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君玉
- 出生日期:1931年
- 逝世日期:2008年
- 職業:評彈表演藝術家
- 代表作品:《包公》、《神彈子》《三盜芭蕉扇》;長篇評話《水滸》
簡介,藝術,扇子功,評價,評話藝術後繼乏人,養生,逝世,
簡介
吳君玉是評彈表演藝術家,1931年出生,生於蘇州。1950年3月拜評話名家顧宏伯為師,學說長篇評話《包公》,後改說《水滸》。1953年加入上海市人民評彈工作團(今上海評彈團),形成獨特風格,深受觀眾喜愛。曾改編演出現代題材長篇評話《四林山》《橋隆飆》等,並在《雙按院》《神彈子》《三盜芭蕉扇》等中篇彈詞中擔任角色。吳君玉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4月29日2時10分逝世,享年77歲。
他編寫的評書《水滸傳》,以“說、噱、演”表演手法,將100餘個水滸人物刻畫得個性各異,栩栩如生,不僅在國內擁有廣大聽眾,在海外也擁有眾多的知音。日前,筆者來到他居住的航華新村採訪。此時,吳老正在院子裡擺弄花草,院子10多平方米大,種著月季、山茶、茶梅、杜鵑等10多種花卉,嫣紫奼紅十分好看。每天下午4時,是吳老勞作的時刻,澆水、施肥、拔草、翻土、修枝,總要忙碌上半小時。吳老放下手中的鏟子,對筆者說:養生要講究適度,像我這樣75歲高齡的老人,在運動器材上蹦達是不適宜的,種種花養養鳥,這種輕微的勞動,既鍛鍊了身體,又怡養了心情,可謂一舉兩得。每次擺弄花草後,心情感到特別的舒暢愉快。吳老還告訴筆者,他不久前作了一次體檢,血糖、血壓都很正常,內臟器官完好。據醫生說,他的肺活量像小伙子一樣。
談到自己在飲食上的養生之道,吳老笑著說:就是講究八大平衡:即主食與副食的平衡、酸性食物與鹼性食物的平衡,葷與素的平衡,飢與飽的平衡,雜與精的平衡,寒性與熱性的平衡,攝入與輸出的平衡,乾與稀的平衡。如果人們都能掌握並且做到,就能減少疾病,健康長壽。
藝術
扇子功
蘇州評話泰斗吳君玉表演的扇子功
所謂講的扇子功,就是我們說書台上又沒有武器,十八樣武器都在把扇子上,要把它反映出來。所以這個扇子功要借書里的人物,否則我就變雜技團的了。第一個我來表演大刀關勝,沒有大刀什麼辦?全靠把扇子打開來——刀比較寬。關某來也。噗,風要(感覺出)躍出去大,哈哈哈,橫刀立馬。沙意思呢?這樣氣勢大?因為大刀關勝是關雲長子孫,長勝將軍——實際敗陣難得也吃的,這個是我吳君玉給他擄掉的。這是表演大刀。
雙槍將董平左右手開工,兩條槍,只有一把扇子,怎么派用場?說書也有辦法的。這個是代表左面,碰,一條槍,回過頭來右面一把槍,雙手分開,眼神對兩面一看,這個就是雙槍。啪,合龍門抱攏來,這條手乓,噗,就是頭上的兩根叫稚尾,飄飄蕩蕩。雙槍大將風度,兩根稚尾威風凌凌。不過不能骨頭輕的。因為插兩根威風,那么我去插一把了,這個就不威風了,變雞毛撣子,搞大掃除么靈的。
第三個神箭手花榮,也要這把扇子代表這張弓。嗨,夾夾夾,弓開滿月。拉的時候注意一個問題,弓拉開來要提溜滾圓,因此在拉的時光,我眼睛,夾夾,嗨,看個半圓形,就代表這張弓拉圓了。但是不要拔草尋蛇,只有半圓喔,再去看半個圈子,這個就變近視眼了。過來身體,啪,一側,是增加藝術一種美,美的時候身體一帶。要注意一個問題,你不能裊,攮一攮就難看,這個就顯得有點娘娘腔了。
這個是馬背上用的武器,步下用的武器——黑旋風李逵用的是斧頭,啪,這條手斧頭拉開,這手沒有扇子,這隻手五個指頭拉開。你老爺來也,喳煞。啥事體眼睛要動一動?顯得他一種威風,天煞星。眼睛要動的平,顯得威風、漂亮,如果眼角往兩邊下面一著,這個就是奸臣,還有小偷,坐電車眼睛東著著,西著著,一直在看別人袋袋裡可帶啥物事?所以要兩面拉平,就有得氣派了。
還有(步下)第二個啥人?景陽崗打虎的武松。啥體要一顯?武松是個英雄。連下來扇子掖攏,就代表一把刀。俺來也。碰,這把扇子就代表武鬆手里的這把刀,要去殺西門慶,人沒有看見,人到那邊,仍舊是一把單刀,眼睛要看遠三尺左右,啊嗨,碰!頂頂要緊一點,手裡要有分量,一把刀。你如果一輕飄飄,甘蔗的分量還要重點!
石秀拿刀就要帶三分殺氣,因為他是拚命三郎。來了,我就——殺!手裡也要有分量。這個是石秀。
鼓上蚤時遷出場,身體就要縮得一點點。這把扇子既不是大刀、亦不是長槍、也不是單刀,一把七寸長的匕首,因此拿在手上的範圍要往裡面縮。時遷拿刀,因為他的人比較輕,拿的方法有藝術上就要誇張一點。俺來也,呵呵。這是前面幾種用法,還有一種擅自掖開來,用的方法又不同。你比方說西門慶,這把扇子掖之前,要往手指上轉一轉。被潘金蓮一根竹頭敲下來,敲到頭上,開頭是不開心的。那一個?正巧轉到這裡。嗨,身體,碰,側轉來看,哈!好美人。這個說明他是個色鬼。
那么這把扇子擺到孫二娘這裡,也這樣丟一丟,情況就不同,伊個是女英雄。對武松一看,你個朋友是啥地方來?(武松想)此女子是啥人?江湖人稱母夜叉孫二娘。這朵牡丹花一顯就代表她是女性,頭兩動也代表她畢竟是個女。動要當心啊,幾來性要有氣派,不能這樣來,不是孫二娘,變賣酒女郎了。
我基本這點台上的這點扇子功,方法東西很多,時光來不急,我就表演(到這裡)。
評價
上海評彈團團長秦建國表示,不管是在評彈界還是南方曲藝界,吳君玉都是當之無愧的大師。
“我和吳君玉老師相交20多年,我是他的‘追星族’。”主持人曹可凡,2008年2月正好是吳老師患病一年零九天的日子,而他知道,這位大師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仍然心繫評書。在曹可凡眼中,吳老師雖然年事已高,但表演上一點都不墨守成規,“吳老師可能是第一個在萬體館(現上海大舞台)上演評話演出的人,他還曾在法國的喜劇藝術節上表演評話,逗得當地觀眾哄堂大笑。”曹可凡說,上海文藝圈內,很多人都是吳君玉的冬粉。滑稽大師周柏春生前都十分敬重吳君玉,讚嘆他思維敏捷、反應快,時時刻刻都在關注新事物,接受新信息。不斷給自己增加與時俱進的新噱頭。曹可凡說,吳君玉老師除了學術上沒話說,生活上的吳君玉也是有口皆碑,“四樂”說的就是他的人生準則,分別為苦中求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
自從發現患病後,吳君玉一度心情低落,“他一下子變得很脆弱,但很快就堅強起來了,求生意志很強,直到後來癌細胞擴散,醫生都建議不用再做化療了,吳老師卻依舊堅持做,想盡一切辦法活下來,他說他捨不得他的評話事業。”
評話藝術後繼乏人
吳君玉之子對評話藝術後繼乏人深感憂慮
著名評話表演藝術家吳君玉駕鶴西去,上海評話界因此痛失“頂樑柱”。吳君玉的去世對上海評話界來說是個極大的損失。生病前還一直活躍於舞台和螢屏的吳君玉是這些年上海評話藝術的一面“旗幟”,如今不僅上海的評話演員中再難找到可與吳君玉比肩者,他的去世對於青黃不接、人才凋零的上海評話界來講更是雪上加霜。吳君玉的兒子、上海評彈團評話演員吳新伯,在痛惜父親離去的同時,吳新伯對於評話的現狀也深感憂慮。 2007年,吳君玉就被查出患了肺癌並已轉移,而在這之前,76歲高齡的吳君玉還一直活躍在舞台和螢屏上,他的幽默風趣令不少非評話觀眾也愛上了這位瘦削但中氣十足的老人。雖然醫生對於吳君玉的病情極不樂觀,但經過一年化療,吳君玉的病情曾一度好轉。一個月前,吳君玉的病情再度惡化,醫生認為化療已不再有用。很戀家的吳君玉一直很想回家,此時家人作出了一個決定:接他回家,讓他在家裡度過最後的時光。吳新伯告訴記者,父親在家住了20天,一開始情況還不錯,但最後三四天,他開始不吃東西,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吳新伯傷感地說,我們看著他像燈一樣漸漸暗下來。家人只好再把吳君玉送進醫院,幾天后,這位塑造了大量生動藝術形象、形成了自己獨特藝術風格的著名評話表演藝術家告別了人世。
當問起吳君玉有哪些學生時,卻發現他的學生雖多,但傳人卻甚少。吳新伯有些無奈地告訴記者,父親的很多學生現在都當了領導,或是評彈團的團長,或是文化部門的負責人,而依然堅持在演員崗位上的則寥寥無幾。評話演員“後繼乏人”到底到了何種程度?彈詞名角雲集的上海評彈團現在依然是演員身份的評話演員僅吳新伯一人,其他人或改行或已擔任領導工作。正在舉行的“評彈金榜”蘇浙滬優秀青年演員電視大賽共有近80位青年演員參賽,但其中評話演員僅3人。蘇州評彈學校已連續多年招不到願意學評話的學員。據吳新伯估計,蘇浙滬三地依然堅持在第一線說書的評話演員加起來不過20多位,他還告訴記者,有的演員雖然是評話演員,書也說得很好,卻多年不說評話而改唱彈詞了。
吳新伯還告訴記者一個“奇怪”的現象:評話在評彈聽眾中“吃不開”,但“跳出圈子”在非評彈聽眾中卻相當受歡迎,每次下社區演出,評話都受到觀眾的追捧,去年一年吳新伯演出180場,其中120多場是去社區演出,他認為,評話沒有唱,等於是講故事,對於非評彈觀眾來講自然比有唱的彈詞更能聽懂。
吳新伯認為,除了缺少好書目、好演員,評話在評彈觀眾中沒有市場,還與現在評彈的演出樣式有關,現在一般書場的演出時間是兩個小時,評話演員一個人在台上說兩個小時的確稍顯單調。而現在沒有“花式書場”對評話來講是個很大的損失,吳新伯解釋說,“花式書場”就是一場演出有不同演員的三四檔書,其中一檔是評話,在這種場合,評話一般比較受歡迎。吳新伯認為,評話不是沒有觀眾,“關鍵是沒有開拓自己的市場”。
養生
經常有人問吳老:身體這么好是不是有養生秘訣?他說:我的秘訣就是能吃、能睡、能拉、能走、能講,並且做到“四樂”:
一、苦中求樂。近20年來,已近耄耋之年的吳君玉經常應邀到外地演出,還先後登上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舞台,受到世界各地華人的熱情歡迎。儘管工作十分辛苦,但苦中有甜,苦中有樂。吳老說:看到中華文化在世界各地傳揚,得到這么多華人的肯定和喜愛,自己的欣喜之情難以言表。
二、助人為樂。吳君玉在評彈上成名後,經濟上得到了較大改善,但他從沒有忘記貧困的人。他常拍賣一些書畫,捐贈一些錢,幫助一些孤老、失學兒童和低收入者。
三、知足常樂。吳老常說:我們這些演員是高收入人群,比比那些只拿三四百元的下崗工人,真是太幸福了,應該感到滿足。
四、自得其樂。吳君玉的愛人徐檬丹是位評彈編劇,兩個兒子也會說評彈。他們全家一起登上舞台,為廣大觀眾演出,受到廣泛好評。吳老稱其為自得其樂。
“正是有了‘四樂’的心態,加之適當的運動,適當的工作,科學的飲食,我才有了今天的健康,這也算是我的養生之道吧。”
逝世
國家一級演員、上海評彈團著名評話表演藝術家吳君玉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4月29日凌晨2時10分逝世,享年77歲。根據老人遺願,屆時將不舉辦追悼儀式,僅於5月5日9點30分在龍華殯儀館大廳舉行簡單的遺體告別儀式,謝絕輓聯、花圈等繁縟禮節,一切儀式從簡。
患上肺癌晚期的吳老先生已經臥病榻一年多,醫生曾表示能堅持這么久已屬不易。昨日在接受採訪時,吳君玉的家人很是傷心,不願多說,也不希望記者多加打擾。記者獲悉,直至生命中最後一段日子,他仍心繫評話表演藝術。