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吳姬曲
- 創作年代:元代
- 文學體裁:七古
- 作者:王冕
內容摘要,相關作品,
內容摘要
吳姬曲其一
王冕 · 元
吳姬美,遠山淡淡橫秋水。
玉纖軟轉綰青絲,金鳳攢花搖翠尾。
隔雲移步不動聲,騎馬郎君欲飛起。
欲飛起,樓上閒人鬧如市。
吳姬曲其二
作者:王冕
吳姬來,香花未動游塵開。
勾玉遲遲錦雲重,百花掩媚春徘徊王孫公子金無限,為君一笑成飛埃。
吳姬曲其三
王冕 · 元
吳姬歌,歌聲未轉歡情多。
飄然一曲入雲去,檐前誰敢呼琵琶?
珍羞如山酒如海,餘聲襲人無奈何。
無奈何,門外春風題柳花。
吳姬曲其四
王冕 · 元
吳姬舞,翠袖凌雲步輕舉。
笑回不覓錦纏頭,四坐金錢落如雨。
雲煙轉首無定期,紫燕黃鸝對人語。
對人語,明年春風誰是主?
吳姬曲其五
王冕 · 元
吳姬醉,對面接花作嬌態。
腰柔頸軟未成眠,斜倚東風說憔悴。
坐中狂客不勝情,笑拍香肩呼小妹。
呼小妹,明日園林樹如蓋。
王冕(1287~1359),著名畫家、詩人,畫壇上以畫墨梅開創寫意新風的花鳥畫家。字元章(一作元肅),號會稽外史、竹齋、煮石山農、飯牛翁、梅花屋主等,元諸暨郝山下人。自幼嗜學,白天放牛,竊入學舍聽諸生讀書,暮乃返,忘其牛,間壁秦老怒撻之,已而復然。母願聽其所為,因往依僧寺,每晚坐佛膝上,映長明燈讀書。後從會稽學者韓性學習,終成通儒。但屢應試不第,遂將舉業文章付之一炬。行事異於常人,時戴高?帽,身披綠蓑衣,足穿木齒屐,手提木製劍,引吭高歌,往返於市中。或騎黃牛,持《漢書》誦讀,人以狂生視之。著作郎李孝光欲薦作府吏,冕宣稱:“我有田可耕,有書可讀,奈何朝夕抱案立於庭下,以供奴役之使!”遂下東吳,入淮楚,歷覽名山大川。游大都,老友秘書卿泰不華欲薦以館職,力辭不就,南回故鄉。隱居會稽九里山,種梅千枝,築茅廬三間,題為“梅花屋”,自號梅花屋主,以賣畫為生,制小舟名之曰“浮萍軒”,放於鑑湖之阿,聽其所止。又廣栽梅竹,彈琴賦詩,飲酒長嘯。朱元璋平定婺州,攻取越州,屯兵九里山,聞其名,物色得之,置幕府,授以諮議參軍,未就。元惠宗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以兵請冕為官。冕以出家相拒,並擴室為白雲寺。旋卒於蘭亭天章寺。
王冕(1287一1359年),字元章,號煮石山農、飯牛翁、會稽外史、梅花屋主等。諸暨(今浙江)人。出身貧家,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讀書,後從韓性學,試進士不第,游大都(今北京市),泰不花推薦任翰林院官職,辭不就。歸隱九里山,賣畫為生,終老田園。工畫墨梅,枝葉密繁,生意盎然,勁健有力,或用胭脂作沒骨梅;亦擅竹石。
他出身於浙江諸暨一貧苦農民家庭,但從小就好學如痴,讀書不倦。據《明史》記載,因家裡無錢供他讀書,父親只好讓他去放撲克。他白天放撲克,晚上到附近廟裡,坐在菩薩的膝上,自己跑到私塾里去聽教師講解和村童讀書。有一次,他聽課入了迷,到黃錯時候,才想起放牧著的撲克,結果撲克不見了,回家被他父親責打了一頓。他的好學精神感動了當時會稽一個讀書人韓性,韓收他為學生,教他讀書、畫畫。王冕青年時期曾一度熱衷於功名,但考進士屢試不中,於是他滿懷憤郁,燒毀了文章,永絕仁途,流浪江湖。他章到過杭州、金陵,又渡長江,過淮河,經徐州、濟南到北京,達居庸關。數千里的遠遊,使他擴大了視野,開寬了胸懷,同時對社會現實和統治階級也有了較清楚的認識。由於他的詩畫不同凡俗,畫譽越來越大,在北京期間,士大夫都爭走館下,求他畫畫,一時縑素山積,他常援筆立揮而就。據載,他不滿於達官人向他求畫,便畫了一幅梅花懸在牆壁上,並題詩道“冰花個個賀如玉,羌吹它不下來。”表示不願給他們作畫。因他對統治者予以無情的諷刺,被認為是反對無朝,險些入獄。後來,他被迫埋名隱居到家鄉的九里山,白天種植豆棋粟、灌園養魚,晚上讀書、作詩畫,過著清貧生活。他在屋的周圍種了千株梅樹,幾百棵桃杏,題為“梅花屋”。王冕的生活經歷對他的詩畫影響很深,貧苦樸實的山村生活又賦予他的詩畫以濃厚的生活氣息。
王冕以畫梅著稱,尤工墨梅。他畫的梅簡練灑脫,別具—格。其《墨梅圖卷》畫橫向折枝墨梅,筆意簡逸,枝幹挺秀,穿插得勢,構圖清新悅目。用墨濃淡相宜,花朵的盛開、漸開、含苞都顯得清潤灑脫,生氣盎然。其筆力挺勁,勾花創獨特的頓挫方法,雖不設色,卻能把梅花含笑盈枝,生動地刻劃出來。不僅表現了梅花的天然神韻,而且寄寓了畫家那種高標孤潔的思想感情。加上作者那首膾炙人口的七言題畫詩,詩情畫意交相輝映,使這幅畫成為不朽的傳世名作。
軒、聽雪軒、聽秋軒等名稱。他是元代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傑出的詩人和畫家。
畫墨梅,始於北宋華光法師。據說他看到月光把梅花映照在窗紙上,從梅影中得到啟示,創造出用濃淡相間的水墨暈染方法畫梅花。華光法師之後,南宋另一位畫梅高手楊補之創造出兩種畫梅方法:一種是以墨筆圈出梅的花瓣,即所謂圈花法;另一種是用墨塗於絹上,烘托出梅花的白葩。王冕繼承了傳統畫梅的方法,又有所創造。在圈花方法上,楊補之一筆三頓挫,而王冕改為一筆兩頓挫,即所謂“鉤圈略異楊家法”。他畫出的梅花如鐵線圈成,雖不著顏色,卻能生動地表現出千朵萬蕊,含笑盈枝的姿態。另外,用胭脂畫沒骨梅花是王冕的獨創,對後世影響很大。在繪枝幹方法上,王冕注重質感的表現,用筆流暢頓挫適宜,瀟灑遒勁。他在畫新枝時,一筆拉幾尺長,引枝斷而復連,停而不滯,一氣呵成,梢頭露出筆的尖鋒,顯得靈氣飛動,生機勃勃;畫老乾時,筆鋒頓挫,能將老乾的蒼勁表現得淋漓盡致。清朝何瑗王作詩稱讚說:“山農筆力勁如鐵,中有窈窕姿傾城。清標信有煙霞骨,補之而後存典型。”
文人畫注重抒發個人情感、追求筆墨趣味、崇尚水墨寫意,技法精益求精。王冕畫梅花,只畫“野梅”,不繪“官梅”。山野梅花枝幹挺拔勁直,不似官梅經人工造作,枝幹盤曲媚俗。這自然跟王冕自己的身世、經歷分不開。“畫梅須具梅骨氣,人與梅花一樣清”。王冕筆下的梅花就是他個人精神世界的體現。王冕的《墨梅圖》傳世不只一幅。課本選用的這幅《墨梅圖》畫的是橫出一枝梅花,枝幹挺秀,穿插有致;枝幹與花蕊的布局,主次分明,疏密得當,層次清晰;花用淡墨點染,花瓣和花蕊用濃墨勾點,顯得格外清新秀麗。畫上題詩:“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詩畫相配,表露出畫家淡泊名利,不願與統治者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