往上爬,而不是君國和百姓的利益。這真是一針見血觸到了伯嚭的要害,是為君國百姓著想還是為自身欲望考慮,這正是忠與奸的一個分水嶺。
作者對伯嚭奸臣形象的刻畫,是在與伍員的對比描寫中完成的,“畢九層而不奏”與“未三四級,且奏”相比,突出地表現出他那種根本不關心民生疾苦和國家安危的悠然態度和虛偽人品。他那與伍員完全相反的阿諛奉承的奏詞更顯示出這個人骯髒齷齪的靈魂,那對伍員顛倒是非的誣陷又反映出他的奸詐卑鄙的伎倆。作者在其“曰”前置一“倡”字,十分生動地寫出了這個奸臣騙人時大言不慚厚顏無恥的醜惡嘴臉。
在文章的結尾,寄寓了作者對歷史經驗沉痛的總結和對當政者懇切的告誡:伍員的死,伯嚭的用事與吳的亡國聯繫在一起,意味著君王對諛辭讒言的聽信和對忠言諍語的拒絕,將要付出極沉重的代價。文章於微小的篇幅之中,抓住人物最富於特徵的言行進行刻畫,寥寥數筆,生動地寫出了封建官場中的三種不同類型的人物,作者通過描寫這些富於象徵意義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所寄寓的歷史教訓,無疑對歷代的為政者都是一個明鑑。
名家點評
安徽大學古籍所研究員高啟沃、安徽大學教授臧維熙:《吳宮遺事》記敘吳王夫差喜歡奉迎,不辦忠奸,信讒亡國的故事,暗含對唐末昏君奸臣的譏諷之意。(《歷代諷諭散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